據界面新聞報導,萬達旗下電商平臺上海新飛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飛凡」)正在計劃註銷,正在做最後的債務清算。
此前6月4日,據財聯社報導,新飛凡已經成立了清算組,上海萬達網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為清算組成員之一。清算公告期為2020年5月28日至2020年7月12日。
事實上,被王健林寄予厚望,希望能跟馬雲、王興扳扳手腕的新飛凡,早已名存實亡。
隨著網際網路普及率的不斷提高,中國電商穩步發展。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自2013年以來,中國移動電商用戶規模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2019年突破7億人,達到7.13億人,預計2020年將達到7.88億人。中國電商行業已進入成熟發展階段,電商在零售行業的位置愈加重要。
在電商發展史上,一直在實體行業馳騁的萬達難免也想在虛擬網際網路分一杯羹。2014年8月,萬達宣布聯合騰訊、百度共同搭建電商平臺,總投資50億元。在股權比例分配方面,萬達持股70%,騰訊和百度分別持股15%。
此事件一出,創業圈、投資圈的評論不絕於耳,有人認為,三者過往都沒有成功的電商運營案例,且本體缺乏電商基金,1+1+1>3的理想實在讓人懷疑。但也有人說,三者分別是線上線下的大流量入口,在2014年那個階段,O2O盛行,關於這樣一場線上線下的全渠道合作被看好。
2015年,「騰百萬」採用飛凡網進行了落地,定位高科技智慧生活O2O開放式電商平臺。
2016年7月,「騰百萬」拆夥,百度和騰訊從飛凡網中退出。儘管「騰百萬」組合不幸「早夭」,但萬達的電商策略還在繼續。
此後,萬達自己重新註冊了一家名為「新飛凡」的公司繼續運營飛凡電商。王健林曾希望將新飛凡打造成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對其寄予了「2018年實現盈利、2020年完成上市」的期望。
然而,新飛凡並沒有走出成型的商業模式。在萬達集團2017年年會上,王健林承認飛凡失敗,他總結說,「過去總想著做規模,如果從一開始就只為萬達廣場、旅遊度假區研發,可能早就整出名堂了。」
2018年,新飛凡以一輪大裁員宣告結束。大規模裁員後,新飛凡名存實亡卻未迎來最後終局,萬達與騰訊的合作又有了新的劇情。
2018年11月,萬達商管聯合騰訊及騰訊系高燈科技注資46億元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上海丙晟科技有限公司。萬達商管集團持有丙晟科技51%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騰訊持股42.58%,騰訊系高燈科技持股6.52%。
隨後,新飛凡旗下的核心技術和大部分員工都併入到了丙晟科技中,這也代表著新飛凡只剩下一個空殼。
新成立的丙晟科技也剝離了王健林的電商夢,成為萬達廣場的一個配套服務公司。丙晟科技定位並非電商,而是對商業中心場景進行全面數位化升級,提升消費體驗,欲打造全球領先的線上線下融合新消費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王思聰已卸任飛凡網的運營主體上海新飛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一職。
如今,隨著新飛凡計劃註銷登記,昔日對電商業務寄予厚望的王健林「電商夢」已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