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形象在佛教中為何如此普遍?

2021-02-11 學國學網


 

蓮花,又稱荷花。它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經常提到和見到的象徵物。蓮花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因為它與釋迦牟尼的許多傳說聯繫在一起。

據說,釋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薩,下凡降生到迦毗羅衛國淨飯王處。淨飯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長得象天仙一樣美麗,性情溫和賢淑,與國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憶新婚之夜,她朦朧中看到遠處有一個人騎著一頭白象向她走來並且逐漸變小,從她的右肋處鑽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預感到菩薩化作一頭白象入胎。日後,身懷有孕的摩耶夫人臉上,微微泛著紅暈,那色彩鮮豔的綠色領口花邊象一片蓮葉,她的臉兒象一朵綻開的蓮花。

後來摩耶夫人在娑羅樹下降生佛祖時,沼澤內突然開放出大得象車蓋一樣的蓮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並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後就成了佛教的「浴佛節」。

釋迦牟尼覺悟成道後,起座向北,繞樹而行,「觀樹經行」,當時就是一步一蓮花,共18蓮花。每當他傳教說法時,坐的是「蓮花座」,坐姿也成「蓮花坐姿」,就是兩腿交疊,足心向上。


蓮花代表聖潔、美好。在佛教故事中,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美麗清亮的大眼睛。悉達多太子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之一,便是池中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

  

佛教中,以蓮為喻的詞語數不勝數。蓮花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也可以說蓮花就是佛的象徵。

 

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把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蕖華合掌」,甚至把佛祖釋迦牟尼稱為「蓮花王子」。

《阿彌陀經》描寫西方極樂世界如是:「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中蓮花大如車輪。」故稱佛國為「蓮花國」;佛教廟宇稱為「蓮剎」。「剎」為梵語,即淨土之意,以蓮花為往生之所託,故稱「蓮剎」;念佛之人稱結「蓮胎」,比喻住在蓮花之內,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稱為「蓮眼」;胸中之八葉心蓮花稱為「蓮宮」,即心中的蓮花般的境界;釋迦牟尼的手稱為「蓮花手」;僧尼受戒稱「蓮花戒」;僧尼之袈裟稱「蓮花衣」,謂清淨無雜之義;五智中的妙觀察智稱為「蓮花智」;稱善於說法者為「舌上生蓮」;謂苦行而得樂為 「歸宅生蓮」;

佛經《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都是以蓮花為喻,象徵教義的純潔高雅;東晉東林寺慧遠大師創立的我國最早的佛教結社稱為「蓮社」;佛教淨土宗主張以修行來達到西方的蓮花淨土,故又稱「蓮宗」。


睡蓮

  

佛教為什麼如此推崇蓮花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佛教產生於印度,印度地方氣候炎熱。荷花盛開於夏,給人們帶來涼爽和美的享受。在印度文學作品中,蓮花都是美好、善良、聖潔、寬容、大度的象徵。如《蓮花王子的故事》,便將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為王十法的好國花比作蓮花。故事說蓮花王子為了拯救百姓的饑荒,跳進恆河之中,變成一條大赤魚,告訴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後又生起來,這樣堅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養全國百姓,度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災荒。《鹿母蓮花夫人故事》說鹿母蓮花夫人每走一步,腳後立即現出一朵美麗的蓮花,她一胎生下五百個童男,個個都是俊美的大力士、保衛國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蓮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徵。

  

二、是蓮花的品格和特性與佛教教義相吻合。佛教是著重尋求解脫人生苦難的宗教,將人生視作苦海,希望人們能從苦海中擺脫出來,其解脫的途徑是:苦海——修行——彼岸(淨土)。即從塵世到淨界,從諸惡到盡善,從凡俗到成佛。這和蓮花生長在汙泥濁水中而超凡脫俗,不為汙泥所染,最後開出無比鮮美的花朵一樣。

  

佛教教義之一,是慈悲眾生。修到很高層次的覺者(菩薩以上境界),會自然生出對眾生的慈悲。慈悲,是指「無緣之慈,同體之悲」。慈心是希望、幫助他人得到快樂;悲行是希望、幫助他人拔除痛苦。對眾生,不計善惡、不分人畜,都慈悲善待。對種種惡行,都容忍和寬宥,用慈悲心去幫助、感化作惡之人,使之向善,結出善果;還要身處汙濁的塵世而不為其汙染。用以表達這種美好思想情操的就是蓮花。

  

蓮生於汙泥之中,猶如人生在濁塵的世界,會受到許多邪惡汙穢的侵擾。佛教要求人們不要受世間邪惡汙穢的侵擾和影響。像蓮花一樣「出汙泥而不染」,開出潔美的鮮花,是最美好的象徵。佛經常將蓮性比佛性。《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戶羅波羅蜜下》說:「比如蓮花,出自汙泥,色雖鮮好,出處不淨。」 《從四十二章經》說:「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花,不為汙染。」拯救世界的大梵天王也是坐在千葉金色妙寶蓮花上出生。佛、菩薩也都端坐蓮臺上,或手執蓮花,表達佛出自塵世而潔淨不染的境界。

  

人要修到出自塵濁而不為汙染的境界,不是易事,需要很高的覺悟和定力,這就需要不斷修持去充實佛性,修去魔性。


荷花

  

蓮花,也代表一種智慧的境界,即所謂「開悟」。《無量壽軌》說:「是菩薩作是思維,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覺悟蓮花,清淨世界不染煩惱。」《大藏經圖像·白寶口抄》云:「論凡夫心如合蓮花,聖人心似開蓮花。問:'何故眾生心性譬蓮花乎?』答:'《秘藏記》云:蓮花部吾自身中,有淨菩提心清淨之理,此理雖經六道四生界死泥中流轉,而不染不垢,乃名蓮花部。』《疏十二》云:'觀蓮花不觀餘花耶?』此亦有意,如世蓮花處汙泥之中,生處雖說惡,而蓮花體性清淨,妙色無比,不為諸垢所染。凡夫變復如是,雖種種不盡三毒過患無量無邊,亦此蓮花三昧甚深,果實皆生其中,即是如來平等大慧之光也。」

  

佛教說「花開見佛性」。這花即指蓮花,花開即指修者達到一定智慧的境界。比喻人有了蓮的心境,就會顯現佛性。這是佛教用蓮花來象徵修佛和比喻修佛人的根本原因。

南唐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幹。」

菡萏,荷花的別稱。屬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稱蓮花,古稱芙蓉、菡萏、芙蕖。蓮花就是荷花,但不是睡蓮。

睡蓮,多美,睡在水面上,以水為床,以一個動詞加注在一個靜態植物上,蓮之美與魅還需何種言詞修飾?古今中外,蓮獨得一份青睞。周敦頤獨愛蓮之出汙泥而不染,尚書想問他,你說的是蓮花蓮葉還是蓮藕,你是愛看,愛聞,還是愛吃。莫奈晚年酷愛睡蓮,成為印象派的代表和開創者,他是真的愛,真的愛畫,愛睡蓮。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留言

相關焦點

  • 蓮花為何是佛教的象徵
    蓮花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可以說「蓮花」就是「佛」的象徵。當我們走進佛教寺廟時,便可到處看到蓮花的形象。
  • 蓮花在佛教中的象徵和意義
    蓮花在佛教中的象徵意義極為深廣如《華嚴經》的《華藏世界品》記載,毗盧遮那如來的華藏莊嚴世界海,有層層無盡的世界。《大智度論》卷八記載了幾個為何跏趺坐於蓮花上的原因,除了蓮花在眾花中最大最盛、代表莊重妙法,蓮花柔軟素淨,坐其上花卻不壞,更能夠展現神力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結成蓮座的蓮花,其實是天上之花,與人中之花有別,「人中蓮花大不過尺,天上蓮華大如九車蓋,是可容結跏趺坐。」
  • 世上鮮花千千萬,佛教為何只對蓮花情有獨鍾
    蓮花,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中經常看到的象徵物,可以說是佛教的教花。我們所見到的佛陀,菩薩,都是乘著蓮花,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最多數十瓣,天上的蓮花最多數百瓣,但淨土的蓮花卻在千瓣以上。走進我國各地寺院,會看到無處不在的蓮花形象,大雄寶殿上,佛祖是端坐在蓮花寶座上的,慈眉善目,蓮眼低垂。走進佛教寺廟,隨處可看到蓮花形象。大雄寶殿中,佛祖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西方三聖,觀音菩薩,等也同樣是端坐在蓮花之上的,其餘的菩薩有的手持蓮花,有的站在蓮花上,有的做蓮花的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狀,在寺廟上也到處都是雕刻的這種各樣的蓮花。
  •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的關係
    蓮花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也可以說蓮花就是佛的象徵。走進佛教寺廟,隨處可看到蓮花形象。大雄寶殿中,佛祖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西方三聖的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狀。
  •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的關係!
    走進佛教寺廟,隨處可看到蓮花形象。大雄寶殿中,佛祖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西方三聖的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狀。寺廟牆壁、藻井、欄杆、神帳、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製或縫繡各種各色美好的蓮花圖案。蓮花代表聖潔、美好。在佛教故事中,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美麗清亮的大眼睛。悉達多太子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之一,便是池中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
  • 蓮花與佛教的不解之緣
    蓮花,又稱荷花。它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經常提到和見到的象徵物。蓮花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因為它與釋迦牟尼的許多傳說聯繫在一起。據說,釋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薩,下凡降生到迦毗羅衛國淨飯王處。所以蓮花是從煩惱中解脫而生於佛國淨土的聖人化身。佛祖就是出於淤泥間挺然而出,證得正覺,得大自在。雖然超脫凡俗卻不離世間法。蓮與佛教所主張的出世人格,有著天衣無縫般的契合。佛教認為,人間煩惱多於恆河沙數,迷失自我如同陳淤積垢。有志者應該努力修行,淨化自我,不受汙染,超凡脫俗,追求到達清淨無礙的境界。蓮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來象徵佛教的這種理想。況且,蓮花本身也確實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蓮貴善美。
  •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的關係
    ■  佛教為什麼如此推崇蓮花呢?蓮花都是美好、善良、聖潔、寬容、大度的象徵。佛教是著重尋求解脫人生苦難的宗教,將人生視作苦海,希望人們能從苦海中擺脫出來,其解脫的途徑是:苦海——修行——彼岸(淨土)。這和蓮花生長在汙泥濁水中而超凡脫俗,不為汙泥所染,最後開出無比鮮美的花朵一樣。「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與佛教的宗旨很相應。
  •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的關係與寓意
    蓮花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也可以說蓮花就是佛的象徵。  走進佛教寺廟,隨處可看到蓮花形象。
  • 佛教神祇:蓮花手菩薩 (站姿)
    『蓮花手』(Padmapani)是一個梵文詞彙,為對特定形象的觀世音菩薩(Lokeshvara)的一種稱謂 (即『蓮花手菩薩』),其形象為一頭二臂,左手持蓮花莖且其上託載著盛開的蓮花。這樣的形象源自於大乘佛教的經典。因此,於圖像身份判定上,所謂的蓮花手其實與觀世音菩薩是相同概念的。蓮花手經常被當作一種暱稱或是描述性詞語,用以描述左手持蓮花的形象。
  • 佛法生活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的關係
    走進佛教寺廟,隨處可看到蓮花形象。大雄寶殿中,佛祖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西方三聖的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狀。寺廟牆壁、藻井、欄杆、神帳、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製或縫繡各種各色美好的蓮花圖案。
  • 五濁惡世開金蓮,極樂世界生白蓮,為何蓮花在佛教如此殊勝?
    但是為什麼不管在娑婆世界還是極樂世界,對於蓮花都如此看重呢?包括諸佛和許多大菩薩都以蓮花臺為座。這一篇我們就來講解一下其中奧妙,同時再詳細的述說一下極樂淨土的白蓮花的九個品級——千萬不要以為能有個門縫就夠了,後面的路還遠著呢。
  • 佛教以蓮花象徵什麼
    以下是聖嚴法師開示:蓮花在佛教表示什麼?在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以上。
  • 為什麼蓮花可以作為佛教的象徵?
    ■ 點擊上方「中國佛教報導網」,快速關注導讀☞因為《法華經》中以蓮花喻妙法,因此,蓮花才會一度成為國民佛教花
  • 為何觀音、佛祖的底座是蓮花?
    當我們走進佛教寺廟時,便可到處看到蓮花的形象。
  • 觀音為什麼坐在蓮花上?蓮花與佛教的不解之緣
    因為蓮花在佛教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佛座稱為"蓮花座"或"蓮臺";結跏跌坐的姿勢,即兩腿交叉、雙腳放在相對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勢,稱為蓮花坐勢;佛教宣傳的西方極樂世界,比作清淨不染的蓮花境界,故稱"蓮邦";《阿彌陀經》描寫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景是:"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中蓮花大如車輪。"故稱佛國為"蓮花國";
  • 為何佛教的菩薩羅漢都喜歡以蓮花為座,道教的神仙都以蒲團為坐?
    關於佛教子弟都喜以蓮花為座,有這樣一個說法,傳說在佛祖誕生之時,淨飯宮的水池裡開滿了蓮花,蓮香四溢,韻染華庭,佛祖母親摩耶夫人渾身被金光籠罩,一身梵音字金光中蕩漾開來,佛祖乘坐蓮臺而出。此後,佛祖每次與弟子們講佛都是以乘坐蓮臺之姿進行,每當講到精妙處便有蓮香飄然,佛祖的座下的蓮臺也會發出金色光華,弟子們受蓮香金光的感染,有醍醐灌頂之感。
  • 【佛教壁紙】「千手觀音」「蓮花」
    佛教壁紙「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等。千手觀音是阿彌陀佛的左協助,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的右脅侍)合稱為「西方三聖」。· 佛教壁紙 蓮 花· 蓮花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因為它與釋迦牟尼的許多傳說聯繫在一起。
  • 最早的佛教圖騰,竟然不是蓮花丨《法華經·下卷》28
    花不為美,為蓮子故上一講,我們講的是妙法,這一講是講蓮華,蓮華是對妙法的形象的比喻。經典當中歷來對蓮花有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因為蓮花是佛教裡面的圖騰、是標誌。還有花落蓮成,就是到了秋天的時候,蓮花花瓣全部落了,蓮蓬乾癟地呈現在、矗立在風中,最終會墜入水中,叫花落蓮成。花落蓮成比喻真正的修行人到了最後,不是越來越漂亮,而是越來越樸實,看上去越來越不像那個華麗的世俗之人,而變成一個樸實無華的人,要修好自己的內功。我覺得智者大師總結的三點,特別的有意思。
  • 佛和觀音為什麼都坐在蓮花上?蓮花在佛教中的意義竟然這麼大!
    不管你信不信佛,估計都能注意到,無論是影視劇還是現實中的寺院,只要有佛出場的場合,他們大部分都是坐在蓮花上的。那麼佛和觀音為什麼都坐在蓮花上呢?蓮花在佛教中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蓮有四德:一香、二淨、三柔軟、四可愛。
  • 原來荷花與蓮花還有這樣的區別
    在佛教故事中,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美麗清亮的大眼睛。悉達多太子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之一,便是池中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蓮花,也代表一種智慧的境界,即所謂「開悟」。《無量壽軌》說:「是菩薩作是思維,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覺悟蓮花,清淨世界不染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