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當局正在考慮選一位非軍方、而是律師出身的「深獨」人物出任「國防部長」。
無論這樣的人事安排最終是否能夠成真,這都反映了蔡英文當局謀獨的企圖發生了新的變化。
顧立雄何許人呢?
此人是「省二代」(即自己出生於臺灣,但父母皆來自大陸),祖籍上海。少年時就讀於臺灣師大附中,後獲得臺灣大學法學士及美國紐約大學法學碩士學位。他曾任臺北律師公會理事長、萬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作為一名較為成功的律師,顧立雄為很多政治人物打過法律官司,由此與政治結緣。期間,顧立雄的政治立場日益偏綠、偏獨。
在蔡英文於2016獲得「總統」大位後,顧立雄受到重用,擔任了所謂的「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等職務,其主要目的就是徹底擊垮國民黨的經濟來源。由於辦事得力,後蔡英文任命其為臺灣當局「國安會」秘書長,權傾一時。
顧立雄很懂得怎麼樣去絞殺國民黨,也很懂得如何穩固臺獨勢力。此番蔡英文製造「顧立雄接任國防部長」的消息,說明臺獨已經找到了新的需要擊垮的「目標」了。
這個目標就是孫中山創建的「國軍」!
在臺灣,除了國民黨外還有三股勢力,是民進黨最為忌憚的。他們就是「軍公教」,即軍人、公務員、教師(一般指公立院校)。因為「軍公教」是維繫中華民國體制以受惠國民黨統治臺灣最龐大的群體,所以在臺獨民進黨看來,「軍公教」是臺灣內部阻礙他們實現臺獨建國以及島內擴張勢力的最大社會群體。
民進黨的兩次執政,始終在不遺餘力的「綠化」軍公教。多年後,教育和公務系統的「獨性」的確大幅度提高。但軍隊系統,卻是民進黨難以短時間內可以改變了的。
一方面,臺灣目前依然是「中華民國」體系,而國軍的根本任務就是保護「中華民國」,同時依照目前的「中華民國憲法」,國軍也要追求兩岸統一。「臺獨建國」本身就是以消滅「中華民國」為基本前提的,這必然在法律層面與國軍產生巨大矛盾。在陳水扁當政時期,其時任「國防部長」就明確說出國軍反對臺獨。
另一方面,「國軍」是國民黨創建培養起來的。百年來,雖有政治動蕩,但國軍內部幾乎依然有著堅定的「國民黨基因」。民進黨雖然奪取了國民黨的政權,但沒有改變國軍的「國民黨性質」。
從陳水扁到蔡英文,民進黨共執政了將近16年,但這期間,歷任「國防部長」都沒有對臺獨表達過支持。
這樣的「國軍」顯然讓臺獨如梗在喉。民進黨認為必須要有一個獨派人物成為「國防部長」出來改變這種局面。把國民黨搞的借錢度日的顧立雄就成為了理想人選。
今天的蔡英文依然自稱是「中華民國總統」,民進黨依然披著「中華民國的皮」,但臺獨越來越需要把「國軍」改造成「臺獨軍」。民進黨需要一個支持臺獨的軍隊!
即使國軍的改造很難短時間內徹底完成,民進黨也要完成「去孫(中山)蔣化、去國民黨化、去中華化」的目標。
「掌握了軍隊就掌握了真正的話語權」,一旦民進黨完成了對國軍的改造,臺灣恐將徹底淪為臺獨島,國民黨和統派勢力的生存環境將極為艱難。這是民進黨實現在島內長期執政的關鍵一步。
除了大陸,很難再有任何勢力挑戰臺獨了。
掌握了軍隊的臺獨勢力,也會更加容易成為美國手中的一個「利器」,兩岸間發生嚴重衝突的可能性也會隨之增加。
顧立雄或者下一任「國防部長」正對著國軍磨拳霍霍!
然而,不客氣的說 改造完國軍固然意味著臺獨勢力會進一步的空前擴張,但是這也是臺獨快速走向自我坍塌的一步。
臺灣在經濟上對大陸的嚴重依賴,以及兩岸間軍事實力的巨大差距,都會導致民進黨的任何臺獨行為終將遭到致命打擊!
由於民進黨需要不斷向美國讓利來換取「安全感」,其執政只會越來越偏激、越來越傷害臺灣人的切身利益。逼迫臺灣人吃「瘦肉精豬肉只是起手式而已。當臺灣的利益快速被掏空後,臺灣人對民進黨的容忍也就到了頭。
同時 臺灣人驕傲的「言論自由(妖言惑眾)」終會被「獨言獨論」完全代替。
今天,看大陸書需要審查、看大陸電視劇需要審查、那未來與大陸人結婚、來大陸工作學習是否也需要審查?曾經向國民黨抗爭的臺灣人願意成為臺獨的激進打手嘛?
對大陸來講,面對一條道走到黑的蔡英文當局 ,即沒有任何與民進党進行「談判」的必要,更不能對頑固的臺獨勢力抱有任何幻想。一些大陸輿論表示蔡英文的一些談話是有「善意」的,在此筆者只能表示非常遺憾甚至憤慨。
對臺獨抱有任何幻想的人,都應該讓自己的腦袋清醒一下啦!做好隨時跟臺獨硬碰硬的準備,是對於臺獨未來態勢的最主要戰略判斷。
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環境詭譎多變,「放飛自我」的臺獨可以再高調一段時間。但未來臺灣社會內部動蕩只會越來越加劇,預示民進黨當局衰落的高光時刻就在不久的將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