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遇見,原創不易,感謝點讚、轉發、收藏和打賞。多一種藝術眼光看世界,了解西方繪畫之美。美麗生活,美食美景美畫,一個都不能少。
畫是驚世駭俗的畫
今天的國寶,150年前卻被整個國家的人民所唾棄,差點被當糟粕消滅掉,所以說,時代的發展,此時與彼時的差別,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今天要介紹的這幅畫是愛德華.馬奈的《奧林匹亞》。
介紹畫之前,先說一下畫家愛德華.馬奈,和克勞德.莫奈的區別:
1)首先,這是兩個人,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 - 1926),
2)其次,可以簡單記住,莫奈是畫睡蓮的那一個,馬奈是畫JI女哪一個。
3)最後,兩個人都是印象派大師,今天要介紹的馬奈的這幅畫《奧林匹亞》,多虧了莫奈和薩金特眾籌的2萬法郎,才免於流落他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莫奈是可以為馬奈兩肋插刀的知己和恩人。
這幅畫的驚世駭俗之處在於:
1)奧林匹亞,奧林匹斯山是希臘神話裡終身居住的地方,而「奧林匹亞」本來是宙斯的妻子赫拉的名字。 馬奈把JI女畫題名為「奧林匹亞」,對希p臘女神簡直是一種玷汙。
2)最驚世駭俗的是:在馬奈之前, 這個造型是女神專用的,誰曾想馬奈用平庸無奇的小市民女子替代了女神,而且表情那麼冷漠而大膽,坦然面對欣賞者,完全沒有女神的含蓄、矜持和高冷。
當時每一位觀眾心裡都深深刻著一位女神的倩影,馬奈用這幅畫狠狠的打碎了大家的幻想,而且意圖用這位JI女取代女神,簡直是不可饒恕的。
馬奈被迫背井離鄉
1856年5月的官方沙龍開展的時候,這幅畫就立刻上了熱搜,被觀眾罵得一無是處,恨不得手撕了它,有人咒罵「無恥到了極點」。
頭上的花,脖子裡的項鍊,輕佻的拖鞋,滿不在乎的表情,無不折磨著觀眾的神經。
有些激進狂徒甚至恨得想把「她」撕成碎片,用刀劃破「她」的臉,砍斷「她」那隻該死的手。
馬奈被逼無奈,只能逃到西班牙去避避風頭。
遺憾的是,馬奈臨死都沒能看見《奧林匹亞》被掛在羅浮宮C位的榮耀時刻。
莫奈和薩金特大義眾籌,為《奧林匹亞》贖身
馬奈於1883年逝世之後,馬奈的遺孀舉辦了一次馬奈作品展銷,《奧林匹亞》其中。
最終《奧林匹亞》以1萬法郎的低價出售。
《奧林匹亞》再一次面世,是在1889年的萬國博覽會上,美國畫家薩金特和馬奈的好朋友莫奈,不忍此畫流落他國,兩個人一起集資2萬法郎,買下此畫,送還給法國政府。
但是人們似乎並沒有忘記20多年前初展時的憤怒,不肯善罷甘體的報章雜誌更時掀起了一場討伐「著色的妓女」的軒然大波。
吵了一年多,最後新上任的法國首相剋列孟梭出面支持,才說服民眾:法國政府要收留此畫。
而更悲慘的是,就算是首相出面,憤怒的民眾依然不允許這副傷風敗俗的畫留在法國,沒辦法,《奧林匹亞》只能出走盧森堡,從1890年一直存到1907年,一直存了17年。
《奧林匹亞》重見天日的日子是1907年1月6日, 正式入駐羅浮宮C位,而且法國總統奧朗德特別批示說:《奧林匹亞》作為國寶,將永遠不得出借法國境外。
從1863年完成此畫,展出之後被罵「著色的JI女」到1907年正式入駐羅浮宮,《奧林匹亞》走過了漫長的44年;
在今天,她佔據了羅浮宮最顯赫的位置,成了羅浮宮的代表之一。
時間改變了人的思想,奧林匹亞的青春一直閃耀在時光裡。
印象派之於整個藝術史
印象派是藝術史中,比較接近我們的一段,其實整個藝術發展是一個連續的有趣的過程,其中的樂趣,無處不在,而藝術精神的傳承需要每一個人。
發現,從閱讀開始;《你好,藝術》這套叢書,是暢銷多年的叢書。
原價198,特別優惠價只要109,不用花錢找老師,在家自己欣賞藝術。
日本暢銷27年藝術啟蒙繪本,介紹梵谷、莫奈、雷諾瓦、畢卡索、盧梭、修拉、夏加爾、高更、克利、馬蒂斯、洛朗桑、莫迪利亞尼、米羅等13位藝術大師,共收錄來自全世界50座博物館的165幅經典畫作。
* 日本超經典藝術啟蒙繪本,暢銷27年,陪伴兩代人成長,獲得第47屆小學館兒童出版文化獎、第50屆久留島武彥文化獎
* 貼近兒童的觀畫視角和語言,充滿場景感、對話性、互動性
* 欣賞13位現代繪畫大師的165幅經典畫作,暢遊全球50座藝術博物館
* 13篇精彩畫家傳記,幫助理解畫家、作品,了解藝術知識
* 創意遊戲互動,美觀圖文設計,給予沉浸式藝術欣賞體驗
* 日本文藝協會會員27年匠心創作,「臺灣繪本之父」鄭明進傾力翻譯
* 全國十大兒童美術教育家等眾多大咖、專家推薦,附贈藝術啟蒙手冊
* 精美大圖,高清印刷,呈現原畫色彩質感
感謝遇見,原創不易,感謝點讚、轉發、收藏和打賞。多一種藝術眼光看世界,了解西方繪畫之美。美麗生活,美食美景美畫,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