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人生》4k修復版本在內地上映了,很多影迷為之一振,高呼「又到了還電影票的時候」。這部1997年上映的義大利電影豆瓣評分高達9.5分,在豆瓣電影前250名中位列第六。毫不誇張地說,這可能是中國人最喜歡的義大利電影,略微誇張一點地說,這是一部沒有人會不喜歡的電影。
電影以一個經典義大利荒誕喜劇的方式開頭,鄉下小夥圭多跟好兄弟一起開著汽車唱著歌,進城來投奔在高級餐廳工作的叔叔,希望謀得更好的生活。圭多瘋瘋癲癲、油嘴滑舌,用牢不可破的幽默感對抗著世上的一切,他只會認真嚴肅地對待兩件事情,那就是開玩笑和猜謎語。圭多相信,生活就是一場美妙的冒險,所有的惡意和不幸都終將過去,而幸福和奇蹟才是圍繞在人們身邊永恆不變的東西。
世界對圭多的第一個考驗很快就降臨了,他不可救藥地愛上了一個上流社會的年輕女教師。然而奇蹟的是,在一個浪漫的雨天,圭多用開玩笑和猜謎語兩項技能製造了無數巧合,讓女教師相信他就是聖母瑪利亞送到她身邊的禮物。於是,就在女教師訂婚晚宴的慶典現場,圭多騎著一匹被塗成綠色的大馬,戲劇性地帶走了命中注定的新娘。
整個電影的前半段,甜得就像一塊包裝精美的巧克力糖,那匹被塗成綠色的馬就像是漂亮的糖紙,它為我們看清電影想要表達的真相掀開了一條小縫。馬為什麼會被塗成綠色?為了在上面寫滿侮辱猶太人的言論。二戰已經爆發,反猶浪潮已經襲來,那麼我們這位從外表上一看就是典型猶太人的圭多,又將會面臨怎樣的命運呢?他的幽默和樂觀在一觸即發的厄運面前顯得如此的脆弱可笑、不堪一擊。這不是一塊巧克力糖,我們已經可以清晰地嗅到苦澀。
但是電影的基調並沒有因為故事的走向而轉向沉重,原因非常簡單,圭多成了一名父親,他需要在災難來臨之時保護兒子的童心。於是,猶太集中營裡的生活被精心包裝成為一場贏取勝利的戰爭遊戲。不管是面對體力活還是枯骨山,圭多都堅持著在兒子面前的自信和樂觀,他依舊把開玩笑和猜謎語當成世界上最為重要的事情,他想盡一切辦法向重重阻隔的妻子傳遞愛意,同時也傳遞了更為重要的東西——希望。
最後,奇蹟沒能讓圭多活著看到戰勝勝利,卻讓他的兒子真的獲得了遊戲勝利的獎賞:一臺真的坦克,來自美國盟軍的象徵著光明的坦克。故事在兒子與母親團圓之際戛然而止,導演沒有給我們留下一點悲傷的時間,因為哭鼻子的人是不會贏得勝利的。
以喜劇的方式講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並不難,難的是以喜劇的方式講一個真實殘酷而又令人悲傷的故事。當生活使盡渾身解數想要叫你恐懼的時候,你還能大笑著邁著正步前行嗎?即使明知道等在前面的是死亡。《美麗人生》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它拿捏得當的分寸感,只掀開了一條關於真相的小小的縫隙,到底是相信殘酷的現實還是相信美麗的童話,只在一念之間。只要你還願意相信奇蹟,只要你還相信能夠創造奇蹟的愛和溫暖,那麼生活在你面前就永遠都還是一顆包裝精美的巧克力糖。
真誠地為這部「過了氣的老電影」打個廣告:這個冬天,每一個孩子的父親和每一個父親的孩子都應該走進電影院去重溫一下羅伯託· 貝尼尼式的溫暖。他不但是這部電影的編劇、導演,同時還是那個可愛到謝頂的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