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則寓言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隻小河馬,老想著發財,有一天它做了一個夢,在夢中它擁有了7座金山。
醒來後,小河馬異常興奮,心裡想:難道這是神給我的啟示?現在它的口袋裡只有7個硬幣莫非以後會變作7座金山?
於是小河馬帶著7個硬幣離開家,去尋找夢中的7座金山,它在大海裡艱難的遊動,遊得很慢,心裡一直想著7座金山會突然出現,但是金山始終沒有出現。
這時路上遇到一隻鰻魚,當鰻魚得知小海馬要尋找金山,但遊得很慢時,提議4個金幣賣給小海馬一直鰭,小海馬戴上買的鰭果然遊得很快。心想金山馬上就要出現在眼前了。
但是金山還是沒有出現,這時它又遇到一隻鯊魚,鯊魚說:「我本身就是一隻遊動的快船,可以帶你遨遊大海,尋找金山。」
小海馬聽了很高興,對鯊魚連聲說謝謝,於是歡快的向鯊魚嘴中遊去。
通過這個寓言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做事情一定要有方向,方向錯了,那麼一切空談。「差之毫厘 謬以千裡」在現實中有好多人都做著毫無方向的事,每天得過且過。
毅力和堅持固然很重要,但是也要用對方向,如果在錯誤的方向上堅持,那麼只會越來越錯。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人更需要的是選擇方向的智慧。
1998年,畢淑敏考取了心理學博士研究生。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2003年7月,離拿到博士學位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但她考慮再三,最終決定放棄。許多人為此感到意外和不解。
畢淑敏冷靜地回答:「如果要拿博士學位,就必須考外語、寫論文。我已經年過50了,每一分鐘時間都很寶貴,不值得拿出半年時間專門去念外語,去應對考試。我也擔心一個幾十萬字的心理學博士論文寫下來,我可能就不會寫小說了,因為風格不一樣,思維的訓練也不一樣,我害怕打亂我的思路。」
畢淑敏放棄爭取心理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北京西四環外開設了一家心理諮詢中心,結果前來諮詢的人絡繹不絕,點名找畢淑敏諮詢的人更是要提前很長時間才能預約到。最多的時候,要等上幾個月。面對這巨大的信任,畢淑敏在感動的同時也感到了苦悶。
因為整天這樣超負荷的工作,她完全沒有了寫作的時間。面對諮詢和寫作不能兩全的難題,她猶豫了很久,最終選擇了放棄診所,從事她最喜愛的寫作事業。
放棄了博士學位與心理諮詢中心的畢淑敏迎來了寫作的井噴,出版了若干經典作品,多篇文章被選入新版中學和小學課本中。如今,畢淑敏已成為最紅的女作家之一。
成功來源 於正確的方向,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我們的行動才能更有意義,那麼怎麼找到自己人生 正確的方向呢?
1 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要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對什麼最感興趣,然後在相應的方面努力。
2 要認清形勢,面對現實,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判斷,合理的給自己定位。
寫在最後:一粒種子的方向是衝出土壤,尋找陽光,根的方向是伸向土層,吸取水分,所以方向要比努力重要,只有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那麼才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