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
眾所周知,抑鬱症已經在悄悄地逼近現代的人群。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鬱症的發病率約在11%,全球約有3.4億抑鬱症患者。
你以為它很遠,其實它很近。
為何說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得抑鬱症?
坊間有這麼一個說法,智商越高的人越容易得抑鬱症。
這是為何?
因為在抑鬱症患者中,高智商人群成為了抑鬱症患者的高發群體,他們佔了其中很大的比例。高智商兒童也是不可忽視的人群之一。
首都醫科大學主任杜醫生曾說過,智商高的人更容易得抑鬱症。學識高、地位高的社會精英,遇到負面情緒時,不管內心痛苦壓抑,外表卻若無其事,甚至面帶微笑,不願向人傾訴,而且他們往往給自己設定一個很高的目標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因此這類人會成為抑鬱症高發群體。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博士導師郝萬山教授也說過,有抑鬱症的人,治好了,一般都是人才。普通人基本上很少會有抑鬱的症狀。而且他還特別指出哈佛大學80%的學生有過抑鬱症或者抑鬱的情結,有些嚴重到不能去上課。
而我們認識的名人中,愛因斯坦、梵谷、牛頓、海明威、海子、三毛、張國榮、翁美玲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鬱。
特別是海子、三毛、張國榮、翁美玲等人以不同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有的是以安眠藥方式,有的是以跳樓方式,更有的是以臥軌方式。如此人才,真讓人惋惜。
既然抑鬱症患者會有如此過激反應,那麼抑鬱症會有哪些具體的症狀表現呢?
抑鬱症到底有哪些具體的症狀表現?
那麼抑鬱症的人群到底會有哪些症狀呢?
根據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李凌江的概述,這是抑鬱障礙的一種典型情況。其核心症狀是顯著持久的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等,也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自殺是抑鬱症患者最嚴重的後果之一。
而且有人發現,這些口頭禪,抑鬱症患者會經常說。比如這些聽了讓人心裡落差很大的口頭禪,我們一起看看,順便留意下。
「我什麼都做不好,太差勁了。」「我不在人世間了,你們就輕鬆了。」「我的心空空的。」「我覺得什麼都沒意思。」
我國抑鬱症患者達9500萬人,每年有28萬人自殺,大部分診斷為抑鬱症,抑鬱症的就醫率不足10%。
既然抑鬱症很容易被人忽視,我們該如何正確地認識它並進行有效防治呢?
抑鬱症並不可怕,有效防治是關鍵
鍾南山曾說過,抑鬱症患者50%以上有自殺想法,其中有15%最終以自殺結束生命。
所以他建議抑鬱症的早期防治比後期治療更重要。
在這裡,我推薦大家一本書。這是一本可用來自檢抑鬱程度並自救的指南型心理治療書,也是西方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學家最常「開藥方」給抑鬱症患者的書籍。
目前全球暢銷愈500萬冊,超過20國文字出版,持續暢銷30年。它是大眾抗抑鬱症自我康復權威讀物,也是30年來最有效的非藥物療法抗抑鬱權威讀物!
中度及重度的抑鬱者除了建議醫藥治療外,西方醫師都會建議你購買一本這樣的書。因為在治療重度抑鬱症方面,本書帶給患者的療效不輸於抗抑鬱藥物,且無副作用。
輕度的抑鬱者,他們更需要及早進行自查及自救,爭取早日跨越抑鬱症,做個國之棟梁。千萬不要拖延,以免後期更嚴重,到時要吃藥看醫師的更麻煩,花銷更大。
據調查4周內讀完本書的患者中,有70%的人不再符合重性抑鬱症發作的標準。這意味著他們康復了。而且,在長達3年的跟蹤調查中,證明72%的患者擺脫了重度抑鬱症,70%的患者在這3年裡沒有尋求或接受任何進一步的心理治療,也沒有服用任何藥物。
作者戴維·伯恩斯是史丹福大學醫學博士,著名心理學家、世界主流認知療法最重要的發展者之一。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完成精神治療訓練,現為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臨床教授,獲獎無數。他還因此書榮獲了心理學會最高獎—貝內特獎。
這是此書的部分目錄:
3分鐘完成「伯恩斯抑鬱狀況調查表」,測定你的情緒狀況
4周左右的閱讀和練習自我康復體系,讓抑鬱不再降臨
22個簡單有效的原則、技巧,克服人生低谷
30種臨床驗證的抗抑鬱藥物使用完全指南
70%有效治癒率、3年不復發,讓抑鬱症徹底遠離
可以說,本套書是目前對付抑鬱症最有效的康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