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原配盧氏:我愛他,但我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

2020-12-23 趣史研究社

世人皆知慶齡喜,何人又知慕貞悲。在那個新舊思想交替的時代,新文化與舊文化碰撞的時代,造成了無數的愛恨情仇,又成就了多少「才子佳人」,「英雄美人」的佳話。

有多少自認為自己擁有新知識的留洋學子,在這個時代拋棄了自己那擁有「舊思想」的,一心只想著孝敬公婆,照顧子女,維持家庭的「古板的」,「與擁有新思想的自己格格不入」的妻子。

關於孫中山先生,大家知道他一生都在為革命而奔波勞累,為新中國而努力。一說起孫中山先生大家就會想起宋慶齡女士,但隨著歷史的潮流向前,又有多少人知道孫中山先生還有一位原配,她就是盧慕貞女士。

在孫中山先生的傳記中,他承認的夫人只有兩位。一位是盧慕貞,另一位是宋慶齡。可以這樣說,宋慶齡女士是陪伴孫中山先生在輝煌中維持革命的人,而盧慕貞女士則是在孫中山先生早起革命奔波時,維持孫家的一個「好兒媳」。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盧慕貞女士出生於書香門第。盧慕貞的父親盧耀顯繼承先祖的家業,後漂洋過海到檀香山謀生,與孫文一樣都是海外華僑。盧耀顯通過經商而使家業逐漸變大,家境逐漸變富裕,但盧耀顯卻早早的因病而世,家庭又逐漸變衰。

盧慕貞是盧耀顯的長女,或許是父親的早逝,盧慕貞女士為人十分沉穩,性格安靜沉穩,勤勞,是標準的名門閨秀。父親的早逝,家庭逐漸困難,使得她沒有機會去學習,去了解當時的新思想。

這樣的她被學習了新知識的青年中的孫中山所討厭。孫中山先生在了解到時代的格局之時,便對這封建制度厭惡已久,對這舊時代下產生的大家閨秀也十分討厭,他嚮往的是民主與開放的西方國家,喜歡的是能了解他的思想的,能與他有共同語言的接受新時代教育的女士。

但面對父母,面對這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妥協了,他迎娶了這個女子。他們兩人結婚之後,聚少離多。孫中山先生也因為自己的遠大抱負而四處奔波。

孝順父母,照顧孫家

在孫中山進行革命的期間,盧慕貞以一己之力撐起了這個家庭。她一人在孫中山不在的日子裡,一邊侍奉公婆,一邊養育子女。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一個擁有遠大志向的人,但她未能在革命方面對他有所幫助,她就努力做好自己所能做的事,將孫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減少丈夫的後顧之憂。她在孫父病重之時,一直侍疾在床旁。

因自己擅長女紅,他們一家人的衣物大多都是盧慕貞所製造的。李伯新在文中,給予了盧慕貞非常高的評價。他說盧氏是傳統封建社會下大家閨秀的縮影,她是一位具有中華傳統美德的母親。她遵循著相夫教子的思想。她承擔著養育子女,孝敬公婆的責任。

她一人支撐起了孫家,為孫先生的革命道路減輕了後顧之憂,使孫先生能集中精神於革命事業。但她在李伯新的文中也是一個被封建思想束縛的小腳女人。在此期間,孫中山先生被她的賢良淑德,孝敬雙親,教育子女的品質而感動,夫妻之間感情逐漸加深,相處越來越和睦。

1895年,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廣州起義失敗。清政府重金懸賞孫中山先生及其他革命人士。在清兵到達家裡時,盧慕貞女士和婆婆向鄉裡借錢,賄賂清兵,一家人才能逃過大難。此後,為了逃離這個是非之地,盧慕貞帶著年邁的婆婆和孩子去投奔孫中山的大哥孫眉。

在此後的日子中,孫先生一直在外逃離,繼續進行著他未完成的革命事業。盧慕貞女士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產,全家人又遷往香港九龍,開辦了一個小型農場維持生計。在此之後的日子裡,盧慕貞的生活窮困潦倒,只能靠別人資助而維持生計。

中華民國國母,悽慘離婚

1915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取得勝利,建立了中華民國,並被推選為臨時大總統。盧慕貞在接到孫中山先生的書信後帶著孩子去往南京。在此時,她經歷了人生中最大的榮譽。她收受到了同盟軍,人民的熱烈歡迎,被人們譽為「中華民國國母」。

但作為封建思想下形成的她來說,這種拋頭露面,勾心鬥角的政治場合實在令她不適。面對這種勾心鬥角的,政治場合,對於自幼在封建傳統下成長的她來說,與其說這是一種無上的榮耀,倒不如說是內心上的包袱。然後,隨著她的逐漸足不出戶,孫中山先生身邊自然出現了另一個革命伴侶—陳粹芬。

「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流亡至日本。在這裡,他遇見了一個女子—宋慶齡。宋慶齡接受過西方的教育,思想先進,學識淵博。他們兩人在思想上的共鳴使得他們墜入了愛河。然而接受過新思想的宋慶齡不願意做妾。孫中山先生便寫信詢問妻子盧慕貞是否同意離婚。

盧慕貞女士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回了一個「可」字。她深知他們二人之間的差距。她知道自己這樣一個裹著小腳,不懂政治,不懂西方新思想的人,又如何配得上這位大總統。

她無法在政治場上裙袖善舞,無法面對中外貴賓,不能幫助孫中山先生。她仍然深愛著這個她認為偉大的有大抱負的男子,但她最終成全了孫先生與宋慶齡的浪漫愛情。

「孫先生為了革命事業而在海外流浪,既然現在有人願意照料他,我願意成全其美,與先生離婚。」她深知孫先生此意已決,無可更改,但她也是書香門第的一名大家閨秀,她也有自己的驕傲,她無法做到苦苦挽留,能做到的只有放棄。

她表示:「我愛他是真的,但我總不能阻止他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她一個「可」字,使得她這段感情離去得瀟瀟灑灑,她在此後的歲月中也一直被孫中山先生所尊重。

結語:

她這一生是那個新舊思想碰撞的年代,無數封建女子的縮影,她們無法追逐自己的愛情。她們總是因為別人追求婚姻自由,而被拋棄只留自己一人悽苦一生。

她的一生遵循著相夫教子這個想法,她將自己的全部奉獻給了孫家,她努力支持丈夫事業。最終丈夫成為了一代偉人,而她則為了成全丈夫與別人的愛情而退出。

作為封建思想下的她,丈夫是她的天地,但最後卻被丈夫拋棄。她最終終身未嫁,一人悽苦到老。她這一生,也沒有等到丈夫的愛。

青年時期,丈夫對父母強制婚姻的不滿;人到中年,丈夫為了革命,一家顛沛流離,生活窮困潦倒;她的晚年,更是慘遭離婚,孤獨一生,悽慘一世。

但這個時代下的她,真的這麼不行嗎?她一人撐下孫家,並且散盡家財支持丈夫革命,侍疾於公公床前,教育子女。她只是用她的方式去支持,只是對孫先生來說,她終究不是他心中的那個人。

相關焦點

  • 孫中山原配盧氏:因為我愛你,所以我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
    我真誠地喜歡過你,想帶你去看每年故宮的初雪,阿拉斯加的海岸線,我願意與你兩人獨佔一江秋,願意與你郡亭枕上看潮頭,鋪著紅地毯的禮堂,暮靄沉沉的原野,我都願與你共享,我想過與你一起生活,知道白髮蒼蒼垂垂老矣,同枕共穴,至死方休。"因為我愛你,所以我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
  • 孫中山先生原配盧慕貞:我真的愛你,但我不能阻止你奔向良人
    在孫中山在外奔走的這些歲月裡,盧慕貞一個人奉養公婆、照顧兒女。後來孫父病重,臥床不起,盧氏一心一意的侍疾,直到孫父逝世前,盧慕貞也沒有放棄,寸步不離。盧氏尤其擅長女工,每一次孫中山回家,盧慕貞都會親手為他縫製一套新的衣帽褲襪,而且婆婆的穿戴大多都是出自她之手。盧慕貞在孫中山不在的日子裡,一邊辛苦養育孩子,一邊侍奉婆婆。一個不善言辭的裹腳女人,默默的承擔起整個家族的重任。
  • 音悅|我愛你是真的,可我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
    and nothing's new under the sun萬事萬物終將不朽Easy come, easy go, easy come, easy go,easy go,easy come,easy go來去自如 如是我聞All my friends, here with me swimming in the deep end我與知己共涉深淵
  • 網易雲熱評:愛你是真的,可是我總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
    你知道我們重蹈覆轍的那一刻我有多快樂,我知道我們沒有可能,但我還是想試一下,哪怕再次受傷——網易雲熱評《消愁》奶奶說「女孩子晚上為男孩子哭,以後那個男孩子的眼睛會出血。」——網易雲熱評《即興》孫中山和宋慶齡在日本相愛 ,當時孫中山已經和盧氏結婚,於是要求離婚並迎娶宋慶齡為妻。 盧氏然接受 她說「我常識不夠又不懂英語,纏腳行動又不便都幫不上先生什麼忙,願先生與我各尋良人。」 可離開孫中山之後盧氏終身未嫁一個人活到八十歲 。愛你是真的 可是我總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
  • 同志情感:我總不能阻止他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
    雖然我們認識,但是很少說話,我喜歡你,都只是存在我的心裡,你從未知曉,我可以對所有人熱情,可唯獨對你小心翼翼,只是把你深深埋在心裡。我們的相識我從來沒有想過,根本想不通我會認識他,他的優秀,他的帥氣,感覺自己配不上。
  • 我總不能阻止你奔向更好的人吧
    沒想到聖司也以特殊的方式向她進行了告白:「其實很早以前我就在圖書館的借書卡上注意到你了。你不知道我在圖書館幾次和你擦身而過吧?好幾次我還坐在你的旁邊。為了讓我的名字早點出現在借書卡上,我看了好多書。」清晨天還沒亮,他騎著自行車來到月島雯的樓下。「我想早一點見到你,心裡一直喊著你的名字,阿雯出來,結果居然真的見到你了,我們倆太有默契了。」
  • 走心文案|我總不能阻止你去奔向一個比我更好的人
    走心文案|我總不能阻止你去奔向一個比我更好的人I can't stop you from running to a better person than me我努力回想起他滿身是光的樣子,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後來才發現我第一次見他的時候
  • 盤點網易雲熱評——今日小應送你一份溫柔吧
    網易雲音樂在無數愛音樂的人心中都是一束白月光吧。一首首音樂和一句句評論,承載了多少人的故事。那是我們的熱愛、青春、溫柔所及。今日小編為大家帶來三個熱評,都是三個很溫柔的故事呢。1972年,川端康成自殺,在送往醫院急救的途中,對司機說了最後一句話:「路這麼擠,真是辛苦你了。」
  • 《赤伶》,讓人心靜的一首歌!
    她是一代有名的戲子,他是寒門的學子,此次科考,皆未上榜。她為他傾盡所有家產,一心守著他的一個承諾,等著他功成名就回來娶她。終於,他金榜題名。他娶了公主為妻。他在給她的書信中,只是十四字,字字誅心:半點朱唇萬人嘗,怎配我這狀元郎。「這世間的真話本就不多,一個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段對白。」
  • 瞬間心痛的句子,愛而不得,就放棄吧!
    2.想起孫中山原配的一句話:我常識不夠又不懂英語,幫不上先生什麼忙,願先生與我各覓良人。可離開孫中山後盧氏終身未嫁,一個人活到八十歲。我愛你是真的,可我總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 !(莫名的心酸)3.《小王子》中的一句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我愛你,沒有讓你感受到,是我的不對,請你原諒我。也讓我想起陳奕迅歌中唱到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 都認識孫中山,但那些在孫中山背後的女人,你知道幾個?
    說起孫中山先生,想必你很熟悉,他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 ,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了《五權憲法》。都說,男人成功的道路上一定會有個女人默默支持,除了這些之外,孫中山在感情上也算是經歷得比較多了。
  • 你收藏過哪些驚豔你的民國情話
    孫中山原配的一句話:「我常識不夠又不懂英語,幫不上先生什麼忙,願先生與我各覓良人。」可離開孫中山後盧氏終身未嫁一個人活到八十歲「我愛你是真的,可我總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 Sun Yat-sen's original sentence: "I don't have enough common sense and don't know English. I can't help my husband.
  • 孫中山的原配:生下三個孩子卻被迫離婚,同是國母卻一生默默無聞
    大家都知道,宋慶齡是孫中山的妻子,可她並不是孫中山的原配。孫中山的原配是盧慕貞,這也是一位偉大的女性,更是國母,可是一生卻默默無聞。1883年秋孫中山在家鄉搗毀了北極殿神像,為了平息眾怒,父母將孫中山送到香港讀書。
  • 這些人說出一般人不敢說出口的大實話
    歡迎來到「玲兒的紅塵客棧」,我是玲兒!你也喜歡簡單而溫暖的文字麼?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一起聽故事,品人生!-01-前任是一種界定在「朋友」和「陌生人」邊緣的特殊生物抖音裡,曾有那麼一句話:我總不能阻止你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這一句話出自孫中山的原配夫人盧氏。「世人皆知山齡喜,無人知曉盧氏悲。」
  • 解憂雜貨鋪——最遺憾的還是連最後分開都沒有好好告別吧
    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4、我對他好的不能再好 最後換來的一句 咱倆就這樣吧 緣分盡了 他緊接著公布了他的新歡 晚上給我加回來跟我說想我了 鬧心 我真的很累 真的特別心寒 那天晚上 我偷偷哭了一整夜 後來我告訴他 你再怎麼找我我都不會去打擾你了 其實 意思大概是 我再怎麼難過 我都不會告訴你了 非你不可的那股勁會過去的.
  • 你是我第十二種孤獨 我愛你是真的此情無計可消除
    「我想所謂孤獨,就是你面對的那個人,他的情緒和你自己的情緒,不在同一個頻率。」 所謂孤獨,無非是以下三種 愛別離:曾經摯愛離你而去 求不得:心愛的人或事,苦苦求而不得
  • 林宥嘉和劉若英的《成全》,你更喜歡聽哪種?
    《成全》這首歌裡,為對方付出多年卻成全了「他和她」,一個守護者心底的不甘和無奈,林宥嘉用直白和最真實的情感表達了出來,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鳴,唱哭了多少成全「他們」的人。林宥嘉《成全》表達的感情更像是闞清子與紀凌塵的愛情。闞清子用了她全部的青春等了紀凌塵8年,教他學會了愛。
  • 那些驚豔你的民國情話
    1.答案很長我準備用一生來回答你 準備要聽了嗎 ?——林徽因 2.別問我心裡有沒有你 我余光中都是你 ——余光中 3.在我面前, 她可以不講理 ——梁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