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皇后臨終前一句遺言,康熙為之操心了38年始終無法解決

2021-01-09 騰訊網

孝莊皇后臨終前一句遺言,康熙為之操心了38年始終無法解決

清朝歷史上有兩個女人獨掌大權,一個是清初的孝莊皇后,一個是晚清的慈禧,說來也有趣,孝莊皇后在一定程度上將清朝推向了高峰,然而慈禧卻把清朝推進了深淵,如果說慈禧陰險歹毒、懦弱不堪的話,那孝莊皇后就是她的反例,孝莊不僅胸懷大度,還培養出了清朝許多明君,在清朝歷史上留下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孝莊皇后有三個身份,她不僅是皇太極的寵妃,也是順治皇帝的母親,更是康熙的祖母。歷史上對她的評價非常高,有人說她是清朝歷史為數不多的傑出女政治家,有人說如果不是她,清朝也不可能誕生明君康熙了。但是孝莊與順治的關係卻不太好,在順治看來,不管孝莊做什麼,都是為了獨攬朝中大權,甚至他作為皇帝,也不能得到自己的愛情,順治唯一喜歡的妃子是董鄂妃,但是孝莊卻出於政治目的,將其拆散,沒過多久董鄂妃便死了,這更加讓母子關係變得水深火熱,順治皇帝也鬱鬱而終。

康熙年幼時,得過天花,父母都嫌棄他,只有孝莊對他不離不棄,這讓康熙對祖母的感情又深了一分。順治死後,年僅8歲的康熙登基,孝莊攝政,在康熙尚不懂事的年紀裡,孝莊手把手的交給康熙治國之道以及帝王之道,甚至還幫其鬥敗權臣鰲拜,很多人都會想,為什麼孝莊皇后不獨攬大權,自己做個女皇帝呢?其實很多時候,皇帝並不是你想做就做的,當時清朝內憂外患,做女皇帝就是亂上添亂。況且康熙與孝莊祖孫情深,在孝莊看來,康熙是難得一見的帝王人才,由他統治帝國,會好很多。

但是正因為祖孫兩濃厚的關係,在孝莊死後,康熙一直為祖母的臨終遺言操心,孝莊說:「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我也捨不得你們父子,將我埋葬在孝陵附近吧」。關於這個問題,史學家們也有很多猜想,普遍認為是孝莊皇后下嫁給了多爾袞,兩人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係,否則皇太極死後,多爾袞明明能登帝的,卻助力孝莊的兒子登基,不過這也只是史學家們的猜想,並沒有實際證據。

其實,帝王陵墓是有規矩的,皇帝死之前,是有權指定妃子隨葬的,但皇太極並沒有這麼做,而在他死後,帝王家族出於「卑不動尊」的考慮,皇后或太后死去就不能再進入地宮了,以免「打擾皇帝」,這也正是孝莊不願合葬的官方說法。而康熙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到了雍正時,就將孝莊葬在了東陵。

相關焦點

  • 孝莊太后臨終前一句遺言,康熙至死無解,38年後雍正上位輕鬆破解
    孝莊 作為太皇太后的臨終囑託,一生最為敬仰她的康熙皇帝,面對這則遺言卻犯難了,原因很簡單,孝莊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妻子,按照朝廷的制度,她去世之後應當和皇太極合葬
  • 孝莊臨死前的一句遺言,康熙至死無解,雍正上任後輕鬆破解
    孝莊在去世前給小孫子留下一句遺言:「太宗皇帝去世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且我心裏面也捨不得你的父親和你這句遺言卻成了小孫子的一個艱苦,孝莊讓康熙在她去世後把她埋葬在順治帝陵墓孝陵的附近,不要把她和皇太極葬在一起。按照葬制孝莊死後要和皇太極合葬在一起,這下可把康熙難住了,他不敢違背祖母的遺言,但是又不能違背祖制,所以只能將她的靈樞放在暫安奉殿,康熙至死都沒有解決孝莊的陵寢成就。
  • 孝莊死後35年,棺材才真正放入皇陵,康熙也有他的難言之隱!
    康熙在誦讀祝文時涕淚交頤,說:「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至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極之恩,畢生難報……若大算或窮,願減臣齡,冀增太皇太后數年之壽。」然而自然規律是無法抗拒的,該月二十五日,孝莊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以七十五歲的高壽安然離開了人世......
  • 赫舍裡氏並非嫡出,為何還能做康熙的皇后?孝莊:娶她是唯一選擇
    (1665年)九月,康熙皇帝大婚,正式迎娶了首輔大臣索尼的孫女赫舍裡氏,並將其冊封為皇后,這便是歷史上康熙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但他畢竟有勇無謀,並且是常年依附於鰲拜,無法成為康熙和孝莊的堅實依靠。不過孝莊還是給予了遏必隆足夠的重視,並讓康熙迎娶了他的女兒鈕祜祿氏為妃,以對其進行拉攏,即便是遏必隆不選擇站在康熙和孝莊一邊,但只要遏必隆保持中立,那麼也將使得局面朝著更加有利於康熙和孝莊的方向發展。
  • 孝莊皇后死後37年不下葬,原因為何?臨終遺言說了什麼?
    一位來自蒙古大草原的女子最終成為了皇太后,清朝的皇太后,並對中國清朝的早期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她就是孝莊皇太后,孝莊皇后變成了科爾沁蒙古草原的親王的女兒,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後者增加在中國的東北,努爾哈赤建立後期強度不強,為了和明代形成權力制衡,建立在政治、國家政策下,皇太極孝莊皇后最終結婚了
  • 孝莊皇后與多爾袞真的有一腿?
    起初以為是戲說之言,細看之下才覺得編劇水平很好,很多演繹出來的故事情節是有歷史合理性的。多爾袞與孝莊文皇后之間的感情戲被處理得盪氣迴腸,這當然不是實有其事。歷史上的孝莊皇后與多爾袞,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呢?有關多爾袞和孝莊皇后之間的香豔故事,遍查史料,都是沒有。可是後世認為他們有故事的,卻不絕如縷。因為史料無記載,孝莊與多爾袞的故事便僅止於傳說。
  • 孝莊文皇后的一次的正確決策,帶來了康熙一生最愛的女人
    鰲拜態度專橫,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以及其他的輔政大臣,放在眼裡。而此時歷經三朝、經歷多次宮廷鬥爭的索尼,以年老多病為由,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持不與鰲拜發生衝突的迴避態度。遏必隆生性庸懦,且與鰲拜同為鑲黃旗,遇事多阿附鰲拜;蘇克薩哈因曾是攝政王多爾袞舊屬,為其他朝臣所惡,勢單力薄。
  • 康熙為何將祖母孝莊太后在暫安奉殿裡停留了37年不下葬?
    康熙二十六年臨近春節,75歲的孝莊太后去世,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孝莊死後整整37年沒有下葬,其棺槨一直停留在暫安奉殿達37年之久,直到雍正三年,雍正帝才為孝莊太后建昭西陵,孝莊太后才真正入土為安,那麼,為何孝莊太后會在死了37年之後才下葬呢?
  • 康熙才12歲,孝莊為何急於讓他大婚?孝莊的權謀之術遠勝慈禧
    但是,不同於慈禧太后的臭名昭著,孝莊太后的後世之名極佳,有「千古賢后」的美譽。  孝莊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原名布木布泰,是出生在科爾沁草原上的蒙古貴族之女,她13歲嫁皇太極為側福晉,26歲生皇九子福臨,31歲喪夫孀居,先後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幼帝,為大清江山的穩固做出了傑出貢獻。  更難得的是,孝莊掌權而不擅權,這是她與慈禧的本質區別。
  • 孝莊太后死後在殿中停屍近40年,為什麼康熙一直不將祖母下葬呢
    在孝莊皇太后歸天之後,康熙皇帝並沒有將她立即下葬,而是選擇將祖母孝莊皇太后先暫時放在了清東陵外的「暫安奉殿」裡,這一放足足高達37年。很多人第一時間會將康熙皇帝的這種舉動歸結到不孝順這三個字上,不過事實背後的真相正相反,正是康熙皇帝太孝順,他才足足把自己祖母的屍體存放了高達37年之久。
  • 孝莊臨終前囑咐康熙:不要與皇太極合葬!和這個男人有關係嗎?
    孝莊皇后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永福宮莊妃,從小就被譽為「滿蒙第一美女」,是從科爾沁草原上飛出的鳳凰。她是皇太極的皇后、順治帝福臨的生母、康熙帝玄燁的祖母。孝莊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她一生歷經四帝,跨越五朝,先後保護培養了順治、康熙兩位歷史名君。
  • 她是康熙出身最高的皇后,死後坤寧宮無人敢住,孝莊親自祭拜
    原來,康熙初年,孝莊太后在給孫兒康熙選擇嫡妻人選的時候,孝昭皇后也是備選人員之一,但是她的父親遏必隆兩面三刀,凡事依附於鰲拜,而且這孝昭皇后還是鰲拜的義女,因此,孝莊太后便選擇了正黃旗索尼的孫女赫舍裡氏。
  • 康熙為何將祖母孝莊太后在宮中停屍足足37年不肯下葬?
    公元前1688年1月27日,也就是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太后去世了。要知道這個孝莊太后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她可是有輔佐了順治和康熙兩代偉大帝王的女人。甚至有一些人把她的歷史功績和呂后、武則天等強人相提並論。
  • 孝莊太后不和丈夫合葬,也沒葬入清東陵,是因為她再嫁?
    清東陵航拍他在孝陵附近(清東陵風水圍牆之外)為祖母建立了暫奉安殿以暫時安置祖母的靈柩,這一停靈就是37年。康熙帝每年都會去暫奉安殿祭祀祖母,但始終沒有給祖母建陵、下葬。這其實是很奇怪的,須知,在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77歲的仁憲皇太后逝世,康熙帝對嫡母的逝世也是痛苦異常,就在嫡母逝世後不久,康熙帝就將嫡母葬入了孝陵東部的新陵(最早在康熙三十二年已有記載),因在孝陵之東,在康熙五十八年,改新陵為孝東陵,而孝東陵也成為清朝第一座皇后陵。
  • 康熙王朝:容妃去世前還在「刷馬桶」,康熙為何要追封她為皇后?
    《康熙王朝》中,容妃是一位集古典美於一身的女子,既有高雅的顏值,也有傳統的賢惠。然而,本該成為賢妻良母的她,卻不幸承受了命運的捉弄。康熙將容妃一貶再貶,為何等她去世又封其為皇后?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剛登場的容妃,柔情似水,在康熙眼裡,她是妻子;在藍齊兒眼裡,她是母親;在孝莊眼裡,她是一位好孫媳。正如尋常夫妻一樣,容妃與康熙的關係,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出現變化。以藍齊兒外嫁噶爾丹為標誌,容妃已經不再是那個容妃,夫妻之間的共同語言明顯少了。康熙看她,既不是山,也不是水。
  • 「原創」《孝莊秘史》和《康熙秘史》前後矛盾了
    《孝莊秘史》和《康熙秘史》同為尤小剛執導的電視劇,演員也是大同小異的一群人。但是他們在歷史人物的創作上卻有點差別。因為咱們在《清史稿》裡面看到是端敏公主是孝惠章皇后的養女。也就是說《康熙秘史》的編劇想說多爾袞的兒媳婦是孝惠章皇后的親妹妹。《清史稿》和《康熙秘史》誰對誰錯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和《孝莊秘史》的無兒無女矛盾了。
  • 「原創」《孝莊秘史》和《康熙秘史》前後矛盾
    《孝莊秘史》和《康熙秘史》同為尤小剛執導的電視劇,演員也是大同小異的一群人。但是他們在歷史人物的創作上卻有點差別。因為咱們在《清史稿》裡面看到是端敏公主是孝惠章皇后的養女。也就是說《康熙秘史》的編劇想說多爾袞的兒媳婦是孝惠章皇后的親妹妹。《清史稿》和《康熙秘史》誰對誰錯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和《孝莊秘史》的無兒無女矛盾了。
  • 蘇麻喇姑為何寧死不嫁康熙,病逝前一封信道出緣由
    小小年紀蘇麻喇姑剛進宮就憑嘴甜獲得孝莊喜愛,一句一個婆婆哄得孝莊心花怒放。  孝莊直接挑她做貼身宮女,她說出小康熙玄燁感染天花時,傷心的順治遷怒於她決定殺她,孝莊不得不偷偷送她出宮。  小康熙服藥之後就痊癒了,孝莊至此之後更加看重她,直接把她晉升為康熙的貼身宮女。  圍牆高築的紫禁城,一方封存權力的天地,蘇麻喇姑就這樣走了進來,而且走到了一把手的身邊。  成為皇帝救命恩人的蘇麻喇姑,頗有點一步登天的感覺。  孝莊告誡她:既要把康熙當弟弟,又要把康熙當主子。
  • 孝莊死後,抬棺材途中發生了一件怪事,導致她的棺材37年後才被下葬
    提起孝莊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她是大清國入主中原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傳奇的賢良后妃,還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直到今天,她身上的傳奇仍然未減半分,以她為題材的影視劇、作品數不勝數,且播放率節節攀高。
  • 孝莊死後,抬棺材途中發生了一件怪事,從此她的屍體被放置了37年
    提起孝莊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她是大清國入主中原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一生培養、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傳奇的賢良后妃,還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直到今天,她身上的傳奇仍然未減半分,以她為題材的影視劇、作品數不勝數,且播放率節節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