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三個和尚沒水喝」給我們揭示了什麼樣的職場啟示?

2020-12-18 職場青蔥之瓊林

文:瓊林

古之孩童啟蒙讀《幼學瓊林》,今之職場青蔥成長找瓊林。

職場不易,且行且珍惜。我願陪你走一程,創造屬於你自己的精彩職場。

小時候,我們總會聽到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小廟,廟裡有個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經、敲木魚,給觀音菩薩案桌上的淨水瓶添水,夜裡不讓老鼠來偷東西,生活過得安穩自在。不久,來了個瘦和尚。他一到廟裡,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叫他去挑水,瘦和尚心想一個人去挑水太吃虧了,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兩個人只能抬一隻水桶,而且水桶必須放在扁擔的中央,兩人才心安理得。這樣總算還有水喝。後來,又來了個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裡沒水。小和尚和瘦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來一擔水,立刻獨自喝光了。從此誰也不挑水,三個和尚誰也沒水喝。

為什麼會出現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現象呢?不應該是人多力量大,有更多水喝才對嗎?

這則故事實際上蘊含了管理學中的3個效應:社會惰化效應、搭便車效應、傻瓜效應。

01社會惰化效應

與單獨工作時相比,個體在群體中工作時減少努力的現象被稱為社會惰化。當只有一個小和尚在小廟裡的時候,小和尚十分勤奮,然而,之後瘦和尚加入後,小和尚和瘦和尚都不願意多承擔,於是努力程度減半,從挑水喝變成了抬水喝,再後來,又加入了一個胖和尚,三人努力程度又降低到了零,最終出現了三個和尚都沒水喝的局面。

民間還流傳著很多類似的寓言故事,諸如「龍多不治水」「兒多不養娘」等,說的都是同樣的道理:當多個人組成一個群體之後,群體績效低於所有個體績效之總和,即群體產生了社會惰化。

團隊合作的一個基本規律:當人們在團隊中工作時,往往不如他們單獨工作時那麼努力。一方面,團隊總績效確實在隨著人數的增加而遞增;另一方面,團隊績效增加的效率卻隨著人數的增加而在遞減,一個和尚可以努力地挑水喝,2個和尚就變成了抬水喝。

02

小和尚最初十分努力地挑水給自己喝,可後來加入的瘦和尚卻想不勞而獲,搭小和尚的「便車」,於是小和尚覺得自己被瘦和尚當成了「傻瓜」,小和尚就會減少努力。這樣,小廟裡的和尚就從挑水喝變成了抬水喝。這裡實際上就涉及管理學上的兩個效應:搭便車效應與傻瓜效應。

當群體成員試圖佔他人便宜,想不勞而獲時,就出現了搭便車現象,就像那位年長的和尚一樣。有時,這一佔便宜行為可能也並非個體主觀意願,只是個體覺得自己勢單力薄,在群體中即使努力也不會對群體產生多大的貢獻,所以就乾脆不努力了。

在一個群體中,如果有人搭便車,那麼對那些被搭便車的成員而言就會覺得不公平,自己的努力被不勞而獲的人據為己有了。於是,他們就會有一種自己被當成了努力為他人作嫁衣的「傻瓜」,久而久之,這些成員傾向於減少努力,或者逃離這一群體。

人群越大,產生搭便車心理的人也就越多,被搭便車的人減少努力的可能性也越 大,就這樣,整個群體的績效就都被拉低了,可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03社會惰化與內在動機

人的動機分為三個大的類別:無動機、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

如果能提升工作的趣味性,讓個體喜歡工作本身,如探索類工作,那麼工作本身就具備了內在動機前提;如果工作本身趣味性不高,但是能給工作本身注入價值和意義,就像告訴虔誠信教的教徒,他的搬磚是在修建神聖的教堂一般,同樣能讓工作本身接近內在動機狀態;

而如果工作本身既無趣,也不能注入價值和意義,那麼剩下的就只能是外在驅動了,也即通常的胡蘿蔔加大棒模式。胡蘿蔔加大棒模式的大弊端就是,員工對金錢的渴望是無止境的,就像吸毒一樣,初期少劑量的毒品都能讓他飄飄然,之後對毒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直至最後對大劑量的毒品也表現出麻木狀態為止。

做枯燥乏味的工作時,身邊要沒有眼睛盯著,沒有人圍觀,工作成果如果不能被評價,個體就傾向於偷懶,這就是科學管理之父泰勒所說的「陳洋工」現象,也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說的「人性是懶惰的」緣起。

在這種場景下,一個人時的績效努力程度要優於把它置身於一個群體中。當個體鑽入群體懷抱時,個體仿佛找到了一個安樂窩,傾向於做「南郭先生」。

但是,相反的情形卻也無處不在。例如在網路遊戲中,為什麼置身於群體之中傾向於「偷懶」的個體,在遊戲場景下卻反而更加努力了呢?這說明,除了本身工作的趣味性可以增強人做事的動機以外,人與人之間的聯結也能增強工作的趣味性。

如果工作本身是無趣的,做工作的人之間又沒有適當的有意義的聯結,個體自然是能偷懶就偷懶,更多人組成的群體就意味著可以偷更多的懶。

但如果工作本身是有趣的,或者即使工作本身是無趣的,但一起做這項工作的人之間可以進行有意義的溝通和聯結,那麼更多人的加入,只會激發個體更多的內在勝任感,也會培養個體之間的關係,從而促進個體的努力程度,個體在群體中會比單獨工作時更投入。

以上內容來源於《績效使能:超越OKR》一書,通過以上的內容,讓我們能夠看清楚身邊搭便車的人。工作中,要儘可能遠離搭便車的人。

持續不斷的學習是這個時代最有競爭力的武器。

如果你覺得文章有啟發,請分享給你關心的人。分享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快樂。

相關焦點

  • 管理啟示:三個和尚為何沒水喝?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為青年,ID:Jayden701V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三個和尚為何沒水喝?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想要避免「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現象,就要明確責任,按照4個步驟去鎖定、落實責任。
  • 豆瓣8.7《三個和尚》:最深刻的哲理,往往藏在簡單有趣的故事裡
    在我很小的時候,奶奶就給我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簡簡單單的三句話就把故事情節描述的非常完整,所以對於這個故事,我至今也是記憶猶新。《三個和尚》的故事深入人心,從一個和尚自己挑水吃,兩個和尚只能一起抬水,可是到了三個和尚的時候,就沒有水吃了。
  • 《三個和尚》為啥沒水喝?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小夥伴們,你小時候肯定聽過「一個和尚打水吃,兩個和尚挑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這句諺語吧~沒錯,就是這句話在上世紀曾被改編成動畫片,風靡一時,成為了許多人的珍貴記憶。相信80、90後一定還記得吧~現在,它終於被搬上舞臺,改編為同名兒童舞臺劇:《三個和尚》。
  • 在職場,「我很努力」算是個核心競爭力嗎?
    也因為這部劇更接近真實的職場生活,所以它對一些職場議題的揭示也能啟發觀眾思考。比如大家都知道,努力是一種職場競爭力,但努力是不是最重要的職場品質?職場需要的又是什麼樣的努力,或者說,什麼樣的努力才是有質量的?
  • 寓言故事 藍寶貝拇指彩泥故事會有聲圖書
    藍寶貝拇指彩泥故事會有聲圖書內容包括三個和尚、鐵桿磨針、文彥博樹洞取球、拔籮卜、龜兔賽跑、三隻小豬、曹衝稱象、孔融讓梨、東郭先生和狼、司馬光砸缸等,精選中國古代經典寓言故事,寓教於樂,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新穎獨特的設計、色彩明快的圖畫,讓孩子輕鬆理解古代名言趣事。更好的鍛鍊孩子對國學的認知能力。
  • 一則寓言故事給了我們啟示
    有一則寓言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隻小河馬,老想著發財,有一天它做了一個夢,在夢中它擁有了7座金山。 醒來後,小河馬異常興奮,心裡想:難道這是神給我的啟示?現在它的口袋裡只有7個硬幣莫非以後會變作7座金山?
  • 睡前小故事!提高孩子的理解、想像和邏輯思維能力!三個和尚
    不久,  來了個長和尚。  他一到廟裡,  就把半缸水喝光了。  不過,  雖然吵吵鬧鬧,  但他們總算每天還是有水喝,  有飯吃。  後來,  又來了個胖和尚。  他也想喝水,  但缸裡沒水。  小和尚和長和尚叫他自己去挑,  胖和尚挑來一擔水,  立刻獨 自喝光了。
  •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三個和尚》澳門首演
    容甄甄 攝人民網澳門1月15日電 (記者毛磊)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肢體動漫劇《三個和尚》1月15日在澳門舉行首演。此後兩天將在澳門續演三場。《三個和尚》的出品人、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馮俐表示,此劇已在五大洲20個國家、31個城市演出77場。
  • 小熊:職場上的兩個小故事
    1574年正值日本戰國時期,後來的天下霸主豐臣秀吉時為長濱城城主。一天豐臣秀吉從野外打獵回家的途中,路過一處寺院,當時很是口渴的他就到寺院裡,要兩口茶水喝。寺院裡的一個小和尚很快就送了一杯茶上來,豐臣秀吉一口就喝完了。接著小和尚又送了一杯茶,豐臣秀吉沒多久也喝完了,但比先前喝得慢一點。再接著,小和尚又送上了第三杯茶,豐臣秀吉慢慢地品著茶,一點一點地喝完了。喝完之後,豐臣秀吉看了看小和尚:「好小子,你以後就跟著我吧。」
  • 《三個和尚》:豆瓣8.7分的背後,是對利己主義者的人性批判
    文/關河前言《三個和尚》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81年發行的一部動畫電影。該作品由徐景達、馬克宣執導,並在1982年於西德上映,三個和尚的故事由此蜚聲海外。上映近40年來,《三個和尚》好評不斷,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 《三個和尚》:豆瓣8.7分的背後,是對利己主義者的人性批判
    文/關河前言《三個和尚》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81年發行的一部動畫電影。該作品由徐景達、馬克宣執導,並在1982年於西德上映,三個和尚的故事由此蜚聲海外。上映近40年來,《三個和尚》好評不斷,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 童年讀物伊索寓言,伊索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童年讀物伊索寓言,伊索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小時候經常看《伊索寓言》,不就是講動物的故事嘛,現在反而覺得意味頗深。大家都知道伊索是什麼樣的人嗎?先說一下伊索寓言引入國內的時間,伊索寓言第1次出現在中國,是明朝的利瑪竇譯介的,利瑪竇是一位天主教父。
  • 網劇《重生》大結局:帶給我們有關職場、婚姻和育兒的三個啟示
    從《重生》的大結局中,我們可以得出有關職場、婚姻和育兒的三個重要啟示。沒了關鍵的卷宗,又被程老四的錄音誤導,秦馳差點都懷疑自己是個「黑警」,也給「714槍案」的偵查帶來了重重阻力。我們的職場其實也是一個小戰場,有時難免會遇到一些看起來無害,卻不知什麼時候會背後捅刀的人。
  • 寓言故事:羊羔跪乳
    這裡面還有一個讓人感動的寓言故事呢。        傳說在很久以前,一隻母羊生下了一隻小羊羔。羊媽媽非常疼愛小羊,晚上睡覺的時候,用身體暖著小羊,白天吃草的時候,也把小羊帶在身邊,形影不離。遇到別的動物欺負小羊,羊媽媽會用頭拼死抵抗來保護小羊。一天,羊媽媽正在餵小羊吃奶,一隻老母雞走過來說:「羊媽媽,近來你瘦了不少啊,可能是身上的營養都讓這小東西給咂吧去了。
  • 經典動畫短片:三個和尚
    故事取材於「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民間諺語(故事),通過動畫的形式,把這個故事重新演繹,講得豐富又有趣。這是一部故事性、藝術性、諷刺性、趣味性兼備的作品,音樂也特別棒,是一部真正的傑作。羽佳很喜歡無對白動畫,它就像無字繪本,留給讀者(觀眾)的東西比較多。奧斯卡的最佳動畫短片,獲獎的大部分都是無對白動畫片。
  • 愛閱讀丨讀寓言,看世界
    一篇篇短小的寓言故事裡蘊含著深刻的大道理。三(3)班 馬奕茗古時候的人們早就發現了「通過故事講道理」這種巧妙的方式,流傳開數不清的寓言故事。這些寓言故事雖只寥寥數語,卻勾畫出一幅幅情節生動的畫面,古人的智慧也便在這一幅幅畫面上得以鮮明呈現,令我們不斷收穫啟發與思考。
  • 公務員考試,申論寫材料大作文必備108個寓言故事,面試也可用哦
    公務員考試,申論寫材料大作文必備108個寓言故事,面試也可用哦【轉發、評論、私信「108」獲取108個寓言故事】第六十五則 長臂猿與紅毛猩猩樹林裡住著兩個長臂猿兄弟,他們整天在樹枝間蕩來晃去。嬉戲玩樂的日子固然歡樂愉快,但對於每天只能找到一點點食物果腹一事,它們一直耿耿於懷。
  • 《亮劍》:原來這部劇竟暗含著三條職場潛規則
    其實,這部劇裡,除了講述優秀將領李雲龍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還能讓人從中看到三條職場潛規則。結果李雲龍依舊功過相抵,沒受什麼懲罰。:領導者什麼樣,團隊精神就是什麼樣。但他不計後果,暫死要為和尚報仇,最終手刃殺害和尚的土匪頭子。
  • 天天練舞功:經典動畫舞蹈《三個和尚》
    「一個和尚挑水吃, 兩個和尚抬水吃, 三個和尚沒水吃」 《三個和尚》的故事,從古到今,幾乎人人都知道。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做不成,常常是「 三個和尚」 心不齊在作怪。這三句話很簡單, 但有很深的哲理。今天,就跟著我們的舞蹈來重溫《三個和尚》的故事,小朋友們千萬不要學三個和尚,要做一個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好孩子。
  • 詩意盎然的《小偷家族》,一個個寓言故事
    大家好,這裡是侃片少年,如果將電影《小偷家族》放置在是枝裕和作品序列的互文關係中予以考察,我們發現,這是部不同於以往的、混合了浪漫與寓言的現實主義作品。作者在現實主義的底色之上,疊加了一層浪漫主義的詩意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