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你碌碌無為,還不懂平凡可貴,又想刷手機,又想開奧迪

2020-12-24 六目張生

「可啊,媽,這些年哪,是媽對不住你,媽拖累了你,你做的對,兒啊,媽不怨你。」

一滴眼淚從老太太的眼角滑落,她緊緊地攥著半瓶安眠藥兌的水,一飲而盡。

這是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黑色燈塔》裡的最後一段故事——「孝子鎮魂歌」。蘇大可的媽媽謝芝喝了蘇大可遞給她的安眠藥水,久病的身軀沉沉的靠在床頭,生機在寂靜中飛速地流逝,彌留之際,她微合著雙眼,喃喃的對蘇大可說「媽謝謝你,謝謝...」

在法庭上,蘇大可對於弒母的指正,不置一詞,大有一心求死之態度,而實際上這一切是出於他對母親的愧疚,覺得自己沒能照顧好母親,想以死來救贖自己,真正的兇手是一個隱藏在視線之外的人。

蘇大可的家住在老舊小區,這一片正處在拆遷過程中,開發商動員了他家好久,希望能夠在拆遷協議書上簽字,但是長期癱瘓在床的老太太為了能給蘇大可多留下一些錢,想爭取更多的拆遷款,一直不點頭。負責他家拆遷的是一個地產公司的老員工,業績不好,領導看他不順眼,故意安排他來負責蘇大可家,完不成工作就要逼他離職。

而暗中操作導致謝芝老太太的去世,正是這個平日裡在地產公司被大家欺負,逆來順受的工作人員高樹。

高樹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就是在被經理責罵,在大庭廣眾之下,經理將業績報表狠狠的摔在高樹的身上說——

「看看你這個月的業績,你怎麼不趕緊辭職呢?你還不如新來的新員工。。。」

而高樹低著頭,一副手足無措的樣子,三十大幾的中年人,在這一刻似乎被全世界放棄,有一個聲音在暗地裡說——

「你這三十多年白活了!」

正是這樣一個平時被大家看不起,唯唯諾諾的人,為了搞上一筆錢,為了證明自己在城市裡打拼了十幾年沒有浪費光陰,沒有辜負自己,最終對謝芝麻老太太起了殺心。

不在黑暗中爆發,就在黑暗中滅亡,他以為自己選擇的是前者,很遺憾,只是他以為。

抖音上有一首歌,歌詞是這樣唱的——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今天搬磚你不夠狠,明天地位就不夠穩。」

乍一聽起來,是所有打工一族帶點無奈的自嘲,好像還挺有趣的,但是仔細一想,這種對現實的不滿和自嘲心態,不正是打工人心酸的根源嗎?

富足有兩種實現途徑,一種是你可以付諸超越常人的汗水與努力,實現更高的金錢與地位,另一種是腳踏實地,把現在的生活安排的寧靜而美好。無論是哪一種都不可能通過自嘲和娛樂化的方式實現。

先說第一種。

搬磚現在已經從他的字面意思引申為一切打工行為,而有一個大佬當年是真正搬過磚的。

網上有一篇爆紅的文章,寫的是有一名打工者叫李勇,他曾經和SOHO中國的董事長潘石屹一起在深圳、海南打工的經歷。當時兩個人初到海南,沒有一技之長,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他們只能去磚廠打工,但是潘石屹並不滿足於每天靠做苦力來維持溫飽,通過跟老闆提出自己的整改意見,僅在磚廠做了20天就當上了廠長,之後更是買下磚廠,自己當老闆,又經歷了磚廠破產,進入房地產行業,最終成為地產行業大佬。而和他一起打工的李勇在潘石屹磚場生意失敗以後,「痛定思痛」,覺得潘石屹太愛瞎折騰,總是把已經到手的好生活折騰沒了,果斷和潘石屹分道揚鑣。二三十年後,當潘石屹成為地產大佬的時候,李勇依然在工地上搬磚。

他們的起點是一模一樣的,而不同之處是,在打工的空餘時間,李勇會去看電影,看武俠小說消磨時間,而潘石屹總是在看書看報,學習各種知識,在城市裡穿梭,尋找著一個個機會。

潘石屹從沒覺得搬磚有什麼不可以,也沒覺得搬磚就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即使是搬磚,他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當上廠長,成為老闆。

首先要肯定工作的價值,在你沒有更好的選擇之前,把你手上的工作做到最好,這樣才有機會跳出現有的環境,或者在現有的環境內走到更高的位置。

世界上對所有人都平等的就是時間,而讓所有人變得不同的也是時間。

你的關注點在哪裡,你的結果就在哪裡。如果你只想娛樂,只想消遣,那麼就放低自己對人生高度的期待,安於現狀也是一種生活,這是自己的選擇,並沒有優劣之分。如果你想要獲得更高的成就,那麼你必定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思考和努力,而不僅僅是唱著歌嘲諷自己,笑笑就算了,明天依然如故。

如果不想搬磚,從停止自嘲和沒心沒肺的娛樂開始。

再說第二種,打工人真的悲哀嗎?未必,如果你學會和自己內心和解。

老楊的貓頭鷹說過,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這句雞湯讓無數人熱血沸騰。面對生活,我們當然應該有積極向上的態度,但同時我們也不該否定平凡一生的可貴。

中國十幾億人,上下五千年,能稱得上偉人的,又有幾個?99.99%的人都是平凡的,我們為什麼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如果永遠處於一種不甘於平凡,又不夠努力的狀態,只能讓自己活得越來越擰巴。

我們積極學習,努力工作,儘自己所能,即使不能高官厚祿,那麼讓自己所愛的人衣食無憂,讓愛自己的人安心度日,這樣的生活怎麼就不可貴了呢?

平凡的人生依舊可以冬日暖陽,依舊可以春暖花開。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維克託.弗蘭克爾是一位猶太人,曾經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一名囚徒。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集中營的毒氣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下來。

即便是經歷了如此重大的精神打擊和無數的肉體折磨之後,弗蘭克爾依然選擇對人生充滿熱情。67歲開始學習駕駛飛機,幾個月後就拿到了駕駛執照,甚至在80歲的時候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他創立了」意義療法「及」存在主義分析「,被稱之為繼費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之後的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幫助無數人走出生活的陰霾。他還獲得了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達拉斯大學和匹茲堡大學教授職位。

然而我想說的,並不是他之後的一系列成功和再一次帶來你向上跨越階級的衝動,重要的是弗蘭克爾先生的選擇,他選擇如何度過他的一生,正如他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中所說——

「生命在任何條件下都有意義,即便是在最為惡劣的情形下。只要我們擁有自主選擇如何應對處境的自由,我們就不會一無所有。」

想想弗蘭克爾先生在集中營中所經歷的苦痛與折磨,再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你就會發現上面的話並不是一句簡簡單單的心靈雞湯,而是我們真的擁有選擇的權利。

即使平凡也可以選擇幸福,這是我們天生便擁有的權利。

如果你已經立志將跨越階級作為人生的最高目標,務必成為人上人。請保持好內心的善良,在那條萬人爭搶的獨木橋上,走好每一步,勿以惡小而為之,警惕自己,不要成為高樹那樣的人。

在《黑暗燈塔》裡,高樹決定用安眠藥毒死謝芝老太太,動手之前,女友曾經問他想好了沒有,高樹咬著後槽牙,狠狠地說——

「我畏手畏腳一輩子了,這回決定幹一票轟轟烈烈的,我當然想好了。」

這就是在壓抑環境下做出的極端決定。在長期壓抑後,非常容易形成賭徒心態。善良的人是佔絕大多數的,我們不可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選擇去傷害別人,但是我們很可能在賭徒心態下,做出衝動的決定而傷害自己。

我有一個朋友,年輕的時候是做廚師的,後來在工廠裡做了十幾年,人到中年,依然在基礎管理崗位上徘徊,在工廠裡人緣極好,可每次在提拔的時候總是被別人壓一頭。

家庭的壓力和對未來的渴望,促使他決定辭職創業,用幾十年的積蓄開了一家飯店。在餐飲界有一個說法,廚師當老闆很容易失敗。雖然這不是一個定論,但是很遺憾他被不幸言中了。這個老哥堅持了不到半年的時間,無奈把店面轉讓,之後心灰意懶,在家裡又頹廢了幾個月的時間,才不得不重新去找工作。而40多歲的年齡加上沒有突出的管理經驗,後來找到的工作還不如以前工廠的待遇好。

創業是普通人跨越階層的唯一出路,但這並不是我們人生的唯一選擇。如果你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請珍惜現在的生活,平凡可貴,做錯選擇的代價更貴。

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不懂得珍惜平凡可貴,又想著明朝駿馬得騎,又拿著手機刷來刷去。加油吧,打工人

分享自己的知識與人生體會,如果覺得寫到了你的心裡,請點個關注,你的關注是我寫作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別給自己找藉口了:最怕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他父親點頭,說:「孩子說現在就業形勢不好,等以後好了再出去,我們都不懂,只能由著他的意願來了。」一時間,老父親的心酸和無奈盡顯出來。前幾日再打電話給表弟,表弟告訴我,他目前在家裡的某家超市當導購。想起他從小到大都嚷嚷著要當最厲害的程式設計師,我一臉疑惑,問他為什麼放棄要自己最想要的程式設計師夢想。
  • 再看《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字字誅心
    這是我今天在百度上看到的一段話,看到時只覺得很熟悉,也覺得是直戳心窩,於是四處尋找這段話是出自哪裡,原來是那本名字特別長的書:《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如今再看,書還是那本書,我卻已經從未成年的高中生變成了成年人,書中的每段話都好像在說我自己,讀這本書時,就像一個長輩指著我罵,原來,在跌跌撞撞的這幾年,我一直在做這樣的事:一直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因為這次疫情,我在家放起了大長假,整整三個月。
  • 人生感悟:最怕你碌碌無為,還自以為平凡可貴
    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志士在平凡中做了不平凡的事。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愚公快90歲了為了對面的大山阻道,不惜身體想開山劈路,他的想法遭到了鄰居的譏笑。但愚公不為所動,堅持做自己所想的事。後來他堅韌不撥的意志,感動了上天,幫他移去了山脈。這雖然是個寓言,但說明一個道理,人只要儘自己努力,老天都會幫你的。
  • 夜讀深度好文:最怕人生明明碌碌無為,卻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平時碌碌無為, 謊稱平凡可貴,疫情席捲之後,對著一份再也給不了生活保障的雞肋工作,只能束手無策、嘶聲歇底,我們和失業的收費站大媽,又有什麼區別?01成年人的崩潰,90%的概率是因為沒錢知乎有評論說:錢是英雄膽,兜裡有錢的人,說話辦事都不一樣。這話有些俗,卻十分真實。
  • 如果一生平凡你會後悔嗎,最怕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終其一生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我該後悔嗎?今天看到一個微博熱搜話題:如果一生平凡你會後悔嗎。這個話題也是《奇葩說》第六季總決賽的辯題:終其一生只是一個平凡的人,我該後悔嗎?你隨便找到一個人,問他願不願意成為一個平凡的人,他的回答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不願意。有時候,但凡想想未來自己終將淪為人海當中,最普通的那一個,怎麼都會有些不甘心。不甘心自己一生碌碌無為,不甘心自己活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
  • 「超級虐心」的英文個籤: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最糟糕的感覺,莫過於不知道應該等待還是放棄。 3.Love is not a shelter, want to go in refuge, is will be cast out. 愛情不是避難所,想進去避難的話,是會被趕出來的。
  • 汪碧雲奶奶告訴你: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說平凡可貴
    對於汪奶奶如此精緻的活法,有人酸酸的說,平凡可貴,可是平凡不等於普通,這並不是你懶惰的藉口。 魯迅說,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學習上。 的確,有人比你優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 「晚安」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總會為你在牆上留下很多開鎖的電話號碼。God closes a door for you, and always leaves many phone numbers of locksmith on the wall for you.
  • 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通俗地說,舒適區指的是一個你給自己劃定的圈子,把一切你駕輕就熟的、能夠輕鬆搞定的、沒有挑戰的東西劃歸在內。舒適區意味著安全舒適,能起到避風港的作用。但待在舒適區裡,也代表停頓止步,會導致我們不思進取,故步自封。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那麼,為什麼要跳出舒適圈呢?
  • 英語美文:你是碌碌無為還是平凡可貴?
    它不是外界對你的逼迫,而是你自己內心對更進一步的渴望,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人生中最可怕的不是碌碌無為,而是你不努力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That's really sad.   這真的很悲哀。   Youth is the most precious thing you have. And it's the most precious resource at your hand.
  • 就怕你碌碌無為,卻告訴自己平凡可貴
    江河很興奮地說,你看,天無絕人之路!浩漢卻不以為然地回答,你這話並沒有什麼道理,不然哪來那麼多人走投無路。江河說,我以前一直以為你是個樂觀的人。浩漢說,是嗎?我現在對這個詞的理解就是:你一事無成,還在那裡傻樂。
  • 超經典的人生感悟好句: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但請你足夠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也沒有走不通的路。生命中的每次挑戰都是機遇,抓住它,你離成功便更進一步。再大的風雨也終會過去,而你也必將在一次次與命運的狹路相逢中,變得更好。三、人生不會給你可以選擇的權利,苦與樂是同行的。用心體會生活,真心感受生活,陽光心態主宰生活,苦中也會找到想要的快樂。
  • 汪碧雲80歲爆紅:努力的人生有無數可能,就怕你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悄悄毀掉你的,是你偷的懶,是你的僥倖,是你的退而求其次,人生是沒有捷徑的,你今天偷的懶,可能成為明天的磨難。人生從沒有白走的路,你所付出的努力與汗水,總是在不經意間還給你。最怕的是你一生碌碌無為,還說平凡可貴。
  • 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你看那北大畢業的還有賣豬肉的,清華畢業的還當保安,我手下剛招來的985大學的高材生,來了還不是要從打雜開始幹?還有人說,你看那些當年的高考學霸,哪個成為行業領袖了?應試教育不行,淨教出一些死讀書的書呆子。
  • 用2000換一月13萬,他說:最怕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有的,或許你有著懷疑的態度,但沒關係,如果對自己有信心就接著往下看。 最後一次聚餐,組裡一個小夥伴一臉憂愁,我還過去安慰:「看開點,你20多歲失業,總比快40失業強。」 過去7年,我在這家公司一路摸爬打滾到管理層,負責歐洲遊的客戶,帶著6個年輕人,拿著1萬多的月薪,雖然在北京這座大城市不算中產,可也算的上舒適。 但中年失業猛然撕碎這一切的幻覺,讓我不得不直面殘酷的現實。
  • 關於碌碌無為、平凡可貴、出人頭地以及不卑不亢
    我想,既然無為是恆有所為的意思。那麼我認為:無為碌碌,可貴平凡。因為甘於平庸,就是最可貴的平凡!也才可能貴於平凡。我們最大的問題之一可能就是「出人頭地」!我們從小到大心裏面根深蒂固的一個觀念就是:要出人頭地!
  • 夜闌心語|最怕你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真正佛系的人,他們的心態比誰都積極,他們在拼盡全力之後,選擇以坦然的姿態擁抱人生,他們不是生活的逃兵,反而是最熱愛生活的一群人。1在別人眼裡,我是一個很佛系的人。上學,分數高低無所謂;職場,不爭不搶,別人要我就讓。
  • 最怕你忙到吐血,還一生碌碌無為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不能管理時間,便什麼也不能管理,時間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除非嚴加管理,否則就會一事無成。」最怕你忙得要死,卻一生碌碌無為。在更早前,他還做過記者、廣告人,也開過連鎖企業,他一直希望能尋找到一種理想的工作、生活方式。從金融到專注於時間管理對於他來說並非是一件突然開始的事情。最開始,他只是跟朋友分享自己關於時間管理的心得,只是沒想到大家聽完後覺得使用價值很大,便一傳十,十傳百地收到不少授課邀請。
  • 寫給孩子的一封信:最怕你碌碌無為還覺得平凡可貴!讀完感觸很深……
    我比誰都了解,你是那個有無數奇思妙想的可愛少年,你熱血沸騰地想活出一番天地,你值得擁有最了不起的人生。我從來不懷疑你的無限潛能,我怕的是你在名利的比較中,認可了別人對成功的定義,不知不覺也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攀比是最沒意義的較量,這世界何來的一把量尺統一的標準呢?誰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攀比忘記了自己本來的航向,那才真是徹頭徹尾的平庸。
  • 比平凡更可貴的是接受自己的平庸
    人的一生,總有很多溝溝坎坎,起起落落,走到最後,可能也只是平平凡凡,沒有變成自己想像的那樣成功,沒有完成自己的理想,終究還是和大多數人一樣,平凡又平庸。都說平凡是可貴的,但比平凡更可貴的是認清自己,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