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展時間:1月16日 22:00
開拍時間:1月20日 10:00
截拍時間:1月23日 21:00
敬請收藏,期待您的參拍!
掃描識別二維碼進入網拍小程序
拍賣熱線:400-818-8383
2021年1月16日22時,書畫頻道·當代名家書畫作品保真專場(第十九期)線上預展開啟,於1月20日10時開拍,1月23日21時截拍。專場推出李庚、譚全昌、胡寶利、史振嶺、王裕國、蓋茂森、張明川、何緯仁、王志純、梁寶民、吳雪、楊明臣、楊廣馨、劉俊京、楊軍、丁謙、劉振濤、廉世和、王正良、李勁松20位當代書畫名家的20幅書畫作品。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迎春時節,喜迎臘八,願幅幅飽含吉祥之意的精美書畫作品為藏家增添別樣的賀歲心意!
李庚《無題》69.7cm×35.5cm約2.23平尺
質地:紙本
形式:軟片
鈐印:白文:李庚畫印
款識:李庚
作者職務:中國美協河山畫會會長,李可染畫院院長,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
作品賞析:這幅山水作品《無題》畫面的山勢布局富有條理,分為近、中、遠景。近處的山中有屋舍坐落,兩顆高聳的樹自由生長,樹的頂端與中景交疊,中景的山形完整,有類似於奇石的美感,山頂與後景的山交疊。畫面巧妙的描繪疊嶂將三段畫面建立關聯,顯得層次豐富而完整,水面上的船隻與天空中的飛鷺為整幅畫面增添了靈動氣息。李庚師承古法,大道至簡,虛懷若谷。作品以簡見精,玄韻淡泊,情思淹濟,在並不繁複的筆墨中找到筆墨情趣。
拍品連結:《無題》(點擊進入)
譚全昌《長白朝暉》34.7cm×69.5cm 約2.17平尺
年代:2019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鈐印:白文:譚全昌
款識:己亥全昌
作者職務: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吉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賞析:這幅《長白朝暉》取長白山的山頭一景,雲河在山間環繞,山中的松樹一棵棵好似隊列,迎著朝暉守護著這片山林。譚全昌用筆放鬆磊落,線條安排疏密有致,點綴其間的紅色成為畫面的點睛之筆,別有生趣,體現出卓越的控制力。
拍品連結:《長白朝暉》(點擊進入)
胡寶利《夏雲攬勝》34cm×69cm 約2.11平尺
年代:2019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鈐印:朱文:胡 白文:寶利
款識:己亥年夏月畫於北京寶利
作者職務: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專業畫家
作品賞析:這幅《夏雲攬勝》將夏日山中勝景展現的一覽無餘,山勢層巒疊嶂,浩蕩而清新。此作品下筆揮灑自如,筆墨皴擦展現出暢快之感。胡寶利既尊重自然,又重構自然,雖然運用的是工致嚴謹的體式,但實際上也是在似與不似之間,是通過形似而傳達神似之作。
拍品連結:《夏雲攬勝》(點擊進入)
史振嶺《雨過色濃花更豔》45.5cm×48.5cm 約1.99平尺
年代:2019
質地:紙本
形式:軟片
鈐印:白文:史振嶺印
款識:己亥初夏於天津海河南岸意莊藝術區振嶺寫並記之
作者職務: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賞析:這幅《雨過色濃花更豔》是一幅清新淡雅的花鳥作品,畫面大面積溼墨渲染的枝葉佔據,運用破墨法使畫面整體自然而然。一簇鮮豔奪目的花朵生長在其間,與枝葉交錯、構成豐富,一隻鳥停駐其間,回頭凝望,活靈活現。花朵用色豔而不俗,生動耐看。史振嶺的作品筆墨動人,花鳥作品多清幽溫雅、搜妙創真,動靜如生。畫面筆意豪瞻,清雅俊秀。
拍品連結:《雨過色濃花更豔》(點擊進入)
王裕國《雲深可結廬》48.3cm×48.5cm 約2.11平尺
年代:2020
質地:紙本
形式:軟片
鈐印:白文:王氏 朱文:裕國
款識:歲次庚子春月寫於京華樵者裕國
作者職務: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副秘書長
作品賞析:這幅《雲深可結廬》描繪了雲霧繚繞的高山之景,在畫面中可以看到高山間有險峻的石階直達山頂,山頂上有幾戶房屋,富有人間氣息。而山間飛瀑一瀉千裡,與雲海相融,縹緲而浩蕩。王裕國本人沉潛篤實、內秀蘊涵,在其作品中參悟妙理,陶冶性靈。
拍品連結:《雲深可結廬》(點擊進入)
蓋茂森《金秋果碩》57.5cm×57.5cm 約2.98平尺
質地:紙本
形式:軟片
鈐印:朱文:蓋
款識:蓋茂森畫並題
作者職務:中國畫學會理事
作品賞析:這幅《金秋果碩》將取果樹枝幹一角,樹上結滿了一簇簇成熟的果實,碩果纍纍。一隻鳥兒停駐在樹幹枝頭,頭向上仰望著一隻吐絲降落的小蜘蛛。蜘蛛在古代稱為「喜蟲」,在本幅作品中出現有喜從天降的寓意。蓋茂森汲取古代大師,注意藝術積累,丹青基礎寬厚,筆下丹青流麗灑脫。
拍品連結:《金秋果碩》(點擊進入)
張明川《山居》46cm×58.5cm 約2.42平尺
年代:2019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鈐印:朱文:張
款識:己亥明川
作者職務:中國畫學會理事,北海艦隊政治工作部一級美術師
作品賞析:這幅《山居》描繪山居一景,可從畫面中看到一條蜿蜒曲折的河在兩岸山間緩緩流淌,河岸有依山而建的房屋,與一棵棵樹木共同守衛著整片山林,感受到自然而自由的氣息。張明川的作品充斥著大象無形、變幻莫測、陰陽渾元的大美境界。
拍品連結:《山居》(點擊進入)
何緯仁《空山最深處,太古兩三家。雲夢共夙事,猿鳥同生涯。》45.7cm×68.5cm 約2.82平尺
年代:2019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鈐印:朱文:何緯仁
款識:己亥初秋日何緯仁寫於京師
作者職務:廣西書畫院原副院長
作品賞析:這幅《空山最深處,太古兩三家。雲夢共夙事,猿鳥同生涯。》描繪了山中一景,山中有兩件屋舍,房前有三位古人互相交流,一位拿著古琴,一位舉著手,像在表達什麼,還有一位靜靜聆聽,整幅畫面生動活潑,意趣橫生,感受到大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之美。何緯仁的作品既帶有西方意識的組合與構成,又飽含傳統意味的、自由的筆墨,使畫面保持鮮明的中國畫的畫境。
拍品連結:《空山最深處,太古兩三家。雲夢共夙事,猿鳥同生涯。》(點擊進入)
王志純《上善若水,處下不爭》92cm×60cm 約4.97平尺
年代:2019
質地:紙本
形式:軟片
鈐印:白文:觀道、王志純印
款識: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己亥初夏於北京畫院志純書畫
作者職務:北京畫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作品賞析:這幅《上善若水 處下不爭》是一幅行雲流水的白描仕女圖。運筆穩健流暢,線條多用蘭葉描,有「吳帶當風」的美感。女子的臉頰、髮髻、手指經過仔細的刻畫,工而不板,細膩生動。
拍品連結:《上善若水,處下不爭》(點擊進入)
梁寶民《無題》33.7cm×69.5cm 約2.11平尺
年代:2020
質地:紙本
形式:軟片
鈐印:白文:梁寶民印 朱文:庚子
款識:歲在庚子春寶民畫於臥遊草堂
作者職務:河南大學客座教授,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客座教授
作品賞析:這幅《無題》取荷塘一景。幾片荷葉以墨色與淡彩衝撞,交錯布局,變化無窮,一顆荷花盛開於水中央,工整細膩的刻畫顯得亭亭玉立,與未盛開的花苞遙相呼應,整幅畫面鬆弛有度、清雅和諧。梁寶民的作品氣韻為先,細觀其畫,皴染之空靈、用筆深厚、運墨淋漓,氣壯山河,是大美的藝術狀態,找尋筆墨心靜。
拍品連結:《無題》(點擊進入)
吳雪《觀書有感》69.5cm×68.4cm 約4.28平尺
年代:2019
質地:紙本
形式:軟片
鈐印:白文:吳雪印信
款識:朱熹觀書有感己亥冬月於怡心堂吳雪書
作者職務: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安徽省書法家協會主席
作品賞析: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吳雪以楷書、行書名世,精研晉唐楷法,深入「二王」行草併兼取米芾。這幅作品用行書寫成,行筆豪放,蒼勁雄渾;用墨濃重,清健峻拔又不失靈動沉厚。平淡自然,豪縱奇逸,極富新意。
拍品連結:《觀書有感》(點擊進入)
楊明臣《晚晴》138cm×34.5cm 約4.28平尺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鈐印:白文:楊明臣印 朱文:明心見性
款識:李商隱一首楊明臣書
作者職務: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楷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作品賞析: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楊明臣以其慣用的行草書來書寫,遒媚流動的線條與中規中矩的結字,使得整幅作品文質彬彬,趣味自然,將詩文意境和書藝技法完美融合。
拍品連結:《晚晴》(點擊進入)
楊廣馨《冬夜讀書示子聿》34.5cm×137.5cm 約4.27平尺
年代:2019
質地:紙本
形式:軟片
鈐印:白文:楊廣馨印
款識:上錄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一首己亥楊廣馨
作者職務: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賞析: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楊廣馨學書之始便以顏、柳為宗,奠定了堅實的楷書基礎。後學習「二王」並廣泛臨習晉人法帖及北魏墓誌造像。長年累月的臨習濡染,使他既得雄強之風,又得典雅之態。作品以楷書書寫並略帶有魏晉風氣,章法飽滿,法度自然。
拍品連結:《冬夜讀書示子聿》(點擊進入)
劉俊京《神童詩》69.8cm×69cm 約4.33平尺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鈐印:白文:劉俊京印 朱文:富貴吉祥
款識:古賢四季詩俊京隨筆
作者職務: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作品賞析: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
劉俊京精通楷、行、草、隸、篆五體,而非只專其一,自言學法書須:「博觀廣取,宗法漢唐」。其楷書承襲北魏經典,古樸不失靈巧;行書追溯宋四家之一米芾,端嚴中巧寓變化。書法囊括褚遂良體、金農體、伊秉綬體、弘一法師體等,再結合醫者仁心,探索出獨一無二的「養生書畫」。使觀者在欣賞藝術之美時,還能領悟到養生之道,於身心、審美皆有益。
拍品連結:《神童詩》(點擊進入)
楊軍《菊花》45.2cm×97.5cm 約3.97平尺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鈐印:白文:楊軍之印 朱文:御風堂
款識:徐黃詩一首楊軍書
作者職務: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書法院研究員
作品賞析:桓景登高事可尋,黃花開處綠畦深。消災闢惡君須採,冷露寒霜我自禁。籬物早榮還早謝,澗松同德復同心。陶公豈是居貧者,剩有東籬萬朵金。
行書秀勁諧和,墨跡濃淡枯潤,字蘊詩情,法融畫意。這幅作品整體風格呈現出不激不厲,平和安靜的風格。用筆輕鬆,不拘泥於點畫,運筆之間,大有遊覽天地的暢快,和志向山林的含蓄。
拍品連結:《菊花》(點擊進入)
丁謙《捨得》69.5cm×68.5cm 約4.28平尺
質地:紙本
形式:軟片
鈐印:白文:丁謙之印 朱文:萬籟草堂
款識:捨得捨得有舍有得不捨不得不得不舍丁謙
作者職務: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
作品賞析:丁謙在書法創作中能夠保持寧靜祥和的心態,不斷豐富自己,從而形成了筆法遒勁灑脫、結體端莊凝重、章法極富變換的風格特點。作品《捨得》指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必須捨棄即願意付出,不吝惜。這幅作品的用筆之美和字形之美渾然一體,出現了上佳的視覺效果。
拍品連結:《捨得》(點擊進入)
劉振濤《桃花溪》69cm×69cm 約4.28平尺
質地:紙本
形式:軟片
鈐印:白文:劉振濤印 朱文:得時者昌
款識:右錄張旭桃花溪詩振濤書
作者職務:湘潭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湘潭市楹聯學會名譽會長
作品賞析: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作為一位高齡的老藝術家,他的書法作品點畫變化莫測,造型多樣,線條遒勁有力,凝練渾厚,大氣鼓蕩。他的書法中既有二王暢達流美的特性,也有漢魏北碑中書法線條的堅實感,發展出一種自己獨有的一種寓婀娜與剛強,寓流動與渾樸的一種書風。
拍品連結:《桃花溪》(點擊進入)
廉世和《新城道中》34.6cm×138.5cm 約4.31平尺
年代:2019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鈐印:白文:廉世和印
款識:蘇軾新城道中己亥夏廉世和
作者職務: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六屆楷書委員會委員,吉林省書法家協會顧問
作品賞析: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簷間積雨聲。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廉世和書法五體皆擅,尤以楷書、行書見長,其書法作品傳統裡寓有新意,規矩中彰顯功力。這幅作品實意斷連,呼應有度,疏密得體,濃淡相宜。
拍品連結:《新城道中》(點擊進入)
王正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68.5cm×69.2cm 約4.27平尺
年代:2016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鈐印:白文:王正良
款識:唐李白詩丙申夏王正良
作者職務:浙江省錢江書法研究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二、三屆硬筆書法委員會副主任
作品賞析: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王正良酷愛書法藝術,付感情於其中,博學篤行,筆隨心動,軟硬並舉,剛清秀大氣,渾厚質樸。這幅作品用筆直抒胸臆,對厚重端莊之美一以貫之,字字抬首挺胸,氣宇軒昂,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拍品連結:《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點擊進入)
李勁松《訪陳處士》34.4cm×137.7cm 約4.26平尺
年代:2019
質地:紙本
形式:鏡心
鈐印:朱文:李勁松璽
款識:己亥夏月之吉李勁松書
作者職務: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書法家協會秘書長
作品賞析:橋畔垂楊下碧溪,君家元在北橋西。來時不似人間世,日暖花香山鳥啼。
李勁松出生軍旅,曾以一系列學術論文開啟中國軍人、軍事和軍旅書法現象的系統研究,並以一手嶄新面貌的篆隸書屢獲全軍大獎,具有別人無法替代的視角和軍人本色。這幅作品糅合隸書的面貌、篆書的骨架、繪畫的感覺和印章的魂魄,古拙而兼清雅,秀美又得雄強。
拍品連結:《訪陳處士》(點擊進入)
書畫頻道·當代名家書畫作品保真專場(第十九期)於1月23日 21:00截拍。
微信搜索「書畫頻道在線」,一鍵參與競拍,開啟藝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