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一部法國電影《觸不可及》,以其動人的故事讓全球影迷落淚。
它也以千萬美元成本和近4.4億美元的票房,成了全球票房最高的非英語電影。
今天,這部美國翻拍版的《觸不可及》來到了我們的面前。
凱文·哈特、布萊恩·科蘭斯頓、妮可·基德曼的超強奧斯卡陣容,加上原版劇情的動人,讓美版《觸不可及》收穫了不俗的口碑。
影片講述因事故不幸高位截癱的富豪菲利普,和照顧他的黑人貧窮青年戴爾之間,發展出奇妙而深厚友誼的故事。
在這個背景下,仔細玩味「觸不可及」這個標題,你會發現它蘊含了多層的含義。
它既是指菲利普因高位截癱無法觸碰,也是指兩人懸殊的階級身份,也暗示了白人和黑人間的階級鴻溝。但在影片裡,菲利普和戴爾的關係,是主僕,是好友,也互相救贖。
失去一切生活樂趣的菲利普,武斷地僱傭了啥也不會的戴爾,只是因為希望在自己出現不測時,戴爾可以任他自生自滅。而一無所有的戴爾,雖粗俗不已,卻足夠坦誠。
戴爾帶著菲利普,走出封閉自己的豪宅,去接受外面鮮活的世界。他們去熱狗店,去飆車,去約會菲利普的女性筆友,甚至於同他一起去坐滑翔傘——那個讓菲利普高位截癱的運動,去克服恐懼,去重新接受生命感受「活著」的意義。
而菲利普則是戴爾的人生導師。他否定戴爾天方夜譚的商業計劃,卻能正確激發出戴爾的繪畫潛能,更激勵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打磨出了戴爾這顆鑽石,並讓戴爾找到願意投身的事業。
戴爾把菲利普當做普通人一樣對待,鼓勵他做任何他想做的事,追求他想追求的人。
菲利普也能在戴爾的迷途中及時指點迷津,讓戴爾從玩世不恭的混混,成長為可靠的男人。
現在來看「觸不可及」這個標題,實際上正是在兩人的不斷「觸碰」下,才能融化堅冰,找到意義。
通過「觸碰」,他們也跨越了種族、階級和文化差異,形成親密的人生戰友情。
而這個童話故事最令人感動的是,片尾字幕告訴我們,菲利普和戴爾是基於真人真事改編的,他們至今依然是好友。
只要想到這樣的事現在就在地球某處發生,你就能夠感觸的生命的美好。
關注
福建廣電網絡高清互動雲電視-電影-電視院線
觸碰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