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4》可以說延續了前三季的套路,開場便製造各種各樣的衝突性質的爭議場面。
例如工作人員之間的協調問題,廚師和會計關於金錢的各種博弈,廚師和店長關於餐廳經營理念的各種battle。
再如工作中會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上菜慢,客人太少難以達到營業額,或者客人太多會臨時增加許許多多的工作壓力。
增加衝突,解決衝突,成為了《中餐廳》後期製造節目觀感以及營銷話題最基本的套路。
例如在第三季中,秦海璐和林大廚的金錢battle,例如黃曉明的「聽我的」等都是《中餐廳》後期套路的典型印證。
在本季《中餐廳4》中,黃曉明等一眾嘉賓都是回鍋肉,他們已經變得十分的聰明了,已經知道什麼樣的行為不應該出現,就會防止節目組利用,尤其是黃曉明,整個就是一個老好人,什麼真性情也沒有了,全都在圍繞著一個暖心的店長人設,從而做出一系列的相關舉動。
和經驗老到的舊人相比,自然而然,節目組變將產生爭議的點瞄準了新人,新人只有兩個常駐,一個是李浩菲,一個是趙麗穎,這兩個人之間選擇誰更容易製造話題,似乎是一個不需要做選擇的選擇題。
為此,從一定意義上說,趙麗穎便成為了《中餐廳4》的「犧牲品」
從第一期節目開始,趙麗穎便成為《中餐廳4》中最有爭議點的一個個體。
1、初來乍到,即便有著財務總監的頭銜,趙麗穎在節目中也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內容以及節目中的「身份定位」,所以一整期的節目都是在各種各樣的徘徊中。
2、心中有很多的想法,但是提出意見沒有人聽,又不斷的自我產生懷疑。
3、面對眼前的一切,壓力大到懷疑人生,精神崩潰,獨自回到臥室。
整期節目中,《中餐廳》給觀眾們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完全處於「焦慮」狀態的趙麗穎。
在第二期節目的正片內容中,節目組給了全員後期工作的鏡頭,而趙麗穎工作的鏡頭只在VIP版本中存在,所以很多大眾又認為趙麗穎「只知道焦慮不知道幹活」
《中餐廳4》這一系列操作,直接讓趙麗穎的觀眾緣失去了一大半,並且非但沒有形成很好的話題牽動收視的效果,反而讓節目撲的悄無聲息。
經過趙麗穎工作室和粉絲們的強烈要求,《中餐廳4》節目組方終於有所悔改。
在最新播出的一期節目中,趙麗穎哭的鏡頭終於被重新播出了,原因是有常駐成員要離開,趙麗穎不忍分別,為了友情而流淚的。
而這個哭的鏡頭竟然也被節目組用在了第一期的節目中,當時這一個關於「哭」的鏡頭直接將趙麗穎「焦慮」人設穩固。
一個哭,被故意用心剪輯之後,完全變了味道。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趙麗穎選擇《中餐廳4》,真的算是來錯了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