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釐頭喜劇的代表,周星馳電影名場面

2021-01-10 一刻視界

小時候,那個還在看電視的年代,一個充滿笑料,搞怪而幽默的男演員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之中。

他就是周星馳。

他是名副其實的喜劇之王,也是無釐頭喜劇的代表,更是我們心目中的星爺。

心情不好沒事就看看星爺的電影,或許總有一刻能讓你傻笑的同時,感到人生亦不過如此。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周星馳電影所給我們留下的難忘時代記憶。

經典電影名場面

或許早已記不清最早看的周星馳的電影是哪部,因為實在是太多了,出演的電影多達50多部,而且經典的大家耳熟能詳的也有不少。

《賭聖》《賭俠》系列,將賭術與特異功能的結合,把香港賭片拉向了高潮。

自《賭聖》後,「星仔」也變成了「星爺」,更開啟了他與劉振偉的無釐頭搞笑系列。

周星馳的電影很少有續集,但與王晶合作的《逃學威龍》系列卻拍了3部,講述了一個警察到學校當臥底的故事。

而女主也從第一部的張敏,到第二部的驚現的朱茵,再到第三部的梅豔芳,以及與吳孟達的搭配,也都貢獻了很多精彩的搞笑橋段。

《唐伯虎點秋香》相信是星爺最經典的代表作品之一,長期都能在央視電影頻道播出,一度霸佔了我們的童年回憶。

影片講述了因背負「血海深仇」的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在外出遊路遇華府最美丫鬟——秋香,便要把其追到手的過程。

影片中也貢獻了各種名場面,賣身葬父比慘大會而響徹萬年的小強,和唐伯虎比拼對對子的對穿腸,對秋香使出的還我漂漂拳,以及與華夫人賣毒藥比拼中的「一日全包散」和「含笑半步癲」等等。

《九品芝麻官》中「還說你不會武功」的常威,聖誕老人徐錦江的「我全都要」,以及經典各種吵架罵人的名場面簡直沙雕好笑,死人罵活,海水罵炸,也實力論證了「嘴炮」的真實存在。

而影片最難得的是笑中帶淚,通過一個小人物的奮鬥史,對冤家錯案的的撥亂反正,表現了對官僚主義的諷刺,「貪官要奸,清官要更奸」的無奈現實。

「長路漫漫任我闖」,人生起起伏伏,經得過大起大落才能得到重生。

《武狀元蘇乞兒》便是一個講述了廣州提督之子蘇燦,考取武狀元時被人陷害淪為乞丐,最終成為丐幫之王的故事。

星爺和吳孟達的合作,父子兩人從錦衣玉食到淪落到與乞丐掙食,本想賣藝求生,卻被路過的王爺一頓痛打,更是廢掉全身武功。老父親背著筋脈俱廢的兒子,血撒一地。

寒冷的冬天,曾經的將軍要去街頭乞討為生,凍病了之後,心灰意冷的兒子最終還是放下了尊嚴,走上街頭。

「什麼肉絲啊,這明明就是肉排啊,我們一人一半」。

真是第一眼想笑,可後面卻抑制不住想哭。

每一個喜劇的背後都充滿著悲情的成分。

如果要說喜劇與悲情的結合,笑中帶淚,則一定要談到最為經典的《喜劇之王》,一個有關理想與愛情的青春悲歌。

周星馳曾說:「我以為我拍了很多悲劇,可是拍出來你們都覺得那是喜劇。」

穿著破舊西裝的尹天仇對著海大喊:「努力、奮鬥」,更成為現代人失落之後的打氣和對自我的砥礪。

「我養你啊」,誰說一個跑龍套的不能愛上一個妓女?而這句話也成為現代人常用的「調侃」。

「喂,前面黑漆漆的,什麼都看不見。」

「也不是了,天亮之後就會很美的。」

一個迷茫,一個帶來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也是珍貴的。

曾有人問為什麼他拍的電影男主都是在很多最落魄的時候遇到愛情,周星馳說,落魄的時候愛情很重要,在困難的時候,愛情在旁邊是個很大的支持。

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裡,一份純潔的愛情卻變得那麼遙不可及。

一個臨時演員,成天抱著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不停的爭取機會,提建議,又被一次次的拒絕和羞辱,但他仍在堅持的說著「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影片展現了一個平凡人喜怒哀樂、窮困潦倒,更是一個市井小人物的辛酸和卑微掙扎。

星爺用這部電影講述了他的奮鬥史,這何嘗不是你我現在或將來的的奮鬥史。

好的影片,或許不需要多少成本,而是只需要一個真誠的故事。

而這部電影,永遠值得懷念。

你聽說過一碗叉燒飯的愛情麼?

出自《食神》中黯然銷魂飯和賴尿牛丸,不知你還記得麼?

星爺在這裡同樣塑造了一個大起大落的人物形象——史蒂芬周。

雖然故事沒有刻骨銘心的愛情,更沒有多麼高深的哲理,但卻把一個美食電影做成了一個勵志電影,對於愛和理想應如何抉擇。

無論是莫文蔚的扮醜表演,廚藝與少林功夫的結合,還是對餐飲行業的諷刺,華而不實的營銷手段,都令我們感到印象深刻。

「想不到大師你也是性情中人」。

《大內密探零零發》一個富有特色懸疑喜劇,對於我個人來說,經常在晚上獨自一人觀看,簡直就是我小時候的心理陰影。

看似的喜劇片,卻充滿著詭異畫風和色調,尤其是無臉男更是童年噩夢。

但這部影片卻與一般的星爺電影不同,沒有小人物的成長奮鬥史,而是聚焦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以及充滿天馬行空的各種想像發明,一場與惡勢力鬥智鬥勇的對抗。

「老公,你餓不餓啊?我煮碗面給你吃好不好?」

由周星馳和劉嘉玲飾演的一對夫婦,那份淡淡的溫柔,簡直就是恩愛夫妻的典範,而李若彤飾演的琴操也很是驚豔。

影片更是極盡展現了星爺的無釐頭風格,大量的旋轉鏡頭,配樂更是富有特色。

《少林足球》,功夫+足球的組合又會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那句經典臺詞「做人如果沒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便是出自這裡。

一個充滿搞笑,而又熱血的片子,一群曾經跌入谷底,需要再次找回人生自信的片子。

當年的少林寺六兄弟,一群穿著破籃球鞋的非專業足球運動員,他們擁有著多樣的社會身份,卻像一股繩一樣,一路過關斬將。

而電影也把足球場上的踢假球、黑哨和賭球表現的一應俱全。

這不僅是足球和功夫,更是對夢想的追逐,是心中永不熄滅的熱火。

如果說到對愛情感悟,表現最令人深刻的便是《大話西遊》。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的話,我會跟那個女孩說我愛她,如果非要把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當《一生所愛》的背景音樂響起,是否也有一份印象深刻,愛而不得的愛情在心中迴蕩。

周星馳飾演的孫悟空,五百年前本是一個叫做至尊寶的山賊,命運的安排或許早已註定。

無論是遇見蜘蛛精、牛魔王還是菩提老祖,他都是在命運的漩渦中被擺布的那個。

至尊寶本以為愛的是晶晶,卻拒絕了紫霞仙子。當見到晶晶後,卻發現紫霞才是真愛。

但是命運卻一直在向他開玩笑,為了救紫霞要打敗牛魔王,而想打敗牛魔王必須帶上金箍成為孫悟空,放棄情慾陪唐僧西天取經。

兜兜轉轉又回到最初的起點。

愛是慧深莫測的,愛會是痛苦的,愛一個人也是不需要理由的。

全片最後一句話:「你看那個人樣子好奇怪,好像一條狗」。

是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紫霞仙子就像男人心目中女性形象,而她的要求也是對男人的要求,她只渴望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會踩著七色的雲彩來娶她,至尊寶成為了這個人,但代價卻是如此,猜中了前頭,卻沒猜中這結局。

當至尊寶成為了孫悟空,真正做到了捨生取義,便是他成熟的過程。

有的時候愛一個人,卻愛而不得,或許是無奈的選擇,也或許得到了也未必會幸福吧。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大徹大悟後想必這一切也並不是那麼重要吧。

《功夫》作為星爺最有特色的一部電影,不僅展現了星爺的功夫夢,對李小龍的致敬,更表現了豐富的故事內涵和人物特色。

影片中我看到的是一個黑暗的社會,金錢、女人,只有強者才能成為主導,或許只有成為惡人,才能好好活下去。

由周星馳飾演的阿星,不願再像小時候一樣受人欺負,任人打罵,加入斧頭幫,成為一個惡人,是他對社會的妥協。

對於功夫場面,則極盡的塑造出了一個江湖氣息。

大隱隱於市,隱藏在居民樓之中,楊過和小龍女以及各路退隱江湖的武功高手。

得罪了斧頭幫之後,大戰一觸即發。最終火雲邪神隆重登場,展開了一場生死較量。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火雲邪神的蛤蟆功,講究以靜制動的太極和如來神掌。

更有對獅吼功、洪家鐵線拳、五郎八卦棍、十二路譚腿的致敬。

一場快與慢,動與靜對比,讓我們感受到極致的功夫影視效果。

被壓抑的善良,被掩藏的夢想,內心的掙扎和矛盾終將爆發,對理想的堅持也總一天會綻放。

當阿星見識到真正的功夫,那份對功夫的渴望,他選擇了對正義和善良的堅持。

一個充滿幻想的故事,也有反應社會現實的一面。

而最終看到不僅有社會的黑暗,表現了人性的複雜,更讓我們相信人世間美好的存在,值得對去努力和對夢想的堅持。

2008年《長江七號》,周星馳出演的最後一部影視作品,這次的他成為了老爸。

當沒了無釐頭的搞笑,卻充滿了溫情,人們似乎有些不大習慣。

如果說《大話西遊》是對愛情的描述和追憶,《功夫》是對曾經對能出演功夫片的渴望,那《長江七號》則是圓了星爺對於沒有孩子的遺憾吧。

當見到頭上長滿白髮,鬍子拉碴的星爺,我們也會意識到星爺是真的老了。

為了在讓兒子小狄在貴族學校上學,而在工地打工的老父親,拼命工作,只為讓孩子好好念書,將來出人頭地。

小狄也會像極了小時候的我們,學習不好,偽造家長籤字,被人欺負還不敢還手。

星爺飾演的父親,也希望給孩子最好的,那份作為父親應給孩子的溫暖和照顧。

而影片中的外星人7仔,並沒有像大家想像中那樣無所不能,既不能打敗大狼狗,也不能幫小狄考試得滿分,可能是想告訴我們做人還是要腳踏實地,該走的路還要自己走下去。

但7仔卻可以修好父親買來的二手壞電風扇,可以救回事故中死去的爸爸。或許他知道,只有父親的關心和愛,才是小狄最需要的吧。

真正的喜劇之王

或許在這個時代國內很難再找出在喜劇電影領域有如此成就的人了,他開創的無釐頭式的演繹風格恐怕也只能封存在影片和記憶裡。

從跑龍套的到喜劇之王,是對夢想的堅持,是對人生的感悟,是對執著的追求。

小人物的苦中作樂,笑中帶淚的悲傷喜劇故事,既有歡樂搞怪的演繹風格,又有對人生社會的真實寫照。

我們看到不僅是小人物,更是你我身邊最為現實的故事。

經典,感謝星爺電影的陪伴,讓我們歡笑的同時,還能有一份讓人振奮人心的力量和感動。

對於星爺的粉,我相信:

「從前,直到現在,愛還在。」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一刻視界

相關焦點

  • 周星馳?不。誰創造的「無釐頭」式喜劇電影?
    一說到「無釐頭」,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周星馳的喜劇電影中,讓人哈哈大笑的片段。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星爺就是「無釐頭」的起源,然而實際並非如此。「無釐頭」的含義「無釐頭」,是廣東嶺南一帶的俗語,本意就是一個人做事、說話的方式令人費解,其語言行為沒有邏輯,沒有目的。
  • 周星馳領銜「無釐頭」搞笑的20位喜劇演員
    他把「無釐頭」電影帶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並以此為主要風格,並進一步影響了不止一代人。其實,如果我們按照香港電影的歷史追溯上去,會發現,在他之前,或者是跟他同時期,還有很多的演員嘗試過這種演法。今天我們來細數下演藝圈那些「無釐頭」演員。讓我們看看惡搞喜劇演員還有誰?還有他們的這些經典電影代表作品你都看了麼?
  • 時代浪濤下的弄潮兒:周星馳與他的「無釐頭」喜劇
    相較於西方的劇情式喜劇,本土的無釐頭喜劇明顯更受觀眾喜愛。其蘊含的厚重民俗文化氣息,所折射出的市井生活,讓觀眾更具有親切感,特別是以周星馳為代表的「周氏」無釐頭喜劇,時至今日,依然令人忍俊不禁。在那段時期,香港電影市場上出現了許多令人捧腹大笑的經典佳作,也捧紅了一批賣力敬業的喜劇電影人,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以許冠文、洪金寶、成龍等為代表的動作喜劇。
  • 周星馳有多久沒出演無釐頭喜劇了?
    一般的說法是:《長江七號》之後,周星馳不演電影了。周星馳的電影越來越不無釐頭了。
  • 周星馳電影中的無釐頭文化:社會根源
    周星馳的「無釐頭」電影,是港產喜劇電影在進入 20 世紀 90 年代後,最為重要和突出的電影分支,其影 響力相當深遠,是周星馳電影的代表性標籤。這一時期 以周星馳為代表的「無釐頭」電影,擁有廣泛的關注和 大量的影迷,同時社會影響力巨大。
  • 李成儒暗諷周星馳,內涵無釐頭喜劇,開啟說真話模式?
    不是,2013年,當許君聰和喬江完成周星馳導演的經典電影《西遊降魔篇》的演出時,觀眾發出了歡呼聲。作為演員的「演員推薦人」,李成儒提出了批評。他給許君聰的建議是:提高藝術鑑賞力,不要總是盯著角落和裙子,抬頭看看。李誠儒沒有想到的是許君聰的誠實和坦率的反應。
  • 喜劇神話,永恆閃耀:周星馳電影排行榜
    在周星馳長達三十多年的電影生涯中,為觀眾帶來了不計其數的經典作品,他是無釐頭喜劇的開創者,一代喜劇之王,他是華語影史上最偉大的演員之一,他是一個時代的標籤。周星馳的電影也是無數影迷心中的寶物,一看再看,他影響了一個時代,給無數影迷帶來的歡樂。在不同的影迷心中,最喜歡的周星馳作品是不同的,這個覺得這部更好,那個覺得那部更搞笑。而在個人心中,周氏電影的排行榜是這樣的。
  • 為什麼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可以走向世界,並且長久不衰呢?
    哈嘍大家好,我是洋蔥君,本期的主題是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 隨之而來的是無釐頭喜劇在華語圈的熱度不斷攀升。 那麼為什麼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可以走向世界,並且長久不衰呢? 第一個原因,周星馳順應了無釐頭喜劇的創作潮流並將其發揚光大
  • 李誠儒點評無釐頭喜劇是牆角,暗諷周星馳電影,你怎麼看?
    很多人不知道李誠儒的代表作,也甚少知道她演過哪些電影電視劇,但是僅憑他在舞臺上為數不多的幾句點評,卻深入人心,要是追過節目的人都知道,當年他的「如芒刺背,如坐針氈,如鯁在喉」還歷歷在目。點評無釐頭喜劇是牆角,暗諷周星馳《我就是演員3》沒有了華麗的出場方式,一上來演員就已經分好組,直接就開演,第一組是李汶翰和陳楚生兩位選秀出道的愛豆。
  • 香港無釐頭喜劇,除了周星馳還有他!
    以70年代許氏兄弟的電影為開端,和80年代的《貓頭鷹》作起源。到了90年代,香港無釐頭喜劇依然發展到了巔峰時期。無可置否,提起無釐頭喜劇,就繞不開周星馳這號人物。但,在周星馳創造無數經典喜劇形象的背後,還有一個絕對不能忽視的名字——王晶。
  • 星輝燦爛,永耀影史:喜劇神話周星馳電影排行榜
    在周星馳長達三十多年的電影生涯中,為觀眾帶來了不計其數的經典作品,他是無釐頭喜劇的開創者,一代喜劇之王,他是華語影史上最偉大的演員之一,他是一個時代的標籤。這部電影是無釐頭喜劇的巔峰。《唐伯虎點秋香》至今仍然是影迷反覆觀看的經典,片中留下的大量經典臺詞和名梗名場面,影響了整整一代人,也深遠影響了喜劇。《唐伯虎點秋香》已經成為星迷生活的一部分。
  • 周星馳「無釐頭」電影有何文化特性?
    周星馳的「無釐頭」電影中,有為影迷所熟記的臺詞、 銘記的人物、感動的故事,在同時期的香港電影中獨樹 一幟。「無釐 頭」電影的表演風格與後現代主義文化的特徵有著驚人 的吻合。 從主題角度看,周星馳的「無釐頭」電影,符合「娛 樂至上」的後現代主義精神。從敘述的角度看,周星馳 的無釐頭電影打破了傳統的敘事手法,打破空間和時間 的界限,將各種各樣的元素和片段拼接在一起,這是後 現代主要的一種敘事方式。
  • 周星馳:無釐頭電影的出路在何方?
    眾所周知,周星馳的無釐頭電影創造過無數輝煌。但自他轉戰內地以來,其無釐頭風格逐漸式微,甚至有影評界人士揶揄其賣情懷,這實在可以看出無釐頭電影舉步維艱,就連祖師爺也難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後經周星馳順手拈來,應用到電影當中,人們忽然發現,無釐頭還可這麼玩兒!
  • 傳統動作電影的顛覆與革新,從《功夫》解讀周星馳的無釐頭表演
    導演周星馳更是憑藉該電影吸粉無數,被眾多影評人和星迷評價為「有理念的電影人」,而電影中無時無刻展現出來的「無釐頭」搞笑表演也超越香港喜劇界前輩們的經典成為當時全國最為熱門的新式喜劇模式。「無釐頭式」表演延續說到周星馳,大多數人腦海中首先想到的便是「無釐頭」,而這也導致隨著周星馳的越發出名,「無釐頭」表演也逐漸成為中國影視界的喜劇表演主流之一。
  • 這部無釐頭喜劇,有軟飯硬吃第一人,也有周星馳的大師級表演
    1992年被稱為周星馳年,他的喜劇風潮席捲整個香港。只要看香港電影,就不會錯過周星馳的這部無釐頭喜劇。,與局長的一番對話更是名場面。隨著這股下坡的勢頭,吳孟達年歲遞增,周星馳不再主演電影,二人的合作也只能存在於影迷們的幻想當中。他們唯一留下的只有光影裡的光怪陸離和捧腹大笑。
  • 無釐頭搞笑喜劇,是個什麼鬼?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無釐頭搞笑喜劇,是個什麼鬼?來源:南方傳媒書院作者:陳安慶(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達叔走了,一代人的經典落幕。周星馳說,我至今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 為什麼說周星馳的無釐頭電影無人超越,也無人繼承
    為什麼說周星馳的無釐頭電影無人超越,也無人繼承那是因為周星馳的無釐頭和其他喜劇是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唐伯虎點秋香無釐頭電影蘊含其他喜劇電影沒有的深度>很多喜劇就是喜劇電影,和教育意義是完全不沾邊的,你在看星爺的作品,舉兩個最簡單的例子,《食神》告訴我們只要用心,人人都能做好,《美人魚》告訴我們保護環境,保護大海星爺一直嘗試自我超越,喜劇帶著悲劇,笑著笑著就哭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話西遊,之後的西遊降魔篇也是,這系列的電影很快就能把你帶入電影的節奏
  • 作為喜劇代表周星馳,麥嘉吳孟達等人稍遜一番,陳百祥卻不輸於他
    作為影視圈內喜劇的代表人物周星馳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喜劇之王,觀眾們總是親切的稱之為「星爺」。周星馳可以說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華語影壇的標杆性人物之一,周星馳個人電影的「無釐頭」風格令人耳目一新,這種獨特的風格稱之為中國新一代的查理·卓別林。
  • 香港喜劇往事:與無釐頭有關的日子
    縱觀上個世紀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賣座導演排名:第一名王晶,6.25億;第二名徐克,2.68億;第三名,陳嘉上2.55億;第四名李力持,2.46億。可以看出,常年佔據賣座位置的大多是喜劇電影。在香港喜劇中最有標誌性特點的要數無釐頭喜劇,無釐頭之於香港電影,就像披頭四之於搖滾一般重要。
  • 周星馳是喜劇之王而《白頭神探》萊斯利·尼爾森才是無釐頭鼻祖!
    說到無釐頭,可能第一反應就是周星馳其實無釐頭電影在1988年就出現了《白頭神探》可以說是無釐頭喜劇電影的開山鼻祖萊斯利·尼爾森也在60歲高齡憑藉無釐頭的表演風格成功轉型影片中有很多可以在國產喜劇電影中看到的經典橋段而且每一個鏡頭都很荒誕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