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前,進行的最有名的戰鬥,恐怕莫過於大戰陳友諒和消滅張士誠兩場戰役。但是有一件奇怪的事情,那麼能打的大元王朝在這段時間跑到哪裡去了?
更詭異的是,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這種事情放在任何一個朝代絕對都是最引人注目的,可偏偏有個人把他的風頭搶走了。此人便是北元最後的保護屏障——王保保。
他幹了什麼呢?發兵怒襲太原,以順雷不及掩耳之勢,斬首貊高和關保兩位將領。連朱元璋都看得一愣一愣的,要知道,這太原可是元朝自己的地盤,這兩位將領也是元朝自己的人。
回到1351年,在韓山童、劉福通等人的領導下,紅巾軍起義。大元王朝可就急了,馬上派遣軍隊前去鎮壓,韓山童一不留神就掉了腦袋,劉福通只好擁韓林兒為小明王。察罕帖木兒,即王保保的養父,也組織了強有力的地方武裝來鎮壓起義軍。
察罕帖木兒年輕時喜好讀書習武,是個打仗的好手,而紅巾軍大多都是些農民,哪裡是他的對手,只能連連敗退。察罕帖木兒憑藉自己的戰功,很快就晉升為河北行樞密院事,還積累了大量的軍事力量。
在1359年時,察罕帖木兒一舉攻破了汴梁,紅巾軍落荒而逃。在此之前,察罕帖木兒的軍糧多由晉、冀一帶提供,可班師回朝時,他卻發現守城的人不讓他進去。察罕帖木兒氣得發昏,一打聽才知道總兵管孛羅帖木兒也看中了這塊地。
察罕帖木兒可不是這麼好欺負的,馬上派部下來攻取城池,結果被孛羅帖木兒給擊敗了。察罕帖木兒不肯放棄,正打算讓自己的兒子王保保過來試試,卻被人緊急叫停。
原來元順帝正煩在心頭,這祖宗留下的江山都快保不住了,你們還在這起內訌?火速派宰相搠思監前去勸架。但元順帝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搠思監可不是什么正直人士,甚至史家常常認為,元朝的滅亡,搠思監的罪過是重要原因。
雖然搠思監在打仗時身先士卒,十分英勇,但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貪財。身居相位的他,不思國家大事,反而公開接受賄賂,甚至還僱傭人來印假鈔。元順帝知道這件事情後,並沒有過度為難他,只是點到為止,反而讓他更加猖獗。
所以,當搠思監被派來調節察罕帖木兒和孛羅帖木兒的矛盾時,他二話沒說,張口就是要錢。意思就是說,你們誰給的錢多,我就幫誰說好話。結果可想而知,雙方的矛盾不但沒有解除,反而加劇了。
就在元順帝急得都要哭出來的時候,又一位帖木兒出現了,翟陽王阿魯輝帖木兒。他之前就看元順帝不順眼,寫信要元順帝交出祖上傳下來的璽印,讓自己來噹噹天子過把癮,元順帝對此表示明確的拒絕。
現在,阿魯輝帖木兒覺得時機已經成熟,集結了十萬大軍,正要向元朝大都攻來。真是越到緊要關頭亂子越多!元順帝已經欲哭無淚,只能派樞密院事禿堅帖木兒去教育一下阿魯輝帖木兒。
此時,察罕帖木兒、孛羅帖木兒、阿魯輝帖木兒、禿堅帖木兒四人展開了一場精彩的大亂鬥。
察罕帖木兒還算有點責任心,聽說山東那邊紅巾軍也在起內訌,就一邊和自己人亂打,一邊發兵攻打山東,不僅大敗紅巾軍,還招降了小明王的部下田豐、王士誠。
可察罕帖木兒還是失算了。田豐不久又起了反心,計劃邀請察罕帖木兒來喝酒,趁機將除他以外的人全部殺死,結果手下人沒有領會他的意思,誤殺了察罕帖木兒。消息傳出後,元順帝是真的痛哭流涕,婦女兒童也跟著流淚,王保保更是怒不可遏。
雖然王保保不是察罕帖木兒的親生兒子,但兩人也情同父子。王保保馬上帶領軍隊殺向山東,在田豐和王士誠反應過來之前,就將他們擒獲,馬上挖了心肝祭奠自己的父親。
雖然察罕帖木兒已經死了,但是王保保繼承了他的軍隊,繼續和孛羅帖木兒保持敵對狀態。而阿魯輝帖木兒那邊不敵禿堅帖木兒,正在計劃逃跑,還沒實行就被捉去砍了頭。元順帝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就覺得孛羅帖木兒看著不順眼,派人把他刺殺了。
本來四位帖木兒的混戰可以告一段落了,結果元順帝又對王保保起了疑心,派遣關中四將去討伐他,王保保的部下貊高、關保本來就是棵牆頭草,眼看王保保的情況不妙,馬上逃走歸順朝廷。
就在這群人鬧得不可開交之時,朱元璋已經登上了帝位。王保保對元順帝等人感到萬分佩服,發兵怒襲太原,讓元順帝見識到了自己的厲害。元順帝這才醒悟過來,重新將王保保召回,但元朝大都已經被明軍佔領,大元王朝只好逃回草原。
四位帖木兒個個手持重兵,卻沉迷於內戰,最終讓起義軍鑽了空子。不過這也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一個政權即使擁有再強大的軍事力量,如果只靠武力來維持統治,而得不到百姓的擁護,是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的。
元朝的統治者在位時期,將不同民族分為三六九等,不斷從百姓身上收取各種苛捐雜稅,對其他民族的掠奪尤為嚴重,百姓怨聲載道、叫苦連天。韓山童和劉福通能成功起義,其實也多虧了元惠宗,要不是他派了十五萬百姓去治理黃河,他們還真不一定能找到好機會。
前面提到的搠思監更是一個禍國殃民的好手。他將官職明碼標價,規定交錢就可以免除牢獄之災,自己賺得盆滿缽滿,天下卻是一片混亂。
在這種情況下,元朝的軍隊也許可以平定一時的叛亂,但連年的徵戰只會給百姓帶來更大的痛苦,也無法再為元朝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