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腳其實是個非常脆弱的地方。古希臘神話裡就有關於「阿喀琉斯之踵」的傳說,那個非常強悍的大英雄,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他的腳跟。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腳跟,而是我們的腳面,這裡有一個非常精細的關節——距舟關節。如果你在遇到腳痛患者時,仍舊只考慮腳踝問題,那麼你的思路也許有點too simple了。
前不久,我曾接待過一位腳面疼痛的患者,經評估後,我發現他的痛因在於距舟關節損傷,隨後我使用三個手法,就基本解決了他的問題。今天,我將把這個案例與大家分享,也想帶大家一起了解距舟關節。
1、足關節肌動學解剖
2、案例 | 距舟關節受傷的處理思路
3、距舟關節損傷的3個保守治療手法
足關節肌動學解剖
Ⅰ 解剖
一般我們所說的踝關節,指的是由脛腓骨和距骨構成的距小腿關節。但實際上,足部一般被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後足,中足和前足。
▼後足:由距骨、跟骨和距下關節構成。
▼中足:由內中外側楔骨、足舟骨、骰骨,以及由這些骨骼組成的跗橫關節、遠端跗間關節構成。
▼前足:由蹠骨和趾骨組成,包括跗蹠關節以及其所有遠端的足部關節構成。
Ⅱ 從關節運動的角度分析
▼距上關節
距上關節是由距骨的滑車,和遠端脛腓骨的堅硬凹面,構成的滑車關節。因其特殊的關節構造,也被稱為榫眼關節。這樣的關節構造意味著,距上關節只有矢狀面的運動:背屈和蹠屈。
▼距下關節
距下關節指的是,距骨的三個關節小面與相對應的跟骨上的關節小面組成的關節。這個關節的關節面,構成使足部和小腿可以進行額狀面和水平面的動作,也就是完成內翻、內收、外翻、外展。因此,當進行內翻外翻、內收外展時,距骨的滑車被牢牢地固定在榫眼狀的距上關節裡。這意味著,此時脛腓骨和距骨形成一體,一起在跟骨上完成內外翻的動作。
▼跗橫關節
跗橫關節由距舟關節和跟骰關節組成。距舟關節類似於球窩關節,因此它可以有很大的關節活動度。當足跟固定時,可以產生使中足相對於後足旋前旋後的動作。跟骰關節是跗橫關節的外側結構,但它不具有距舟關節那麼大的關節活動度,主要功能是提供足部外側的穩定性。當跟骨不固定的情況下,旋前旋後是由距下關節和跗橫關節兩者共同協作完成的。
案例 | 距舟關節受傷的處理思路
前不久,有一位跆拳道教練找到我,主訴自己10天前踢靶子的時候,踢到對方髂前上棘的位置,當時就感覺腳面疼痛。直到找到我的那天,疼痛仍舊持續存在,並且在走路、跑跳時,疼痛加重。
Ⅰ 評估
患者大拇指做主動、被動蹠屈時,疼痛加重,
1)踝關節主動被動旋後時,舟狀骨、楔骨區域均出現疼痛;
2)足跟固定,被動使中足相對後足旋後,疼痛顯著加重;
3)觸診舟狀骨區域疼痛明顯;
4)舟狀骨區域皮出現疼痛。
Ⅱ 判斷
1)踝關節主被動旋後出現疼痛:
從關節方面考慮,距下關節和跗橫關節出現錯位;
從肌肉考慮,腓骨長肌出現損傷。
2)足跟固定,被動使中足相對於後足旋後出現疼痛,且疼痛顯著加重提示:
距舟關節功能紊亂的可能性更大。
3)大拇指做主動被動蹠屈時產生疼痛,結合損傷情況和觸診情況,蹠趾關節錯位的可能性不大,考慮為拇長伸肌的損傷。
距舟關節損傷的3個保守治療手法
Ⅰ 距舟關節的復位
1)治療師左手握住距骨起固定作用,右手握住足舟骨
2)首先牽拉開關節間隙,右手完成中足相對前足旋前的動作
Ⅱ 放鬆拇長伸肌
Ⅲ 放鬆腓骨長肌
如果您想學習更多手法,歡迎報名脊近完美舉辦的《肌肉筋膜基礎解剖和軟組織松解手法》課程:
2018年11月26-30日肌肉筋膜基礎解剖與軟組織松解手法學習班招生!
▼
作者介紹
▼
課程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