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捐錢傾家蕩產、女護士被剃光頭:不能總是欺負老實人!

2021-02-14 最人物

我們拒絕盲目的感動,也不必歌頌弱者的苦難。其實弱者更需要的不是歌頌,而是關懷。
人類的改變從來都不是什麼宏大敘事,就是那一個個小細節。
願那一刻的善良,不曾被遺忘,不會被辜負,永遠被傳承,老人與醫護人員的愛心可以被溫柔以待。好人不必悲壯,他們的勇敢被我們看到,眼淚我們也應該看到。

貧困大半生的老人將其攢了一輩子的錢捐出去,掏空家底後,又有誰想過他們餘生該如何度過。等疫情過去,這些老人依舊節儉,得了重病沒錢去醫院,住在糊滿了廢舊報紙的小屋子裡。我們特別喜歡看到有好人為大家犧牲,因為那有美感。如果善良的代價是老無所依,那麼它是沉重的。這些老人尤其是貧苦老人的捐款,能婉拒儘量婉拒,讓他們老有所養吧。就如張文宏主任醫生說的那樣:不能讓老實人吃虧。

1月30日,成都雙流彭鎮一位叫李學明的68歲老人,向武漢捐款10071元。他是一個環衛工人,這10071元是他從事環衛工作五年以來的所有積蓄。這位老人說:「國家有難,我就捐獻;武漢有難,全國支援。我不知道武漢在哪兒,但是我知道四川當年地震的時候,他們肯定幫過我們。」李大爺不好意思地說,自己平時很節儉,這下把錢全給捐了,怕左鄰右舍笑話。

「我捐款的時候戴了線絨帽子,還戴了口罩,沒想到他們還是把我認出來了。」

重慶一位87歲的倪素英老人,捐出了自己攢了一輩子的20萬元。老人獨居多年,住在一個僅可容身的幾平米的老舊門市內,她平時靠擺攤來補貼家用,節衣縮食了30年,這20萬是她原本打算養老的錢。幾乎沒有可以容身的地方,破舊的黑色沙發破了個洞,積滿了灰塵。一張張廢舊掛曆用來糊牆,瓶瓶罐罐沒有可以安身的地方,雜七雜八地堆放在一起。

2月2日,廣東佛山,一位63歲的環衛工人到當地村委捐了1000元抗疫,可是他存摺裡只有3000元存款。老人獨自在外打工三年,不捨得買車票回老家,他說自己想為國家出一點力,錢沒了可以再掙,吃飯不成問題。這些老人大多是從50年代走來的一群人,他們熬過了國家最艱難的時期,經歷了時代變革,飽受飢餓,歷經磨難卻依然秉持著支援國家的信仰。
所以這一代人可以接受物質的貧乏,他們會在汶川地震後捐款,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捐款。可他們才是弱勢群體,幾千塊錢、幾萬塊錢對於此次疫情或許是杯水車薪,而對於這些老人來說卻是傾其所有。

1月27日,湖州一位83歲的拾荒老人,為武漢抗擊疫情捐款一萬元讓人心疼不已。大爺固執地要捐款,工作人員只能收下。當被問及名字時,大爺擺擺手說:「就寫知恩者吧!」原來這位拾荒老人和老伴兩個人小時候家裡沒錢,靠別人的資助得以繼續學業,此次捐款是想著報答當年被照顧讀書的恩情。其實老人家自己的生活也不寬裕,他一直過著苦日子,為了生存在路邊撿垃圾謀生,老伴還癱瘓在床。拾荒老人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名「知恩者」該做的事,不想再被過多的報導。

2月7日,在海南屯昌,一位老人騎著電瓶車,來到屯昌縣財政局,拿出20萬現金,還有一封信,說要捐錢支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人員希望他留下姓名電話和聯繫方式,被老人婉拒。「老夫願盡微薄之力,將家中閒置無用的二十萬投入其中,讓我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

2月7日,在江蘇鹽城,67歲的老人陳中華為武漢捐款7000元。這些錢是老人家每月100多元的新農保,一點一點攢起來的。他說:「人家能捐,我陳中華也能捐!」因為暫時只接受防控物資,不接受資金,工作人員婉拒了老人的愛心。奉獻而得不到回報不是正能量,無私善良而不給善以庇佑不是正能量。

2月12日,黑龍江雙鴨山民警執勤時,80歲郭大娘裹著棉服,在雪地上蹣跚著走了好幾裡地,終於看見了一輛警車。她將一張5萬元的定期存摺遞給了執勤民警,存摺裡面還夾著一張小紙條,紙條上寫著密碼。大娘說:「我什麼都不需要,我不需要電視廣播宣傳,你們幫我代捐給武漢吧,我相信你們警察,謝謝了。」民警表示這錢她們不能收,隨後民警將郭大娘送回了家。原來這位老人的老伴早就過世了,一直一個人生活。民警走進她的小屋,發現房子沒有供暖,還是自己生爐子取暖的平房,條件很一般。民警肖婧和同事當時特別感動,老人家不容易,但是這錢我們不能收。

2月9日,在江蘇常州高新區管委會,一位老大爺搬來一個箱子,說要捐給武漢。工作人員問他姓名,他揮揮手說 :「不用知道了",然後就匆匆離開了。打開之後,發現箱子裡面是整齊包好的一沓一沓的百元大鈔,一共是50萬元人民幣。

 

裡面還有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現在全國上下都在關心武漢,我出一點小力,希望能早日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共渡難關,武漢加油!經過多方調查,老人是一名退休工人,平時生活節儉,捨不得為自己多花一分錢。很多網友呼籲這錢不能收下,因為這都是老人省吃儉用存下的養老錢。

「這是我的存摺,只有一萬五千塊錢,錢不夠,向女兒借了五千塊錢。人民群眾的困難在我的思想裡面,就是我的困難。」93歲的明學純是一位老兵,生活一直很困難,但仍然堅持要為武漢疫情捐款。

 

1949年,明學純榮立三等功

老人家過著拮据簡樸的日子,卻毫不猶豫地將攢下的一萬五千元捐給了武漢。最底層的人生活最為貧苦,與其讓老人將一輩子省吃儉用剩下的錢捐出來,倒不如用勝利回報他們的善良。

 

2月6日,一個頭髮花白,身穿環衛工人衣服的老人,蹬著收垃圾的三輪車來到成都市紅十字會,執意要捐5000元支援武漢。這位老人叫陳孝連,生活貧苦,月薪只有一千元。工作人員都勸他少捐一點,有心意就好,但卻拗不過老人的堅持。

他說:「現在黨的政策很好,我捐了這些錢,日子肯定還能過。」 很多老人沒有穩定的收入,大半輩子攢下的錢幾乎就是他們晚年生活的唯一保障;老年人身體也比較容易生病,到處都需要錢。

 

2月2日,在江蘇無錫,一位74歲的拾荒老人徐美英,將自己的畢生積蓄全部拿出來,執意要捐給武漢。這已經是她第二次來到村政府表示要為武漢捐款了。第一次捐款就被工作人員婉拒,沒想到時隔幾天,她又出現在村委辦公室裡。10多年來,不管是汶川地震,還是抗洪救災,或者碰到比她困難的人,徐美英都要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原來徐美英年輕時失去了丈夫,獨自一人將孩子撫養長大,期間受過政府的幫扶,所以此次疫情發生之後,她才會想著用自己的全部積蓄來回饋社會。

1月29日上午,在安徽阜南縣,失明的老人李懷廣在老伴的陪同下,來到銀行要為武漢疫區捐款1千元。老人經濟條件很差,家裡事務全靠老伴打理,剛剛脫貧。他表示自己接受了國家很多幫助,在廣播裡聽到武漢疫情後,也想出一份力回報社會。這1000塊錢對於防控疫情來說雖不多,但對於這位雙目失明的老人,卻是很多。每每國家有難之際,最為窮苦的他們,卻表現出最赤誠的大愛,將畢生積蓄傾囊而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這些老人家的倔強,讓我們心生有愧。清貧一生的他們,一次又一次拿出自己的畢生積蓄支援祖國。以這些老人的年齡,在他們幾十年的人生裡,基本上沒享受過幾天好日子。他們更需要的不是歌頌,而是真實的關懷與生活保障。我們更願意看到貧苦大半生的老人,能真正脫離苦海,享受完善的社會保障福利,可以老有所依。

醫護人員長時間在隔離病房救助患者,一套防護服,一穿就是幾十個小時。當蔣小娟摘下口罩和防護鏡後,血紅色的勒痕,不斷壓出的水泡。面部皮膚由於跟口罩邊緣的長時間摩擦,已經開始過敏和疼痛。

下面這張圖,是從隔離病房走出來,被汗水浸泡發白的22歲護士的雙手。湖南兒童醫院傳染科的胡佩,是一位95後的年輕黨員,雙手終日被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浸泡。她脫下手套的那一刻,捂得腫脹,長滿紅斑的雙手讓人心疼。

2月18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派出15名護理人員支援湖北。為了工作方便,這15位醫護人員出發前集體剃光了頭髮。在被剃髮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女護士都哭了。要知道,頭髮對於一個女孩來講,是多麼重要。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剪光所有的頭髮,這個畫面著實太悲苦。這樣的宣傳沒有讓我感動,只會讓我感到更加的悲憤。都說她們是英雄,是天使,其實她們只是一群普通而勇敢的姑娘,只是一群穿上防護服救人的孩子。可是最美的逆行者不是空口說說而已,逆行者應該得到配得上她們的待遇,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她們的勇敢,在朋友圈裡鋪天蓋地;而她們的眼淚,應該被朋友圈看到。或許當看到她們的眼淚,才知道,有些事情,並不像朋友圈裡宣傳的那樣。
或許,在下一次長髮及腰之前,她們還要流很多次眼淚。

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女性的價值仍然被廉價地炒作著,但社會大義毫不關心女性勞動者的情緒。這群醫護人員是那麼好的姑娘,她們鼓足勇氣保護我們,服務人群,需要尊嚴和智慧,光榮的職業不是作秀的工具。我們聚焦在男性身上的,往往是他們睿智的頭腦,是他們理性的思維。而我們頌揚女性的,是她們犧牲掉的長髮,是她們作為一個普通人對美麗的追求、對呵護的基本渴望。請停止歌頌不正常的偉大吧,只希望疫情快些過去,姑娘們可以像之前一樣美麗。逆行者的美不應該體現在犧牲上面,而是在她們用自己的肩膀為需要的人撐起一片天時,自信且堅定。

我們的教育裡,「尊嚴」這個詞,好像從來沒有被真正理解過。毋庸置疑,這些捐款的老人與被剃髮的女護士都是好人。在我們的既定思維中,好人一定不能貪圖名利、好人必須純粹、好人必須高尚、好人必須悲壯……可是如果我們把道德封上高高的神壇,那麼它的代價就是沒有第二個人願意再走上去。好人過得不好有「審美上的價值」,可是只有好人過得好,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去做好事。他們是普通人,他們不必悲壯,生命從來平凡,生活從來平淡。

 

我們拒絕盲目的感動,也不必歌頌弱者的苦難,以彰顯他們的偉大。其實弱者更需要的不是歌頌,而是關懷。人類的改變從來都不是什麼宏大敘事,就是那一個一個小細節。願那一刻的善良,不曾被遺忘,不會被辜負,永遠被傳承,老人與醫護人員的愛心可以被溫柔以待。犧牲小幸福從來都成就不了大幸福,只有匯聚小幸福,才能真正成就大幸福。當這些小幸福愈來愈多時,疫情過後的春天也不再遙遠。

春晚37年丨武漢瞬間丨逆行者鍾南山

白巖松丨歌手趙雷丨陳道明

破產的央視標王丨女皇鞏俐丨網紅教授戴建業

中國搖滾丨悲劇之王周星馳丨窮人韓紅

小人物陳佩斯丨少年許巍丨大衣哥朱之文

哥哥張國榮丨達康書記吳剛丨作家龍應臺

尊龍丨渣男白居易丨成龍

摳門王力宏丨童話大王鄭淵潔丨不老小虎隊

硬漢姜文丨星二代郭麒麟丨作家瓊瑤

希望有一天

你們老有所依

希望有一天

妳們長發飄飄

👇

相關焦點

  • 「 女護士剃光頭」的正確宣傳方式
    爭議爆發點就在於這裡:女護士們被要求整齊劃一,集體剃光頭,還被鏡頭非常粗魯地懟到臉上拍,她們看起來並不情願,眼淚譁譁的。這個視頻,看著非常不適,甚至讓人有點憤怒。女護士可以剃光頭嗎?當然可以。女護士剃光頭可以宣傳嗎?似乎也不是大問題。
  • 我拒絕宣傳女醫生剃光頭
    而事實上,女護士剃光頭支援武漢的新聞,其實十天前我就看到了。記得當時一位女護士說:「頭髮養了很多年,平時剪掉一點都捨不得,為了戰勝疫情,剃光也值得!」說實話,我最初看到這個新聞時,眼睛一下就潮了。但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剃光頭」很快成了風潮,在最近一周裡,「女護士剃光頭」的新聞,每天都會在微博裡看到數起。
  • 「女護士被剃光頭,來月經被罵可恥」:盲目讚美苦難,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哀
    隨手打開新聞一看:「7名正值哺乳期的護士媽媽,忍痛集體斷奶,只為返回一線」「90後女護士流產後繼續堅守一線」…… 被奉為「巾幗英雄」的她們,還有太多的沒被報導出來的「她們」。就這樣在犧牲偉大、苦難光榮的聲音中艱難前行。
  • 張文宏:人不能欺負老實人!
    本文已獲授權來源:砍柴文苑(ID:kanchaishuyuan)前不久,網紅醫生張文宏在網上的一番發言,引起許多人的共鳴: 「社會上,大家經常感覺老實人總是被欺負老實人,尤其是處於弱勢地位的老實人,就像一塊橡皮泥,任打任挨。如果沒有人發聲,就暗暗吃虧,不發一聲。心理學有個原理叫「仙人掌定律」,指的是在職場中,那些更有稜角、懂得為自己發聲的人,他們受到的職場霸凌更少,薪資也平均比普通職員高15%。而任打任挨的老實人,他們的薪資則平均會低8%。老實人容易受欺負,所以我們就應該去欺負老實人麼?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 小銳說|出徵前線女護士集體剃光頭?另一種邏輯同樣要警惕
    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導(文/十四心)小銳評疫情之二十五昨天(17日)下午,每日甘肅網官方微博發了一段視頻,內容是15名援助湖北的女護士集體剃光頭的畫面,不少護士當時眼含熱淚。兩個問題需要先釐清:一是這次集體剃光頭出徵是不是強制的決定?二是視頻中護士們的眼淚是否因為不滿剃頭?這些支援湖北的護士,本身已經夠辛苦。如果她們為防止感染出於保護自身的目的主動提出剃光頭,或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是被一刀切要求的,那就的確有些擰巴了。何況,安全需要也未必就一定要剃光頭,頭髮剪短了就可以。
  • 90後女護士為抗擊病毒,將齊腰長發剃成光頭,同事們見到後都哭了
    在得知消息後,有著2個孩子的她,連夜在家裡作出一個決定:剃個光頭!這個決定,來源於重症監護室必須要穿防護服,在此情況下,長頭髮的女性就顯得比較麻煩,單霞的目的,也是為了節約穿防護服的時間和避免出現交叉感染。
  • 被剃光頭的女護士,不該成為形式主義的犧牲品!
    你說短頭髮不行吧,我看上一線的男醫生也沒有每個都剃光頭吧。鍾南山院士一直奮戰在一線,李蘭娟院士始終在抗疫,他們都不用剃頭,為什麼一定要護士把頭髮剃光?說得再難聽一點,這十幾個年輕姑娘被剃成光頭,究竟是必須,還是能夠更煽情,更符合宣傳需要?
  • 你們欺負老實人沒完了?
    以上五點原因,大多是從老實人自身出發,闡述了永遠不要欺負老實人的原因,事實上,做人,本就應該平等待人,不僅是老實人,任何人都不應該去欺負,這才是真正的做人之道。那麼,不知道大家對「永遠不要欺負老實人」這個話題有怎樣的看法和見解,也歡迎留言討論。前不久,網紅醫生張文宏在網上的一番發言,引起許多人的共鳴:「社會上,大家經常感覺老實人總是被欺負。我也是一路被人欺負過來的。
  • 憑什麼老實人總是受人欺負?不改掉這3個毛病,誰都敢欺負你!
    在很多人的眼中,老實人就意味著好欺負。不管你是否承認,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尤其是在職場中,領導壓榨老實人,同事欺負老實人,這種情況屢見不鮮。憑什麼老實人總是受人欺負?不改掉以下3個毛病,誰都敢欺負你!一、 不會拒絕別人,聽之任之。
  • 鹿晗礙於偶像包袱不剃頭,張嘉譯剃光頭卻被毀約,被欺負後更努力
    在張嘉譯還在學校上學時,曾經被選中一部戲,為了角色需要,他必須剃光頭,當張嘉譯剃完了光頭,籤好了合約之後,卻臨時被換了人。看到劇組做出如此欺負人的做法後,那時的張嘉譯深感社會的殘酷和自己的渺小,即便是被欺負了也不敢言語。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更加努力。後來,張嘉譯憑藉電視劇《蝸居》聲名大噪,也算是「大器晚成」了。
  • 為啥滿月寶寶不能剃光頭?看完你就懂了
    家裡很多老人都講究給寶寶滿月時剃光頭,認為這樣可以讓寶貝的頭髮變得又粗、又黑、又密。但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的,家長最好不要給滿月的寶寶剃光頭,具體的原因請聽小編一一道來。【為啥不能給滿月寶寶理光頭?】如果寶貝滿月時頭髮濃密,家長為防止痱子或汗皰疹,可以將寶貝的頭髮剪短,但不建議剃光頭。因為在給新生寶貝理髮時,寶貝會亂動或突然轉身,很容易損傷到頭皮的發囊。其次,如果剃刀不乾淨或頭部皮膚不清潔,細菌會趁虛而入,造成寶貝的頭部皮膚發生感染,所以最好不要用剃刀或推子給寶寶剃光頭。
  • 老人常說:太老實的人,總是會被人欺負
    人性格不能太老實。老實,不懂得變通,就意味著會被其他人排擠,更有甚者會被人欺負。往往老實人才是最能信任的人,但是老實人在社會上真的混不開。說話直來直往,待人處事憑著第一感覺,不會逢迎他人,是錯就是錯,是蠢就是蠢,往往一開口就將人得罪死。
  • 不要欺負老實人,老實人發怒以後是非常可怕的
    老實人性格內向,沉默寡言,表面上看讓人覺得老實巴交、心地善良。因此總有一些人喜歡欺負老實人 ,認為他們好欺負,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得寸進尺的來欺負老實人。老實人不喜歡惹事,但也不怕事,只要事情不過分,老實人往往不喜歡與別人為難。老實人的這種性格,往往讓一些心理扭曲的人得寸進尺,變本加厲,想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負老實人。
  • 不剃光頭非帥哥,真正帥哥光頭一樣帥,他們的光頭造型誰更勝一籌
    早前霍建華剃了一個光頭造型出席新劇《如懿傳》的開機儀式,一出場,霍建華的光頭造型就驚豔了眾人。
  • 男星剃光頭是什麼樣的?肖戰依舊帥氣
    娛樂圈是個看顏值的圈子,除了女明星比較注重自己的長相之外,很多的男明星亦是如此,因為一些角色的要求,所以一定要長上十分俊俏才可以,但是當特別帥氣的男明星剃光頭之後,真的會讓大家捧腹大笑呢。先看看王一博,王一博是很多人心中的高冷男神,平時酷酷的,而且不善言辭,總是讓人難以靠近。剃光頭後略顯老氣,還是沒有他光頭前的樣子更加帥氣。
  • 不要隨便剃光頭啊
    光頭和光頭是很不一樣的。青春男孩剃個光頭,本身就是一份赤裸裸寫在頭頂上的青春宣言。我認為每一個青春男孩都該嘗試一回光頭的滋味,讓自己青春的腦袋來一次光明磊落明明白白的亮相,況且剃光頭的好處真的不少:首先,蝨子是無處可藏匿了,也沒有了藏垢納汙之所。
  • 我市數位醫護人員剃光頭時刻準備著戰「疫」
    本報訊(記者 胡陽)2月9日晚,幾張克拉瑪依市醫護人員剃光頭髮合影的照片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傳開。照片中,他們的髮型從一頭烏黑亮麗的秀髮變成了光頭……我市數名醫護人員忍痛割愛,集體剃光頭髮,時刻準備著為守護人民群眾健康而戰鬥。
  • 「胡歌老婆」曬剃光頭照片,被胡歌點讚:你是最美麗的女人
    01「胡歌老婆」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一名護士,因為在隔離服上寫著「胡歌老婆」四個字,被央視新聞「點名稱讚」,之後胡歌轉發微博,一邊讚揚女護士們的無私與勇敢,一邊調侃道:名字借你用一陣子,記得還。
  • 老實人可以欺負,但別超過他們的底線不然後果很嚴重
    俗話說兔子急了還會咬人,生活中的大多是老實人被壞人欺負。這很正常,只要不超過底線,懦弱和退讓換來的是安穩其實並不吃虧。無奈的是壞人卻總是沒有底線,總是逼著老實人做出一些壞人都怕的事香港經典電影設計讓志強老婆炒外匯賠的傾家蕩產,還借了高利貸。
  • 董又霖為新戲剃光頭太有魄力,被贊內娛愛豆剃光頭第一人
    【首發】9月4號,男星董又霖在微博曬出了一段剃光頭的volg,引發關注。據悉,近日董又霖與於正合作,出演了他的新戲《當家主母》,董又霖為這部戲特意剃了一頭光頭造型,令不少網友讚嘆他太有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