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942》裡,張國立飾演的東家,說了這麼一句話:
只要活著到陝西。給我十年,我還是地主。
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某天我也一無所有,我如何做到像東家那樣。
或者,換個說法:如果有一天,老天找到我,要清零我的所有財富和能力,只許我留下一樣東西,我的選擇是什麼?
聰明、勤奮、自律、善良、人脈、知識、健康……
它們都很重要,但卻不夠好。
它們都不足以支撐我,從一無所有,到拿回一切。
如果只讓我留下一樣東西,我選它:
心氣。
我最喜歡的兩部電影,都上映於1994年:《肖申克的救贖》和《阿甘正傳》。
兩部電影的主角,安迪和阿甘,是完全不同類型的人:
安迪智商超群,阿甘先天智障;
安迪多情浪漫,阿甘單純木訥;
安迪是精英是銀行家,阿甘是草根是普通人……
性格迥異的兩個人,我都喜歡。
他們有一點是共通的:永不熄滅的心氣。
他們經歷了很多磨難。
他們只是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
他把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不管不顧,不停向前。
他們都曾擁有許多,又都曾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一無所有?對於他們而言,似乎也沒那麼悲壯。
第一次了解孫宏斌,是在《大敗局》裡。
那個時候,他的順馳,是地產業最讓人敬畏的對手之一。
他用速度擊敗了所有對手,然後,自己也被速度擊敗。
2007年,宏觀轉冷,現金斷裂,順馳倒下。
被踢出局,一敗塗地,那年,孫宏斌44歲。
那還不是孫宏斌最黑暗的人生時光:這個野心勃勃的男人,在25歲就成了聯想的接班人,卻在牢獄裡度過了自己的30歲生日——
那個夜晚,雲月黯淡,他蹲在牆角一夜不眠。
他沒讓孩子來看自己,他不希望孩子眼中的父親是這副落魄模樣。
轉眼到了2010年,融創中國在香港上市,孫宏斌東山再起。
時至今日,「專注一二線、聚焦中高端」的融創,再次躋身房產企業的一線陣營。
見過孫宏斌本人:思維敏捷,英姿勃發。時代的浪潮將他打翻在地,又將他送上巔峰,再將他無情拋棄……
這麼多的滄桑沉浮、人生磨礪,沒有讓他的目光暗淡。
喜歡這樣的人。
史玉柱是個飽受爭議的人物,卻是我推崇的創業者
我們的創業,是從零開始;史玉柱的創業,是從「負債數億」開始(96年的物價)。
大樓爛尾、資金斷裂、應收爛掉;財務崩盤、債臺高築、被仇家追殺……
這樣居然還能東山再起。
就憑如此心氣,怎能是池中之物?
我們尊敬褚時健,是因為他「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上過戰場,經歷文革,當過廠長,身陷囹圄,女兒自殺……
在人生的輝煌與沉淪後,75歲的老人,回到山間,種植「褚橙」。
我們每個人曾失敗過,是一蹶不振還是奮發再起,他給出了答案。
「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這是褚橙的廣告文案,也是老人的人生註腳。
顧雛軍也曾是超牛逼的人物——格林柯爾鼎盛時,顧雛軍擁有五家上市公司,一時風頭無兩。
後來,一朝入獄,全部清零。
內心裡,我是不太看得上的:被整的企業家多了,孫宏斌、褚時健是怎麼做的?
顧雛軍出來就磨磨唧唧的:自己這輩子毀了,再也做不了別的事情了……
光裕出來了,不會是這個德性。
現在都想做老闆。
創業不易,你看看黨的創業:28年換來一個天下——那真的當得起「艱苦卓絕」四個字。
常常是,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
創業真是辛苦的職業,當千難萬難一股腦擠到你頭上,你都想坐地上哭。
沒多少人能堅持下來。
客觀講,創業真的不適合玻璃心的人來幹。沒那個心氣。
球場小社會,社會大球場。
講個球場上的故事。
作為今年 NBA 奪冠熱門,騎士隊新籤約了一名替補後衛:德隆·威廉士。
沉寂多年後,德隆再度進入主流大眾的視野。
如果你是姚明的球迷,就不會對德隆這個名字感到陌生——
他帶領的爵士隊,連續兩年在季後賽淘汰火箭隊,也成為了姚明最大的苦主,之一。
那時的德隆,是當之無愧的猶他驕傲、爵士之光。
他向全世界高呼,「我是聯盟第一控衛」——怎樣的豪氣幹雲?
2011年,和主教練斯隆的恩怨,成了德隆的人生轉折點。
脾氣上來了,師徒情分也成了過眼雲煙:球場爭執,矛盾升級,師徒反目……
功勳卓著的老帥傷心離職,當打之年的德隆遠走他鄉。
德隆是否後悔,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一年是他職業生涯的分水嶺。
再沒有人對他咆哮鞭策,也再沒有人對他視若珍寶。
離開了低調樸素的猶他州,沒有了量身打造的戰術體系,失去了主教練的信任庇護……
德隆的狀態如流星一般隕落,再也沒有回到過巔峰。
紐約城市的喧囂,漫長頻繁的傷病,點點滴滴消磨著德隆的競技水平。
而更要命的是,他的心氣在一點點萎縮:
隊中老將對媒體抱怨:「我一直以為德隆有重回超級巨星的能力,但德隆自己不願意,他沒有上進心。」
「他們態度簡直不行,他們可不是年輕球員了,都是一群老將,竟然不想打球,竟然不想訓練。這都是什麼玩意兒。」
教練試圖用言語激勵,德隆卻與他爆發了衝突,兩人差點動手——教練說話比較直,「臉皮薄」的德隆受不了刺激。
當德隆的表現配不上首發,當德隆淪為替補,他自己沒有抱怨,而是逆來順受地表示:「我完全贊成球隊的安排,我依然還在尋找自己的比賽節奏,這對我真的不重要……」
你甚至會有一絲心痛。
曾經的德隆,哪裡去了?
高中時的他,是有名的「館蟲」,常常最後一個離開體育館;
十年前的他,是意氣風發的巨星,高喊著「我是聯盟第一控衛」……
當年同他平起平坐、一時瑜亮的克裡斯·保羅,早已成為聯盟的超級球星,並長年保持頂級水準;而經過連年的消磨蹉跎,他終於將巨星銳氣消耗殆盡。
對了,這次籤約騎士,德隆的年薪是25.9萬美元,還真是白菜價——是保羅的1/100。
由衷希望德隆在騎士能迎來第二春,但過去終究是回不去了。他曾是那樣的燦爛耀眼,卻演繹成了令人唏噓的悲劇——沒錯,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
小時候看《灌籃高手》。
安西老爹對三井說:「不要放棄希望,一旦心死了,比賽就結束了。」
我喜歡看《海賊王》,不僅是因為宏大壯闊的世界觀、性格迥異的人物群、跌宕起伏的故事線,還有主角路飛:
他是打不死的小強,他有永不熄滅的心氣。
二戰倖存者,從奧斯威辛集中營撿回一條命。
他一定不是最勤奮最聰明的,但他一定有著磐石之心。
見過許多這樣的人:
他像在沉暗的隧道之中爬行,始終看不見光亮。
失望、沮喪圍繞著他。
好習慣逐漸遠離他,壞習慣逐漸親近他……
他今天的所作所為,是明天惡性循環的起點。
個人的沉淪、團隊的分裂、公司的衰敗、帝國的崩潰……
你會發現,這些往往都是從淪喪鬥志、失去心氣開始的。
當你吞下一敗,內心已經習慣,甚至毫無痛楚——這就是我所說的弱者心態。
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當聽到那句臺詞,「Hope is a good thing, and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我心中一顫。
這不是個無菌的世界,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失敗、憤懣和失望。
而這些時點卻是區分命運的所在。你要掙扎,你要輸出,你要想辦法。
我們要積極、樂觀、進取。
時代需要正能量,正能量是時代的剛需。
如果某天,老天爺要清零我的所有能力和財富,我只需要留下心氣。
這是一顆種子,種下它,不久將來,又是鬱蔥森林。
「給我十年,我還是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