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才12歲,孝莊為何急於讓他大婚?孝莊的權謀之術遠勝慈禧

2020-12-27 網易

2020-12-26 05:49:38 來源: 內涵大天下

舉報

  清朝曾出現過兩個主宰帝國命運的女政治家,其中一個就是清末的慈禧太后,而另一個則是清初的孝莊太后。但是,不同於慈禧太后的臭名昭著,孝莊太后的後世之名極佳,有「千古賢后」的美譽。

  孝莊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原名布木布泰,是出生在科爾沁草原上的蒙古貴族之女,她13歲嫁皇太極為側福晉,26歲生皇九子福臨,31歲喪夫孀居,先後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幼帝,為大清江山的穩固做出了傑出貢獻。

  更難得的是,孝莊掌權而不擅權,這是她與慈禧的本質區別。不過,孝莊雖然不貪戀權力,卻也是善於權謀的絕頂高手,若非如此,她也不可能憑一己之力改變了清初的政治格局。

  

  孝莊太后的孫子康熙皇帝乃是清朝最有作為的皇帝,有「千古一帝」之稱,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與另類,其中非常值得玩味的一條就是過分早婚。

  康熙皇帝8歲登基,12歲大婚,而且,古人都是採用虛歲,康熙出生於1654年,1665年大婚時實際上剛剛11周歲。這樣的年齡,在如今只是個小學生,即便在古代也絕對沒到成家立業之時。

  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早亡,大婚之事完全是祖母孝莊太皇太后一手安排的。那麼,孝莊到底為什麼急於讓年僅12歲的康熙小皇帝大婚呢?

  

  孝莊的兒子順治皇帝以及孫子康熙皇帝都是衝齡繼位,早期實權均掌控在輔政大臣手中。順治初年,統攬大權的乃是攝政王多爾袞,多爾袞既是順治皇帝的親叔叔,同時也與孝莊交情匪淺,所以,孝莊基本可以把控局勢。

  但康熙初年的局勢卻發生了巨大轉變,當時掌控朝政的是歷史上著名的「輔政四大臣」,即: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輔政大臣的人數由一個變為四個,而且這四個人與孝莊並無深交,所以康熙皇帝的江山比順治皇帝的江山更加不穩固,危險係數更高,這一點從後來的鰲拜亂政中就不難得到佐證。

  孝莊太后急於讓康熙皇帝早日大婚,那是因為按照清廷的習慣,大婚就意味著成年,意味著不再是幼帝。對於衝齡繼位的皇帝來說,通常情況下大婚後不久就要親政,即把朝政大權從輔政大臣手中收回,這才是孝莊真正想要的。

  

  孝莊的權謀之厲害還遠不止於此,再來看看她為康熙小皇帝精挑細選的后妃。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的大婚,康熙皇帝一次娶了兩位女子入宮,分別是皇后赫舍裡氏和皇妃鈕祜祿氏,她們絕非尋常女子,而是大有來頭——赫舍裡氏是首輔大臣索尼的孫女,而鈕祜祿氏則是另一位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兒。

  孝莊太皇太后選赫舍裡氏和鈕祜祿氏為康熙后妃,其用意也很明顯,就是要拉攏索尼和遏必隆。「四大輔臣」中有兩個成了皇親國戚,另外兩個就很難興風作浪,這正是孝莊的心機之深。

  歷史證明,孝莊的心思沒有白費,康熙皇帝大婚後得到了索尼的全力支持,遏必隆也低調收斂了很多,而蘇克薩哈和鰲拜則是向來不和,接下來康熙皇帝只需坐山觀虎鬥,利用鰲拜除掉了蘇克薩哈,然後又一舉滅掉了鰲拜,實現了權力的平穩回收。

  

  利用皇帝大婚操控朝政的清朝太后不止孝莊一人,還有前文提及的慈禧。與康熙皇帝的早婚恰恰相反,光緒皇帝是在18歲的時候才大婚的,這在清廷皇帝裡算是非常晚的。

  光緒皇帝的「晚婚」也是慈禧太后的心機所在,她想繼續名正言順地垂簾聽政,所以就把光緒皇帝的大婚之事一拖再拖,到最後實在無法繼續拖了,她就乾脆把自己的親侄女嫁給光緒皇帝為皇后,如此一來,慈禧太后更加穩固了葉赫那拉家族的勢力。

  對比孝莊和慈禧不難發現,這是兩個層次完全不同的女人,孝莊苦心孤詣,為的是兒孫的江山,而慈禧費盡心機,為的卻是自己的利益。

  參考資料:《清實錄》、《清史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孝莊皇太后在康熙眼中慈祥和藹,為何在順治眼中卻極其厭惡她?
    多爾袞、豪格都想要爭一爭,在這個節骨眼上,孝莊突然覺得輔佐自己的兒子成為皇帝,對自己和兒子而言才是最好的出路,於是孝莊開始了各種奔走。而多爾袞憑藉自己的實力與孝莊的私情,在對待順治的時候,態度就更加強硬和專制。 這些都讓6歲登基的順治感到極端的不舒服,他的內心其實是厭惡這種畸形的關係,還有自己仰人鼻息的生活,可是當時的孝莊已經在政治旋渦裡無法自拔,不能顧及兒子的感受,這也讓這對本應該惺惺相惜的母子,心離得越來越遠。
  • 從兩個方面進行對比,看孝莊與慈禧誰更勝一籌?
    《康熙王朝》中斯琴高娃老師所塑造的孝莊可謂是深入人心,其政治手腕成熟老道,在清初政壇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樣,一部《走向共和》也讓很多觀眾重新認識了慈禧。這兩位政治女強人,撐起了半部清代史。孝莊與慈禧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她們都是歷經三朝,輔佐了三位帝王。
  • 康熙為何殺了吳應熊,孝莊求情為什麼沒有效果?
    都臨被砍頭了,吳應熊和孝莊早已成敵我關係了,兩個人卻都還在演戲,可見清初各種政治關係錯綜複雜。孝莊對「三藩」的基本態度就是籠絡,然後慢慢地熬死它,因為當時康熙比吳三桂唯一大的優勢就是比他年輕,比他有時間。
  • 康熙為何將祖母孝莊太后在暫安奉殿裡停留了37年不下葬?
    康熙二十六年臨近春節,75歲的孝莊太后去世,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孝莊死後整整37年沒有下葬,其棺槨一直停留在暫安奉殿達37年之久,直到雍正三年,雍正帝才為孝莊太后建昭西陵,孝莊太后才真正入土為安,那麼,為何孝莊太后會在死了37年之後才下葬呢?
  • 孝莊皇后臨終前一句遺言,康熙為之操心了38年始終無法解決
    孝莊皇后臨終前一句遺言,康熙為之操心了38年始終無法解決 清朝歷史上有兩個女人獨掌大權,一個是清初的孝莊皇后,一個是晚清的慈禧,說來也有趣,孝莊皇后在一定程度上將清朝推向了高峰,然而慈禧卻把清朝推進了深淵,如果說慈禧陰險歹毒、懦弱不堪的話,那孝莊皇后就是她的反例,孝莊不僅胸懷大度,還培養出了清朝許多明君
  • 為何孝莊、甄嬛、慈禧通通落榜?看清朝十二正牌皇后的真實背景
    、慈禧老佛爺以及甄嬛的原型孝聖憲皇后。歷史上有名的孝莊皇太后同樣出身於博爾濟吉特氏,而且孝莊文皇后也是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姑侄三人(皇太極妃海蘭珠也是哲哲的侄女)同侍一夫,古今少有,但是卻能夠看出當時博爾濟吉特氏的尊貴身份。順治皇后:廢后靜妃順治原配為博爾濟吉特·孟古青,是順治生母孝莊文皇后的侄女,也就是順治的同輩姐妹,同時也是博爾濟吉特氏第三位皇后。孟古青娘家的強大實力自不用多說,但是她卻是清朝第一位被廢掉的皇后。
  • 孝莊死後35年,棺材才真正放入皇陵,康熙也有他的難言之隱!
    康熙之所以被譽為「千古一帝」,不僅是因為他的能力突出,他的道德品質同樣令人稱頌。 我們知道,康熙是個十分孝順的皇帝,哪怕是撫養他長大的蘇麻喇姑,都得到了這位皇帝無微不至的照料。 康熙對一個無血緣關係的老宮女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他的親人呢?
  • 《少年天子》福臨大婚之夜下雷雨,孝莊為何說「先帝哭了」?
    福臨與科爾沁公主大婚之日,本應該是個吉祥之日,然而在當晚卻發生了異象,原本晴朗的天空,卻突然雷聲震天,把福臨和新皇后都嚇了一跳。前廳正在吃喜宴的太妃和眾臣,也被這突如其來的閃電,嚇得議論紛紛,老天突然在這大喜之日突然變臉,勢必不是什麼吉祥之兆。為了穩住局面,讓孝莊安心,索尼老爺子急忙出來打圓場個,說閃電是喜,雷聲也是喜,上蒼和大地一起祝福,祝福我大清國龍鳳吉祥。
  • 孝莊和慈禧如在同一時期,二人地位相同,兩者相鬥誰厲害
    說到清朝,不得不提兩個對清朝影響最大的女人:孝莊和慈禧,世人說,大清的興衰在於兩個女人,興於孝莊、亡於慈禧。先不說兩人對清朝的貢獻,今天要說的是憑藉兩人的政治手腕,如果她們生在同一時期,兩者相鬥誰會笑到最後。
  • 赫舍裡氏並非嫡出,為何還能做康熙的皇后?孝莊:娶她是唯一選擇
    (1665年)九月,康熙皇帝大婚,正式迎娶了首輔大臣索尼的孫女赫舍裡氏,並將其冊封為皇后,這便是歷史上康熙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實際上,康熙皇帝大婚的時候,還不滿十二周歲,並且有資格嫁給康熙皇帝為後的並非只有赫舍裡氏一位,只不過,在康熙皇帝的祖母孝莊太后的主持與安排下,康熙最終還是迎娶了赫舍裡氏。而也正是這段婚姻的締結,不僅為此後康熙「智擒鰲拜」進而扳倒整個鰲拜集團做了極為關鍵的鋪墊,同時也為後來「康熙盛世」的開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康熙為何將祖母孝莊太后在清東陵外的「暫安奉殿」裡停留了不下葬
    康熙皇帝在中國古代王朝歷代帝王之中算是非常出色的一位,之所以能夠有雄才大略與他的祖母孝莊有著很大的關係。孝莊輔佐了兩代帝王,一個是他的兒子,另一個便是康熙,從康熙幼年的時候就開始教育輔佐,可以說,孝莊在清朝的發展之中佔據著極重要的地位,也幫助康熙成為了一位偉大的帝王。
  • 孝莊太后 | 與康熙皇帝的那些事兒
    本該享受父母之愛,盼來的卻是雙親先後離世。玄燁晚年曾回憶兒時的情景:世祖章皇帝(順治帝福臨)因朕幼年時,未經出痘,令保姆護視於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日承歡,此朕六十年來抱歉之處。然而,來自祖母—孝莊太后的愛,彌補了他幼小心靈的感情空白,祖母也成為他生活中最可依賴的親人。作為祖母,孝莊太后可稱得上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她不僅關懷、愛護孫兒,而且更注重教育、培養。
  • 康熙為何將祖母孝莊太后在宮中停屍足足37年不肯下葬?
    對於這樣的祖母,康熙當然是感恩的了,她對祖母是除了敬仰就是敬佩了。我們都知道康熙時8歲登基,他肯定最清楚權力爭奪的好處和殘忍了!爾虞我詐,一旦有某個事件處理不好,就有可能死無葬身之地……。可是,讓我們不理解的是,為何康熙在祖母孝莊太后死後,沒有讓祖母下葬而是停屍37年之久才下葬的呢?
  • 她明明是康熙的姑姑,為何卻成了康熙的嬪妃?為何孝莊太后沒反對
    中國古代雖說按照傳統的儒家思想來看,近親之間是不得通婚的,畢竟有違人倫;但是為了加強家族之間的關係,「親上加親」之事那是層出不窮,哪怕皇室也是一樣。  康熙他這個姑姑並不是康熙的親姑姑,而是一個類似於表姑之類的,然後當時孝莊太后也並沒有反對,這個表姑後來是被奉為了慧妃。慧妃她和孝莊皇后一樣的都是來自科爾沁草原的,是蒙古貴族博爾濟吉特氏。
  • 故宮備受爭議兇地,孝莊後再也無人敢住,專家:原因與康熙有關
    故宮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自修建之初距今500多年,裡面有著明清兩朝皇家數不盡的傳奇故事,今天就說一說故宮中位於後宮之首的慈寧宮,這座皇帝見了也要禮讓三分的後宮福地,為什麼在孝莊之後卻無人敢住了?至今被世人譽為故宮一大兇地。
  • 孝莊太后:對清朝的貢獻不遜色於任何皇帝,連慈禧也對其敬重有加
    孝莊太后曾輔佐過皇太極、順治帝福臨和康熙帝,對清朝江山貢獻極大,不遜色於任何一個皇帝,雍正帝和乾隆帝為紀念其對大清江山做的貢獻而先後親自為其加諡號,就連後來不可一世的慈禧太后也對其敬重有加。除此之外,後世對孝莊太后的評價也以讚揚為主,並沒有像慈禧太后那般兩極分化。
  • 孝莊太后色降了大明統帥洪承疇?孝莊的魅力與心機
    精編"福臨"神話"色降"?史書談到皇太極時,認為他"聰睿絕倫"。有一個未經考證、但很多人願意相的說法,莊妃曾經拜范文程為老師,跟著他學習漢家文化。假如范文程曾經做過她的老師的話,這段時間應該足夠教會她我國帝王政治文化傳統的精髓了。大清皇室僅有的兩例有關皇權的神話故事,均圍繞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的出生展開,而且都與莊妃———孝莊皇太后有關,這兩個幾乎一模一樣的神話,全部出自她本人和她的侍女之口。"
  • 少年天子:福臨大婚,為何只有太妃跟孝莊的服飾相同?有誰注意到
    《少年天子》除了講述福臨的一生,以及他與後宮各妃子的情感之外,太后和太妃這兩個後宮老人的對手戲,也是看點十足。她們相互依偎,相互記仇和較量,兩人看破而不點破,讓整個劇變得精彩十足。太妃和孝莊就完美地演繹了,帝王之愛的涼薄,造就了後宮女人苦命的一生。太妃和孝莊都是皇太極的女人,在皇太極還在世時,太妃位於高位,獨得皇太極的恩寵,而她的兒子也是子憑母貴。原本高貴的她,卻在皇太極死後,卻被一個掛在尾巴上的人,踩在腳下,讓她心裡直嘔氣。
  • 清朝孝莊太后大玉兒下嫁多爾袞疑案探究:孝莊真的嫁給多爾袞嗎?
    一般大家都認為孝莊下嫁時的背景是皇太極死了,這時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兩人對著皇位虎視眈眈,孝莊這時與福臨可謂是孤兒寡母了,為了讓福臨登上皇位,孝莊與多爾袞做了一筆交易,那就是多爾袞任攝政王,但其實這只是交易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大玉兒本身。當多爾袞率兵攻下北京後,這時的多爾袞已經是權傾朝野了,小福臨也不在他眼中,他常出入皇宮。
  • 孝莊與多爾袞什麼關係?清朝女強人難解之迷
    孝莊的姑姑哲哲在嫁給皇太極時,孝莊或許會在婚禮上湊湊熱鬧,那時她只有兩歲,多爾袞才三歲,讓兩三歲的孩子一見鍾情,還要愛得死去活來,未免也太不近人情、太狗血了。         況且蒙古貴族的姑娘生下來就背負著政治聯姻的使命,對自己的婚姻選擇無權支配。更多時候婚姻就是部落的使命,我想換作誰也不可能對未來的情感道路抱什麼愛情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