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先來恭喜劉昊然成為95後首位百億演員的男演員。
"百億演員"是用來形容所演影片票房累計過100億的演員,媒體根據某平臺的電影市場票房統計得出了內地娛樂圈的9位"百億演員"分別是張譯、鄧超、王寶強、沈騰、吳京、黃渤、杜江、歐豪、劉昊然。
然而,杜江被嘲了。
明明有9位"百億演員",為什麼就杜江被網友評:這tittle太水了呢。從娛樂圈的角度來說,演員能擁有一種大眾所認可的頭銜,確實是一種"數據"的展現。什麼意思呢?
各大榜單最喜歡的就是用"數據"來證明藝人的價值,你不能說這個行為或者這樣的換算形式是對還是錯,但卻能夠"營銷"藝人在圈內,甚至是在各大路人心目中的一種想像。這也是為什麼,各家粉絲在撕逼的時候最喜歡甩"頭銜"了。
但,有些人的頭銜是因為自身的能力能夠撐得起這樣的稱呼,而有些人的頭銜就顯得有些"不配"了。
再回過頭來說說杜江被評為"百億演員"為啥被嘲,咱們先來看看媒體幫杜江選出來的票房前五電影分別是:《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烈火英雄》《帕丁頓熊2》。
《紅海行動》杜江是四番。
《我和我的祖國》群戲。
《中國機長》杜江是三番。
《烈火英雄》杜江是二番。
《帕丁熊頓2》配音。
被評選的作品,一部主演的都沒有,甚至有的是三番之外還外加了一部配音作品。所以按照這樣的計算形式是只要參演就能算上了麼?那麼群演豈不是早已成為"百億演員"的頭銜?
也正因為如此,網友:別問,問就是因為他,我們才去看這些電影的。其實以上的言論並非針對杜江,而是對於這樣強烈需要頭銜來證明演員存在的行為,實在是顯得尷尬又無奈。
結果面對網友的嘲諷,杜江工作室把認證的電影換成了:《高跟鞋先生》《羅曼蒂克消亡史》《紅海行動》《你好,之華》《地久天長》《烈火英雄》《中國機長》和《我和我的祖國》。
杜江是好演員嗎?是。有演技、有形象,外形條件以及業務能力都在線,你要把杜江放在市場上,誰都會說一句:哦他就是演《紅海行動》的那個演員/他演過《我和我的祖國》/我看過他的《中國機長》。
你看,他有代表作品,他有路人緣,有口碑。他還真的不需要這些畫蛇添足的"百億演員"這種顯得有些虛的頭銜給自己招黑。這些頭銜,整得他成了"沒有一部主演作品"的人。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