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一床姜與艾,散寒補陽,像喝了薑湯一樣暖

2020-12-24 澎湃新聞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中國人的四季養身之道。

秋冬轉涼後,寒氣侵體。此時補陽藏陽,不易上火,正是養好身子的好時機。尤其夏天呆在空調房,寒溼氣墜身,秋冬不補陽,會特別難熬:

○ 怕冷,手腳冰冷,秋冬難以入睡

○ 一吃涼的就拉肚子,腸胃脆弱

○ 女人那幾天,難受到直不起腰

○ 男人起夜多,沒了那股年輕的熱情勁

○ 睡不夠,提不起精神

我就是這樣,一到秋冬就難受到不行,歲數大了,膝蓋更隱隱作痛。

去問朋友,直接被訓了:「怎麼不用隔姜灸。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古人都知道姜能散寒。受寒的時候,也都喝姜水。

用艾熱把姜的辛辣帶進體內,散寒補陽甩溼氣,事半功倍,不就好了!」

但我平時上班忙,隔姜灸太麻煩了,煙燻火燎的,又嗆人。

誰知朋友一聽竟說:「誰說隔姜灸一定要燒艾,有更簡單的方法——蓋生薑艾絨被。」

他還給我推薦了平直堂的「生薑艾絨被」。據說口碑不錯,他很多同事用了都說有用。

拿到手一開袋我就愛了。濃鬱的姜味,混著艾香撲鼻而來,瞬間心曠神怡。

現在轉季,我手腳涼冰冰的,老公還怕熱開空調。幸好蓋著它,整晚像剛喝完薑湯、在做隔姜灸一樣暖。

我才蓋一段時間,感覺氣足了不少、人有勁。朋友還誇我氣色好、顯年輕。

商城售價¥239 市場參考價¥299

生薑,素來是秋冬的好寶貝。《本草經疏》有載:姜味辛,性溫,溫可除寒通氣。

但單純喝薑湯,姜的效用散不到全身。膝蓋、肩膀的風寒痛,更難有效果。

這個被子厲害了——借鑑明代針灸學家楊繼洲「隔姜灸法」,在裡面填充了姜粉,並增加了同樣溫補的艾絨。散寒補陽效果,比單一姜、艾都更好!

整張被子均勻填充,蓋在身上,就像有熱流竄到肩、背、腰、膝蓋和足底一樣,全身都暖呼呼的,好舒服。

蓋上它,像是在給全身做隔姜灸,每年秋冬都能靠它暖身散寒,身體慢慢好多了。

一床普通被子的價格,就能擁有這床養身被。還比外面兩三百元一次的隔姜灸,更方便、更划算,太值了!

外面做一次的隔姜灸要200-300元▼

給爸媽買了一床,以前才入秋他們就膝蓋難受,現在說得勁多了。

老公本來還怕熱,但蓋上發現暖是暖,卻不悶,廣東入秋開空調蓋也挺舒服。慢慢起夜還少了,自信心倍增,現在可喜歡了。

商城售價¥239 市場參考價¥299

它的選材十分講究,蓋著睡,就像做好多次隔姜灸。

薑還是老的辣,老薑散寒效果好。平直堂便用「山東青州老薑」破壁成粉後,填充入被。

青州背靠雲門山,抱水南陽河,屬溫帶氣候。養出來的姜,以「辣味足」揚名。

破壁後,姜裡的姜辣素得到充分釋放。蓋在身上,經艾熱一激發,輕易就能滲入體內,趕走沉積寒溼氣。

艾,則用伏牛山5年陳艾。

南陽伏牛山被譽為「藥材之都」,山清水秀。生在那裡的艾草,葉片肥寬,含有更多「陽氣精華」揮髮油。

平直堂還趁陽氣旺盛的端午時節,採下溫熱效果至好的艾草。

50斤艾草提取1斤艾絨,並陳放5年,散去燥熱,你久蓋也不易上火。

若只有姜粉和艾絨,會壓身、不暖和。但這被子蓬鬆鬆的,蓋著又暖又香,好舒服。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為了固定姜粉和艾絨,讓它更暖和,平直堂還在被子裡加了新疆長絨棉和羽絲棉。

一層100g姜粉+羽絲棉,一層500g艾絨+新疆長絨棉,雙層保暖,怪不得那麼暖。

別以為100g、500g不多,剪開一看,用料超足!

羽絲棉像羽絨一樣軟糯,但又沒有羽絨的異味。一根纖維上,還有多達7個中空洞,保暖、透氣都槓槓的,暖而不悶,秋冬蓋很舒爽。

再加上新疆長絨棉輕柔暖和,比普通棉纖維的孔隙多,蓋上暖呼呼的,不用擔心受寒。天氣再冷,也能一覺睡到天亮。

關鍵姜和艾散發的清香中,還含有樟腦、龍腦等天然抑菌素。在秋冬潮溼的南方,不怕蟎蟲、細菌滋生,很貼心。

自然的清香又有助於舒緩情緒,聞著它,沒一會就睡著了,太贊了。

商城售價¥239 市場參考價¥299

2m*2.3m的尺寸,一個人蓋,可以包得嚴嚴實實;兩個人蓋又不怕搶被凍醒。

不僅秋冬能蓋、春天倒春寒、夏天空調房,都能蓋它甩走寒溼氣,四季都能養身。

被子經過精細絎縫,蓋很多年都不怕跑絨。

買一床,這幾年都能用它養身體,方便又划算,很值得!

爸媽年紀大了,送什麼都不如送健康,這床被子就能讓他們少受點罪。

我們自己工作累,還要照顧全家人,更要對自己好一些。

睡著就能散寒補陽,這麼省事的好寶貝,還等什麼?現在秋冬轉涼,除了自己用,也別忘了分享給朋友哦。

商城售價¥239 市場參考價¥299

出遊好物,國慶盡情浪

兩件9.5折 , 三件9折

▼點擊原文購買,睡著趕跑寒氣

原標題:《秋冬一床姜與艾,散寒補陽,像喝了薑湯一樣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感冒喝薑湯?晚上吃薑勝似砒霜?生薑能防脫髮?多年的疑問解開了
    姜是一種特別常見的食材,而且應用十分廣泛。說實話,生薑能在眾多蔬菜中殺出重圍,成為著名廚房三寶之一,也是很厲害的。但社會上關於生薑有很多說法,比如「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家備生薑,小病不慌」,還有「晚上吃薑勝似砒霜」「生薑防脫髮」「感冒喝薑湯」等,這些都是真的嗎?今天就一起來看看。生薑是廚房常見的調味品之一,除了去腥提味之外,還具有重要的保健功效。
  • 冬季暖身湯:告訴大家薑湯怎麼熬,熬薑湯多長時間算是最好,最該珍藏!
    薑糖水是民俗廣泛應用的散寒、預防發燒感冒的良方。關鍵是薑片相互配合別的原材料製成湯食用。喝薑糖水是民俗廣泛應用的散寒、預防發燒感冒的方法,下邊一起來看看如何製作吧。功效:湯甜辣鮮美,趁著熱喝下,可去寒症、止噁心嘔吐。薑片有出汗祛毒、溫中斷嘔的功能,與老紅糖、蔥根共用,袪風寒的功效尤佳。
  • 姜的種類及用法
    沒有專門品種叫伏姜,伏姜一般是用鮮姜切片或者榨汁後,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伏天太陽下晾曬後而得名。這種姜曬乾後,備冬季吃或直接吃。因吸伏天陽氣,伏姜格外辛辣,散寒效果非常好,夏天做了,冬天可以泡伏薑湯吃。
  • 伏天吃薑全年安康!鮮姜、乾薑、老薑…區別太大,別亂吃!
    伏天用對姜,病災一掃光。
  • 姜的應用與製作-濃薑湯、姜粉、姜粉泥、鮮姜泥
    喝薑湯若出現症狀,其因或由原本身體運作失調,以致所服薑湯相對過量過強使體傷加重而造成;或由薑湯過量過強,消耗熱能,以致影響身體運作,形成體傷所致。但不論何種情況,此時皆應按推相應原始點,症狀若解,就繼續等量服用;若無效,則須酌情減量減淡,或加參、甘草、龍眼乾、紅糖等(一種即可),或改服紅參湯,以減弱內熱源之藥性,並改善其口感。
  • 夏季不補,秋冬受苦!
    讓艾走進千家萬戶。今天是2018年6月9日,品艾倡導「逢九必灸」每逢9日、19日、29日愛自己「艾」家人,尤其是在夏季「三伏灸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表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進行灸療,以起到溫養經絡、祛溼散寒、補虛助陽的作用,改善各種冬季疾病。可謂借天時來治病。
  • 《原始點健康》姜的應用與製作-濃薑湯、姜粉、姜粉泥、鮮姜泥
    喝薑湯若出現症狀,其因或由原本身體運作失調,以致所服薑湯相對過量過強使體傷加重而造成;或由薑湯過量過強,消耗熱能,以致影響身體運作,形成體傷所致。但不論何種情況,此時皆應按推相應原始點,症狀若解,就繼續等量服用;若無效,則須酌情減量減淡,或加參、甘草、龍眼乾、紅糖等(一種即可),或改服紅參湯,以減弱內熱源之藥性,並改善其口感。
  • 臺灣人的"薑母"世界,姜越老越愛 !
    淋雨畏寒,手腳冰冷,感冒,咳嗽,支氣管感染,經期腹痛,貧血,風溼,喝一杯,會感覺體內發熱,協助身體氣血循環,溫中散寒,祛滋消痰;頭昏頭痛,坐辦公室長了肩頸不舒服,喝一杯,能使氣血循環更加順暢;暈車,暈船,喝一杯,能減緩腸胃的蠕動收縮,減輕不適。好處多多,臺灣人愛這『黑糖薑母茶』就不足為奇了。
  • 每日一經方--梔子乾薑湯
    ④梔子乾薑湯由梔子和乾薑組成,治身熱、溏利、微煩。病機是上焦有熱,中焦有寒。梔子苦寒以清上焦之熱,乾薑辛熱以暖中焦之寒,寒熱並用,寓有苦降辛開之義。二藥一清一溫,一治上,一治下,各司其職,且有相互監製之妙。
  • 薑湯.捏脊.揪大椎(三板斧)吮痧.太極按摩.摩腹.工字背.取嚏法.滾蛋法.紅豆溫敷法-傳說中的姥姥-艾利
    1、有個順口溜可以形像的概括--老人喝薑湯心安康; 女人喝薑湯美顏妝; 男人喝薑湯精氣壯; 寶寶喝薑湯小病不用慌; 頭暈想嘔吐薑片從口入;2、一般來講我們的飲食攝取的熱能不夠,要調理、修復、身體內的寒溼症狀、病痛、體傷,要在飲食上必須加以淨土小黃姜濃薑湯來補足。身體調理正常了,超限的小黃姜量可調到常規保健量;3、很多人說小黃姜晚上不能吃,說如果吃了賽砒霜。
  • 防寒要得當 單純補陽不可嘗
    防寒要得當 單純補陽不可嘗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大雪。大雪節氣的到來,預示著天氣將會更加寒冷,而且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醫生魏幗提示,大雪時節的養生,決不能單純的強調補陽,一定要延續小雪時的養生要點,以理氣防內火為主。
  • 感冒咳嗽別急著吃藥,生薑配「一物」煮水喝,解表散寒,趕走感冒
    不過,有時候,我們還是要相信人體的免疫力,不要一患小病就趕緊吃藥,是藥三分毒,很多感冒是可以通過食療來有效調養的,大家不妨試試。感冒咳嗽別急著吃藥,生薑配「一物」煮水喝,解表散寒,趕走感冒對於風寒類型的感冒,可以選擇薑糖水。
  • 散寒止痛吳萸子
    散寒止痛吳萸子吳萸子功能散寒止痛,它的藥名還來自一個傳說。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弱小的吳國每年都得按時向強鄰楚國進貢。有一年,吳國的使者將本國的特產「吳萸」藥材獻給楚王。貪婪無知的楚王愛的是珍珠瑪瑙金銀財寶,根本看不起這土生土長的中藥材,反認為是吳國在戲弄他,於是大發雷霆,不容吳國使者有半句解釋,就令人將其趕出宮去。
  • 2021生薑養生-姜粉及薑湯的家庭保健使用方法應用集 2021.1更新版
    如果緊急或不方便熬煮薑湯,雖然也可以服用姜粉, 但因姜粉味辛辣,且不易消化,不像微波或鍋煮的姜粉泥口感較佳,且藥性溫和容易吸收,所以姜粉泥才是最好的替代品。精細姜粉直接用開水衝服,易於吸收,可快速補充人體熱能,藉以提高人體的自愈功能。
  • 一碗小小薑湯 一份暖暖關懷
    「呼倫貝爾的秋天真的好冷,在景區居然還能有免費而且熱氣騰騰的薑湯喝,真的是太暖心了!」來自廣州的遊客感激的說道。雙節期間,呼倫貝爾市氣溫已降至零下,在出發至景區防火執勤點前,呼倫貝爾市森林消防支隊直屬大隊熬製了一大桶紅糖薑湯,指戰員把一杯杯熱氣騰騰的紅糖薑湯送到了遊客和景區工作人員手中,希望幫助他們驅趕一些寒冷和勞累。
  • 姜的應用
    其一,有說(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認為姜皮、姜肉寒冷性不同。這是不對的,因為姜皮味辛辣,故性亦溫熱。其二,有說(早吃薑勝參湯,晚吃薑賽砒霜),這也是謬見。無論何時喝薑湯,出現不適,是因為有體傷,應先按推原始點,當體傷獲得適當處理後,薑湯就隨時都可以喝了。
  • 【正義召喚你】香邂格蕾暖紅姜·香評終極對決!
    想著是秋冬時節裡騰騰的薑茶的熱氣呢,抑或是喝下肚之後騰然而起的溫暖。結果,出乎意料的是,竟然都不是。啊~暖紅姜原來是一場騙局,她原本就是一顆甜甜的水果軟糖,還是夾心的那種。噴出來的時候,有一瞬間鼻尖抓住了某種熟悉的味道,只可惜也就在那一瞬便消失無蹤,都沒有來得及分辨出究竟在哪裡聞到過這樣的味道。
  • 冬吃蘿蔔夏吃薑,教你桂圓紅棗薑糖茶的做法,用水一衝就能喝
    冬吃蘿蔔夏吃薑,教你桂圓紅棗薑糖茶的做法,用水一衝就能喝老一輩的人都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小的時候聽這句話,總認為是蘿蔔和姜分別是應季的,價格便宜,吃起來實惠,所以老人們都這樣說。可是後來了解之後,才知道這句話也是有依據的。
  • 三伏天,以「熱」逼寒毒,不貪2涼,堅持4勤,給秋冬健康打下基礎
    這是因為此時人體陽氣外發,如果你用「涼」來對抗「熱」,就阻礙了體內陽氣散發出來,還有可能加重體內「寒氣」的聚集,一到秋冬季便會顯現出來,危害身體健康。三伏天,自己養自己的日子!這是因為三伏天人體的陽氣都浮在體表,五臟六腑是寒涼的,此時再喝冰飲、吃涼食,相當於雪上加霜。相反,如果你在三伏天堅持不吃冷飲,那麼身體寒氣將會驅走大半,可起到冬病夏治的功效。
  • 晨起空腹喝薑湯,堅持一個月,有以下4個好處,一起看看吧
    俗話說得好:「上床蘿蔔下床姜」。什麼 意思呢?就是在我們早上起床之後特別適合吃薑,因為姜含有很多營養元素,不僅有利於腸胃蠕動,還能解決早晨沒胃口,起到開胃的作用。同時姜裡還含有芳香類的物質,能夠在這寒冬,加速血液流動,讓身體暖和起來。那堅持晨起喝薑湯有哪些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