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不能忍受有人同他平起平坐,蘇丹從不知道有什麼人比他更強

2020-12-23 無名狂客

韃靼人第一次見到鐵的時候,發現它與其他的金屬不太一樣,因為就算是他們當中最有力氣的人也不能把鐵器掰彎。他們推測,鐵器的表面之下一定藏著什麼特殊的未知物質。於是,他們就把鐵叫作「帖木兒」,意為「裡面夾了東西的物體」。後來,他們開始將他們當中偉大的領導者稱作「帖木兒」,以此表示這些偉大人物有著非同尋常的力量。

在這些「鐵人」之中,「韃靼人帖木兒」是最偉大的一個,因為他的目標是徵服世界。他認為:「既然天上只有一位真主,那麼地上應該也只有一位統治者。」 帖木兒出生在一個很小的韃靼人部落,年紀輕輕就做了部落酋長,統治撒馬爾罕與印度斯坦[1]山地邊境之間的一片地區。

他生來具有過人的勇氣、旺盛的精力、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出眾的軍事天賦。他打造了一支強大的軍隊,自己永遠衝鋒在前;他完成了一系列偉大的徵服,成為統治波斯、韃靼(包括土耳其斯坦)和印度三個帝國的君主。以伊斯蘭的名義,帖木兒滅亡了九個王朝。他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就從撒馬爾罕的一個頭人變成了一位統治亞洲大部分地區的雄主。 帖木兒掌握著絕對的權力。

他渾身肌肉,肩膀寬厚,頭顱碩大,前額隆起,鬍子下面生著白皙的皮膚,有著豐富的面部表情,在年輕時頭上就有白髮。不知是有先天的疾病,還是遭遇過什麼意外,或者是因為腳上受過箭傷,帖木兒走路總是一瘸一拐。因此,他又被人們稱作跛子帖木兒(Timurlenk)。有時,他病得厲害,在他的大軍向巴格達進發時,他甚至都沒法坐在馬背上,只能讓人用擔架抬著他。

帖木兒不苟言笑,信仰虔誠,為人公正,長於算計和籌劃。在夜裡,他經常獨自一人坐在巨大的棋盤旁,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用棋子來揣摩戰略。在局勢複雜的戰役中,「無論對手是誰,取勝的始終都是他」。他的常勝之師擁有多達六位數的馬匹,長長的隊伍裡不僅有駱駝,還有大象。大象這種動物不僅在戰場上有用,在修建他傳說中的新都撒馬爾罕時也是重要的勞動力。

到14世紀末,帖木兒的帝國版圖已經東起中國西部邊境,北達俄羅斯的草原,南到恆河和波斯灣,西至波斯、亞美尼亞以及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上遊,抵達了小亞細亞的東部邊緣。越過邊界,看到的便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可與帖木兒的帝國相媲美的伊斯蘭帝國——奧斯曼帝國。穆拉德和巴耶濟德開疆拓土的時間恰好與帖木兒相同。現在,兩位常勝的帝王,韃靼人帖木兒和奧斯曼人巴耶濟德,就要在這裡一決雌雄。用吉本的話說:「帖木兒不能忍受有人同他平起平坐,巴耶濟德則從不知道有什麼人比他更強。」

而在這一關鍵的歷史時刻,其實心照不宣的妥協才是最符合雙方利益的做法。我們並不知道帖木兒是否真的覬覦其鄰國奧斯曼的領土。作為一名戰士,帖木兒對土耳其人的軍事實力有著充分的認識和尊敬。

作為一位帝國的締造者,帖木兒還需要徵服其他地方以充實他的帝國——南方的道路已經打開,他可以去徵服敘利亞、聖地耶路撒冷、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類似的,巴耶濟德也需要通過奪取君士坦丁堡來完成他對巴爾幹地區的徹底徵服,而攻佔這座城市根本無須消耗太多的時間。帖木兒很清楚他們各自的利益是什麼,但巴耶濟德卻不清楚。十年內未嘗一敗的巴耶濟德被驕傲和無敵於天下的錯覺衝昏了頭腦。或許是朝臣錯誤的建議讓巴耶濟德低估了對手,他毫無必要地引誘著帖木兒對他發難。

相關焦點

  • 西亞帖木兒跟大明朱棣誰更強?朱老四:早年他的戰場天賦差遠了
    編者按:帖木兒東徵大明,是網絡上的熱門話題。冷兵器研究所曾經推出《帖木兒如果真的東徵大明,朱棣能打贏嗎?看地圖研究後勤就懂了》一文,從後勤角度來分析。但還有個問題大家也很感興趣,帖木兒和朱棣都是當世雄主,誰的軍事能力更強呢?
  • 帖木兒帝國
    在戰爭方面是個勇將,在政治方面是個隨機應變的政治家,是一個善於治理之人。有時表示寬厚,所以有人引證他的仁慈行為。可是他為人暴虐,也有不少殘忍之例。這也是諸大侵略家所共有的,不僅帖木兒一人為然。還有一種不同之點,成吉思汗帝國是可能持久的帖木兒帝國則不然,他自己也知道,所以他在生前已將帝國分給他的子孫。任何蒙古君主使歐洲人感觸之深者,莫過於帖木兒,雖成吉思汗亦有所不及。
  • 韃靼人帖木兒生擒奧斯曼蘇丹,在遭到各種羞辱後悲憤去世
    結果,戰鬥剛剛打響,可以預見的事情就發生了:這些韃靼人倒戈投向了他們的同胞帖木兒。就這樣,蘇丹一下子失去了他四分之一的兵力。 此時,巴耶濟德只好下令從左翼發動進攻。蘇萊曼命令他手下的安納託利亞騎兵發動衝鋒。面對如冰雹般落下的箭矢和用石腦油製作的「希臘火」,這些騎兵十分勇敢地衝向了敵人。
  • 【中世紀史末】奧斯曼與帖木兒的頂級對決—1402安卡拉之戰
    終於,那些被巴耶塞特驅走、避難在帖木兒宮廷的土耳其諸侯為奧斯曼人製造了宣戰藉口。很快,巴耶塞特要求投靠帖木兒的埃米爾(Emir,一種很多穆斯林統治者的稱呼)向他效忠,為開戰創造外交藉口。行動中的帖木兒軍隊據統計,帖木兒軍隊有14萬人,其中大部分為騎兵,同時更有32頭戰象。奧斯曼帝國方面有8萬5千人,有強大的耶尼切裡近衛軍、西帕希騎兵以及來自塞爾維亞盟友斯特凡的騎兵加上僱傭軍組成。
  • 【魚鷹社】帖木兒時代
    B3:伊拉克阿拉伯輔兵,14世紀末在帖木兒入侵的時代,儘管在政治上作用不大,但貝都因阿拉伯人在中東地區卻發揮了重要的軍事作用——他們作為輔助力量與札剌亦兒(Jalayrid)和馬穆魯克的軍隊戰鬥。從12世紀開始,他們的服裝就沒有什麼變化,並且仍然偏愛穿戴相對較輕的鎧甲作戰,其中大多數是鎖子甲。
  • 中亞霸主兩大帝國霸主之爭,帖木兒和奧斯曼的決戰,安卡拉戰役
    在帖木兒的旗幟上繪有三個圓圈,意味著他要徵服世界上3/4的土地。帖木兒搶先下手,奪取了埃爾津詹城,"雷霆"巴耶塞特一世大發雷霆,要求帖木兒交出埃爾津詹城。帖木兒和巴耶塞特一世都知道對方是中亞地區的強權,交戰前未輕舉妄動,帖木兒和巴耶塞特一世便展開了"友好"的書信往來,希望能夠達成某種程度上的共識。
  • 元帝國最後的忠臣──擴廓帖木兒
    孛羅帖木兒死後,擴廓帖木兒的軍隊進抵大都,皇帝妥歡貼睦爾於是下詔命白鎖住率軍駐守大都,並命皇太子愛猷識理答臘返回大都。 起初,李思齊與察罕帖木兒一同起兵,地位相當。 等到擴廓帖木兒繼統其部後,李思齊對擴廓帖木兒這個後輩竟然與他平起平坐一事感到不快。 與此同時,張良弼、孔興、脫列伯等人也自恃功高,因此心存獨立,而不肯接受擴廓帖木兒的調度。
  • 帖木兒在重創奧斯曼帝國後,為什麼不順勢滅了土耳其反而東徵大明?
    在梳理土耳其的前世今生一文中,提到了一場決定奧斯曼帝國命運的戰役,這便是安卡拉之戰,時間在公元1402年,此戰,帖木兒大獲全勝,並生擒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 然而,帖木兒並沒有順勢滅了奧斯曼土耳其,反而揮師東徵大明,為什麼?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當時的世界局勢。
  • 帖木兒,為何稱明成祖朱棣為「契丹國的野豬皇帝」?
    帖木兒則以西察合臺汗國女婿的身份,取而代之,建立了帖木兒帝國,時間是公元1370年。   帖木兒比朱元璋小8歲,壽命則相同(都是70歲),所以帖木兒活到了朱棣時期,並在中亞和西亞擊敗金帳汗國、奧斯曼帝國、馬穆魯克王朝之後遠徵大明。帖木兒對明朝皇帝的稱呼是「契丹國的野豬皇帝」,這顯然是一個蔑稱,但卻有淵源。
  • 「帖木兒」大陰詛咒:屍體被移動後,2700萬人因此喪生...
    但歷史上還有個大人物,他的詛咒在某種程度上比法老們更厲害——埃及法老的詛咒算是精準攻擊,單體殺傷,他的詛咒卻是AOE技能,動輒弄死幾千萬人。牛嗎?龍大姐這就揭曉答案——他,就是帖木兒帝國的開創者埃米爾·帖木兒(Amir Temur),那句著名的詛咒是「任何打開石棺的人,會被比我更可怕的戰爭邪魔所擊敗。」
  • 帖木兒打起這哥倆都夠狠,史達林下令掘墓一探究竟
    提起帖木兒,被他「攻擊」過的對手無不心頭一顫,這位「突厥化蒙古人」馳騁疆場四十餘年幾無敗績,堪稱傳奇的一代梟雄。此後,帖木兒帝國的徵服目標從蒙古各汗國轉向周圍各國。1398年進攻印度時,帖木兒效法「先祖」成吉思汗的屠城,在首都德裡大肆屠殺10萬戰俘。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曾打敗當年旭烈兀的西徵軍,因拒絕了帖木兒的結盟要求,1400年,帖木兒率兵進攻敘利亞,蘇丹法萊吉親自率兵抵抗。最終,整個敘利亞被帖木兒佔領,名城大馬士革被焚毀。
  • 帖木兒如果真的東徵大明,朱棣能打贏嗎?看地圖研究後勤就懂了
    帖木兒的軍隊並非傳統遊牧軍隊,而是經過突厥化軍事變革後,擁有數量可觀的具裝騎兵、戰車、投石器等攻城武器。其如果進攻大明,所承擔的後勤壓力無疑是驚人的。帖木兒的大軍戰兵輔兵合計20萬人,在後勤上不可能完成補給。但是帖木兒很可能不知道從西域進攻中原的困難和河西走廊的艱險。因為在沒有現代測繪技術的時代,當時的地圖繪製是極度失真的。
  • 帖木兒帝國死磕東察合臺汗國22年,最終完勝
    「他在一天之內殺死了(禿黑魯帖木兒)汗的十八個兒子(除黑的兒火者外),自僭汗號」,「者臺汗國(東察合臺汗國)為哈馬魯丁所據有」。由於他非成吉思汗之後裔,因而他的上臺執政,必然要「遭到眾異密的堅決反對」。這種不滿情緒導致東察合臺汗國的一部分部落(如克烈部)異密們公開與哈馬魯丁對抗,東察合臺汗國政權危機四伏,給帖木兒帝國入侵提供便利,由此引發雙方長達22年的戰爭。
  • 朱元璋大戰陳友諒時,元朝手握重兵的四位帖木兒,正鬧得不可開交
    但是有一件奇怪的事情,那麼能打的大元王朝在這段時間跑到哪裡去了? 更詭異的是,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這種事情放在任何一個朝代絕對都是最引人注目的,可偏偏有個人把他的風頭搶走了。此人便是北元最後的保護屏障——王保保。 他幹了什麼呢?發兵怒襲太原,以順雷不及掩耳之勢,斬首貊高和關保兩位將領。
  • 世紀對決35 14世紀:蒙古鐵騎逝去,大明,奧斯曼,帖木兒三帝國崛起
    在西亞,突厥人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始崛起,逐漸成為了中東大地的最強勢力,大有橫掃統一中東之勢。在東亞,元朝末期,由於元朝的混亂統治,漢人開始奮起英勇反抗元朝的統治,其中,朱元璋勢力在亂世中脫穎而出建立了大明王朝。而在中亞,新興的大帝國帖木兒帝國一樣是滅亡了蒙古人的勢力而崛起的,佔據了廣大的中西亞地區。
  • 元末「天下第一奇男子」擴廓帖木兒(王保保)
    據《明史·徐達傳》,《明史·擴廓帖木兒傳》載;洪武三年(1370年),徐達率大軍入甘,在定西沈兒峪(今名道回溝)「大破擴廓兵,擒剡王,文濟王及公平章以下文武僚屬千八百六十餘人,將士八萬四千五百餘人」。王保保「大敗,盡亡其眾,獨與妻子數人北走,至黃河得流木以渡·····」王保保卒於洪武八年(1375)。今白塔山東麓猶存「王保保城遺址,長370米,寬210米,佔地7.77萬平方米」。
  • 《真英雄薈萃》異民族比對 百統大神帖木兒 不敵勢力均衡的日本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真英雄薈萃》遊戲中的異民族勢力之間誰是更強的一個,誰又是遊戲中的陪跑角色?異民族整體對比    此前的文章中我們也專門的介紹過帖木兒。帖木兒是帖木兒帝國的創建者,在其最強盛的時候還擊敗過奧斯曼帝國,國都更是成為了中亞地區伊斯蘭文化的中心。
  • 曾讓文明世界感到恐怖的阿提拉、帖木兒、鐵木真,功績誰最大
    阿提拉所處的時代是西羅馬帝國衰亡的時代,阿提拉作為匈人的領袖,擊敗了西羅馬軍團,迫使其遷都,被西方人稱為「上帝之鞭」,他建立了橫跨亞歐的匈人帝國,面積451萬平方公裡,統治區域主要是東歐。帖木兒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他所處的時代是蒙古帝國分崩離析的時代,他率領他的軍隊橫掃了中東和南亞一部,先後擊敗東察合臺汗國、馬穆魯克王朝、金帳汗國、奧斯曼帝國等,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大約460萬平方公裡。
  • 帖木兒大帝親自勸降失敗,被扣12年的明使傅安堪比鄭和?
    更不為人所知的是,這個明朝的外交使團因為政治原因被困於帖木兒帝國十二年之久,在這一過程中,傅安等人堅貞不屈,不僅成為了明代的「蘇武」,甚至還「被迫」遊歷了包括中亞、西亞在內的大片西域土地。這段奇特的歷史,今日卻淹沒在了塵封的故紙堆中。
  • 為效仿成吉思汗,帖木兒下達了一個命令,卻讓帝國的步兵苦不堪言
    在古代中國的戰爭史上,有一個俗語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無論是古代戰爭還是現代戰爭,糧草一直是提高軍隊士氣的保障,因此每當軍隊出徵打仗的時候,都會有許多後勤部隊為前線的士兵運送糧草和物資。帖木兒帝國的軍隊蒙古人認為打仗前吃飽飯會讓人變得萎靡不振,在廝殺時會缺少兇狠勁,所以他們在打仗前都會儘量少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