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是當代流行文化中一個並不陌生的符號。
在電影《魔戒》(《指環王》)中,有一枚可以賦予巨大力量的指環,它只服務於自身的製造者,而蠱惑其他拿到它的人。
在日本熱血漫畫《聖鬥士星矢》北歐篇中,海王給奧丁代理人希露達戴上了尼伯龍根的指環,希露達立刻被詛咒,忘記了自己的使命,轉而追求至高的權力。
在這兩個故事中,指環的寓意類似,都是讓擁有者獲得力量的同時摧毀其心性,而指環這個特殊的符號則可追溯至遙遠的北歐神話。
在歌劇史上,有一部「神作」,也與指環有關,它就是德國音樂家華格納創作的《尼伯龍根的指環》。
理察 ·華格納
之所以稱之為「神作」,是因為其創下了數個紀錄:
一、有一座劇院為其而生。
華格納在創作《尼伯龍根的指環》(後簡稱《指環》)之前,已經功成名就,是德語歌劇史沒有爭議的大師,甚至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女神茜茜公主的表侄)都成了他的迷弟。因為《指環》劇演員編制之大,服化道、場地、特效要求之高,傳統的劇院根本滿足不了其要求,於是「童話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專門為此劇修建了拜羅伊特節日劇院(夢幻城堡新天鵝堡也是他投建的)。這座劇院現在仍是歌劇演出的殿堂,每年都會在那裡舉辦拜羅伊特音樂節,只演出華格納的作品,特別是《指環》。音樂節可謂一票難求,門票已售至十餘年之後。二、創作時長空前。
華格納很早就開始構思這部歌劇,從1848年開始創作,至1874年首演,前前後後花費了26年的時間。對於一位藝術家來說,這也意味著這部作品既能見證他年輕時的熱情,展現他成熟的技巧,又能承載豐富的思想內涵。三、演出時長空前。
《指環》是一部四聯劇,演出時長約16個小時,這對演員、對觀眾都是巨大的考驗。
四、音樂的豐富程度登峰造極。
很多人曾質疑華格納無法為這樣一部龐大的歌劇腳本配上音樂,但他的確做到了,以二百多個主導動機貫穿全劇,一舉封神。主導動機這個當時的新生事物本身也是華格納創造的,大致相當於交響樂中的主旋律,即用特定的旋律表示某一概念(實在或抽象),比如某段音樂響起,觀眾便會想到指環,或者覺得與指環有一定關聯,與我們今天常說的BGM有些類似。今天在影視作品中這種手法已經非常常見。五、常見豐富的哲學內涵。
民間英雄史詩加上北歐神話的背景,已經決定了《指環》是一部歌劇中的奇幻風格大片。
但是在歌劇界,奇幻風是主流,《指環》為何能脫穎而出,成為哲學家、音樂家、觀眾一再討論,愛恨交織的「唯一」,必然有一個有趣的精神內核,那便是「哲學」。
德國是眾所周知的哲學大國,湧現出尼採、叔本華、黑格爾、康德、費爾巴哈、弗洛伊德等哲學大師,而華格納在這樣一個文化環境中,沉迷於叔本華的學說,結識了尼採,自身也成了一位哲學家。
亞瑟·叔本華
音樂技巧上已經沒有壁壘,腳本又瞭然於心,華格納的野心不止於歌劇,終於將《指環》打造成了一部奇幻哲學音樂史詩。
地上世界,侏儒阿爾貝裡希對美麗的萊茵少女動了邪念,並覬覦萊茵的黃金。三位少女稱用黃金打造成指環戴上便可獲得統治世界的權力,誘使阿爾貝裡希發誓放棄愛情以換取黃金。在神界,眾神之主沃坦請巨人為他建造瓦爾哈拉神殿,酬勞則是他的小姨子——神界美人弗萊婭,弗萊婭拒絕了。而且眾神如果沒有弗萊婭手中的金蘋果,將無法永葆青春,將最終走向毀滅。
面對窘境,沃坦想辦法讓巨人同意以萊茵的黃金代替弗萊婭作為酬勞。然後沃坦從阿爾貝裡希那裡騙得了萊茵的黃金,為了這份財寶付出慘重代價的侏儒發出絕望的詛咒:獲得指環之人必將失去性命。
首先是拿到指環的巨人發生內訌,自相殘殺。而這只是個開頭,曾經平靜地沉睡於萊茵河底的寶物將把世界攪得天翻地覆。
沃坦在人間的雙生子齊格蒙格和齊格琳德失散多年之後相遇,彼此萌生愛意。
齊格蒙德欲與齊格琳德的丈夫洪丁決鬥。原本派自己的女兒女武神布倫希爾德去拯救齊格蒙德的沃坦,因為懼怕妻子弗麗卡,在關鍵時刻反悔,以閃電擊斷了齊格蒙德的諾通劍,致齊格蒙德死去。
悲痛欲絕的齊格琳德生下齊格蒙德之子齊格弗裡德後死去,她在死前祝福了眾神,並預言齊格弗裡德會成為英雄。
沃坦為了懲罰因心生同情擅自幫助雙生子的布倫希爾德,令其沉睡於山巔,並在她的周圍燃起大火。
齊格弗裡德由阿爾貝裡希的弟弟米梅養大。米梅收養齊格弗裡德是因為心懷鬼胎——等齊格弗裡德長大成人後殺死巨龍(佔據指環的巨人),取得指環。
齊格弗裡德用諾通劍的碎片鑄成新劍,殺死巨龍,獲得了指環。米梅從沃坦處得知自己會被齊格弗裡德殺死,於是想先下手為強,用藥酒毒死齊格弗裡德,卻被反殺。
齊格弗裡德屠龍
齊格弗裡德因沾上巨龍之血,能夠聽懂鳥語,在椋鳥的指引下來到山巔,救出了布倫希爾德,二人互生愛意。
然而,阿爾貝裡希的兒子哈根在萊茵河畔挑起事端,蠱惑吉比雄人族長古特爾去娶布倫希爾德,並讓齊格弗裡德迎娶古特爾的妹妹古特魯妮。
三人在迎接英雄時讓他喝下了失憶藥酒。失去記憶的齊格弗裡德與古特爾結為兄弟後,從布倫希爾德那裡奪取指環後,令她與古特爾成婚,他自己則要迎娶古特魯妮。布倫希爾德悲憤交加,在婚禮上發誓復仇。
齊格弗裡德終於死於哈根之手。為了奪取指環,哈根又殺死了古特爾,但當哈根要去摘戒指時,死去的齊格弗裡德卻舉起了手。
布倫希爾德令眾人將齊格弗裡德置於柴堆,燃起大火,自己也騎著馬衝入火焰,隨愛人而去。指環被大火淨化,又回到了萊茵河底。
在天界,諸神的黃昏降臨,神殿坍塌,眾神滅亡,世界歸於平靜。
這個故事裡充滿了富有哲學意味的意象。比如指環(萊茵的黃金),它就像一柄雙韌劍,象徵著財富與至高的權力,同時又象徵著毀滅性的力量。萊茵的黃金又為何讓神、人、侏儒都趨之若鶩呢?
「邊際效用」理論合理地解釋了這一現象。「『邊際效用』就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物品消費量的增加,從該物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滿足程度。」
黃金價值珍貴,它稀有、美麗、迷人,就像太陽和星星一樣散發出璀璨的光芒。
但它被打造成指環,將自然秩序變成了商品和交換,讓世界熱衷於積累財富。在劇中黃金成了財富的象徵,同時也象徵著覬覦它的人的精神世界受到奴役。
卑鄙的阿爾貝裡希和哈根則代表著「憤恨」,阿爾貝裡希發誓放棄愛情,對應的是現實中愛情受挫,因外貌醜陋而不討喜的人,他「將內心對愛情的渴望轉換為對權力的追求,視他人為可利用的客體,則非應該被珍視的主體」。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憤恨」與指環類似,也具有雙面屬性,並非只是負面的,一方面,「不留情面的拒絕(萊茵少女的冷嘲熱諷)帶來的受挫感包含了一種新的破壞性動機,即競爭的衝動(獲取知識的欲望)」,一方面,這種衝動又令人「將他人當作可利用的工具,並將一切,包括愛和人格,都當作統治的手段」。
這也是為何阿爾貝裡希並未被塑造成一個完全邪惡的形象(唯一完全邪惡的形象是哈根),華格納用了很多細節來鋪陳他的遭遇。
眾神之主沃坦是世界的掌控者,本應是律法和建立者和捍衛者,但他卻一再毀約。
先是對巨人出爾反爾,試圖用黃金誘使他們放棄弗萊婭。後來當齊格蒙德與洪丁決鬥時,他又迫於妻子的壓力擊斷諾通劍,讓兒子間接死於自己之手。雖然他對布倫希爾德的說辭是為了維護他律法(婚姻)的神聖性,但其實已經破壞了律法。
他從梣樹(世界之樹)上取樹枝製成了矛槍,藉助這支矛槍成為世界的主宰,因此矛槍是統治力量的象徵。
而沃坦在與巨人合作時,將契約刻在了矛槍上,於是矛槍又成為律法(契約精神)的象徵。摧毀矛槍才能毀掉契約,但同時又意味著統治的終結。這與人類社會的法則也是相互映射的。
布倫希爾德肩負著的偉大精神使命——在一個被權力和欲望破壞了的世界裡表現女性的純潔。她是世界的救贖,而她的救贖是愛情。
她不顧沃坦的反對去幫助雙生子,失去了「神」的身份,同時也成了高於神的存在(眾神的救贖)。
她「是男性在需要愛並且願意為愛奉獻自我的時刻,為自己愛的對象所勾勒的完美女性的典範」(榮格提出的哲學概念「阿尼瑪」),她的愛能讓齊格弗裡德變得「完整」。
她不顧一切地追逐愛情,但當齊格弗裡德背叛了她,她卻親自策劃了殺死墮落愛人的陰謀。
齊格弗裡德是能夠拯救眾神的「自由之子」,他不能被創造出來,只能「創造自己」,而沃坦只能創造出僕役。
這裡也頗有深意,齊格弗裡德是沃坦雙生子的兒子,不能不說他是沃坦創造出來的,但他自由之子的身份,卻需要自己去創造。
自由之子不會服從指環,但也無法逃脫指環的詛咒。齊格弗裡德在喝下失憶藥水後走向墮落,他不但背叛了自我,而且「奴役自己所愛之人,甚至用她做交易」,這表明「在一個充斥著操縱和不信任的世界裡,個人的自由易得也易失」。
這一切,以及更多的事物,像弗萊婭的金蘋果、瓦爾哈拉神殿、眾神……最終都歸於一場淨化的大火。
戲劇畫家Max Brückner1894年為《諸神的黃昏》創作的舞臺背景華格納總是試圖展現一些哲學,同時又在駁斥一些哲學,從《指環》劇中,我們幾乎無時不切身體會到律法、秩序、愛情、英雄、權力、身份、契約、社會、家庭與生命意志、絕對、超驗、潛意識、力比多等哲學概念的糾纏與映射。或許最後我們應該為這部閃耀著智慧光芒的「神作」加上最後一點理由:
眾所周知,華格納的好友兼黑粉弗裡德裡希·尼採的美學代表作《悲劇的誕生》序言就是「致華格納」,其實尼採還寫過大量的書信和文章來批判華格納,最後居然結集為兩本書:《華格納事件》和《尼採反華格納》。
批判的原因除了劇情冗長、音樂乏味、忽視舞蹈等,還包括表現的寓意不深刻。
但正如觀眾不為所動,依然為華格納而狂歡,尼採自己也是,無論怎麼批評,依然不可自拔地沉醉於華格納的作品。
阿多諾認為華格納音樂是最糟糕的電影配樂,也並未影響處處響起高亢激越的《女武神》,不影響流行文化從華格納作品中借鑑配樂技巧,汲取靈感,讓《尼伯龍根的指環》的傳奇故事經久不衰。
《真理之戒 :
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智慧》
[英] 羅傑·斯克魯頓 著
定價:88.00
中國畫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9
歡迎轉發並在本文末留言分享,之前獲得贈書的讀者不再贈書。
北歐神話已然成為現代流行文化的一個註腳,但卻又像是完美融入其中 ,無論是《龍族》小說 中,《FGO》遊戲中,還是《雷神》這種漫威電影中,都隨處可見北歐神話的影子。那麼你對《尼伯龍根》感興趣嗎?你對北歐神話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
留言截止時間:2020年9月23日晚9點
公布獲獎時間:2020年9月23日晚9點
留言點讚隨機選擇3名幸運讀者,贈送《真理之戒》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