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在重創奧斯曼帝國後,為什麼不順勢滅了土耳其反而東徵大明?

2020-11-19 騰訊網

看花開花落,望雲捲雲舒,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即刻啟程和小編一起了解歷史吧!

在梳理土耳其的前世今生一文中,提到了一場決定奧斯曼帝國命運的戰役,這便是安卡拉之戰,時間在公元1402年,此戰,帖木兒大獲全勝,並生擒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

然而,帖木兒並沒有順勢滅了奧斯曼土耳其,反而揮師東徵大明,為什麼?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當時的世界局勢。

公元1402年的世界,蒙古西徵和十字軍東徵的硝煙都已散盡,當時的中東存在四大政權——帖木兒帝國、奧斯曼帝國、馬穆魯克王朝、拜佔庭帝國。

其中,馬穆魯克王朝便是當年伊斯蘭世界的救星,它擊敗了蒙古鐵騎,使伊斯蘭世界免於全部淪陷。

奧斯曼帝國本是羅姆蘇丹國的一支,十字軍東徵退去之後,由奧斯曼一世在小亞細亞所建。

拜佔庭帝國,便是東羅馬帝國,此時已立國千年,版圖僅剩巴爾幹半島的一部分,今非昔比,衰落已極。

帖木兒帝國,則是新興的政權,其由來需要從蒙古西徵說起。

蒙古人的西徵誕生了四大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伊兒汗國、金帳汗國,後來元朝和察合臺汗國瓜分了窩闊臺汗國,四大汗國僅剩三個。

公元1321年,察合臺汗國分裂為兩部分——西察合臺汗國和東察合臺汗國,東察合臺汗國在我國新疆,明朝時期稱其為「亦力把裡」,西察合臺汗國在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

接下來,我們比較一下帖木兒帝國和大明的建立過程

公元1336年,帖木兒出生在西察合臺汗國,這一年,朱元璋8歲(出生於公元1328年)。

與朱元璋布衣出身不同,帖木兒是西察合臺汗國的駙馬,突厥化的蒙古人,信奉伊斯蘭教,同時傾慕波斯文明,注意帖木兒的這一特徵,他的所有征服運動都可以從這裡找到源頭。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大明王朝。

公元1369年,帖木兒殺死西察合臺汗海珊,自立為汗,這便是帖木兒帝國。

所以,帖木兒帝國的建立幾乎與大明同時。

公元1388年,帖木兒徵服了整個中亞地區,同年,藍玉在捕魚兒海大敗北元,北元皇帝脫古思貼木兒在逃亡過程中被殺,從此蒙古各部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貝爾湖即捕魚兒海

也就是說,從這一年開始,蒙古各部已經群龍無首了。

公元1393年,帖木兒揮師向西,徵服波斯地區,波斯地區是當年四大汗國之一的伊爾汗國封地,帖木兒大軍到時為白羊王朝,很快便納入了帝國版圖。

至此,帖木兒帝國已經一統當年的察合臺汗國和伊爾汗國,接下來的開戰方向是哪?沒錯,就是四大汗國的最後一個——金帳汗國。

公元1394年,帖木兒在伏爾加河擊敗了金帳汗國的脫脫迷失汗,金帳汗國從此不再有南下中東之心,帖木兒的下一個進攻方向就是比波斯更西邊的奧斯曼帝國和馬穆魯克王朝。

公元1400年,帖木兒在敘利亞大敗馬穆魯克王朝。

公元1402年,帖木兒在小亞細亞的安卡拉大敗奧斯曼帝國。

至此,帖木兒幾乎是所向無敵的,其建立的帝國徵服了察合臺汗國、原伊爾汗國(波斯)、擊敗了金帳汗國、同時大敗馬穆魯克王朝和奧斯曼帝國。

這一年之後,帖木兒放棄了繼續西徵,放棄了完全徵服小亞細亞和埃及,揮師東向,遠徵大明,從以上歷史事件的梳理過程中我們可以找到帖木兒如此做的原因:

1、帖木兒是突厥化的蒙古人,西察合臺汗國的駙馬,其首先要徵服的便是當年蒙古四大汗國的國土,事實上也確實如願了。

2、帖木兒傾慕波斯文明,因此必須要徵服波斯,這一目標也實現了。

3、帖木兒信奉伊斯蘭教,要成為伊斯蘭世界共主,必須擊敗土耳其的奧斯曼帝國和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這一目標同樣實現了。

這一年,便是公元1402年。

這一年,還有另一件大事,朱棣靖難成功,在南京稱帝。

4、帖木兒的夢想是重建「蒙古帝國」,而非「阿拉伯帝國」。

因此,擊敗馬穆魯克王朝和奧斯曼帝國之後,帖木兒表現出了他難得的仁慈,對馬穆魯克王朝沒有窮追不捨,奧斯曼蘇丹被俘自殺後,帖木兒還將小亞細亞分給了巴耶塞特一世的幾個兒子,這麼做是為了安撫,也是為東徵鞏固後方。

北元在捕魚兒海之戰後不復存在,原來隸屬於元朝的蒙古各部四分五裂,帖木兒認為這是一個重現「成吉思汗」榮光的好機會,帖木兒擁有黃金家族女婿的身份,當其徵服了中亞和西亞之後,便認為其擁有了重現整合蒙古諸部的機會,而東徵大明王朝無疑可以打起「為元朝復仇」的旗號成為蒙古共主。

我始終認為,帖木兒並非真的要遠徵大明,至少在公元1404年的時候不是,挑戰大明只是要實現其一統蒙古諸部的夢想。

5、假如帖木兒不死,其能擊敗朱棣嗎?

公元1405年,帖木兒病死在錫爾河畔、遠徵大明的路上。

入主中原的遊牧民族,均由蒙古草原或東北南下,而帖木兒的遠徵從中亞開始,假如他真的直接進攻大明,那麼需要翻越蔥嶺,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進入河西走廊,與以逸待勞的大明軍隊決戰,這在古代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大軍到後也必敗無疑。

所以,帖木兒遠徵大明應當是其順勢成為整個蒙古之主的幌子。

帖木兒在安卡拉之戰後,放棄徵服奧斯曼土耳其,不僅使奧斯曼帝國倖免,還拯救了在奧斯曼進攻下風雨飄搖的拜佔庭帝國,拜佔庭由此又續命半個世紀。

但拜佔庭最終仍然逃脫不了被奧斯曼帝國所滅的命運,此後,奧斯曼帝國又揮師南下,滅了馬穆魯克王朝,成為伊斯蘭世界和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

隨風來,隨風去。回憶往事,歷史的記憶揮之不去

今天的歷史之旅到此結束了,期待與大家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世紀對決35 14世紀:蒙古鐵騎逝去,大明,奧斯曼,帖木兒三帝國崛起
    14世紀,蒙古人的擴張勢頭開始退潮並逐漸走向了衰弱,蒙古人勢力衰弱後,在西亞、東亞以及中亞三大地區,三股新的勢力開始崛起了。在西亞,突厥人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始崛起,逐漸成為了中東大地的最強勢力,大有橫掃統一中東之勢。
  • 中亞霸主兩大帝國霸主之爭,帖木兒和奧斯曼的決戰,安卡拉戰役
    Timur即帖木兒,突厥語中的"鐵"。這個嬰兒日後會成為中亞地區最有權勢的統治者。統一中亞的帖木兒帖木兒在年輕時期迎娶了一位察合臺王的女兒,從而順利地走向了統治階層——黃金家族——即自成吉思汗東徵以來留下的統治階級。在早年的一次戰鬥中,帖木兒的右腿受傷,最終導致終身殘疾,所以帖木兒的外號被稱為"跛子"帖木兒。
  • 西亞帖木兒跟大明朱棣誰更強?朱老四:早年他的戰場天賦差遠了
    編者按:帖木兒東徵大明,是網絡上的熱門話題。冷兵器研究所曾經推出《帖木兒如果真的東徵大明,朱棣能打贏嗎?看地圖研究後勤就懂了》一文,從後勤角度來分析。但還有個問題大家也很感興趣,帖木兒和朱棣都是當世雄主,誰的軍事能力更強呢?
  • 帖木兒,為何稱明成祖朱棣為「契丹國的野豬皇帝」?
    其中,朱元璋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大明帝國,時間是公元1368年。帖木兒則以西察合臺汗國女婿的身份,取而代之,建立了帖木兒帝國,時間是公元1370年。   帖木兒比朱元璋小8歲,壽命則相同(都是70歲),所以帖木兒活到了朱棣時期,並在中亞和西亞擊敗金帳汗國、奧斯曼帝國、馬穆魯克王朝之後遠徵大明。
  • 帖木兒如果真的東徵大明,朱棣能打贏嗎?看地圖研究後勤就懂了
    編者按:關於帖木兒東徵大明,網絡上有著無窮無盡的討論,想像如果帖木兒並未病逝途中,當時全世界這兩個最強大的帝國,最強悍的兩個帝王如果真的發生碰撞,將會有怎樣的結果呢?筆者則必須指出,由於後勤補給的限制,帖木兒不可能有效向明王朝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但這並不意味著帖木兒定然會因為後勤不濟而遭遇慘敗,因為帖木兒的東進本身就有多重戰略目的,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吞併西域的東察合臺汗國,以強化自己自稱蒙古帝國繼承者的權威。在東亞和中西亞之間,當代被稱作帕米爾高原的蔥嶺,無疑是一條無情的天塹,令雙邊之間的交通轉運變得極為困難。
  • 帖木兒打起這哥倆都夠狠,史達林下令掘墓一探究竟
    在恢復西察合臺汗國版圖後,帖木兒首先降服了東察合臺汗國,從1380年開始,又相繼奪取波斯和阿富汗,攻佔了富饒的兩河流域,1388年再徵服花剌子模。拯救歐洲彼時,同源於突厥的奧斯曼土耳其如日中天,正雄心勃勃擊敗東羅馬帝國進而向歐洲滲透。1402年,安卡拉戰役打響,帖木兒率軍大敗奧斯曼帝國,俘獲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土耳其人沒想到,奧斯曼帝國的好事被這個「突厥化的蒙古人」攪黃了。
  • 明朝時期的世界,還有比大明更強大的帝國嗎?
    帖木兒幾乎與朱元璋同時崛起,當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驅逐北元建立大明之時,帖木兒也在公元1370年取代西察合臺汗國,建立了帖木兒帝國。而同時期的奧斯曼帝國、馬穆魯克王朝(當年曾擊敗蒙古人)、東察合臺汗國、金帳汗國都成為了帖木兒的手下敗將。 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帖木兒帝國在當時都是一個一流的帝國,尤其是在軍事方面,而帖木兒在擊敗奧斯曼帝國之後也確實決定東徵大明。只不過,帖木兒最終在公元1405年病死在了東徵大明的路上,兩大帝國最終沒有交手。
  • 「帖木兒」大陰詛咒:屍體被移動後,2700萬人因此喪生...
    歐洲一片歡欣鼓舞,一調查,發現「恩人」叫帖木兒,率15萬人俘虜了奧斯曼的皇帝,相當於把惡霸揍進了醫院。於是歐洲派人到帖木兒帝國示好,並表示:您有戰鬥經驗,我們有被揍經驗,咱們可以合作啊!帖木兒還沒答覆對方,來自遙遠大明的使臣也到了,直接問:帖木兒小老弟呀,今年什麼時候給大哥送禮物?
  • 【中世紀史末】奧斯曼與帖木兒的頂級對決—1402安卡拉之戰
    這場最終以帖木兒勝利的巔峰對決深刻影響了當時的中、西亞格局。其後帖木兒帝國的威名近乎無人可當,直至帖木兒身死,而奧斯曼帝國儘管一度為此國勢大衰,但歷經恢復後,成就了另外一段帝國傳奇。 安卡拉,土耳其的首都和第二大城市,安卡拉省省會,土耳其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貿易的中心,位於小亞細亞半島上安納託利亞高原的西北部
  • 赫赫一時的突厥汗國被大唐滅了之後,又建立了哪些國家?
    3、帖木兒帝國(1370年—1507年)蒙古帝國崛起後,西亞被拖雷之子旭烈兀建立的伊爾汗國所統治。帖木兒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出生在西察合臺汗國。公元1369年,帖木兒殺死具備兄弟情誼的西察哈臺汗忽辛,宣稱自己是察合臺汗國的繼承人,建立了帖木兒帝國。
  • 曾讓文明世界感到恐怖的阿提拉、帖木兒、鐵木真,功績誰最大
    成吉思汗所處的時代是蒙古新崛起的時期,那時候蒙古人剛剛完成整合,面對強大的金國,成吉思汗依靠非凡的膽識謀略,取得了對金國的一系列勝利,他又遠徵西方花剌子模,滅掉西夏,為蒙古帝國的最終建立奠定了基礎。帖木兒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他所處的時代是蒙古帝國分崩離析的時代,他率領他的軍隊橫掃了中東和南亞一部,先後擊敗東察合臺汗國、馬穆魯克王朝、金帳汗國、奧斯曼帝國等,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大約460萬平方公裡。
  • 明成祖朱棣時代的大明帝國,如果放眼全球當時是第幾強國?
    導讀:這個問題沒有任何異議,個人的觀點很明顯朱棣時期的大明是世界當之無愧的第一強國。同時期的所謂強國還有帖木兒帝國(明朝稱呼哈烈國)、奧斯曼帝國(明朝稱肉迷國)以及四分五裂的中世紀的歐洲。下面我們逐一闡述當時各個國家的勢力分布以及在生命周期中所處的階段。
  • 帖木兒大帝親自勸降失敗,被扣12年的明使傅安堪比鄭和?
    自認為萬國來朝的朱元璋表示來而不往非禮也,於是在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派遣「給事中傅安攜璽書布帛以報之」。這支使團自酒泉出嘉峪關,走吐魯番一線進入北疆後,從伊犁河流域進入中亞,最後於次年冬天達到撒馬爾罕的帖木兒宮帳。
  • 【魚鷹社】帖木兒時代
    他不具有弓袋並且箭壺的式樣也有不同。(主要資料來源:《faith albums》中未經確認的手稿中的微縮圖,河間地帶或亞塞拜然,14世紀末-15世紀初,伊斯坦堡託普卡帕圖書館)。D2:未著鎧甲的持燈者在整個伊斯蘭軍事歷史上大多數步兵是不穿鎧甲的。
  • 帖木兒不能忍受有人同他平起平坐,蘇丹從不知道有什麼人比他更強
    韃靼人第一次見到鐵的時候,發現它與其他的金屬不太一樣,因為就算是他們當中最有力氣的人也不能把鐵器掰彎。他們推測,鐵器的表面之下一定藏著什麼特殊的未知物質。於是,他們就把鐵叫作「帖木兒」,意為「裡面夾了東西的物體」。
  • 開國君主病逝後的帖木兒帝國:無力東徵明朝,王族被土庫曼人殺死
    帖木兒東徵明朝 帖木兒在去世之前,曾指定皮爾·馬黑麻為繼承人,皮爾·馬黑麻是當時帖木兒孫子輩中最年長的一個。但是由於皮爾·馬黑麻正駐守在坎大哈,未能參加帖木兒發動的西徵,因此當帖木兒去世之後,他的另一個孫子哈利勒便捷足先登,跑回撒馬爾罕宣布繼承王位。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導致帖木兒帝國陷入了一場王族奪權的內戰,此時的帖木兒帝國已經無力遠徵明朝。帖木兒的子孫們都不願意繼續東徵明朝,甚至還各自寫信給明成祖朱棣,希望朱棣能夠幫助他們奪取王位。
  • 帖木兒帝國
    此外帖木兒時代的撰述,尚有《感興錄》( Djoach Ve- Khorouch),這部書與其說是編年史,不如說是波斯語敘事詩,馬合木贊吉( cheikh Mahmoud Zengui Adjim Kermani)原撰,後經其子忽都不丁(cheikh Kotbed-Dmn)續修。還有一部突厥語編年史,撒非丁( Mevlana Safi ed- Din Khouttalani)撰。
  • 奧斯曼帝國和大明王朝誰更強?奧斯曼帝國又是怎麼滅亡的呢?
    遊覽故宮總是有無限感慨,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從明成祖永樂四年開始修建到永樂十八年才建成,這是大明皇帝的住所更是皇權的象徵。大明作為一個中國歷史上由漢族人建立的最後一個王朝,這個王朝最鼎盛的時期領土面積達到一千萬平方公裡。浩大的國勢常常使得外邦皆來朝賀。
  • 超越彎刀:奧斯曼帝國崛起過程中的國家戰略
    從匈奴到蒙古帝國再到帖木兒帝國,這些源於馬背與彎刀的強大力量無不給世界以震撼,卻又如流星般驟然隕落。但其中也有一個例外,不僅成功徵服了半個歐洲,而且屹立於世界近六百年。它就是奧斯曼帝國。人們對奧斯曼帝國崛起的理解,大多集中在它的非凡武功。但是在戰爭之外,外交戰略與統治之道對帝國的形成同樣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