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戰科爾沁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2021-01-11 中國軍網

深冬時節,北風凜冽,科爾沁草原深處,寒風似利刃。惡劣的天候是難題更是考題,是挑戰更是機遇。趁著夜色,某合成旅千餘名官兵以冬夜為依託,鬥強「敵」、戰嚴寒、破「夜障」……精彩夜戰正在上演。

砰、砰、砰……子夜時分,清脆的槍聲撕裂了草原的寧靜。回聲還沒消失,連長李松和偵察班長藉助微弱的拇指燈燈光,在隨身攜帶的陣中日記上記下溫度、風向、距離等數據。

「夜間能見度低、目標難捕捉、車載火器射擊精度低……」一個個棘手難題令剛到任的李松措手不及。從作訓參謀調任連長崗位時間不長的他,剛點上「三把火」,就被夜訓這「三盆水」給澆滅了。從軍十餘載,參與大小演訓不下百場,實踐讓他明白:「神槍手不僅需要苦練,更需要大量的實戰數據支撐。」他選定在-20℃的子夜行動,目的就是積累數據。諸如夜間目標獲取與鎖定、火力打擊方式選擇、火力打擊效果評估,都要做到「有數據可依,有算法可用」,給夜戰升起「月亮」。

「每打一炮都有『講究』。」炮兵營營長李金鵬嘴裡總掛著這樣的話。去年,他率隊出徵參加炮兵專業比武,長了不少見識。漆黑之夜,面對眾多敵目標,參賽對手卻在短時間內計算出射擊諸元,精準命中目標。好奇的他鑽進炮車內一探究竟。「好傢夥!」屏幕上閃爍著的密密麻麻的數字讓他驚訝不已。對手炫耀道:這是資料庫,採集的上百種作戰數據,對不同作戰環境採用不同射擊參數,節省了一倍時間。

「分享和應用數據的時代已開啟,但我們的腦子還沒有拐過彎來。」他連夜召集營連主官召開議訓會,分析訓練形勢,更新作戰理念,完善訓練方案,決心建立一個屬於炮兵群自己的作戰資料庫。

深夜,採集數據的行動開始了,戰鬥行軍轉換時間、彈道條件測定、通信鏈路通聯距離、強電磁幹擾環境下指揮口令傳輸時間……一個個精確的數據,成為官兵在戰場上的「夜視儀」。面對這些,李金鵬自信滿滿地說:「在數據的支撐下,火炮就像長了眼睛一樣,黑夜也『看』得清楚。」

不久後,炮兵營夜間苦練的消息不脛而走。旅組織官兵利用配發的新型指揮車和信息系統,重點加強夜間目標獲取與鎖定、火力打擊方式的選擇等重難點課目訓練,採集分析了數百項數據,夜戰反應速度今非昔比。

一次實彈戰術演練,合成一營依託營指揮所的夜間觀瞄系統,多種火器輪番上陣,把「看不著,看不清」的「敵人」炸得七零八落。看著一條條火龍直撲目標,現場指揮戰鬥的一營營長劉洪志話中有話:「別看大家總是驚嘆萬炮齊發,可現在全營每打一炮,背後可是不同種類、許多組數據支撐。如今我們基本實現了以精確指揮、精確偵測、精確定位為一體的夜間火力精準打擊。在炮兵的彈道下衝鋒,沒有精確到秒的大數據,誰也沒有那個膽量。真是彈道有痕啊。」

凌晨1點,夜色正濃,朔風如刀。

裝甲車駕駛訓練場溝壑交錯,裝步三連某新型步戰車駕駛員、四級軍士長陳虹淞頭戴夜視儀,額頭滲著汗珠,雙手緊握方向盤,閉燈快速通過蛇形路、彈坑、泥潭……到達目標地域後,他長舒一口氣。

他是營隊的金牌駕駛員,國慶70周年閱兵,他曾駕駛戰車驕傲地駛過天安門廣場。然而,就在幾個月前,這名老駕駛員卻患上了「夜盲症」。部隊進駐科爾沁草原,白天訓練場的環境是那樣的美麗,而一到夜裡,美麗的環境卻變得陌生難行,戰車似生根一般止步不前。

如何突破這一「禁區」,磨礪夜戰真功夫?軍帳內,大家形成了共識:「打仗不分時間段,深夜往往是敵人攻擊的『絕佳時間』,一定要鍛造全天候作戰能力。」一周後,夜間閉燈駕駛、夜間實彈射擊、夜間橋梁架設等20多個險難課目,相繼在草原深處上演。

雖然夜訓很辛苦,但作戰支援營工兵連重型機械化橋班班長、四級軍士長陳榮亮打心眼高興,對打贏未來夜戰的信心更足了。在他心目中的「夜戰」,絕非簡單地看清道路。一次演練中吃的虧,讓他至今想起來脊背發涼。

部隊遠赴千裡之外組織演習。陳榮亮接到命令,帶領重型機械化橋班凌晨4點前在某河流上架橋,以保證部隊順利通過。重型機械化橋班戰士們平時訓練刻苦,成績優異,對完成這個任務可謂手拿把掐,小菜一碟。可他們沒想到,這次是在夜間作業,由於前期夜間訓練不足,導致架橋時間延長,險些耽誤部隊通過。

吃一塹,長一智。自那以後,陳榮亮和整個架橋分隊都把夜戰看成一個「系統」,除了關注光線,還要關注不同時間、不同地域的水文、氣象等因素,以適應實戰。

看著案頭上的一疊成績單,旅長臉上並沒有顯露出喜悅之情。按照新的編制體制運行以來,合成旅擁有多達數十個兵種,武器裝備陸續配發,可謂武器精良、人強馬壯。然而,未來戰爭不是單兵種作戰,而是體系與體系間的博弈,不光要練就「一指神功」,更要「攥指成拳」,實現兵種夜間融合訓練迫在眉睫。

裝甲兵、炮兵、工兵等多兵種根據戰鬥進程進行融合訓練;夜間駕駛場地,裝甲車駕駛和實彈射擊有機「捆綁」在一起訓練……不久後,一套散發著硝煙味的訓練方案在該旅推廣。按照「晝夜分步銜接訓、綜合集成融合訓」展開夜訓,並依託信息系統,從單兵種訓向多兵種之間協同訓轉變,強化夜間聯合作戰能力。

接著,他們針對信息化戰爭條件下夜戰形式、特點、打法等難題,對訓練內容進行改進、升級、創新,短短時間裡研究出了極限突擊、迴旋射擊等10餘個實用戰法。

自動步槍夜間射擊考核中的一次意外,掀翻了偵察一連上等兵許東輝的實戰理念。

雨夜寒風呼嘯,訓練場地溼滑,在屈身衝入射擊位置時,小許腳陷到泥潭裡摔倒,槍身與地面碰撞,瞄準鏡飛離槍身,他立即報告。按照慣例,會暫停考核,保障人員會來排除故障,但考核員卻告知小許,自行排除故障,繼續射擊,時間記入考核成績。

既不幫助排除故障,還千方百計設置敵情,就是不讓子彈順順溜溜打出去。考核員的「大變臉」,讓小許和戰友們頓時明白:以往「老大哥」全程伴隨保障已成為歷史,這次考核條件必將嚴苛。

真是怕啥來啥。考核仍在繼續,許東輝和其他參考的偵察兵不僅要在夜晚完成按圖行軍、負重奔襲等高強度考驗,還要在戰術背景下實施多個戰鬥課目連貫作業,一路敵情防不勝防,讓許多訓練尖子心有餘而力不足,成績僅達到及格水平。

夜間訓練環境相對複雜,組訓存在風險,因此,有些官兵在訓練中避難就易,在訓練標準上存在人為變通、降低訓練難度等現象。「一班人」認為,這些「虛光」不排除,訓練就會偏離實戰的準星。在改正諸如射擊出發地線安裝照明燈等「保姆」式做法的同時,改變以往訓練中重靜態輕動態、片面保安全等做法,針對不同作戰樣式、不同作戰階段、不同作戰地域條件,制訂科學系統的夜間訓練考核評定標準,建立完善了與新大綱要求相一致的夜間訓練內容體系。

作戰支援營營長王大佶對夜訓變化最有感觸。去年初秋的一個深夜,營新型輪式兩棲自行門橋將前往某水域展開水中作業。抵達水域後,伸手不見五指、風急浪高,在場的官兵心裡不由地產生了擔憂:「這麼惡劣的天氣,水流湍急,一片漆黑,新裝備下水引起安全問題怎麼辦?」「這次是新裝備的『首秀』,要是不成功,必將影響士氣」……眼看,距離作業時間愈來愈近,但部分幹部骨幹仍猶豫不決,有的甚至申請推遲下水時間,等天明再進行……正在這時,擔任指揮員的王營長接到上級「渡河任務按原計劃進行」的命令。

「全車注意,門橋下水!」駕駛員接到戰鬥命令後,迅速將兩棲自行門橋行駛至預定門橋渡場,操作手迅速就位。「嘭嘭!」在轟鳴聲中,新型自行門橋乘風破浪,安全順利到達對岸。

從合成到聯合,從集群到單兵。近年來,合成旅聚焦未來戰場,加大雨夜、霧夜等不良天候條件下的夜訓力度,從難從嚴從險從危出發,訓出真成績、打出真水平。在一次新型反坦克飛彈夜間射擊中,風雨突然「攪局」,但官兵們照常彎弓射箭、精準命中目標。在他們心中,只有面向實戰化謀打贏,才是唯一的目標。

勝者,善於從戰鬥中總結經驗,從經驗中探尋制勝之道。經過數小時的激烈角逐,這場夜戰終於落下帷幕。炮火輪番轟炸過的區域硝煙未散,一場聯合復盤隨即在旅指揮所內展開。作戰雙方圍坐沙盤前,按照進程深入查擺指揮短板,探究創新制勝的戰法戰術。隨著復盤檢討的深入,指揮員打仗的思路越來越清晰,打勝仗的信心越來越足。

走出指揮所,一輪明月高懸天際,照亮夜幕下的夜訓場,也照在每一名官兵的心裡。

相關焦點

  • 越軍打仗很頑強但卻害怕夜戰,解放軍夜間進攻專打敵人軟肋
    影片開頭就出現了令人緊張的場面:一個下雨的黑夜,解放軍坦克穿插營進攻四號公路受阻,正在呼叫上級增援。就在此時,越軍特工隊在泥濘的地上匍匐接近,突然躍起摸掉我軍哨兵,然後發動猛烈襲擊。我坦克營陣地到處是爆炸和火光,部隊倉促應戰,損失嚴重……看了這個影片的人都會留下深刻印象,認為越軍擅長夜間偷襲,打法兇狠,神出鬼沒,令人不寒而慄。
  • 解放軍信息化夜戰畫面曝光 裝甲摸黑突擊
    解放軍信息化夜戰畫面曝光 裝甲摸黑突擊 (1/12) "← →"翻頁
  • 解放軍夜戰場景充滿暴力美 似煙花綻放
    解放軍夜戰場景充滿暴力美 似煙花綻放 (1/8) "← →"翻頁
  • 臺軍模擬「1分鐘『夜戰』解放軍攻臺」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臺軍「漢光34」號演習將從6月4日起,一連展開五天四夜不間斷的軍事演練。然而,演習期間卻事故頻發,4日,臺軍F-16戰機撞山事故後,5日臺軍又鬧出了山林大火。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今日,有臺媒發布消息稱,臺軍公布「模擬解放軍夜間攻臺,臺軍1分鐘『夜戰』」的視頻。
  • 鬥強「敵」、戰嚴寒、破「夜障」……精彩夜戰正在科爾沁上演
    原標題:夜戰科爾沁深冬時節,北風凜冽,科爾沁草原深處,寒風似利刃。惡劣的天候是難題更是考題,是挑戰更是機遇。趁著夜色,某合成旅千餘名官兵以冬夜為依託,鬥強「敵」、戰嚴寒、破「夜障」……精彩夜戰正在上演。一砰、砰、砰……子夜時分,清脆的槍聲撕裂了草原的寧靜。
  • 熱衷近戰夜戰!美軍夜戰裝備普及率世界第一,或對解放軍形成代差
    韓戰後,美軍對夜視裝備的重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解放軍的火力不足恐懼症一樣,美軍也在隨後幾十年時間裡竭力投入技術試圖治癒夜戰恐懼症。美國第四代夜視儀GPNVG18堪稱夜戰裝備的裡程碑2012年,美國第四代夜視儀GPNVG18首次出現在美國武器博覽會上,其標價頓時讓所有人嚇了一跳,因為其總價折合人民幣約為17萬元,幾乎相當於當時中國一個特戰隊全身裝備總和!
  • 家風一條河 涓涓育忠烈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我把出嫁時娘給我的那隻銀手鐲當了,換成銀錢,買回了一堆布料和針線,給前方的解放軍親人縫製了幾十雙布鞋。後來聽說,連陳老總都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我真為自己感到驕傲。1975年,部隊來徵兵。我對大兒子蔡敬朋說:「好鐵要打成釘子,好男就該當兵。孩兒,去吧!」敬朋去了內蒙古科爾沁大草原,當了一名鐵道兵。那時,我總盼著他寄回家信。
  • 中國軍網·強軍網2020年軍營網絡春晚鎖定大年三十
    中國軍網、強軍網2020年軍營網絡春晚《軍營過大年》海報中國軍網、強軍網訊 記者金婧怡報導:中國軍網、強軍網2020年軍營網絡春晚《軍營過大年部隊官兵點擊進入中央軍委機關網即可收看整套晚會節目;全國網友可以通過中國軍網、解放軍報客戶端、軍報記者微博,以及中國軍網抖音號等平臺,收看節目精彩片段。2020年軍營網絡春晚以「追夢強軍賀新春」為主題,突出戰味、兵味,充分展現廣大官兵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的嶄新風貌。
  • 解放軍戰車火炮部隊苦練夜戰 連番開火
    解放軍戰車火炮部隊苦練夜戰 連番開火 (3/16) "← →"翻頁
  • 軍報文章:做好軍事準備 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軍報文章:做好軍事準備 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4月12日出版的《解放軍報》在頭版頭條報導說,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要求全軍部隊進一步認清形勢,加強對作戰對手的研究,扎紮實實練好作戰本領,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 展示國威軍威的軍服文化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人民軍隊軍服70年》系統介紹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各個時期的制式服裝。全書共分十二章,《序章》簡要介紹革命戰爭時期軍服;第一章至第八章重點介紹50式、55式、65式、87式、97式、07式軍服,以及武警部隊、民兵預備役服裝;第九章介紹重大閱兵軍服;第十章介紹軍服生產;第十一章是對軍服發展的回顧。概括起來,該書有以下鮮明特徵。
  • 江蘇「唯一」趙姓開國將軍,曾任解放軍報總編輯,他是誰?
    很多軍事迷,一定會訂閱《解放軍報》,該報創刊於1956年,是解放軍報社出版的中央軍委機關報,1999年《解放軍報》網絡版進入國際網際網路,2004年更名為「中國軍網」。而我們江蘇唯一的趙姓開國將軍,曾任解放軍報總編輯,他是誰?
  • 解放軍四總部要求全軍加強現代戰爭夜戰夜訓
    著眼推動強軍目標落地生根  四總部提出新年度抓建基層五項重點  新年度工作開局之際,記者從總部有關部門獲悉,四總部認真貫徹落實習主席和中央軍委決策部署,採取有力舉措做好抓建基層工作,為開創強軍興軍新局面打牢堅實基礎。
  • 曾經靠它讓敵人損失慘重,解放軍苦練夜戰技能,未來可揍扁挑釁者
    當今各國對夜戰越來越重視,在研究世界局部戰爭可以清楚地看到很多戰鬥大多在夜間或黎明時展開;因此解放軍也是不斷增加夜戰訓練時間和強度,最近某部的ZBD-04步兵戰車是趁夜色隱蔽向作戰區域挺進。ZBD-04步兵戰車配備有先進的觀測儀,能在夜間很好地查看道路情況,這給夜戰提供了更方便的條件。隨著國防科技的進步大量不同種類的高科技紅外、微光和熱成像等等現代夜視器材是陸續裝備到了部隊。抗美援朝戰爭中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是創造性地利用夜戰襲敵,讓美國人是損失慘重。
  • 指名道姓點出問題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在基層雷達站推行小班制教學,分時段、分場地組訓,突出新大綱配套教材試學,重點進行快速機動、夜戰夜訓、偽裝防護等實戰化課目訓練。前不久,該旅某機動雷達站利用駐地航空兵部隊訓練時機,開展機動轉移、目標搜索發現等課目訓練,訓練質效得到明顯提升。
  • 「我在東北玩泥巴」,解放軍對印軍播放歌曲,印媒:解放軍打心理戰
    印度流行愛情歌曲《Tunak Tunak Tun》曾被網友空耳改編為《我在東北玩泥巴》一時火遍網絡最近這首歌在中印邊境對峙區域的上空被多個擴音器循環播放~~~印媒:人民解放軍對印軍「打心理戰」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
  • 解放軍又添後勤神器:高原炊事車全身「黑科技」隔壁印軍酸了
    新型高原炊事車 圖源:中國軍網當然不是,戰士們能在第一時間吃上新鮮出爐的飯菜要歸功於新型高原炊事車。據炊事車駕駛員和愛軍介紹,新型的炊事車越野能力極強,還可以在行進中加工製作各類菜餚主食,十分快捷高效。
  • 人民解放軍對印軍播放的歌曲,果然是這首!
    「打心理戰」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印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猜測,解放軍此舉或是為了轉移印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為了給自己減壓。大聲播放歌曲不僅表明解放軍試圖分散印軍的注意力,還試圖向印軍表明解放軍了解印軍所有的行動。印媒稱,印度軍隊的大部分士兵都使用印地語和旁遮普語交談,解放軍可能曾經聽到印度軍隊用印地語或旁遮普語哼唱歌曲,並試圖向印軍表明,解放軍並不擔心最近的事態發展。
  • 答澎友|徐才厚為何被軍報稱為「國妖」
    答澎友|徐才厚為何被軍報稱為「國妖」 澎湃新聞記者 蔣曦 2014-12-10 18:48 來源:澎湃新聞
  • 解放軍夜戰優勢又回來了?新一代夜視儀低調亮相,性能猛增
    中國的微光夜視技術起步比其他國家都要晚一點,是從1960年代才開始研發,目前已經具備生產一代、二代以及超二代微光增強器的能力,並且其三代實力也已經達到了美國的標準水平。不過畢竟起步要晚,和人家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要說起夜視儀的效果到底如何,那就要看其探測距離的遠近,以及成像效果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