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王是她外婆,俄國皇后是她妹妹,她臨終遺言:把我葬在中國

2020-12-23 騰訊網

沒有單純、善良和真實就沒有偉大---列夫託爾斯泰

俄羅斯末代皇后的姐姐,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伊莉莎白·亞歷山德拉·路易絲·愛麗絲,一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族小姐,一個靠地位就可以取得榮耀的小公主,是因為她的善良而被主教稱為聖人。

幸福童年

1864年,維多利亞女王最漂亮的外孫女伊莉莎白出生了。當然,她的父母也是赫赫有名,媽媽是英國的愛麗絲公主,爸爸是黑森和萊茵大公。作為備受寵愛的次女,她從小過的生活就是錦衣玉食,衣食無憂,接受著良好的教育,擁有著良好的品質。

因為在她很小的時候母親就不幸去世,所以她的外婆維多利亞女王就親自養育她長大成人,也因此有著外婆堅韌的品質,還是女王的後代中最美麗的女性。

伊莉莎白可以說是完美的繼承了雙親的良好基因,她不僅僅長相十分出色,還膽識過人,有著不俗的氣質。有人說即使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畫師都沒有辦法將伊莉莎白的美貌完美地呈現出來。伊莉莎白和她的妹妹亞歷山德一起被人們稱為是黑森和萊茵公國的「最美的公主」。

在伊莉莎白長大之後,追求她的人數不勝數,還有很多地位超然的人,例如來自德國的王子威廉,以及尼古拉二世及其叔叔謝爾蓋。雖然追求她的人地位不低,頭銜很高,但是她並沒有被這些迷昏頭腦,她最是看中追求者的品質,因此最後伊莉莎白選擇了謝爾蓋大公。兩人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得知心愛的伊莉莎白和謝爾蓋結婚了之後,尼古拉二世情緒十分低落,很是傷心。後來,伊莉莎白將自己的妹妹亞歷山德介紹給了尼古拉二世,也成就了另一段美滿的愛情。

亂世婚姻

從小就是被皇親國戚寵大的伊莉莎白公主,本身長的也是美貌非凡,還非常的有才華,性格也特別好,為什麼在眾多豪門望族中選擇了謝爾蓋大公作為自己的伴侶呢?

事實上,謝爾蓋大公的非凡之處不止一處,從小就是天才少年那一類人,各類文藝才藝軍事策略無一不通,甚至會多國語言,它背後是軍事實力也不容小覷。但是這些事為他們婚姻之路的墊腳石,真正敲開伊莉莎白公主心房的,是他們童年時期惺惺相惜的緣分。

在伊莉莎白還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她非常痛苦,與此同時,謝爾蓋的父母也在一年內相繼去世,兩個失去親人的孩子互相憐憫和同情,非常能理解對方的痛苦,他們從那個時候開始,互相鼓勵,慢慢交往,最終產生了愛情,墜入愛河。長大後,他們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1884年,這段從小開始的青梅竹馬的婚姻正式在聖彼得堡的見證下緩緩拉開序幕。伊莉莎白從英國嫁到了俄國,因為她美麗的外表,得體的舉止,溫柔的內心,很快就贏得了俄國人民的喜愛和尊敬。

然而當時的俄國,正趕上革命戰潮,百姓們起義,對以謝爾蓋為首的心狠手辣的貴族發起了攻擊,但是人們不忍心傷害到美麗善良的伊莉莎白,所以暗地裡告訴她不要和謝爾蓋走在一起,雖然聰明的她很快明白了怎麼回事,但是她薄弱的身軀對抗整個戰爭終究是無能為力。

1905年,謝爾蓋遇刺去世,伊莉莎白痛苦萬分,但是她明白這是這個時代的帶給她的痛苦,不能夠責怪任何人,甚至當眾赦免了刺殺自己丈夫的兇手。在此之後,她離開了皇宮,不再糾陷於亂世,當了一個安安靜靜的修女,全心全意做公益,幫助窮人,甚至出資修建了馬達馬利亞修道院,再一次用自己的善良和包容世界的溫柔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愛戴。

佳人之死

在俄羅斯革命爆發時期,人性的善良體現在伊莉莎白身上,在明知道可能被人刺殺的情況下,仍拒絕了喜歡她的德皇威廉二世接她到德國的請求,留在國內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1918年7月與其他貴族同時被革命黨謀害。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還在照顧著別人。這種偉大的人格,與她的地位沒有關係,只因為她有一顆高貴的心。

雖然她一生善良溫柔,匡扶正義。但是仍然在戰爭中被人殺害而犧牲,她和其他皇室人員一樣,被推入深井中死亡,然而她臨終前最後的願望就是要葬在中國,不把她的屍體葬在中國就不入土為安,由於俄國的戰亂太過兇險,為了防止死後屍體被敵人羞辱,白匪軍在深井下找到屍體後決定將伊莉莎白的屍體運送到相對安全的中國下葬。

於是1920年,伊莉莎白的屍體經過哈爾濱最終抵達北京,安定在了安定門外的東正教公墓,保住了伊莉莎白的屍身。而後因為她在世時救助過猶太人,所以在中國的流亡的猶太人同意將她的遺體運送到正在受到英國管制的耶路撒冷,因為是英國公主的女兒,所以英國人民欣然同意,最終將她安葬在馬利亞教堂。

之後在修道院為伊莉莎白樹立了她的雕像,來紀念這個傳奇女子,這個一生溫柔善良受到人民愛戴的女子,她將所有的溫柔與愛都獻給了這個國家,縱然因為生活,因為戰亂讓她失去摯愛,但是她仍然用愛來回報這個世界。俄羅斯為伊莉莎白恢復了名譽,還建立了一個表示懺悔的紀念碑,雖然伊莉莎白沒有收穫完美的結局,但是她用她的善良、堅強贏來了現在的正名。

在那一個年代,本來是一個幸福的公主,是一個幸福的妻子,卻因為戰亂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在那一個年代,一個善良為他人著想的貴族小姐,因為戰亂連自己的屍體都要擔心受到羞辱。她說請把我的屍體葬在中國是一種什麼樣子的絕望啊,還好,雖然經歷了很久很久,但最後,她的名譽還是得到了證明。

風吹過無痕,但你無法否認它來過。現在似乎已經體會不到戰亂的痛苦,但是伊莉莎白公主的光環永遠讓世人銘記,讓世人敬佩,讓我們每每回想起,都會為這樣的無疆大愛淚眼婆娑。

相關焦點

  • 她外婆是英國女王,妹妹是俄國皇后,她留下遺言:請把我葬在中國
    再比如俄國末代君主尼古拉二世,娶的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亞歷山德拉,而亞歷山德拉的姐姐伊莉莎白,又嫁給了自己丈夫的親叔叔謝爾蓋大公,這關係,想想都令人頭大。
  • 外婆是英國女王,妹妹是俄國皇后,她的遺願卻是葬在中國
    她的母親是維多利亞女王與阿爾伯特親王的第三個女兒愛麗絲公主,父親是黑森和萊茵河畔大公路德維希四世。而在成年後,與她結為姻親的是羅曼諾夫王朝的謝爾蓋·亞歷山大羅維奇大公,一位統治著莫斯科軍權的皇室男子。
  • 俄國末代皇后命運不幸,她的姐姐卻成了英國王室的祖先
    俄國末代皇后亞歷山德拉原名阿克莉絲,她是德國黑森達姆斯塔特大公路德維希的女兒,她的母親就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次女愛麗絲公主。愛麗絲公主嫁給德國黑森達姆斯塔特大公路德維希,一共生了六個孩子:二子五女。除了幼女早逝後,其它四個女兒影響了世界歷史,她們的子孫分布在歐洲各個王室。
  • 瑪格麗特公主臨終遺言,對女王姐姐的愛,貫穿了她的一生
    《君主政體的現實》一書的作者安德魯·鄧肯透露了瑪格麗特公主臨終前對於女王姐姐的真實看法。在接受《radio time》的採訪時,他表示瑪格麗特坦誠談論女王的次數非常少,這也是最後一次。據安德魯說,瑪格麗特由衷的敬佩與讚美「我的女王姐姐有一種光環,我印象非常深刻,當她走進房間時,整個場景就像是有一種無形的魔力。」公主還告訴作者,她經常會嘗試減輕女王陛下的工作壓力。
  • 孝莊皇后臨終前一句遺言,康熙為之操心了38年始終無法解決
    孝莊皇后臨終前一句遺言,康熙為之操心了38年始終無法解決 清朝歷史上有兩個女人獨掌大權,一個是清初的孝莊皇后,一個是晚清的慈禧,說來也有趣,孝莊皇后在一定程度上將清朝推向了高峰,然而慈禧卻把清朝推進了深淵,如果說慈禧陰險歹毒、懦弱不堪的話,那孝莊皇后就是她的反例,孝莊不僅胸懷大度,還培養出了清朝許多明君
  • 她是英國最美公主,英國女王心愛的妹妹,卻被渣男毀了一生!
    相信大家和小編一樣被赫本精湛的演技所折服,因為她將一個不諳世事又古靈精怪的安妮公主演得入木三分,可愛活潑又天真。其實《羅馬假日》中的安妮公主在現實生活中是有原型的,歷史原型就是英國瑪格麗特公主。她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妹妹,本人比赫本都美貌,但卻不幸遇到渣男,晚年連王冠都被賣掉。
  • 她是英國女王心愛的妹妹,《羅馬假日》的原型,卻被渣男毀一生!
    她是英國女王心愛的妹妹,《羅馬假日》的原型,卻被渣男毀一生!文/歷史真相大揭秘英國王室最美的瑪格麗特公主。她是伊莉莎白女王心愛的妹妹,卻比普通人活得還不幸福,最終在坎坷中走完自己的一生。最近看到凱特和新晉王妃梅根迅速上升至全球王室最美麗的人,排名直追摩洛哥王妃,人氣高漲。我忍不住想到我認為的英王室真正的美人,卻又相對少為人知的瑪格麗特公主,現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二世陛下的唯一的親妹妹。著名的電影《羅馬假日》就是以她為原型訴說的故事。
  • 俄國最後一位皇后:一生無自己孩子,死後請求埋在中國
    在俄國的最後一個王室中,她們的命運就如同貧民一樣悲慘。到最後就連最後一個沙皇的親人也被處死了,好多的人也受此牽連。在這些貴族中,最讓人同情的是大公爵夫人的死。  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女皇  1864年,伊莉莎白•費奧多羅芙娜在英國出生了。
  • 她曾是英國女王的妹妹,《羅馬假日》的原型,她的一生就是一本書
    她曾是英國女王的妹妹,《羅馬假日》的原型,她的一生就是一本書上世紀的受很多人歡迎的《羅馬假日》,在當時的電影界獲得了很大的成就,成為了當時的經典之作,由奧黛麗赫本所主演,在上世紀53年這部作品獲得了十項奧斯卡提名,和三項大獎。
  • 31位被殺宣教士的臨終遺言,看完淚奔......
    殉道日期:1900年8月15日殉道年齡:30歲殉道地點:山西省汾州府(今汾陽市)國籍:英國臨終遺言:「親愛的,我是何等渴望想見你們一面,但恐怕不會在地上了。我深愛你們,因為在地上我從未有過像你們那樣親密如我兄弟姐妹般的人,而你們也不會忘記長眠在中國的我吧。
  • 打開英國皇家珠寶盒!伊莉莎白女王,凱特王妃,黛安娜王妃的最愛
    儘管頭飾很多,但據說她特別喜歡弗拉基米爾·提亞拉(Vladimir Tiara)的頭冠。 此王冠伴隨著女王的出現率很高,其背後的歷史也相當豐富,它由俄國宮廷珠寶商CE Belin於1874年創建,是羅曼諾夫家族王朝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兒子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大公,給了他的新婚妻子瑪麗亞·帕夫洛夫娜(Maria Pavlovna)結婚禮物。
  • 孝莊太后不和丈夫合葬,也沒葬入清東陵,是因為她再嫁?
    因為孝莊太后既沒有葬入清初修建的清東陵,也沒有葬入雍正帝修建的清西陵,而且也沒有與丈夫皇太極合葬,而是孤零零的葬在了清東陵的風水圍牆之外,這無疑讓很多人疑竇叢生。而這也是孝莊太后沒有葬入清東陵風水圍牆之內最重要的原因。至於康熙帝為何遲遲不給祖母安葬,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糾結。在孝莊太后剛剛去世時,不論是明朝還是清初,都是帝後合葬,這是祖制,但是孝莊太后的遺言卻說不願因為自己再開丈夫昭陵的地宮,想在孝陵附近安厝,深受祖母大恩的玄燁怎麼會違逆祖母的遺言呢?在祖訓和祖母遺言之下,康熙帝糾結了。
  • 純元皇后才是真的腹黑,她臨終前的一句話,讓宜修終身不得寵愛
    儘管雍正擁有後宮佳麗三千,但是對於他來說沒有人能夠比得上純元在他心中的分量,整部劇中,雖然純元皇后從來沒有出現過,但是她貫穿始終,甄嬛的得寵和失寵都是和她有關
  • 俄國歷史上最倒黴的皇后——不祥之人末代皇后聖亞歷山德拉
    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夫娜是俄國最後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后。她在世期間受到俄國各方勢力的排擠,被視為不祥之人;她的行為也是詬病多多,以至於龐大的沙俄帝國在她的「指手畫腳」下每況日下,最終招來了宏大的革命,走上了窮途末路。聖亞歷山德拉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父親是德意志黑森和萊茵的大公,可謂出身名門。
  • 她二度進宮,皇帝專為她空設六宮,臨終卻說:她是災禍,陪葬吧
    除了這些因素之外,剩餘得寵的就可以說是憑藉真本事了,比如說乾隆的富察皇后,李世民的長孫皇后,今天要說的這位也得到了專寵,可惜她不得善終。她曾二度進宮,皇帝還專為她空設六宮,臨終卻說,她是災禍,陪葬吧。
  •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臨終遺言?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人物都曾在臨終前說出過一段深入人心的遺言,下面就來盤點幾段比較著名的臨終遺言。1、劉備臨終託孤劉備作為有名的「草根皇帝」,其人生本就算是一個傳奇,而他臨終前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的那段遺言也是流傳千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孝莊太后臨終前一句遺言,康熙至死無解,38年後雍正上位輕鬆破解
    在清朝歷史上,孝莊皇太后是一位繞不過的奇女子,她作為皇太極的妻子,為清軍入關後迅速穩定局面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可是在她去世之前,她特意吩咐孫子康熙皇帝說:「我去世之後,就不要『驚動』太宗皇帝了,而且在我的心裏面,一直牽掛著你和你的父親,也不忍心離你們而去,因此在我去世之後,一定要將我葬在孝陵附近,如此我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 甄嬛傳皇后死也不明白,她派剪秋來看臥床不起甄嬛是她最大敗筆
    自打甄嬛一進宮,皇后便在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一是擔心她為人所用,站在自己的對立面,二是擔心她自立山頭,成為自己的對手,所以當務之急,皇后必須要讓甄嬛成為自己人
  • 《甄嬛傳》:其實她也是殺害純元皇后的幫兇
    想必看過電視劇的都知道陵容臨終遺言是甄嬛扳倒皇后的一大助力,她通過姐姐追姐姐聯想到「皇后殺了皇后」,順藤摸瓜查出當年純元究竟怎麼死的,讓皇上知道,這才徹底的扳倒了皇后。劇中宜修也是痴情之人,她怨恨姐姐純元搶走了她嫡福晉的位置,怨恨分走了丈夫的寵愛,但也不至於要對自己姐姐痛下殺手,應該在她兒子夭折後陷入絕望,而此時純元便有了身孕,想必是這個時候有了殺心,在劇中宜修有說過「自己兒子夭折之時候純元懷孕,是純元的兒子索了她的兒子的命嗎,她又怎能容忍害死她兒子的人做上太子之位呢」 ,接二連三的失去,怎不會新生怨恨。
  • 皇后寶座被妹妹截胡,愛她的老公又早逝,但她卻成為歐洲貴族富豪
    ,最終是一場悲劇;姐姐沒當上皇后,卻比她的皇后妹妹更幸福,她家至今是歐洲有名的貴族富豪,比廢黜王室勢力更大。準婆婆的小雷達親眼掃中了她:性格溫柔,儀態莊重,長得也不錯,堪為皇后。轉眼妹妹當皇后,姐姐已被遺忘。她整天悶悶不樂,只願意一個人散步、畫畫,到鄉村看望窮人病人,是最早的慈善家。日子一天天過去,當時22歲的姑娘還沒結婚,就是「剩女」,她算是超級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