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英雄薈萃》異民族比對 百統大神帖木兒 不敵勢力均衡的日本

2021-01-15 網易

  《真英雄薈萃》因為如加入了很多東亞的勢力,讓原本只局限於華夏大地的混亂時空中又多出了幾位主人,他們分別是主城在喀什的突厥,朔方的匈奴,邏些的吐蕃,吳的高麗以及會稽的日本。這些異民族勢力的加入,除了給遊戲帶來更多的有趣元素之外,也能夠讓很多朋友更加的了解華夏周邊文明的一些重要人物,而這些人物所構成的勢力在遊戲中到底如何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真英雄薈萃》遊戲中的異民族勢力之間誰是更強的一個,誰又是遊戲中的陪跑角色?

異民族整體對比

  

  我們通過對於遊戲中五個異民族勢力當中的特技數量、主將、君主、軍師、武將人數、統率 80+(可以上戰場的及格線)、統率 90+(名將級別數量)、統率 100+(頂級武將數量)、武力 80+(作為副將的及格線)、智力 80+(作為副將的及格線)、硬控數量、軟控數量,以及能夠對於戰場有著非常重要影響的特技後勤和堅城等共計 14 項進行了一個全面的比較。

  從整體上看日本因為武將人數較多,在各個方面都有著自己不小的優勢,尤其是還有在戰場上可以補給的後勤特技,讓他成為了非常顯眼的存在。不過突厥也因為有五個勢力中唯一一名統率過百的頂級戰將,讓人過目不忘。匈奴在內政上沒有任何特技的加持也表明了他的一個特色樂然吐蕃和高麗就比較中庸的存在了。

內政解析

  匈奴是唯一一個沒有任何優質內政特技加成的勢力。(詳細的內政特技分配如下圖)

  

  沒有內政特技的加成對於玩家來說必然是很傷的一件事,想要使用起來必然捉襟見肘。不過匈奴的設定雖然是沒有內政加持的,但是勢力中卻有兩個帶有掠奪特技的武將石虎和王彌,也就構成了匈奴一切的資源要依靠「搶」的特色。

  在內政特技方面突厥和日本有著相對較大的優勢,各自擁有 5 個好用的特技。

  突厥:徵稅、能吏、繁殖、賢哲、威壓;

  日本:富豪、屯田、造船、法治、商才。

  不過整體對比以及特技的解鎖難易度上看來,顯然是突厥的更為實用。像徵稅和繁殖兩個特技是初始武將就持有的,可以在開局就為本方勢力進行內政上增持,而日本雖然看起來也不錯,但是除了商才是初始就有的特技,其他的都需要武將慢慢積累功績去解鎖,給早期的各種生產建設帶來了很多掣肘。

  吐蕃和高麗的特技就屬於中規中矩了,沒有什麼太多可說的。

武將解析對比

  五個異民族勢力中只有突厥的帖木兒一人達到了統率 100+ 的精英級別武將。

  

  此前的文章中我們也專門的介紹過帖木兒。帖木兒是帖木兒帝國的創建者,在其最強盛的時候還擊敗過奧斯曼帝國,國都更是成為了中亞地區伊斯蘭文化的中心。

  這位帝王的軍事才能在中亞是大一統的存在,不過比較可惜的是當他剛想發兵進攻明朝的時候,就病死在途中,使得他未曾與華夏的部隊進行過直面的戰鬥。所以他的數值也成為了很多中亞地區武將數值的評判標準。

  

  

  所以我直接對比了五個異民族勢力當中的統率第一人進行一個比較直觀和全面的五圍數據對比。在這裡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幾個非常直觀的信息。

  1、帖木兒不僅統率 112 是最高的,而且在智力上面也有 93 也是;武力雖然不是最高的但是 88 的數值也是五人當中第二高的。此三圍的能力值在戰場上的帖木兒可以不懼怕任何頂級武將。

  2、李舜臣是五名武將中唯一具有回氣光環的武將。不過也是五人當中最弱的一個。這不僅僅是因為李舜臣只有 90 的統率,更是因為他陸地上的兵種適性最高只有 A,換句話說也就是李舜臣在陸地上的戰鬥力只有 90%。

  

  水神當中的軍魂光環雖然有一定的攻防加強,但是沒有 S 適性帶來的硬性缺點還是讓人無法忽視的。

  此外水軍的聖適性真的是遊戲中最費的適性。眾所周知《真英雄薈萃》對於地圖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在本來水陸面積就相對較少的地圖上,更是有更多的水域被修改成了陸地,使得水軍幾乎沒有什麼用武之地,所以李舜臣的水軍聖適性也就不能夠充分的體現在遊戲中了。所以李舜臣無疑是五人當中最費的一個。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高麗最強的戰將也不過如此,那麼他的整體戰力是有多弱。

  3、匈奴的冒頓是唯一一個又是君主身份又是勢力第一戰將的人物。

  

  身為君主的冒頓在進入戰場後會得到每項能力值 +10 的君主隱藏屬性加成,使得冒頓有遠高出他紙面上的實力。

  4、在上方表格中沒有給大家羅列出來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各個勢力當中武將的高等級適性。

  突厥:帖木兒 3 神 槍、騎、兵器;

  匈奴:冒頓 2 神 弩、騎;

  吐蕃:無

  高麗:李舜臣 1 聖 水;

  日本:織田信長 1 神 弩,源義經 1 神 槍、島津義弘 1 神 水。

  在這份名單裡,突厥和匈奴雖然也有多個神適性的武將,但是都因為是匯聚在一個武將身上,導致每次的戰鬥也只可能有一個高等級適性的兵種出現,數量上有了很大的折扣。反觀日本除了島津義弘的神適性水軍之外,織田信長和源義經都可以使用高等級的兵種出現在戰場,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加強了戰鬥力。吐蕃雖然沒有高等級適性的武將,但是這與高麗的一個聖等級水軍幾乎可以畫等號,畢竟高麗面對周邊勢力攻擊的時候,這個聖水軍是完全沒有用武之地的。

  日本雖然在沒有突厥勢力中帖木兒這樣的大神武將在,但是武將數量更多,整體戰鬥力更強,而且還有戰場非常強大的特技後勤作為支持,使得他的整體設定對於玩家來說要更優於突厥。

地形解析

  通過對比我們基本上可以判斷出位於地圖最西北城市喀什的突厥和位於東南會稽的日本整體實力可以說是半斤對八兩,也是玩家們比較容易破局的勢力;而其他三個勢力雖然各有特色,但綜合考量也大體屬於另外一個實力檔次上的,想要破局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突厥和日本在五個異民族當中整體戰鬥力雖然強勢一些,但是也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開局就將遭到遊戲中頂級勢力元和明的分別攻擊。

  喀什的突厥距離最近的是西夏和匈奴,不過二者的戰鬥力都非常低,並不能對於喀什城造成什麼太大的威脅,而且有帖木兒在西北地區的絕對統治力,有恃無恐。不過在塞北喀什與和林還有著一條路途非常遠的主徑路,可以讓和林的元直接對喀什發動一次沒有任何幹擾的直線衝擊。

  

  當帖木兒遇到成吉思汗,帖木兒失去了壓制力;而且一條長又寬的道路將要如何防守元的鐵騎部隊,將是玩家使用突厥最為難熬的事情。而且要在元的強壓之下,對周邊進行攻城戰,沒有幾個精英級別的武將,估計玩家是肯定連家門口都出不去的。

  日本所在會稽相比突厥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會稽原本是地圖中最東南地區的城市,因為只有一條通向吳城的主徑路,防守起來並不困難。現在會稽依然是遊戲中最東南的城市,不過下方偏南的地區出現了建安城,再加上金陵附屬城市丹陽也有一條通向會稽的小路,使得會稽的防守難度直接翻了三倍之多,從一條防守道路變成三條防守路線。

  

  日本勢力中的武將,總體成色儘管不錯,但是和遊戲中頂級的明相比,還是差了幾個檔次,所以即使有後勤的戰場補給能力,但是對於日本來說,如何在早期頂防三路來敵依然是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

  突厥和日本在勢力相對優勢的情況下都很難抵禦元和明的進攻,所以和元以及明緊鄰的匈奴以及高麗更是難以抵禦他們的進攻。

  五個異民族勢力當中地形稍好的還是要屬吐蕃。吐蕃的周邊沒有頂級勢力的存在是其一,其二就是雖然從地形看好像和五路有所相鄰,但實際上也只有興慶、鹹陽和漢中才能直通邏些。以吐蕃眾將的防禦屬性,想要防守下來並不是難事,只不過在壓力不大的情況下,勢力中沒有什麼以攻擊見長的武將,使得玩家想要攻取城市則需要等待優質武將的「雲遊」。

異民族總結

  通過對於五個異民族突厥、匈奴、吐蕃、高麗和日本在遊戲中多個方面內政、武將、地形等多方面的對比可以明顯的看到,這五個勢力中日本是整體實力更為優秀的一個,不過突厥與他的差距並不大,吐蕃、匈奴和高麗屬於同一檔次,不過吐蕃得益於本身武將的防禦特技設定,再加上地理的優勢,讓他相比匈奴和高麗在玩家手中的感覺要更好一點,甚至要比直接面對元和明的突厥以及日本,感覺要稍好。

  日本 > 突厥 > 吐蕃 > 高麗 = 匈奴

  不知道對於這五個異民族實力等級的劃分,大家覺得怎麼樣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真英雄薈萃》改名真混戰 各地豪強林立 遊戲對抗體驗大幅提升
    不知道大家在玩《真英雄薈萃》的時候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 AI 的智商略微有所提高,儘管還是會犯那種 AI 自己主城被其他 AI 圍的水洩不通,而已經派遣出來正在其他城市作戰的部隊依然不會回防的情況出現。
  • 帖木兒帝國
    又如歿於八八七年(1482)的撒馬兒罕人奧都剌匝克(Ador-Razzak Samarkand)所撰的《兩幸福之會合》( Matla' os- Sadin),也是一部佳作,其中所言帖木兒朝第一主沙哈魯( Chahroukh)的一章,是很可參考的。至若以帖木兒為主角的小說詩篇,我們沒有多話可說,這些詩篇多半業已佚而不傳。前說的《武功記》,有兩部散文,可也有兩部篇。
  • 帖木兒帝國死磕東察合臺汗國22年,最終完勝
    哈馬魯丁也親率軍隊迎擊帖木兒帝國的軍隊,雙方戰爭爆發。兩軍在東察合臺汗國境內的艾沙哈敦河岸遭遇後,互有勝負,結果議和班師。帖木兒得知後大為不滿,不久就單方面撕毀協議,親率大軍再入東察合臺汗國。哈馬魯丁不敵而退。該戰役在《拉失德史》中是這樣記載的:「當他(帖木兒)高舉著勝利的旗幟平安地通過賽蘭和養夷(塔拉斯)的時候,敵人望風而逃,接著到桑噶裡哈吉,這時,他的徵服軍已經擄獲了大批俘虜和戰利品」。
  • 三國志11:全新大地圖又添四個新勢力,朝鮮李舜臣水性第一有爭議
    最近又有一個群英薈萃地圖版的真英雄mod問世了,該版本結合了前面兩個版本的長處和特色,我們可以將它稱之為「真英雄薈萃」。當然,真英雄薈萃可不僅僅是把真英雄和群英薈萃糅合在一起那麼簡單,為了讓遊戲劇本更加好玩,特意對遊戲中的勢力做了一些調整。比方說原先一些兵微將寡的小勢力被砍掉或者併入了一些大勢力當中,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篩選掉可玩性不強的勢力,並騰出位置讓新勢力入駐。
  • 帖木兒,為何稱明成祖朱棣為「契丹國的野豬皇帝」?
    公元14世紀,帖木兒帝國與大明帝國同時崛起於亞洲。
  • 暢聊《真英雄薈萃》人氣勢力 傳統御三家魏蜀吳 有彩蛋也有辛酸
    暢聊《真英雄薈萃》人氣勢力 傳統御三家魏蜀吳 有彩蛋也有辛酸 三國的魏蜀吳一直原版遊戲中的主角,
  • 【魚鷹社】帖木兒時代
    他不具有弓袋並且箭壺的式樣也有不同。(主要資料來源:《faith albums》中未經確認的手稿中的微縮圖,河間地帶或亞塞拜然,14世紀末-15世紀初,伊斯坦堡託普卡帕圖書館)。D2:未著鎧甲的持燈者在整個伊斯蘭軍事歷史上大多數步兵是不穿鎧甲的。
  • 西亞帖木兒跟大明朱棣誰更強?朱老四:早年他的戰場天賦差遠了
    帖木兒和忽辛這一次不是對手了,在泥沼之戰中戰敗,據說損兵數萬人。但也裡牙思火者沒能攻克撒馬爾罕城,於是返回伊犁,準備來年再來收拾帖木兒的殘餘勢力,結果就在伊犁被手下刺殺了。不然的話,帖木兒實在不知道怎麼辦。
  • 朱元璋大戰陳友諒時,元朝手握重兵的四位帖木兒,正鬧得不可開交
    在1359年時,察罕帖木兒一舉攻破了汴梁,紅巾軍落荒而逃。在此之前,察罕帖木兒的軍糧多由晉、冀一帶提供,可班師回朝時,他卻發現守城的人不讓他進去。察罕帖木兒氣得發昏,一打聽才知道總兵管孛羅帖木兒也看中了這塊地。
  • 元末「天下第一奇男子」擴廓帖木兒(王保保)
    朱元璋最怕一個敵將,察罕帖木兒(中)      伴隨著元末紅巾軍的爆發,察罕帖木兒和擴廓帖木兒作為元將,自然必須投身到鎮壓紅巾軍起義的戰爭之中。 擴廓帖木兒與朱元璋的對抗      朱元璋一直想招降擴廓帖木兒,早在擴廓帖木兒接掌察罕帖木兒的軍隊時,朱元璋就遣使通好,但擴廓帖木兒扣押了朱元璋的使者汪河等人,朱元璋對此無可奈何,說:「元臣依違者十八九,假恢復為名
  • 帖木兒大帝親自勸降失敗,被扣12年的明使傅安堪比鄭和?
    更不為人所知的是,這個明朝的外交使團因為政治原因被困於帖木兒帝國十二年之久,在這一過程中,傅安等人堅貞不屈,不僅成為了明代的「蘇武」,甚至還「被迫」遊歷了包括中亞、西亞在內的大片西域土地。這段奇特的歷史,今日卻淹沒在了塵封的故紙堆中。
  • 中亞霸主兩大帝國霸主之爭,帖木兒和奧斯曼的決戰,安卡拉戰役
    帖木兒的軍隊善於長期作戰,遊牧士兵多以果肉,乳酪食品為生,加之遊牧民族都是天生的職業軍人,軍隊紀律良好,自主性較強,擅長長期作戰,是帖木兒徵服中亞世界的重要基礎。在連年徵戰中,帖木兒軍隊整合了在中亞的蒙古政權:察合臺汗國,伊利汗國,欽察汗國也被帖木兒擊敗,推回了老家。
  • 洪荒戟輸出武將摯愛 鳴鴻刀中小勢力福音 《真英雄薈萃》道具篇
    有粉絲朋友問《真英雄薈萃》遊戲中的洪荒破碎戟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 元帝國最後的忠臣──擴廓帖木兒
    1364年,御史大夫老的沙與知樞密院事禿堅帖木兒得罪皇太子愛猷識理答臘,愛猷識理答臘打算將兩人誅殺,老的沙與禿堅帖木 兒雙雙潛往大同,投奔孛羅帖木兒。 元帝國皇帝妥歡貼睦爾因老的沙是他的舅舅,因此數度勸說皇太子愛猷識理答臘不要追究他們,但愛猷識理答臘不同意,妥歡貼睦爾於是密令 孛羅帖木兒將老的沙與禿堅帖木兒隱藏起來。
  • 帖木兒在重創奧斯曼帝國後,為什麼不順勢滅了土耳其反而東徵大明?
    與朱元璋布衣出身不同,帖木兒是西察合臺汗國的駙馬,突厥化的蒙古人,信奉伊斯蘭教,同時傾慕波斯文明,注意帖木兒的這一特徵,他的所有征服運動都可以從這裡找到源頭。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大明王朝。 公元1369年,帖木兒殺死西察合臺汗海珊,自立為汗,這便是帖木兒帝國。
  • 帖木兒如果真的東徵大明,朱棣能打贏嗎?看地圖研究後勤就懂了
    筆者則必須指出,由於後勤補給的限制,帖木兒不可能有效向明王朝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但這並不意味著帖木兒定然會因為後勤不濟而遭遇慘敗,因為帖木兒的東進本身就有多重戰略目的,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吞併西域的東察合臺汗國,以強化自己自稱蒙古帝國繼承者的權威。在東亞和中西亞之間,當代被稱作帕米爾高原的蔥嶺,無疑是一條無情的天塹,令雙邊之間的交通轉運變得極為困難。
  • 帖木兒打起這哥倆都夠狠,史達林下令掘墓一探究竟
    經過七年徵伐,1370年,帖木兒殺了西察合臺汗,隨即自稱是察合臺汗國的繼承人,帖木兒帝國正式建立。四處徵伐此後三十多年間,帖木兒帝國通過一系列徵戰不斷擴張,生生打出一個從帕米爾高原橫跨小亞細亞和阿拉伯半島的大帝國。
  • 世紀對決35 14世紀:蒙古鐵騎逝去,大明,奧斯曼,帖木兒三帝國崛起
    14世紀,蒙古人的擴張勢頭開始退潮並逐漸走向了衰弱,蒙古人勢力衰弱後,在西亞、東亞以及中亞三大地區,三股新的勢力開始崛起了。在西亞,突厥人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始崛起,逐漸成為了中東大地的最強勢力,大有橫掃統一中東之勢。
  • 戟和弩兵王之爭 玄幻武將強勢勝出 《真英雄薈萃》聖級武將比拼
    在《真英雄薈萃》特別版剛剛問世的這幾天裡,給大家整理了遊戲中初始適性為神和聖等級的武將,同時還對於一些具有兵種選擇性的武將,進行了一些分析。
  • 為效仿成吉思汗,帖木兒下達了一個命令,卻讓帝國的步兵苦不堪言
    不過戰前少吃飯的行為,好像只適合像蒙古人這樣的遊牧民族,比如在帖木兒帝國時期,帝國統治者帖木兒為了效仿了成吉思汗的這個方法,便命令士兵在作戰時只準攜帶一半口糧,以此來保證士兵的兇狠勁。當時帖木兒帝國的軍隊,分為以突厥人和蒙兀兒人為首的騎兵,以及波斯和塔吉克人為首的步兵,帝國的騎兵很多都和帖木兒同族,他們被稱為「帖木兒的兄弟」。在非戰爭狀態,這些突厥和蒙兀兒遊牧民就會離開軍隊,過上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每當發生戰爭的時候,這些遊牧民就會聚集在帖木兒的身邊,為自己的主公徵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