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橘皮是芸香科植物福橘等多種橘類的果皮。中醫認為橘皮有行氣除脹,燥溼化痰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橘皮丸、橘皮竹茹湯、橘皮泡水、橘子皮泡腳等。
別名:陳皮(孟詵),貴老(侯寧極《藥譜》),黃橘皮(《雞峰普濟方》),紅皮(《湯液本草》)。
橘皮
來源產地:中藥橘皮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果皮。10月以後採摘成熟果實,剝取果皮,陰乾或曬乾。
主產四川、浙江、福建。此外,江西、湖南等地亦產。
性味歸經
辛、苦,溫。歸脾、肺經。
橘皮功效與作用
功效:行氣除脹滿,燥溼化痰,健脾和中。治胸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噦逆,咳嗽痰多。亦解魚、蟹毒。
1.用於胸腹脹滿等症
橘皮辛散通溫,氣味芳香,長於理氣,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氣壅遏,又能行氣寬中,用於肺氣擁滯、胸膈痞滿及脾胃氣滯、脘腹脹滿等症。常與木香、枳殼等配伍應用。
2.用於溼阻中焦、脘腹痞脹、便溏洩瀉,以及痰多咳嗽等症
橘皮苦溫燥溼而能健脾行氣,故常用於溼阻中焦、脘腹脹悶、便溏苔膩等症,可配伍蒼朮、厚樸同用。又善於燥溼化痰,為治溼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藥,每與半夏、茯苓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