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報顯示,華誼兄弟2018年虧6.52億,2019年虧39.6億。有人曾說:如果它不是創業板公司,今年的華誼兄弟前就應該加「ST」了。然而創業板沒有「ST」,其規矩是:如果連續三年虧損,就直接退市。
所以,這一年被業界看作是華誼兄弟的關鍵一年,偏偏這一年又遇到了疫情。華誼兄弟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營收2.28億,同比下滑61%,淨利潤-1.43億,半年報未出,未知具體情況,但鑑於疫情對電影行業的衝擊,很可能也是持續虧損。 如果今年再虧,華誼真的要和A股「拜拜」了。於是,《八佰》的上映,被理解為是華誼兄弟的「不得已而為之」,因為華誼等不起了。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華誼兄弟一個月內漲36%
剛剛過去的周末,華誼兄弟耗巨資拍攝的電影《八佰》尤為吸引人們的眼球。開啟了第一輪點映的《八佰》在首日就票房大賣近1500萬元,成績驕人。這不僅給業內打了一針強心劑,更被大家認為是正深陷生存危機的華誼兄弟的「救命稻草」。
點映成績給力,加上《八佰》早在8月2日就宣布了將於8月21日正式定檔上線,故而很多人對華誼兄弟的股價都抱有「漲停」的期待,但其昨日表現卻令人失望了。早間,原本小幅高開的華誼兄弟在短暫衝高后股價就快速回落,並在10分鐘後直接翻綠下行,股價一直在低位震蕩。截至收盤,華誼兄弟報6.15元/股,跌幅為3.45%,單日換手率為8.66%,成交金額為11.92億元。不過,雖然華誼兄弟昨日股價表現不佳,但自影院正式復工(7月20日)以來,該股股價在一個月內上漲36.06%。
對於目前的華誼兄弟來說,公司顯然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八佰》的最終票房成績至關重要。據華誼兄弟公開披露的業績數據顯示,僅在2018年至2019年,公司就巨虧約50億元。到了今年第一季度,華誼兄弟的實際營收也因疫情而受到重創,今年一季度總營收2.286億,淨虧損1.434億。而且之前華誼已經向阿里、騰訊等公司預計發行8.24億新股,融資20多億。
影院復工近八成影視股實現上漲
華誼兄弟昨日未守住紅盤,但另一影視股光線傳媒表現卻好很多。
昨日,光線傳媒高開後很快迎來一波資金強拉,一度甚至觸及漲停板,不過後來也逐步回落,好在全天都維持在紅盤震蕩。截至收盤,光線傳媒報15.26元/股,漲幅2.21%,單日成交金額為7.4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光線傳媒是另一隻被股民們在上周末預估會「漲停」的影視股,因為該公司也傳來了好消息。8月16日,一直備受期待的原春節檔大片《姜子牙》通過官方微博宣布將定檔於10月1日。據本報記者了解,《姜子牙》背後的私家出品方均為光線傳媒的關聯公司。
繼《姜子牙》之後,另一部原定於春節檔上映的《奪冠》也於昨日宣布了定檔國慶檔的消息。《奪冠》出品方也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歡喜傳媒、阿里影業兩隻港股和中國電影、文投控股兩隻A股。
截止發稿前,《八佰》點映票房已經近1.9億,打破《西遊記女兒國》1.79億的點映票房,創造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從點映來看,《八佰》15億票房,還是較穩的。
《八佰》若能有比較理想的成績,對華誼兄弟來講,無疑等於在其自救道路上的跨過了一個重要的檻,若是未達預期,想必華誼兄弟也會有其他辦法。只不過,對於一個影視公司而言,要逆轉命運,最終的落腳點還是應該在「作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