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臨死前的一句遺言,康熙至死無解,雍正上任後輕鬆破解

2020-11-17 騰訊網

多年前,一部電視劇《孝莊秘史》把孝莊和皇太極、多爾袞乃至降臣洪承疇之間的感情刻畫得那叫一個細膩,尤其是咆哮哥馬景濤扮演的多爾袞死去的那一集,不知賺了多少眼淚。還有一部《康熙王朝》,斯琴高娃扮演的孝莊則大氣磅礴智勇兼備,一派女強人形象。孝莊在十三歲的時候,就嫁給了皇太極。一生可謂是如履薄冰,從後宮眾多妃子中脫穎而出,憑藉自己的能力籠絡了一大批人。

清朝初期叱吒風雲的女子當屬孝莊太后。孝莊太后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人,在那個爾虞我詐的朝廷上,她和順治不但是孤兒寡母,還孤立無援,處處都要受攝政王多爾袞的掣肘,經過腥風血雨,還扶持著自己的兒子福臨登基。可惜順治皇帝太專情,因為一個女人便要出家,後來還鬱鬱而終,順治早逝之後,已經一大把年紀的孝莊太后又要從小提拔自己的小孫子康熙,可以說她為大清的盛世基業的奠定立下了汗馬功勞,孝莊於康熙二十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五歲,壽終正寢。

孝莊在去世前給小孫子留下一句遺言:「太宗皇帝去世已久,不可為我輕動,況且我心裏面也捨不得你的父親和你,不忍心遠去,我死後,務必把我安葬在孝陵(順治皇帝的陵墓)附近,這樣我此生就無憾了。」這句遺言卻成了小孫子的一個艱苦,孝莊讓康熙在她去世後把她埋葬在順治帝陵墓孝陵的附近,不要把她和皇太極葬在一起。按照葬制孝莊死後要和皇太極合葬在一起,這下可把康熙難住了,他不敢違背祖母的遺言,但是又不能違背祖制,所以只能將她的靈樞放在暫安奉殿,康熙至死都沒有解決孝莊的陵寢成就。

孝莊並無與皇太極合葬於關外昭陵,而是哀求別葬於關內盛京之西的昭西陵。如此出於事理之外的哀求,引發了多方的忖度,世人覺得發生這種變故極能夠是下嫁之故。在中國傳統的喪葬禮節中誇大的是「入土為安」,但康熙卻三十多年不葬祖母,固然雍正說明為康熙與祖母感情篤深,不忍下葬,但這始終是說不過去的,其中必有迫不得已的隱衷。

一種說法來自於別史,說孝莊最初為了讓兒子做穩皇位而下嫁多爾袞,孝莊深感自己沒有面子和皇太極合葬,不如葬在皇陵的門口,看護後世後代,翻看清朝正史,並無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的記載。朝廷官方追尊她是皇太極的皇后,認同她的終身是個正派的女政治家。因而孝莊下嫁多爾袞能夠歸類為緋聞,既然是緋聞,無顏復見皇太極的說法便不靠譜了。

孝莊的棺槨在暫安奉殿一放就是30多年。雍正繼位後,馬上著手解決這個困擾了康熙30多年艱苦。雍正皇帝與大臣們討論了很久,最後決定遵守孝莊皇太后的遺言,將她葬在清東陵。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孝莊皇太后的棺槨正式葬入昭西陵地宮。這困擾了康熙一輩子的艱苦,雍正只花了三年的光陰就解決了。孝莊皇太后,這個傳奇女人的魂魄終究得到了安息。

相關焦點

  • 孝莊太后臨終前一句遺言,康熙至死無解,38年後雍正上位輕鬆破解
    孝莊 作為太皇太后的臨終囑託,一生最為敬仰她的康熙皇帝,面對這則遺言卻犯難了,原因很簡單,孝莊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妻子,按照朝廷的制度,她去世之後應當和皇太極合葬
  • 孝莊皇后臨終前一句遺言,康熙為之操心了38年始終無法解決
    孝莊皇后臨終前一句遺言,康熙為之操心了38年始終無法解決 清朝歷史上有兩個女人獨掌大權,一個是清初的孝莊皇后,一個是晚清的慈禧,說來也有趣,孝莊皇后在一定程度上將清朝推向了高峰,然而慈禧卻把清朝推進了深淵,如果說慈禧陰險歹毒、懦弱不堪的話,那孝莊皇后就是她的反例,孝莊不僅胸懷大度,還培養出了清朝許多明君
  • 康熙臨死前最牽掛的孫子,深受雍正重用,為何卻被乾隆囚禁至死?
    他是康熙皇帝臨死前最牽掛的孫子,比弘曆更受寵愛,深受雍正帝王重用,但是在乾隆皇帝登基之後,將他囚禁至死。
  • 康熙為何將祖母孝莊太后在宮中停屍足足37年不肯下葬?
    難道是康熙對自己的祖母不舍嗎?其實說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說孝莊太后臨死前的遺言了,她在臨死前是和康熙說過的,不希望自己死後和丈夫皇太極葬在一起。可以肯定孝莊和皇太極是沒有什麼感情的,而且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也不多。孝莊不願意給丈夫葬在一起,也不難理解。那麼,皇太極是葬在了哪裡呢?
  • 雍正臨死前說了句話,令乾隆年老後才想明白,贊老爹眼光獨到
    大清朝是許多影視作品改編的王朝,因為他們的歷史故事實在是太豐富了,可以改編的題材很豐富,比如說孝莊年輕時的愛恨情仇,順治帝對董鄂妃的至死不渝,康熙時期的政治手腕還有九龍奪嫡,雍正的皇位史還有後宮史,乾隆的悠閒自得,以及後來的慈禧上位史,都是眾多拿來改編的歷史題材。
  • 帝號:康熙、雍正、乾隆字面後的秘密
      侯先生的話當然是句笑談,但清朝距離我們最近,由於各種清宮劇的影響,我們確實對清代的皇帝比較熟悉,清代共有12個皇帝,入關前在東北有倆,入關後是十個,分別是:天命、天聰、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
  • 孝莊太后死後在殿中停屍近40年,為什麼康熙一直不將祖母下葬呢
    這一現象的出現,並不是康熙皇帝自己所能左右的,他也想儘快的將自己祖母的棺木安置好,畢竟自古以來就有著「落葉歸根,入土為安」的說法,只是孝莊太后臨死之前的囑咐和清朝皇陵規矩發生了違背
  • 為什麼孝莊死後37年才下葬,原來是她死時給康熙留了一個難題
    接下來咱們來看看孝莊死的時候留下的遺囑,她死的時候還囑咐康熙,說太宗皇帝埋葬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就不要再動他的陵墓了,如果再建造一個陵墓的話,又有些不值得,不如直接在清東陵找個地方安葬了就是了,而且自己對順治和康熙也比較眷戀,不想葬的太遠。  而從孝莊的眼中來看,這似乎就很合適,但是在康熙眼中,這是一個大難題。
  • 康熙遺言殺大阿哥和廢太子!雍正為何不聽?三點原因,雍正很高明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可惜康熙晚年,也出現了一大汙點,這就是著名的「九子奪嫡」。搞得清廷上下,人心惶惶,康熙自己都心力交瘁。以至於此事件完結後,康熙特意召集來了那些王公和重臣等,當場留下了遺言:「朕萬年之後,大阿哥(胤禔)、二阿哥(廢太子胤礽)斷不可留,爾等內如有留之者,即系擾亂國家之人」。
  • 雍正繼位之迷(2):康熙遺詔
    奉皇太后懿旨:皇帝誕膺大位,理應受賀,至與我行禮,有何關係。況先帝喪服中,即衣朝服,受皇帝行禮,我心實為不安,著免行禮。是日王大臣等又繕摺固請,皇太后仍不允。上又再三懇請。奉皇太后懿旨:諸王大臣等既援引先帝所行大禮,懇切求請,我亦無可如何。今晚於梓宮前謝恩後,再行還宮。      辛丑二十日。上即皇帝位。
  • 甄嬛原型乾隆皇帝的生母死後為何沒和雍正皇帝合葬?她不願意嗎?
    她是整個大清朝難得的有福的皇后,她得到了雍正皇帝和兒子乾隆皇帝的愛。然而她死後卻沒有和丈夫合葬。是她不願意和皇帝合葬嗎?甄嬛原型——孝聖憲皇后沒有拒絕與雍正合葬如果是電視劇《甄嬛傳》裡的甄嬛,死前留下遺言拒絕與皇帝合葬有可能,但是,歷史上,甄嬛的原型拒絕與雍正皇帝合葬就沒有歷史依據了。
  • 權臣鰲拜,到底怎麼死的?康熙:病死;雍正:病死;嘉慶:別鬧了
    巔峰時期的鰲拜,黨羽勢力遍及朝廷上下、京城內外,甚至連康熙皇帝身邊的近侍太監、大內侍衛都是其親自安排。為了扳倒鰲拜,康熙皇帝隱忍數年,不惜犧牲了忠誠的舒克薩哈;為了扳倒鰲拜,孝莊太后甚至親自出面拉攏了輔政大臣之首——索尼。此時的鰲拜,遠勝於雍正朝的年羹堯、乾隆朝的和珅,甚至能比擬順治朝的多爾袞。
  • 八阿哥臨死前留下的遺書,究竟給雍正帶來多大的觸動
    在《雍正王朝》中,在老八死後,對於八阿哥,也就是阿其那臨死前留給雍正皇帝的那份遺書,雍正談不上恐懼,他也不可能會恐懼,此時的雍正已經在位13年,皇位早已經穩固,曾經對他威脅最大的八爺黨,也隨著那次著名的武力逼宮之中土崩瓦解,徹底消失不在,甚至在這一時期,康熙逼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弘時,為弘曆,也就是後來乾隆皇帝的登基徹底掃平出路,這一刻的雍正雖然還想著是否可以多活幾年,但對於他的政治道路來說
  • 《雍正王朝》中八爺臨死前留給雍正的一封信,雍正看了為何會恐懼
    雍正和八爺的恩恩怨怨太久太長,所以當他看到八爺臨死留的這封信,回想起往事,往日的一切歷歷在目,老八這封臨死前的信寫的很真摯,很動情,他的皇上四哥確實很累了,累的心力交瘁,看到這封信,雍正更多的是心痛、無奈,想起康熙臨死對他說的話: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
  • 康熙為何將祖母孝莊太后在暫安奉殿裡停留了37年不下葬?
    康熙二十六年臨近春節,75歲的孝莊太后去世,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孝莊死後整整37年沒有下葬,其棺槨一直停留在暫安奉殿達37年之久,直到雍正三年,雍正帝才為孝莊太后建昭西陵,孝莊太后才真正入土為安,那麼,為何孝莊太后會在死了37年之後才下葬呢?
  • 孝莊太后究竟做了什麼,能得康熙如此敬重?她是祖母,更是親娘
    雍正皇帝登基後,曾經在《大清景陵聖德神功碑文》對孝莊太后有過如此評價:皇考自幼齡奉孝莊文皇后慈訓,凡飲食起居、視聽言動,皆有矩度。這句話以後才是雍正對康熙皇帝的積極評價,也就是說,雍正皇帝也堅定認為康熙高尚的品質、優良的作風、高雅的氣質,幾乎都來自於孝莊太后的「鞠養教誨」。
  • 為何乾隆為多爾袞平反昭雪,康熙和雍正為何沒有
    那麼,順治之後的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沒有承受過多爾袞的威壓,又或多或少的了解一點多爾袞對大清功勳,作為千年難遇的聖明君主為何不為多爾袞平反呢?康熙不為多爾袞平反的原因有二,第一,康熙在位前期,雖然父親順治不在了,但祖母孝莊皇太后還在,多爾袞和孝莊的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天下臣民心裡都有所了解,不論兩個人有沒有臣民猜測的那種關係,康熙都會投鼠忌器。
  • 雍正臨死前除掉一人,讓乾隆坐穩60年的江山,自己卻遺臭萬年
    它經歷康熙、雍正、乾隆三個帝王,令人奇怪的是如今談到功績的時,我們常想到康熙和乾隆,卻會下意識忽略了處於二人之間的雍正,事實上雍正做出了不菲的貢獻,是康乾盛世的重要推動者。1722年康熙病逝於暢春園,同年四皇子胤禛登上帝位,也就是後來的雍正。康熙在位61年,乾隆在位60年,與之相比,雍正在位時間可謂太短,只有13年。
  • 《雍正王朝》,八阿哥胤禩死前留下一封信,雍正帝看了為何恐懼?
    其實雍正當時說不上是恐懼,更多的是落寞和無奈。電視劇最後結尾就是以雍正閱讀老八胤禩臨死前給他寫的信,最終雍正吐血而死。老八胤禩臨死這封信可謂是一招攻心,給予了雍正致命一擊信中開頭那一段阿其那謹上雍正皇帝四哥御覽,就已經讓雍正動容,緊接著那一句「我輸了,但是你贏了嗎?」
  • 《雍正王朝》雍正比康熙,差幾個鄔思道?
    同樣《雍正王朝》聽起來像是雍正的事情,可是前20集康熙還活著,雍正雖然幹練,但比起康熙還是差距不小。也許有人不滿意這樣的比較,也許到了《乾隆王朝》裡,雍正又成了碾壓乾隆的存在。可就前面這兩部劇來說,雍正確實不如康熙,他的「瑕疵」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