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和 Instagram 改變了奢侈品行業嗎?

2020-12-24 FASHIONOMY時尚界

還記得早幾年,時尚民主化曾是一個響噹噹的熱門話題。那幾年可正是 Christopher Bailey 在 Burberry 實踐數位化大旗的日子。

別忘了,他也是那個親手把吳亦凡帶進這家英國老牌奢侈品牌秀場的人。而他也是那個大放厥詞說,痛恨奢侈品帶來糟糕一面的人,這些糟糕的一面包括精英主義和自大。

在 Burberry 掌舵的那幾年,Christopher Bailey 恰恰利用了社交媒體這個工具來實踐自己的反精英主義。他將 Burberry 鋪滿了整個社交網絡,像一家大眾品牌一樣,期待被所有人看到。

而為了讓 Burberry 看起來更加年輕和親和,他讓該品牌率先嘗試了所有的社交媒體平臺,並在 2010 年時就嘗試了網絡直播,還用全息投影的方式讓模特走秀,甚至讓即看即買成為了奢侈品行業的一種常態。

但奢侈品行業真的就變得民主了嗎?畢竟被所有人看到,並不意味著能夠被所有人買到。社交媒體確實改變了奢侈品行業的許多方面,但奢侈品行業的本質是否被改變了呢?

Burberry 早在 2009 年便已經開始實行數位化改革,大力發揮社交媒體的作用。

可直到 7 年之後,像 Prada 等奢侈品牌才剛開通電商服務。而同樣原本在社交媒體上布局緩慢的 Dior 和卡地亞也開始加快了腳步,2016 年,他們都紛紛開通了微信電商渠道。

幾年之後的今天,Dior 已經成為在中國市場布局社交媒體營銷最為成功的品牌之一。Louis Vuitton 亦不斷嘗試在社交媒體營銷上做文章,在去年,該品牌不僅入駐了小紅書,還讓時尚 KOL 來接管微博帳號進行宣傳。

而且,Louis Vuitton 更加成熟的地方在於,該品牌已經掌握了在不同社交平臺上應該採取的對策,在小紅書上,該品牌邀請明星和 KOL 來打造種草筆記,而在微博上,則邀請插畫師製造有趣的漫畫。

社交媒體在奢侈品行業的地位已經慢慢褪去邊緣角色,而這還伴隨著電商業務的快速發展。根據 ForwardPMX 的調查,奢侈品牌 Michael Kors 的線上市場銷售份額已經高達 16.1%。而像 Farfetch 這樣的線上奢侈品購物平臺也在高速發展。天貓和京東同樣也成為奢侈品入駐中國電子商務渠道的主要渠道。

當然,社交媒體做出的貢獻可能和快時尚的影響類似,就是讓奢侈品時尚變得如此觸手可及,當然,除了價格。以往,我們要去高級百貨,要購買厚厚一本的時尚雜誌來欣賞,但現在,幾乎毫無成本,你就可以觀賞到奢侈品牌最新一季度的設計。而且你的喜好,現在有可能決定奢侈品牌們下一季做什麼。

不過,社交媒體對奢侈品行業影響最大的一點可能是時尚 KOL 的工業化。以往坐在時裝周前排的記者編輯現在也可能被微博上的時尚 KOL 和 Instagram 上的博主所取代。儘管 KOL 們依賴於社交媒體,但像 gogoboi、dipsy、包先生這些 KOL 如今已經有了廣泛的影響力,而他們又成為了奢侈品牌下滲市場的主力軍。

社交媒體還革新了奢侈品牌的銷售方式,拋下了過往陳舊又隆重的旗艦店銷售方式,現在輕輕在 Instagram 或者微信小程序上一點就能購買到以往還可能需要排隊配貨的單品。長時間的銷售周期變得急促,奢侈品牌被社交媒體改造得如此快時尚化。

社交媒體也讓更多的新品牌和小眾品牌有了成長的空間。在美國,短短幾年時間內,便興起了一批以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為導向的生活方式中階品牌,包括像 Allbirds、Everlane 等。

但社交媒體帶來的改變,也加速了奢侈品牌之間的吞併。大集團有著更雄厚的財力和規模來適應這些改變,Louis Vuitton 的數位化改革就已經看到了成效,而 LVMH 也成了社交媒體時代最大的贏家。

社交媒體是一個提供自我展示的窗口,尤其是自拍文化在社交媒體上的興起,加劇了消費者炫耀心理,讓奢侈品崇拜成為一種炫耀的文本。

此外,社交媒體亦是一個公共空間,在這個審美的公共空間,「好看」和「有錢」也就成了公共空間裡交往的社會籌碼。尤其是隨著圖片和視頻流軟體的流行,文字交流逐漸被視覺取代,這樣為奢侈品牌的露出創造了天然的條件。

科技還是無法改變一些人類最本質的東西。社交媒體的興起,看起來是助長了個人主義,但更多地卻維護了最原始的人類關係——家庭社群。而原本應該更加開放的網際網路,也在變得更加封閉。

在回頭看看,奢侈品行業的價值觀建立的根基依然是階級性和排他性,奢侈品牌們通過營造社會距離和個性表達來達到目的。

社交媒體的興起並沒有改變奢侈品行業 「exclusivity」 的價值觀核心,相反,層出不窮的限量聯名合作就是在向消費者證明,你足夠有錢和能力才有機會買到品牌不同的限量款。

另一方面,社交媒體的分享屬性加劇了年輕世代的身份認同和炫耀心理。同樣,在社交媒體的幫助之下,嘻哈文化的流行同樣鞏固了群眾炫耀的心態,這種「炫耀」的消費者心態是奢侈品行業樂於見到的。而在這種「炫耀」心理的操控下,炒鞋行為才會變得如此一發不可收拾。

這一點,在現在 Riccardo Tisci 掌舵下的 Burberry 亦被運用的靈活自如。他延續了此前 Christopher 的數字第一的戰略,他的首個設計系列便在 Instagram 上發售,又在微信上推出 24 小時限量款商品。並將 Burberry 的 monogram 符號成功運作成新的社交媒體炫耀素材。

不過從年輕人如此急切地購買奢侈品來彰顯身份的行為,也可以看出他們的身份焦慮感,他們需要奢侈品來彰顯自己的個性,他們同其他族群的差別。此外,大量崛起的新富階層,尤其是亞洲市場,他們更加需要奢侈品來鞏固自己的身份自信。

社交媒體恰好成了一個最好的身份展示媒介。

所以,社交媒體確實影響了整個行業,但還不至於顛覆這個行業,所謂的民主化也聽起來像是無稽之談。

撰文:Junjie Wang

郵箱:general@fashionomy.com

相關焦點

  • instagram可以看到訪客嗎 instagram怎麼看訪客
    instagram可以看到訪客嗎?Instagram軟體是一款很好用的照片分享軟體,上面對照片的處理功能非常齊全,也可以在上面看到很多用戶分享的圖片。那麼大家知道instagram可以看到訪客嗎?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 安潔利奢侈品鑑定培訓商學院:疫情時期聊聊奢侈品鑑定護理行業機遇
    2020年的疫情使很多行業翹楚陷入迷茫,但卻有少數人抓住了機會,應勢而生,風生水起。錯過了醫療衛生,錯過了在線培訓教育,錯過了這些行業,就不要在錯過奢侈品行業了!疫情之下為什麼要選擇奢侈品行業從業?根據全球領先的戰略諮詢公司貝恩預計表明,新冠疫情對整個奢侈品行業的影響將延續至2021年。其中一些國家可能會經歷快速反彈,另一些國家則將更有可能呈現「短期下探,長期企穩」的態勢。其中,中國及更大範圍的亞洲市場可能會迎來強勁的反彈;日本、歐洲和美洲地區的銷售下探或許會持續更長時間,取決於各國實體經濟的發展狀況。
  • 5天結束世界首富之旅 奢侈品巨頭跌落背後 行業「新衣」正在褪去
    另據貝恩諮詢公司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奢侈品市場規模或將萎縮15%至35%,且全年預計損失600億至700億歐元。毫無疑問,疫情切斷了奢侈品的線下消費和日常使用場景,「網際網路銷售的死穴被擺到了檯面上」。但疫情掀開的,遠不止奢侈品行業的銷售渠道短板,還有歐美文化勢能的「新衣」。
  • 你不能錯過的10個Instagram帳號
    尤其她現在好像博客更新得少了,instagram好像變成了更重要的陣地。有人喜歡黑白分明,極簡冷淡的北歐風;而我就喜歡這種,大膽熱烈的地中海風情。紐約時尚博主Pari Ehsan,instagram ID :@Paridust和其他時尚博主千篇一律的咖啡杯啊,鞋子包包特寫啊,旅行美照不同(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確實也挺趨同的不是嗎?)Paridust非常喜歡看各種展覽,然後以此為靈感,和穿衣結合起來。她的instagram就很多藝術碰撞的妙感。
  • 楊靜怡:關於奢侈品行業,一些不吐不快的秘密
    在進入網際網路領域後,她更是結合了電商行業獨特的消費數據優勢,創新開發出一整套高端品牌精準數據營銷的解決方案,並創立了新的業務模塊,從戰略到實際操作直接賦能各個高端品牌。這是一刻talks的講者楊靜怡在一刻talks第100場演講局【未來大會】上的演講。大數據時代,如何通過海量數據洞察奢侈品消費者心理?如何預測奢侈品的趨勢和方向?如何創造讓消費者心動的優質驚喜?
  • 奢侈品行業史上最大收購案告吹 LVMH和蒂芙尼股價下跌
    奢侈品行業史上最大收購案告吹 LVMH和蒂芙尼股價下跌 【奢侈品行業史上最大收購案告吹】超千億人民幣、奢侈品行業歷史上最大收購案告吹。
  • 楊孟霖Nick ,萌霖的instagram精選合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
  • 打造奢侈品養護行業的Costco - 愛包研究社創始人訪談錄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經濟環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奢侈品行業從業者有人黯然離場,有人all in 入場,整個行業進入了調整期。今天我們有幸採訪到了奢侈品線上服務品牌 - 愛包研究社的創始人趙宏宇先生,和大家分享如何面對挑戰,同時又在挑戰中發現機遇。
  • twitter和instagram的區別
    twitter和instagram的區別:Twitter相當於國內的微博,所以可以不使用自己的名字,也比FB更娛樂化一些,也會有事實熱搜新聞資訊推薦。Instagram相當於國內的綠洲,用戶發布的內容以圖片為主,短視頻為輔。
  • LVMH集團大公子:未來,奢侈品行業的豪華時裝秀將會減少
    ,並表示,那種日子可能一去不復返了,未來奢侈品行業的大型時裝秀將會減少。早在疫情爆發之前,奢侈品公司就面臨著來自消費者和監管機構的壓力,要求他們降低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時候改變時裝業陳舊模式了。今年5月,義大利奢侈品品牌Gucci(古馳)創意總監 Alessandro Michele 宣布,Gucci 將擯棄傳統的季節發布方式,每年僅舉辦兩次走秀活動。
  • 對奢侈品 「買買買」 的熱情消減和疫情有關嗎?
    商業洞察 丨 作者 / 劉潤 整理 / 於昕桐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811篇原創文章中國消費者一直是國際服飾、時尚、奢侈品行業的消費主力軍。據麥肯錫在疫情爆發前的預計,到2025年,中國奢侈品消費金額將佔全世界的 40%。但自年初疫情爆發,服飾、時尚、奢侈品成為受損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收益在三個月內暴跌 32%。
  • 寺庫高端消費白皮書:奢侈品消費的年輕人被重新定義
    對於已經全部進入20歲年齡段的90後來說,價值上萬的奢侈品已經不再像從前那麼遙遠。而這群在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裡過著雙重生活的人,同樣也在改變奢侈品這個精緻而傳統的行業,比如,從線上購物開始。但是我們要如何開始觀察這群年輕人?
  • 中國富二代在Instagram是這樣炫富的...
    但一些據說是來自北京的富二代,依然繼續在國際社交網絡上炫富《每日郵報》報導:instagram用戶名為Sian_vivi_x的21歲女子,有7萬粉絲Weymi Cho是一個21歲女子,Instagram粉絲也有近兩萬,她的照片裡經常出現巴寶莉,高田賢三,迪奧等品牌的奢侈品
  • 2021奢侈品行業前瞻|逆境中尋找中國機會?
    究竟,2020奢侈品遭遇了哪些境遇?2021行業走向又將如何? 關鍵詞:「抗疫模式」 年初,為了更好的應對新冠疫情,奢侈品牌香奈兒表示品牌將開始生產醫用口罩,旗下150名高定、成衣製作者都將參與生產。
  • 奢侈品行業劇變 體驗式消費背景下寺庫完成由電商到精品生活轉型
    這與奢侈品行業自身發生的巨大變化緊密相關……奢侈品行業劇變 體驗式消費成主流2018年2月,據 義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Altagamma與 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波士頓諮詢集團(以下簡稱為 BCG)發布的2017年全球奢侈品報告《 True-Luxury Global Consumer Insight 報告》顯示,相比十年前,
  • 《三十而已》熱播背後,你的奢侈品自由實現了嗎?
    於是,奢侈品在現代性的誕生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它,人們可以完全跳脫出自己的家族背景和歷史,探索並嘗試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某種程度上而言,現代奢侈品行業促進了人類自我身份的覺醒。當自我意識、自我構建越來越被重視,在無數人發掘和展示個人魅力和價值的過程中,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萬字長文談奢侈品營銷」寺庫楊靜怡:奢侈品營銷要麼不玩,要玩...
    在奢侈品行業內是否真存在這樣的消費者等級劃分?寺庫楊靜怡:消費者等級的劃分可以從時間和人群兩個維度來看。從時間維度來看,把時間線拉長能夠非常明顯的看到中國奢侈品消費人群的成長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個成長階段在2012年之前,中國主流的奢侈品消費人群的需求更多的是以LOGO、大牌為首的消費理念。
  • 第十三屆上海國際奢侈品包裝展點燃行業復甦之路
    2020年7月8日,第十三屆上海國際奢侈品包裝展閃耀落幕!   2020上海國際奢侈品包裝展再次與上海國際美妝展聯袂呈現,210家展商齊聚展示他們的最新成果,共吸引6274名觀眾蒞臨參觀,較去年同比增長23% !
  • 匠心引領革新 包拯工作室深耕奢侈品養護行業
    包拯及旗下全體員工在短短幾年內建立了全球唯一奢護行業的供應鏈體系,實現全程 ERP管理,一物一碼,獨家自動診斷工具和創新模具,全程客服 1V1跟進服務,多層把關,用戶滿意度更高。包拯工作室秉承「匠人精神」為用戶提供高質量服務為了進一步滿足市場對於奢侈品養護的高端需求,包拯工作室對護理工藝進行精細化和標準化處理。例如LV包的清洗護理,LV包大多採用植鞣革,一種質感和工藝都非常特殊的原皮,非常容易氧化、發黑、變色甚至老化,一般人根本無法處理。
  • Burberry 與騰訊展開技術合作,將在深圳開設奢侈品行業首家社交...
    當我們考慮針對社交媒體和零售行業做出改革時,中國市場因擁有最精通數位化領域的奢侈品消費者而當之無愧成為我們的首選。此次我們與騰訊攜手開創『社交零售』』的全新概念,將重新定義大家對奢侈品零售行業的期待與願景。落成於深圳的「Burberry 空 · 間」是我們與騰訊公司合作計劃的第一步,旨在打造一個以『社交零售』為概念的探索空間,我們的顧客將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探索,加深彼此之間的聯繫並獲得品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