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了最才的女,天堂迎回了最賢的妻

2021-02-08 晚睡

                

 

「千裡搭長棚,沒有不散的宴席」,世間諸事都如此,生命更不例外。


自從前幾天聽說楊絳先生病危,就有一種不好的感覺。一個已經105歲的老人,經不起太多風波了,心裡唯有默默祈禱她能撐過這一關。她在,就撐著民國知識分子僅存的血脈,她走了,最後那一點風骨和傳承也都斷了。


5月25日忙了一天也沒看新聞和微博,下午,我推送了當天的微信文章,有人在評論中提到,說楊絳先生已於當天凌晨去世。一瞬間,心頭響起一種好像巨石滾過的轟隆聲,百歲幽蘭,靜靜凋落,她生命的火還是萎了。


然而,悲哀落下,又有一種欣慰,「我們仨終於團圓了」,在失散了28年之後。


1997年,錢鍾書在重病之中,他們的女兒錢瑗去世,轉過年來,錢先生也走了。只留下她一個人。「鍾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裡去呢?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


替先生打掃戰場,這是她一生樂此不疲的使命,從他們那一見鍾情的相逢就開始了。


1928年,17歲的楊絳還不叫楊絳,用著自己的本名楊季康。她一心一意要報考清華大學外文系,但當年清華在南方不招收女生,楊絳只得報考了蘇州東吳大學。1932年初,東吳大學因學潮停課,21歲的她與朋友四人一起北上,考入了北平的燕京大學,楊絳依然忘不掉自己的清華夢,轉而去了清華當借讀生。就在這裡,楊絳遇到了身著青布大褂,腳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眉宇間「蔚然而深秀」的青年才俊錢鍾書。


兩個人從寫信往來開始,一天一封,寫著寫著就發現彼此墜入愛河了。楊絳的母親後來打趣她說:「阿季的腳下拴著月下老人的紅絲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華。」


他們的愛情浪漫、自由,符合新生活的標準,卻又中規中矩,深得舊家族的認同。原因是有一封信楊絳的來信被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看到了,老先生看完信,對楊絳信中所說,「現在吾二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親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終不受障礙」大為讚賞,「真是聰明人語。」


楊絳性格中的沉穩、通透、周全,在少女時代已經初露端倪。


1935年,錢鍾書獲得了庚子賠款留學獎學金,楊絳還沒有畢業,但沒人陪他去,是不成的,這個大才子嚴重的缺乏自理能力,「他不會打蝴蝶結,分不清左腳右腳。拿筷子像小孩兒那樣一把抓」,楊絳決定中斷清華的學業,同錢鍾書結婚,陪同丈夫遠赴英法留學。


錢鍾書果然比楊絳所能想像的更「笨手拙腳」,剛到牛津,坐公共汽車就臉朝地摔了一跤,磕掉了大半個門牙,自己不知道去醫院,用手絹捂著滿嘴的血回來找太太。這以後,他們一直都是這樣的模式——先生遇到難題,便來找太太,每次都能找到解決之道。


楊絳在牛津生下了他們唯一的女兒錢瑗,她在醫院坐月子,錢鍾書一個人在家,每天到醫院探望,都會「自首」,「我做壞事了。」這些壞事包括,打翻了墨水瓶,染壞了房東家的桌布,砸壞了檯燈,弄壞了門軸……楊絳一一安撫,「不要緊」,回家之後,果真該修的修,該補的補,妙手回春。


回國後,他們和林徽因家住隔壁,兩家都養貓,貓咪們互相打架,錢鍾書不願自家的小白貓落敗,拿著長竹竿在一邊助陣,每次都是楊絳勸止,她說林徽因家的貓是她們家「愛的焦點」,打貓得看主人面。


做學問錢鍾書有才氣有靈氣,生活中就是一團憨氣。他怕楊絳太勞累,自己關上衛生間的門悄悄洗衣服,結果洗得一塌糊塗,統統得重洗。


錢鍾書在家裡負責的任務是每天的早餐,他會做又濃又香的牛奶紅茶,煮五分鐘蛋,烤麵包,在國外一直如此,除了他生病。三十多年後,1972年,在北京,兩個人從幹校回到北京,有一天,錢鍾書照樣端上早飯,楊絳吃著吃著,突然想起來,「誰給你點的火呀?」因為錢鍾書不會點火,以往都使用煤爐,楊絳前一天晚上封好了,他打開門火就來了,現在是煤氣罐,他不成的。錢鍾書一直就等著太太問這句話,得意地說:「我會劃火柴了!」


錢鍾書恃才傲物,一心向學,與俗世始終隔著一段距離,「能和鍾書對等玩的人不多,不投機的人就會嫌鍾書刻薄了」,全賴楊絳從中斡旋、溝通,將很多俗事都處理得妥妥噹噹,才在這喧鬧、跌宕、殘酷的人間,給自己和錢鍾書尋到了一張安靜的書桌,一個溫暖的小家。


如果沒有楊絳,錢鍾書會成為什麼樣的錢鍾書,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這簡直是一件無法設想的事情。錢鍾書自己也無疑很清楚這點,詩人辛笛說鍾書有「譽妻癖」,他經常會誇獎他的季康怎麼怎麼好。1946年他的短篇小說集《人·獸·鬼》出版後,在自留的樣書上,他為太太寫下了這樣的贈語:「贈予楊季康,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錢的母親也感慨這位兒媳,「筆桿搖得,鍋鏟握得,在家什麼粗活都幹,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遊,出水能跳,鍾書痴人痴福。」


從1994年開始,錢鍾書始終輾轉於病榻,不久,女兒錢瑗也因肺癌晚期入院,80多歲的楊絳奔波於兩地,一個人照顧兩個病人。1997年送走了阿瑗,她花了一周的時間把這個結果慢慢告訴病重的錢鍾書,一年後,錢鍾書也走到了生命的邊緣,心有牽掛,輾轉難安,她最後一次在他耳邊說,「你放心,有我吶!」錢鍾書安心上路。


卿卿我我,你儂我儂,那是稍低層次的恩愛方式,人生伴侶的最高境界是靈魂的相通,對彼此理想、志向的了解,志同道合、意氣相投,並矢志不渝地相守,站在相同的高度傲視人生。「我們當初正是因為兩個人都酷愛文學,痴迷讀書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兩個人都對名利無感,只想躲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做學問。


論成名,楊絳比錢鍾書更早,論才華,她絲毫不比丈夫遜色。她是東吳大學有名的才女,中英文俱佳,東吳大學1928年的英文級史、1929年中文級史,都是由她完成。在輔助錢鍾書創作期間,自己練手一般的寫了四幕話劇《稱心如意》,結果上映後引發轟動,當時所用的筆名「楊絳」取代了她的本命而沿用一生。1945年,夏衍看了楊絳的劇作,讚揚說:「你們都捧錢鍾書,我卻要捧楊絳!」那時候,錢鍾書被稱為「楊絳的丈夫」。


她英文好,又自學了法語,開啟了自己的翻譯生涯。她翻譯的47萬字的法國小說《吉爾·布拉斯》,受到朱光潛的高度稱讚:我國散文(小說)翻譯「楊絳最好」。47歲時,她利用開會的間隙自學西班牙語,經過了文革期間的九死一生也未曾放棄,1978年4月,中文版的《堂吉訶德》面世,1986年10月,西班牙國王專門獎給75歲的楊絳一枚「智慧國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勳章」,以表彰她的傑出貢獻。她的長篇小說《洗澡》,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各類知識分子在運動期間的眾生相,被譽為「半部《紅樓夢》加上半部《儒林外史》」。


才華沒有成為她驕傲的資本。她依舊選擇了退半步站在丈夫身後,以他為驕傲,全心全意支持他的事業。在最困難的時候,為節約開銷,甘當「不要錢的老媽子」,做「灶下婢」。這不是犧牲,而是心甘情願的選擇。


她曾經說過:「從大小姐到老媽子,對我來說,角色變化而已,很自然。並不感覺委屈。為什麼,因為愛,對於丈夫的愛。我愛丈夫,勝過自己。我了解錢鍾書的價值,我願為他研究著述志業的成功,為充分發揮他的潛力、創造力而犧牲自己。這種愛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覺的相互支持。」


當年嫁入錢家,進門要對公婆行跪拜禮,「從舊俗、行舊禮」,這種會令受過傳統教育的女性覺得無稽和羞辱的事情,她卻做得坦然而平靜,「叩拜不過跪一下,禮節而已,和鞠躬沒多大分別。如果男女雙方計較這類細節,那麼,趁早打聽清楚彼此的家庭狀況,不合適不要結婚。」


有才華的女人難免孤清,她卻始終如一盞溫茶,修心養志,淡泊平和。文革期間,楊絳被下放到幹校,負責做煤球,每到周六她都要多做一些,別人問為什麼,她說,「周日我休息。」她無論任何時候都保持一顆恬靜的心靈,錢鍾書贊自己的太太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這種做人的周全與溫度大概就來自於世家子弟的文化傳承,她自小得到的愛足夠多,沒有受過苦,人格的完整和偉大,成為她延續了一生的能量。


許多年前,楊絳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她把這段念給錢鍾書聽,錢鍾書當即回說,「我和他一樣」,楊絳答,「我也一樣。」


在她的身上,可以看到一個女人所能做到的極致,她擁有獨立的自我,也能成為賢惠的妻子和慈祥的母親,一切角色,全部在一個生命中綻放光芒。


自1977年開始,她一直一個人居住在三裡河的老房子裡,前幾年她還會在院子裡散步、鍛鍊、陪孩子們玩,鄰居說:「楊先生能活120歲。」她笑笑,「活那麼久太苦。」


真的是太苦了。28年,對於一對一生都未曾分離過的恩愛夫妻,對於失去了「平生唯一傑作」的母親來說,那是多麼漫長和煎熬的時間。但她依然將自己活得妥帖,仔細,嚴格控制飲食,少吃油膩,每日早上散步、做大雁功,儘可能保持身體的健康。她不是貪戀這塵世的生命,而是因為她的工作還沒有完成。


92歲的時候,她寫了散文集《我們仨》,是為了兌現對錢鍾書的承諾,「我要寫一個女兒陪我」,96歲,又花費了兩年半的時候,在「又老又病又忙」的困境中,寫出了《走到人生邊上》。她以百歲高齡,將錢鍾書留下的多達7萬多頁的手稿與中外文筆記,整理出版,包括3卷《容安館札記》,178冊外文筆記,20卷的《錢鍾書手稿集·中文筆記》。


她一生都在努力為他打掃戰場,這項工作終於結束了,洗淨百年的風塵,她完成了在人間的任務,可以回家了。


楊絳在《走到人生邊上》這本書中寫過自己的胡思亂想:不知道「回家」的時候,自己會以何種面貌與天上的親人相見。「我常想,甩掉了肉體,靈魂彼此間都是認識的,而且是熟識的、永遠不變的,就像夢裡相見時一樣。」


一定是的,這麼多年,錢先生和阿瑗在天上該等得多麼矛盾啊,又想她早點來,又怕她來得早。


雖然楊先生這盞燈熄滅了,帶走了一個時代最後的尾聲。但人間,人間,你不可太自私,不可強留她太久,放他們仨去團聚吧。


人間失了最才的女,天堂迎回了最賢的妻。這一程的生命是有數的,能撐過百年已經是奇蹟,但在那個國度中,有永恆的歡笑與圓滿,相愛的人永遠不會再失散。


         ——END——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進入我的新書《你配得起更好》京東購買界面。

點擊右下角的往期文章可以進入文章分類連結

廣告位已經出租,歡迎大力戳廣告。

相關焦點

  • 懷念楊絳先生:錢鍾書口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鳳凰讀書計劃·耳畔書香 經典文學,你不能只是路過 她是錢鍾書先生口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在《我們仨》中,她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先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 《盤妻索妻》彰顯人間真善美
    盤妻方知蓮心苦,明辨忠奸藏隱情。赴京應試中狀元,拒攀皇親抗父命。棄官索妻結伴走,煙波江上白衣行。越劇《盤妻索妻》賞析絕世丰姿人間無,就是那鐵石心腸也動情」。當梁玉書交還玉佩時,謝玉霞亦被梁玉書誠實品格、丰神儀態所動。「這君子儀態翩翩品格清,忠厚老實更可敬」,正值青春年華的俊男靚女一見傾心。得知謝玉霞是老師劉先生的養女後,遂託劉先生的兒子、師兄劉仁元作媒。
  • 孩子王金龜子:人世間最賢的妻,最孝的媳,最好的媽,最真的女
    後來,天資聰穎的劉純燕憑藉著電影《小歌星》獲得了第十屆「飛天獎」優秀女配音演員獎。劉純燕也因為出色的表現,獲得領導的賞識,得了一個從幕後走到臺前的機會。那個時候正好一個老師帶來了一身木偶的服裝,劉純燕拿起來往身上一套,結果服裝、帽子、大頭鞋,不大不小,就像為她量身打造似的,於是一個經典的形象便悄然而生了。
  • 留人間幾回愛,迎浮生千重變
    當然這裡並不是在鄙薄這部電影,畢竟《白蛇傳》是由那個香港女作家李碧華親自操刀改編,香港電影鬼才徐克執導,給這個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賦予嶄新生命後,才有了另一番全新意境,並更名為《青蛇》。「留人間幾回愛,迎浮生千重變。與有情人做快樂事,未問是劫是緣」,所以只有黃霑才能寫出這麼不管不顧的詞,而林夕只能寫出「等到風景都看透,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的纖密心事與計較兒女情長。黃霑說,「1980年代開始,我就覺得有些粵語歌詞不通了,一度很生氣。
  • 「最才的女」楊絳去世 追憶她送給年輕人的9句話
    她是安靜、優雅、博學的女性,是女兒、是姐妹、是妻子、是母親;她才貌冠群芳,為愛人辛苦操勞,被稱作「最賢的妻」;她「仙童好靜」,學貫中西,被贊為「最才的女」;她淡泊名利,「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她是楊絳,一個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傳奇的女子。
  • 韓霓是《大秦賦》裡最賢的妻,如一朵隕落於幽暗中的白蓮花
    韓霓就完美地符合這個標準,她是《大秦賦》裡最賢的妻。二女一夫,她是隱忍退讓的那一個待到趙姬帶著兒子嬴政,返回鹹陽,韓霓平靜的日子也開始結束了。當潑悍的趙姬帶著兒子,在城門外跟兵士扭打,華陽夫人軟硬兼施,逼著嬴異人立韓霓為正妻,嬴異人不敢明拒,用沉默以抗。此番意圖,是韓霓的心意嗎?
  • 妻賢夫禍少,夫賢百事興,這4個星座是「賢夫」星座
    社會在呼籲「賢妻」的同時,有沒有想過,賢妻也要賢夫配,有時候本是一個賢妻,也被活生生的逼成了不賢,有這樣3個星座,他們可以助妻子成為賢妻,因為他們也是「賢夫」。天秤座:天秤座是最懂得人情世故的一個星座,他們無論是在生活、工作之中,都能做到尊重對方,當然在感情和婚姻中,天秤座也不例外。
  • 「最賢的妻,最才的女」教給我們的事
    3、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7、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 王祖藍為陪妻迎二胎,第一次坐臥鋪回家,誰知坐了個寂寞
    王祖藍為陪妻迎二胎,第一次坐臥鋪回家,誰知坐了個寂寞金雞獎如火如荼地舉辦完成了,影帝影后實至名歸,整個頒獎典禮充滿了期待、歡樂和喜悅。當祖藍懷著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登上了列車,悄咪咪地走進車廂,才發現原本以為是一個四人間卻是一個兩人間
  • 《三十而已》:第四位女主,才是最接近我們的那束光
    然而,我覺得,她們之外的第四位女主,才是最動人的一個,是最接近我們的人間煙火。01三位女主,是遠處的精彩顧佳,是劇中毫無疑問的精英階層。而且,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們看到了一個所有女人夢想的完美人設:賢內助、全能寶媽、人間過綠器,最後,自己還憑藉茶廠成了身家過億的「」霸道女總裁」出身小鎮的王漫妮,身上有一些普通人的影子,但是,作為奢侈品店的女銷售員,她的眼光和生活觀,尤其後續經歷,離普通人又有點遙遠。
  • 古訓:妻賢夫少禍,夫寬妻多福!
    中華禪語古人云:「妻賢夫自良。」妻子賢惠,丈夫有「賢內助」,家庭和睦,丈夫沒有後顧之憂,事業自然容易成功。「賢婦令夫貴,惡婦令夫敗」,對一個男人來說,選擇了什麼樣的妻子就等於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男人一輩子,究竟有什麼是必須要的?最重要的是娶一個好品質的女人。那麼,怎樣的女人才算是品質好呢?
  • 易經:妻賢夫少禍,夫寬妻多福
    古人云:「妻賢夫自良。」 妻子賢惠,丈夫有「賢內助」,家庭和睦,丈夫沒有後顧之憂,事業自然容易成功。 「賢婦令夫貴,惡婦令夫敗」,對一個男人來說,選擇了什麼樣的妻子就等於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
  • 嶽雲鵬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妻子的付出,妻賢夫禍少!
    據說是因為她要做一個小手術,為了方便才把頭髮剃成了光頭。嶽雲鵬是相聲演員,出名後就一直紅到現在,沒有被外界所影響,還是勤勤懇懇的在師傅門下說相聲,他成功的背後離不開妻子的功勞,他們結婚9年了,還是依舊如初。嶽雲鵬來自河南省的一個農村,由於家庭兄弟姐妹多,家庭貧寒,因為交不起68元的學費,13歲的嶽雲鵬就輟學了,14歲的時候,他離開農村出來找工作了。
  • 義大利最美麗的鄉村小鎮,被稱為墜落人間的「天堂之城」
    義大利最美麗的鄉村小鎮,被稱為墜落人間的「天堂之城」它位於偏隅一角的義大利南部,很少有人問津,它沒有羅馬的古韻,米蘭的時尚,佛羅倫莎的熱鬧,但它有自己獨特的寧靜,比愛琴海的白房子更美麗,被義大利人稱為「旅行中不能錯過的白色豔遇」。
  • 人間留不住恆娘
    身為正妻且比小妾漂亮的朱氏,心中自是忿忿不平,於是夫妻反目。鄰居狄姓帛商也有一妻一妾,妻恆娘,「三十許,姿僅中人」,妾「年二十以來,甚娟好」,「而狄獨鍾愛恆娘,副室則虛員而已」。朱氏「向謂良人之愛妾,為其為妾也,每欲易妻之名呼作妾」,然而身份和自己一樣年齡和模樣都較妾處於劣勢的恆娘卻偏能擅寵專房,令朱氏感到迷惑不解,於是便向恆娘討教。
  • 香蜜:旭鳳六張實力護妻圖片,第一張最蘇,第六張最虐
    旭鳳護妻第一張。這是錦覓來到天宮後,因為吃了朱雀卵而被燒傷後,晚上做夢的時候,撲哧君顏佑感受到了錦覓有危險頭來到天宮看完錦覓。被旭鳳給抓個正著,旭鳳因為吃醋開啟護妻模式,懟得顏佑毫無還嘴的餘地,最後還替錦覓還了欠顏佑剩下的幾百年靈力。這護妻模式真甜真蘇!
  • 「妻賢夫少禍,夫寬妻多福」,「有福之妻」往往有著這七個特徵
    《易經》揭示:有福之妻」往往有著這七個特徵!古人云:「妻賢夫自良。」妻子賢惠,丈夫有「賢內助」,家庭幸福,丈夫沒後顧之憂,事業自然而然易於成功。「賢婦令夫貴,惡婦令夫敗」,男人一輩子,歸根結底有什麼是必須要的?最重要的是娶一個好品質的女人。
  • 人間疾苦,天堂無淚
    有人說人死了就是脫離了苦海,去了天堂,再也不用享受平常的那種苦難了。如果真的有天堂的話,那麼我希望您在天堂無病無災,過的舒心一些。但,已是陰陽相隔,一切都回不到從前。一切都難以再重現。我不知道為什麼上天會這樣安排您的命運,就好像一個朋友說的,葉子落得時候,黃的葉子有落的,綠的葉子也有落的。也許這就是命運,我們無能為力。您離開了,再也不用受病痛的折磨了,可我與您相處的記憶卻更深了,兒時您拉著我的小手到處跑,長大後去您那,總能吃到我愛吃的可口飯。有一種愛叫小姨的疼愛,可我從此再也享受不到了。
  • 「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有無道理?老祖宗的忠告不得不聽
    這句話就是:「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那麼在如今的時代中,我們該如何理解這樣的兩句話呢? 「妻賢夫禍少」 說起「妻賢夫禍少」這句古語,直白一點的解釋就是:只要妻子賢惠善良,那麼丈夫的禍端就會很少。 就比如古代的一代賢后——馬皇后,就是靠著自己賢惠才能和朱元璋一起度過很多的困難險阻,最終將國家治理得很好。
  • 世界上最美麗的鳥和最美麗的花:天堂鳥和天堂鳥花
    這是一株鶴望蘭花,又稱天堂鳥花。原產於非洲南部,因酷似天堂鳥而得名。這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美麗的鳥,來自極樂世界的天堂鳥。天堂鳥花是多年草本植物,葉片長,花長25~45釐米,寬10釐米頂端急尖,葉柄細長。天堂鳥又被稱為快樂鳥,它們生活在深山老林裡邊,具有非常神秘的色彩。天堂鳥花喜歡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