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小編抽空去了次日本,除鬥膽嘗試了河豚料理、如願參觀了風俗一條街外,此行一大主要目的當然就是動物扭蛋買買買啦!說到日本的動物扭蛋,恐怕有一個物種不得不提,那便是日本地龜。
作為一個動物模型收集癖患者,小編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您:雖然珍稀程度不可同日而語,但日本地龜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絲毫不亞於咱的大熊貓,這也讓它們成為了眾多扭蛋廠商旗下產品中的主角。以下三款模型為小編收集的日本地龜,工作之餘細細把玩,別有一番意境。
▲小編收集的日本地龜模型
特別製作了兩種體色
非常用心
▲背甲的塗裝給不給力
▲小編另一款日本地龜模型
每每拿出把玩
都感覺它是活的
▲縮頭的警惕神態真是惟妙惟肖
又同時體現了日本地龜攀爬的特長
▲背上感覺真長了青苔
不如,今天咱就開一貼好好聊聊日本地龜吧!
日本地龜(英文名:Ryukyu Black-Breasted Leaf Turtle,拉丁名:Geoemyda japonica),又名琉球葉龜、琉球長尾山龜、琉球黑胸葉龜,屬於地龜科。許多年間,它們一直被誤認為是黑胸葉龜(中國大陸也稱楓葉龜)的亞種,直至1992年,才獲官方認可,成為獨立有效種。作為日本專屬物種,日本地龜早在1975年就被官方認定為日本的天然紀念物(天然紀念物是本身擁有突出獨特的價值,又因其固有之稀少而具備代表性的自然特質或文化意義的地理事物。包括動物植物、地形地貌、遺址遺蹟等等)。
▲沒錯
日本方面還真就「天然紀念物」題材
製作了一套動物扭蛋
▲小編收集的其中的爬行動物
▲黃緣來了
日本地龜主要分布在衝繩諸島中的衝繩本島(北部地區)、久米島、渡嘉敷島這三大島,但化石標本顯示,它們曾經的分布要比現今大得多,衝繩本島的南部地區、伊江島也曾出現過它們的身影。該龜的外形跟咱的楓葉的確很相似。同樣地,雄性成年後又粗又長的尾巴和略微凹陷的腹甲是區別於雌性的主要特徵。
▲日本地龜分布圖
儘管屬陸棲型龜類,但它們在野外更鍾意於潮溼的環境,喜出沒於綠野叢林環繞的山澗小溪旁。節肢動物、蚯蚓、蝸牛、昆蟲、野果都在它們的食譜之上。它們會利用洞穴、巖石縫隙、樹洞、土丘來作為躲避穴或者冬眠的場所,部分個體冬眠長達七個月。
▲日本地龜野外生存狀態
▲日本地龜野外生存狀態
日本地龜的野外天敵主要為蛇類、野豬和近年來的外來入侵物種-獴,但棲息地的退化是該物種野外生存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日本官方1989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研究很好體現了日本文化對於生命的尊重,令人印象十分深刻。據調查,當年衝繩島盤山公路旁的排水溝是又深又陡,小型動物常困於其中並不幸喪命,而日本地龜因此死亡的比例位列所有兩棲動物之最。同時,這些環山溝渠還限制了日本地龜的自然活動範圍,不少個體更是直接倒在了來往穿梭的車輪之下。
▲為了解決誤困排水溝中的地龜
日本方面特地做了階梯設計
人性化滿滿
點讚
▲也有眾多標識提醒司機慢行
「前方龜出沒」
▲可慘劇仍時有發生
頗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衝繩前些年還將一定數量的黃緣閉殼龜和黃喉水龜復歸野外,這些「競爭者」的出現又直接搶奪了日本地龜本就所剩無幾的生存空間和食物來源。其中黃緣閉殼龜的習性更是和日本地龜有很大的相似性,兩者無論是在野外還是在人工飼養狀態下,都有雜交後代的出現。
▲黃緣雜日地
▲黃緣雜日地
▲黃緣雜日地
上圖這隻華麗的日地雜黃緣正來自於我們的老朋友香港龜類狂熱飼育者「Reptile Master」。其實,Reptile Master已於多年前開始接觸日本地龜這一品種,我們也很榮幸地就日本地龜人工環境下的飼養等話題採訪了Reptile Master,以下為採訪實錄:
▲Reptile MASTER微信號
歡迎大家諮詢
Reptile Master: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日本地龜是我個人非常鍾愛的品種,地龜屬的品種就是比較聰明,不僅互動很好而且吃東西的技巧也很高超,但是和黑胸葉龜(楓葉龜)一樣,多隻雄性個體最好分開飼養。目前我的日本地龜種群數量為2公2母,3隻野生個體,1隻人工個體。野生個體全部來自於日本衝繩本島;人工個體則是國外玩家野生帶蛋繁殖出的小苗,到我手時僅一月齡,目前已飼養四年,是只母龜。
▲飼養四年母龜的童年照
▲Reptile Master的日地種群
既然是野生龜,到手後的調理是免不了的。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體外寄生蟲,牛蜱真是太多了,碰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慢慢來,一次清理太多容易給龜帶來壓力。建議先分開飼養,然後分幾次把蟲子慢慢夾掉。即使肉眼檢查已經沒有蟲子了,還是要先隔離一段時間,因為一兩周後可能還會發現「漏網之魚」。
▲體外寄生蟲看得頭皮發麻
日本地龜飼養上較容易,死亡率並不高,對比一千幾百一隻但極難養活的東南亞品種,其實成本也相差無幾。當然這跟運輸有直接關係,一方面運輸時間相對比較短,另一方面量並不大,主要流入寵物市場,所以個體所受到的壓力是比較小和短暫的。得益於香港、廣東地區的氣候條件和衝繩原產地較相似,基本上我全年可以在室內室溫進行飼養,一般夏天溫度在25~30度,冬天10~20度。即使冬天我這邊的溫度也不低,所以日本地龜都不會冬眠,只是食量有所縮水。
▲相當紅
開食方面不會成為大問題,我尚未遇見不開口的個體。蟋蟀、麵包蟲一定會打動日本地龜,相信它們迅捷而又靈巧的捕食方式一定會令飼主印象深刻。但馴食飼料的話就需要多花些心思了,我是一開始用鉗子夾住來吸引它們而誘食成功的。長期飼養的話,多樣化的食物和人工飼料是必須的。
▲交配
繁殖的話,的確如網上總結的「易養難繁殖」,目前我還停留在下蛋階段。撇開野生帶蛋個體不談,公龜要交配很容易,但母龜成功產蛋就不多了。即使成功下蛋了,受精率也是個大問題;好不容易受精了,孵著孵著蛋很快又停止發育了...發情產卵周期來看,感覺跟我家裡的黃額時間上比較吻合,都是春天交配,4、5月份下蛋,一般一年能收2~3枚蛋。
此篇專訪是「Reptile Master」兄於凌晨3點完成,特別感謝!
請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圖片來源:Reptile Master& 網絡
天津平價龜超市 保留所有權利
轉載請與天津平價龜超市聯繫獲得許可並註明源自天津平價龜超市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