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遊戲給我們最大的吸引力,就是除了魏蜀吳的主要勢力之外,還有其他很多的小勢力供我們選擇體驗。有雄極一時的張角,董卓,袁紹,呂布,也有曇花一現的王朗,韓玄,孔伷,劉度。
更有英雄集結這樣腦洞大開的超級假想劇本,把三國各時期的所有勢力都放在一個沙盤上,讓玩家們扮演攻伐。不過即便如此,三國志11還是或出於有意,或出於無心的遺忘了四個非常重要的勢力,而僅僅以烏丸頭目,羌族頭目這樣概念化的泛指來敷衍過去。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四個被三國志11遺忘的勢力以及他們本應該出現在沙盤裡的城市位置。
西羌勢力:徹裡吉
雖然正史之中並未見到相關記載,但是在《三國演義》裡他也有一定的戲份。諸葛亮北伐之時,他的西羌國可是魏和蜀都特別想團結的一支力量。他先是應魏國曹真的邀請,派出元帥越吉和丞相雅丹出兵攻蜀,結果被殺得大敗,元帥越吉陣亡。諸葛亮把被俘的丞相雅丹釋放,西涼的軍資也盡數返還,徹裡吉感激蜀漢的恩義又和諸葛亮結盟了。雖然聽上去這個傢伙的牆頭草屬性很高,不過在另一款我們童年記憶的遊戲「三國群英傳」中,他是自成一股勢力的,佔據著最西邊的西涼城。如下圖:
為了方便大家對比,我還把群英傳中略去的武威按三國志11的分布大致用箭頭標出了位置。從三國群英傳給出的數據來看,徹裡吉81的武力和49的智力在三國志11中勉強算得上二三流的武將。手底下也有幾個人才,雖然名字看上去也比較讓人耳目一新,至少這個陣容比嚴白虎公孫度還是要強一些的。
三國志11的遊戲沙盤當中,他的西涼國大致位於天水的正北邊和武威的正西邊的區域,我在右下角雷達地圖上也用細細的紅線做了標識。估計設計遊戲的程序猿被老闆欠了工資吧,這本來可以露臉的勢力直接畫幾個黃土高坡就糊弄過去了。
交州勢力:士燮
這位叫士燮的大叔就是三國中最沒存在感的「交州」的刺史,類似於遼東公孫度一樣的存在。三國群英傳中,也明確標識了他的領地和基本數據。
根據地位於桂陽的東南方向,一個名叫「南海郡」的地方,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廣東省,他就是當時的廣東省省長吧。85的智力算得上準一流的謀士級別了,58的武力雖然低了些,稍加培養也還過得去。他的交州勢力裡只有他和他的弟弟士壹,人才配置方面情況比較接近嚴白虎,不過智商碾壓老嚴沒得說。他的主城大概位於地圖的最南端,西北方向是桂陽,北面是長沙。
士燮名義上最後歸附了吳國,孫權也十分的敬重他,給了他很高的官職和榮譽。不過他比公孫一族要圓滑很多了,一直玩轉著自己的「小朝廷」,最後活到了90多歲壽終正寢,在這樣的亂世下,還能活得這麼圓滿,不得不佩服他高明的情商。
山越勢力:毛甘
他的根據地在「歙州」,也就是今天隸屬於安徽黃山市的歙縣。插播一條,本人八年前還是個大學生,曾經就到過黃山實習,黃山確實是個風景美麗,文化厚重的地方。然而對於我來說,那遠離父母,還沒有女朋友的至暗歲月我再也不想回去了。無論三國志系列還是群英傳系列似乎對這個人並沒有提供出什麼精準的維度數據,不過從穿著打扮結合少數民族的特點,應該也是武力相對強勢,智商略微感人的設計。
他的歙州,也就是今天歙縣在三國志11沙盤裡的位置大概在這裡,正北面是建業,東北面是會稽。不知道大家有不有這樣的感覺,這一款遊戲非常的「重北輕南」。中國北方的設計非常精巧,但是南方就相對粗糙很多,南方那麼多空地基本都用沼澤和群山對付,你們多參考點資料細緻設計一下,多放六七座城都非常富餘。
烏丸勢力:蹋頓單于
遼西烏丸的首領,曾經出兵與袁紹合作,一同擊敗了公孫瓚。其實力巔峰時期,總領了右北平,漁陽,上谷三郡。從這個方面來推斷,他的實力應該介於公孫瓚和公孫度之間。
同樣的,三國志系列和三國群英傳系列都沒有他詳細的維度數據,但是在卡牌遊戲裡,他竟然有與孟獲同名的特技「亂戰」。想必他的主要參數應該也接近於孟獲的設計風格,戰士肉盾型,頭腦就比較天真爛漫一點。
他的烏丸根據地,大概在長城之外了,位於薊的東北面,北平的正北上方。當時北方的草原民族力量以他為代表,也確實給中原王朝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總的來說,三國志11在勢力方面還是做的非常考究和充分了,現在不也是有很多MOD做了完善嘛。這篇文章也就是閒來無事,給那些東南西北的各種土匪頭目扒一扒他們可以有的名分罷了,各位朋友可以發揮自己的課外知識和腦洞,多多討論交流一下還有什麼勢力可以插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