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雙收,瓜果飄香!信宜錢排果農李樹下種西瓜增收

2020-12-23 廣州日報

炎炎夏日,瓜果飄香。「中國三華李第一鎮」信宜市錢排鎮今年李子的收穫季近日圓滿落下帷幕,不少農戶忙碌之餘,又迎來了同季的另一番收穫——收了李子收西瓜,李樹下套種的西瓜緊接三華李果期迎來收穫季,「甜蜜事業」一地雙收平添土地附加值,不亦樂乎!

當地生產的西瓜又大又圓,口感十分清甜。 當地生產的西瓜又大又圓,口感十分清甜。 據了解,近兩三年來,當地部分果農開始嘗試利用山地果園在果樹下套種西瓜,獲得了成功,當地生產的西瓜,不但個頭大,而且含糖量高、口感十分清甜,深受消費者喜愛。

白馬村三華李種植大戶鄧金蘭介紹,她家有三華李1000多株,近兩年春夏季都在李樹下套種西瓜,因為是嘗試種植,種植密度不大,但瓜苗的長勢良好,結果正常,果實又圓又大品味十分清甜,值得大面積套種。鄧金蘭強調,水田果園不宜套種,只有山地、旱地果園才適宜套種,「地勢向陽的、有些坡度的山地果園十分適宜套種西瓜,不但不會影響果樹生產,而且還能夠為旱地保溼、為果樹增加肥源,瓜果互補恰到好處。」

目前,當地集市有門店掛出了「錢排西瓜專賣店」的招牌,當地西瓜市面零售價每斤1.5至2元,西瓜單個重量一般在七八斤以上,大的達到十四五斤。

對於果農利用山地套種西瓜之舉,當地政府農業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三華李是錢排的「黃金產業」、龍頭產業,近年來錢排耕地實現了三華李專業化生產,全鎮三華李種植面積約10萬畝,由於耕地資源有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果農通過嘗試種植獲得成功後套種其他經濟作物未嘗不可,「近些年,錢排果農在秋冬季套種大芥菜就是成功典例,充分利用本地的氣候土壤條件開發附加生產,實現一地多收提升耕地附加值,這是好事,但前提是因地制宜,切不可本末倒置。」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關家玉 通訊員:陳子楷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冬慶

相關焦點

  • 李中之王——信宜錢排"銀妃"三華李
    經過四十多年的培育,在錢排鎮獨特的高寒氣候孕育下,錢排鎮的三華李果大、肉厚、汁甜、色美,而最具有標誌性的就是錢排的三華李成熟果實表皮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銀粉","銀妃"三華李因此而得名。這層銀色的粉末,是錢排三華李特有的,實際上它是一層果酶,它起到保鮮作用,也是錢排三華李的一個標誌。錢排的三華李,每年春節前後進入花期,夏季果實成熟,過期持續大約兩個月。
  • 信宜錢排返秋李子成功幫助果農收穫「第一桶金」
    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體免費關注「信宜新媒網」每天為您奉上信宜本地勁爆新聞信息、內幕消息、獵奇趣聞!同時進入」信宜同城約會「開啟你的網絡情緣!
  • 信宜錢排李園新景:百餘名網紅主播直播助農惠民生
    5月3日下午14時,百餘名網紅主播同時現身信宜錢排朝興李園內,作為「導遊」帶領觀眾「雲」遊覽李園,並向屏幕前的觀眾推介已成熟的信宜特色銀妃三華李。 據了解,本次信宜錢排三華李愛心助農直播活動由CCTV·微電影·中文頻道、騰訊新聞,騰訊大粵網茂名運營中心、軒動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旨在為解決疫情期間農產品滯銷問題,促進當地農產品銷售及農村電商、文旅產業等各項事業發展。
  • 錢排大芥菜從鄉村走向城市
    關注信宜資訊網了解信宜身邊事☀ 關注信宜資訊網,了解信宜身邊事,歡迎你隨手拍下身邊美景,突發事件,一經採用我們給予5-50元不等紅包獎勵
  • 望謨:芒果飄香 產銷兩旺
    立秋時節,芒果飄香,望謨縣油邁鄉納王村早期種植的400畝芒果迎來豐收季。收穫的喜悅布滿納王村,來自省內外的各地客商絡繹不絕,果農不停穿行在山間和村中採摘、包裝、裝車。 納王村位於望謨縣西南部,全村共有242戶118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9戶335人。
  • 石首市久合垸鄉:昔日貧困村 今日瓜果飄香
    石首市久合垸鄉:昔日貧困村 今日瓜果飄香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0日 10:26 來源:中新網湖北 為解決更名村的基礎設施薄弱問題,局黨組一次一次地向上積極爭取專項資金,至今累計對更名垸村投入資金88.5萬元;當脫貧攻堅的任務已經進入了「啃硬骨頭」的重要階段,局主要負責人風雨無阻地執行每月三天攻堅拔寨工作任務要求;2020年的防汛抗災中,局主要負責人帶隊上防汛一線,第一時間趕到更名垸村的防汛連部,日夜駐守責任堤段,連續兩個星期不下防線,與防汛工作人員一起巡堤排澇,受到石首市委市政府「防汛抗災突出個人
  • 廣東信宜錢排銀妃廣場,真花假花讓人眼花繚亂
    在信宜錢排鎮的山區道路上行走你會發現這裡的山巒非常美,植物資源豐富,在當地最有名的那屬於三華李了,這些人工種植的三華李也是當地的一大特色,甚至當成當地人發家致富的好項目。在錢排當地遊玩,你們會發現這個小鎮上有許多光禿禿的山峰,其實這些也是當地人種植三華李才開荒的。
  • 助農增收|最新消息,需要優質、特價瓜果蔬菜的聯繫我們!
    助農增收|最新消息,需要優質、特價瓜果蔬菜的聯繫我們!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助農增收
  • 樂亭縣胡家坨鎮:蘋果飄香採摘忙
    樂亭縣胡家坨鎮:蘋果飄香採摘忙 2020-10-1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瓜泡饃
    據說,這種吃法來自漢朝,當年漢朝名將霍去病西徵路過我們素有瓜果之鄉之稱的武威市民勤縣,當時正逢七月流火,瓜果飄香的季節。當地居民送上西瓜與幹饃,為行軍方便,軍士們便將西瓜一分為二,泡饃而吃。為了紀念霍去病,這種吃法便在民間傳承了下來。  小時候,農村裡沒有冰箱,夏日裡儲存食物極不方便,特別是每天吃的饃饃。
  • 楊金秀:種下「金果果」,品嘗「開心」果
    「每天一個人要採摘1、2千斤柑橘,今天,線上銷售3000多斤,銷往長沙、貴陽、廈門等地。」其實一開始我心裡沒有底。」楊金秀說,山上灌溉水源不足,靠人工挑水;土壤貧瘠,夫妻倆頻繁施肥、除草、鬆土……夫妻倆吃住在山上,在她們精心呵護下,種下的冰糖橙樹苗成活率在90%以上。 「第一次掛果,每棵樹只有少數幾顆果實,但味道是對的,說明成功了!」楊金秀喜出望外,「掛果第一年,冰糖橙在親朋好友中贏得好評。」
  • 【散文】張杰:​李崗的西瓜
    交易中,他們任你挑任你選,每一個都是薄皮紅瓤沙珠珠;買賣中,他們不欺瞞,不算計,不短斤不少兩,有時算帳多出幾毛錢,他們也只收整不收零。如果有人要求打開一個西瓜量量瓤口,只見瓜農刀起瓜裂,就聽「崩」的一聲,刀子還沒有切通,就蹦開了賣者和買者兩張紅彤彤的笑臉。
  • 劉猛:讓西瓜變「金瓜」
    吉家莊一帶的西瓜因個大瓤紅汁甜,遠近有名,可是由於這裡的農民市場意識不強,坐在家裡等顧客上門,致使上好的西瓜賣不了好價格,甚至賣不出去。2005年,劉猛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阻,毅然放棄了跑煤車的生意,回到村裡種起了西瓜,並成立了大同縣第一家農業專業合作社——吉家莊西瓜產銷合作社。憑藉多年跑車建立的人脈關係,他把家鄉的西瓜銷售到張家口、保定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而且價格也漲了不少。
  • 「記者在扶貧一線」丁家壠村:田間特色瓜果飄香 共同致富齊奔小康
    夏日炎炎,新市鎮丁家壠村瓜果飄香,水果種植基地的大棚內,哈密瓜、羊角脆和黃皮大西瓜等各種特色水果掛滿枝頭,一派豐收的景象。從2014年被確定為「省級貧困村」後,丁家壠村堅持產業富民,以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以村集體控股,村民入股和貧困戶覆蓋入股的形式,成立了6家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特種水稻、荷花蓮子、高效油茶和特色水果等產業。目前總資產600萬元,村企產品銷售總收入170萬元,村民通過工酬、股金分紅等,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4萬元。
  • 新疆林果產品如何從「豐收」到「增收」
    如何更好地挖掘資源優勢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兩張網」建設成效幾何?新疆從林果產品豐收到果農增收還要走多遠?圍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結合新疆工作實際,代表委員、龍頭企業及相關部門都在思考。林果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全國人大代表、阿克蘇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尼牙孜·阿西木說,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增加了完成任務的難度。阿克蘇地區為確保農牧民持續增收,將持續大力實施林果業提質增效工程。
  • 祁東探索中央儲備糧助農增收
    自2005年上收為中儲糧直屬企業以來,中央儲備糧祁東直屬庫不斷創新經營管理模式,逐步提高科學儲糧水平,助農增收奔小康。目前,該庫收儲糧輻射周邊5個縣區,直接為1000多位種糧大戶、近100萬種糧農戶創收,在最大程度上確保了糧食生產安全、糧價穩定和農民收益增長,被農民稱為農家糧倉的「金鑰匙」。
  • 金色烤菸葉飄香 菸農笑顏喜豐收——宜賓興文菸草助力菸農增收小記
    金色烤菸葉飄香 菸農笑顏喜豐收——宜賓興文菸草助力菸農增收小記 2020-12-21 10:47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倪曉陽 劉浪嶼)今年,宜賓興文煙區廣大菸農再次迎來了收穫的喜悅
  • 又是一年桃飄香,果農喜摘致富桃
    河南方城訊:( 文/圖 王顒 ) 麥收過後,又是桃子飄香時……在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券橋鎮袁莊村方社快速通道兩邊,一個個油桃、白桃採摘園裡的露地油桃、中華大白桃等陸續上市,一頂頂太陽傘下,果農忙著摘桃、運桃、稱桃,處處呈現一派豐收繁忙的景象。
  • 古坊:高山茶飄香 群眾樂增收
    古坊:高山茶飄香 群眾樂增收 2020-03-22 09:27:25     來源:融媒體中心    作者:吳傳攀 陳慶鵬     點擊:
  • 認養一棵樹 認養一塊地
    誰也沒想到,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撂荒地,如今瓜果飄香、遊客成群。  聊出來的農業商機  今年37歲的肖朝倫家住重慶主城,以前一直從事園林景觀設計工作,負責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綠化工程。  2013年,與朋友聊天時,肖朝倫得知陽臺村這個好地方。距離綦江城區半個多小時車程,最高海拔近千米,自然資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