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思:本文來源中國臺灣地區的主要報紙《中國時報》的一篇社論,這篇文章有力地駁斥了蔡政府的「大陸要『消滅』所謂的『中華民國』」一說,感覺島內主流臺媒能如此實事求是並能看清蔡英文的本質,很是感慨!媒體是一個地區的風向標,並代表著聲音。蔡英文以及民進黨站在整個兩岸統一大勢的對立面上,必將自滅!
臺灣《中國時報》社論指出:蔡英文1日發表「2019新年談話」,呼籲大陸「正視中華民國臺灣存在的事實」,蔡英文官邸前元旦慶祝大會,現場」國旗「飄揚,為民進黨執政前所未見,唱」國歌「時,蔡英文從頭到尾高唱,一字不漏、不避唱「吾黨所宗」更是罕見。
不久前陸委會也指控大陸不承認一中各表,所謂「九二共識」就是消滅中華民國。一時之間,民進黨政府彷佛成為中華民國的忠誠捍衛者?
民進黨政府的改變可能有兩個理由:一是九合一選舉敗選的教訓,高雄選情翻轉已證明,即使在綠營地盤上,選民依然熱愛這面」國旗「。二是與大陸打「九二共識」的口水戰,必須高舉中華民國,才能指責大陸「消滅中華民國」。
但民進黨真是中華民國捍衛者嗎?答案是「未必」。
因為:一、民進黨並未放棄《臺獨黨綱》,在最新版的決議文民進黨主張「一邊一國」。二、蔡英文政府過去2年多厲行「去中華」的文化與教育政策,中華民國對民進黨政府而言只是「保護殼」。
民進黨指責大陸堅持九二共識,卻不承認「一中各表」,意在消滅中華民國。這種說法不是完全的事實。從官方語言來看,大陸確實不接受「一中各表」,但考察其實際做法,卻不能認為大陸不給中華民國留有空間。
事實上,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針對九二共識爭議最新的說明,本身就含有「各表」的意涵。其所謂「符合各自規定」,站在臺灣的角度,就是指《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暫時擱置分歧」也等同默認各表的現實。
兩岸政治爭議在兩蔣時代,是一種正統之爭,互相不承認彼此政權的正當性,但隨著臺灣民主化與兩岸交流的深化,臺灣不再將中共視為叛亂團體,大陸也調整了兩岸定位的論述。
其中最重要者,莫過於「一中三段論」的調整,過去的說法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後來大陸改成「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
大陸對兩岸關係定位的修改,象徵大陸不再強調兩岸正統之爭,不再執著於誰吃掉誰。」兩岸同屬一中」的大中國概念,落實到兩岸官方互動,就表現為各種場合與層級的「對等交流」。
從這個角度來說,大陸無意消滅中華民國,也未否定、幹擾中華民國在臺澎金馬的治權,口頭上不說,卻在實際行為上落實馬英九的「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
對大陸來說,終極目標是兩岸統一,不是「消滅中華民國」。前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曾說「國號也可以談」,背後的用意就在於只要能夠實現兩岸統一,即便在中華民國的旗幟下也並非完全不可能。但客觀條件已經改變,「談國號」早已不現實。
民進黨執政後,兩岸在國際場合重新回到敵我關係。但即使國民黨執政,仍然衝突多於合作。須知在兩岸達成共識之前,無論中華民國或臺灣,都難以在國際舞臺上出現。
蔡政府時期,兩岸官方互動關係大幅倒退,互信跌到冰點,大陸在國際參與的問題上開始對臺灣加大力度,於是臺灣不僅看到多個邦交國的斷交,還看到許多原本可以存在的外館名稱,也被駐在國強令要求更名。
所謂大陸意圖消滅中華民國,其實是一個假議題。民進黨政府聲稱捍衛中華民國,內部卻不斷操作去中國,中華民國的法理基礎和象徵符號都受到衝擊。更深刻探究,在20年來的藍綠對抗中,臺灣經濟漸漸走向衰弱,究竟是誰在消滅中華民國?
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誰能消滅中華民國?蔡政府倒行逆施,卻有可能自取滅亡。
覺得不錯給我「好看」感謝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