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你最後能變成這樣的人:該有主見的時候能擲地有聲地鎮得住場,該沉默的時候也能心安理得地躲起來不吭聲;會關心和牽掛他人,但絕不黏人;能為在乎的人放下身段,但除他們之外,你可以自由到不看任何人的臉色行事;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保持努力,但不再期待任何人的誇獎。
這是我今天在百度上看到的一段話,看到時只覺得很熟悉,也覺得是直戳心窩,於是四處尋找這段話是出自哪裡,原來是那本名字特別長的書:《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我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還在上高中,只當是一本文藝青年發牢騷的書,而且因為經歷不夠,無法體會作者的觀點,也就沒什麼印象,但這段話是抄在了筆記本上的。
如今再看,書還是那本書,我卻已經從未成年的高中生變成了成年人,書中的每段話都好像在說我自己,讀這本書時,就像一個長輩指著我罵,原來,在跌跌撞撞的這幾年,我一直在做這樣的事:一直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因為這次疫情,我在家放起了大長假,整整三個月。在前兩個月,我一直都在考研和大四直接去實習之間糾結,最後選擇了畢業直接去工作。可是轉念一想,如果去工作,我能拿得出什麼?
在整個大學期間,我沒有任何的得獎經歷,只有一次參加敬老院的活動得了一個「愛心天使」獎,平時不喜歡參加活動;成績在班上也只是中等,沒有掛科,也沒有獎學金;平時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除了室友,和其他人都不熟。
想到這些,我覺得很難受,也很後悔,自己唯一有的,就是英語四六級及格和計算機二級證書,可是這些都是大學生畢業的標配,我的競爭力又在什麼地方呢?
回想大學三年,我一直都很佛系,假裝過著文藝而悠閒的生活,看書養花聽歌,優哉遊哉,甚至對獎學金也不屑一顧。實際上,每個月的生活費都要靠家裡,自己掙不到一分錢,也沒有學習任何一項有用的技能,從未替自己的畢業去向想過,得過且過。
直到明年就要畢業了,才恍然醒悟,自己在該努力的年紀選擇了歲月靜好,可就像書中說的那句話:「在一無所有的年紀裡,且輪不到你來雲淡風輕。」從前的故作從容,現在看來,是那麼荒唐可笑。
另外,書中有兩句話也像刀子一樣直戳心窩:
硬實力不行,才會假情懷泛濫。
自己過得毫無尊嚴,還對別人的努力嗤之以鼻。
想想自己還真是這樣,有個室友靠寫公眾號月入幾千,我心裡卻一直覺得這個人功利心太強,還是學生嘛,為什麼滿腦子就想著賺錢呢?如今,她可以靠自己的公眾號出國旅遊,而我連買個平板電腦都要想好久,看壓歲錢和助學金夠不夠用,沒錢,所有的體面與情懷便轟然倒塌。
這本書雖然是毒雞湯,但就是這些扎心的話,才能夠會讓人早日醒悟,能夠讓你被狠狠罵醒。為什麼現在喪文化和毒雞湯如此盛行?因為那刀子一般的話,往往會撕開你的偽裝,把殘酷的現實擺在面前,這樣的真實,才是你需要的。
我們不應該先去想什麼努力就會成功,而是先認清自己的缺點,認清真實的自己,就像讀這本書,用一句句話把你一層層剝開,讓你明白為什麼自己始終碌碌無為?只有完全認清自己,即便起點再低,每日進步,總有收穫,就怕你一事無成,還怨天怨地,不思進取。
(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