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硬糖君就寫過春節檔的賽前分析。定檔於大年初一上映的七部大片,陣容強勁、類型多元,賣相一部強似一部,宣傳預熱更是花樣百出。因而今年春節檔一早就有了「神仙打架」的說法,被各方寄予厚望。沒想到短短一周時間,佔據熱搜的不再是娛樂新聞、推廣宣傳,而是令人揪心的武漢肺炎疫情;一度大漲飄紅的傳媒影視股,一夜間綠得晃眼;
天天把「活著太難了」掛嘴邊的年輕人,齊刷刷地戴起了口罩,表示即便無法退票,也不打算去影院觀影了。誰能想到,春節檔影片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彼此,而是病毒呢?一切仿佛一場電影,在大年初一懸念最終揭曉之前,情節跌宕起伏,衝突不斷加碼。而當你回顧之前的劇情,風雨飄搖之前,處處皆是伏筆。按慣例,春節檔這樣的重要檔期會提前20天以上開啟預售,今年卻有所不同。為了營造更加公平良性的競爭環境,又或者如網友所說,為了等待發行通知遲遲未出的《中國女排》,預售一直推遲到了1月18日凌晨0點。在沒有預售數據的一個多月中,以往的預售戰成了官方宣發比武、粉絲控評較勁,豆瓣、貓眼、淘票票等在線平臺上「想看」人數一度成為各界重點關注的指標。然而疫情一爆發,不管是日積月累的「想看」,還是高歌猛進的預售,已有數據的參考價值瞬間大打折扣。事實上,早在2019年12月31日,關於武漢肺炎便有過官方通報,在微博上小有動靜,只是未能引發大範圍關注。直至1月20日春運到來,北京、浙江、深圳等地出現病例,專家確認病毒「人傳人」,恐慌才至。沒有經歷過非典、或者對非典僅有模糊記憶的年輕人,在真假信息的衝擊之下陷入恐慌。弱小、可憐但是惜命,成為購買和配戴口罩的主力軍。而以往數據表明,29歲以下人群正是網民與影迷中佔比最高的人群。春節檔影片的物料仍在不斷往外拋,但迎接它們的不再是熱情而是焦慮。
1月22日下午,淘票票與貓眼相繼發布聲明,表示春節檔期間在武漢地區購買電影票的用戶,均可申請無條件退票。非武漢地區用戶如有退票需求,也將協助用戶溝通。一時之間,評論區擠滿了急於退票的網友。可能有些人不理解矛盾為何激化至此,這還要從那些年的「票補」說起。線上售票最初興起時,平臺之間進行了一輪燒錢大戰,爭相推出低價票。2017年之後,票補的主體從電商變成了片方,成為一種類似於打折的競爭手段。不可否認,低價票對於爆款的誕生和市場的培育都有所助推。但隨著市場發展,2018年之後,主管部門加強了對票補的管控,九塊九的低價票基本絕跡。越是重點的檔期,越是重要的影片,票價越容易走高。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18年春節檔的平均票價為每張35.5元,2019年的春節檔平均票價達到44.9元,而
今年大年初一首日的平均票價目前約為52.3元。即便沒有疫情,高票價也十分勸退。當然,春節檔比較特殊,一二線務工青年返鄉,觀影市場集中下沉,影響觀影選擇的因素多種多樣,往往是一時興起、無從預測。硬糖君目前已經返鄉過年,所處的北方三四線城市尚未出現感染病例。
這裡的人們也沒慌,與微博上焦慮的年輕人形成鮮明對比。如果有幸保持下去,春節期間本地觀影行為未必會受到嚴重影響。或者說,可能只有到大年初一當天的數據出來,我們才會知道中國有多大、線上與線下的次元壁究竟有多厚吧。去年年底,電影局對全國各影院的票房信息進行嚴查,發現部分影院存在拖欠票款情況。繼而要求影院主動核查、補齊差額,《哪吒》正是在補錄票房之後突破50億。上周末,電影局又點名了471家依然存在違規欠款情況的影院,表示如果不在春季前完成補繳,將無法放映所有的春節檔電影。
即使補齊,大年初一到初三也只能放映《熊出沒》和《急先鋒》。從大年初四開始才可以正常放映《唐探3》《緊急救援》等其餘新片。很顯然,此舉意在規範市場,對違規者予以嚴懲。但消息一出,也有網友哀嚎,老家唯一的影院不幸中招,春節去哪看電影。當然,現在看起來這好像也不重要了。此外,除了社會性事件和行業性事件,幾部影片也各有各的「意想不到」。《中國女排》硬糖君寫過好多次。導演陳可辛,主演包括鞏俐、黃渤等國民級演員,題材概念也是風頭正勁的家國情懷、真人真事改編。最開始,怎麼看都覺得這波已經穩了。沒想到,隨著物料一點點發布,影片陷入輿論危機,幾度被傳要刪減、撤檔,最終在1月17日,也就是
原定檔期的前一周、預售開啟的前一天更名為《奪冠》。此時就算新媒體能夠做出反應,地面廣告很多也都來不及更換了。《唐探3》預熱的聲勢最大,主創早早開始跑路演,不斷上熱搜,還拿出一影一劇來造勢。《唐探》網劇首播相當驚豔,並成功在8集之內讓觀眾記住甚至喜歡上了林默、ivy等新人物,對「唐探宇宙」心生期待。可沒想到9-12集播出之後,網劇評分驟然由8.1跌至7.4。一來,可能很多人對於更換主角沒有心理準備;二來,新主角「五大靈童」是一群逗比小年輕,扮演者中最有名的是歸國愛豆程瀟,其他包括《明日之子》走紅的馬伯騫以及出品方的自家藝人。可以理解,但難以接受。
雖然從預售情況看,網劇翻車並沒有對《唐探3》造成太大打擊,但總歸有一種「玩脫了」的感覺。還有一些連鎖反應,更加始料未及。畢竟,
誰能想到 《我不是藥神》之後一直很受網友待見的「山爭哥哥」,口碑會是這樣倒掉的呢?或許是預售開跑後感受到了《唐探3》23小時破億的壓力,或許是想在疫情加重前且賺且珍惜。1月20日下午,《囧媽》、《熊出沒·狂野大陸》與《奪冠》相繼宣布提檔一天,大年三十上映。這激怒了大部分影城工作人員,帶頭提檔的徐崢首當其衝。《囧媽》的窘境或許真要比春節檔其他影片更嚴重一點。去年11月,影片出品方歡喜傳媒發布公告稱,擬以總票房24億元的價格將《囧媽》授權橫店影業保底發行。賭贏了皆大歡喜,但如果票房達不到預期,橫店影業就要自吞苦果(所以不是徐導自己要賠錢哈)。關於保底發行,去年春節檔就有一個血淋淋的教訓,王寶強的霍爾果斯樂開花影業以28億保底、2億宣發預算的條件保底發行寧浩執導的《瘋狂的外星人》。但影片最終票房僅22億,於是寶強一方白忙活一場,還虧損近2億。破案了朋友們!為什麼陳思誠在祈福的時候還不忘內涵一句「不乾折損同行的事」,王寶強的好兄弟嘛!徐崢與陳思誠都是演員跨界做導演,又在春節檔狹路相逢,火藥味其實一直很濃。1月11日的微博之夜上,兩人與陳可辛共同上臺領獎,主持人要求幾位導演為對方的作品打call拉票。其他兩位客套了一下,
陳思誠則是一貫的頭鐵又語出驚人,調侃陳可辛頭髮白了、徐崢頭髮沒了,而自己還年輕。當然了,發「崢難財」的其實並不只陳思誠一個,《急先鋒》的文案更加露骨。畢竟,表面的和氣改變不了競爭對手的事實。對於硬糖君來說,2020一度是小學寫想像類作文時感覺遙不可及的一個年份。真到眼前,這短短一個月中發生的許多事說起來也都十分科幻。距大年初一隻有兩天了,春節檔還將迎來哪些變數?是否有人選擇退檔改期,甚至提前網絡付費點播?我們靜觀其變。
▶ 閱讀往期熱文
從故宮到長城,守著景點不愁綜藝?
買定離手!2020待爆鮮肉大摸底
「娛樂硬糖」 現已入駐
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一點資訊
貓眼電影丨騰訊新聞丨網易新聞
Wi-Fi萬能鑰匙 | 微博 |觸電新聞
虎嗅 | 鈦媒體 | 知乎 | 界面 | 趣頭條
21 CN 看薦 | U C頭條 | 搜狐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