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賊賊(Andor Genesis)
▼
對於喜歡動漫與電子遊戲又懶得花太多時間在穿戴打扮上的你來說,優衣庫 是你衣櫥中的不二選擇,也是一個物美價廉值得迷信的大眾品牌,只要你不在乎線下展會時頻頻跟人撞衫,互相在自己的內心戲裡咒罵對方是俗逼,就都挺好。
由於各個圈子都存在著鄙視鏈和涇渭分明的派系陣營,優衣庫 隨便來一季動漫遊戲主題款的 Tee,都會成為相應族群的幫派隊衣。暴雪、超級馬裡奧、高達40周年、Jump50周年、怪物獵人…… 哪邊也不得罪,都給照顧得舒舒服服,掏錢下單,刷碼買衫,給自己心屬的 IP 充值。
這不,今天,4月15日,剛好是 「優衣庫 X 街頭霸王」 的發售日,從古早的《街頭霸王2》和當下的《街頭霸王5》中各提取了一些具有號召力的美術元素,擔當 Tee 的圖案視覺。不偏不倚,Double K.O。
「優衣庫 X 街頭霸王」
上市前一周發布的宣傳影像彰顯了爭霸街頭的脫宅態度,街舞舞者用高難度的專業舞蹈動作還原出了遊戲裡的必殺技,街頭就是對決的舞臺,隨時隨地,沒有時限。
確實如此,即便你已經叫不出《街頭霸王5》裡新增加的角色名,好歹,你還能認出隆、肯、春麗、古列 這老幾位,得個及格分,這可比你背出《精靈寶可夢》大圖鑑要簡單得多,你不可磨滅的街霸記憶或多或少都是由街機廳往事所書寫的,街機廳對於窩在家裡玩著家用機的孩子,就是他們的街頭文化,最酷的聖地,所有新遊戲新漫畫新玩具的資訊都是通過那裡的大孩子們所口口相傳,風塵老闆娘、撞球小白臉、給脫衣麻將女郎瘋狂投幣的油膩老哥、不用上班也從不缺錢花的廁所路霸、還有處於弱肉強食食物鏈底端的我們,集體構建出了街機廳社會體系。
街機廳的昔日少年今日變成推幣老哥,稀疏的髮際線比春麗的大腿還要清涼,又要緬懷追憶還想文化傳承,顯然買件 Tee 才能維繫你已經被現世審美衝散的樸素情感。
很遺憾,優衣庫 並沒有專門為此次的《街頭霸王》主題 Tee 設什麼 Pop-Up 體驗店,但是在距離北京優衣庫三裡屯太古裡店不到2公裡的芳草地西街,有一家《街頭霸王2》裝飾風格的小菜市場,主宰著附近住家們的菜籃子。
菜市場的捲簾門
拉開貼著戲仿《街頭霸王》Logo的 「Street Loser」 的捲簾門,質樸的12位世界格鬥家的失敗肖像分居店面兩側的白牆上,敗者們齊聚一堂的抱團取暖,正邪雙方的人設此刻蕩然無存,正中收銀臺背後的老闆娘反而更像是 「街坊霸王」 ,傲立於主食與蔬菜所交織出的人間煙火氣中,藉助二維碼與附近的居民、建築工地工人、水站的小夥子圍繞著時蔬麵食進行切磋。
老闆娘韓大姐與店內的顧客
玩《街頭霸王2》大家最不想看到的畫面,莫過於此
雖然我沒有隨便挑幾個土豆買上一斤饅頭,但這不妨礙老闆娘韓大姐給我指點迷津,原來,這家菜店是一個叫做 商量(aka. @收音機頭疼) 的傢伙的藝術項目。
和 商量 聯繫上之後,街機廳是我倆初次見面打消尷尬的最好社交話題,留著 Mohawk 髮型的他來自哈爾濱下面的一個小縣城,90年代的時候家裡經營著當地有名的街機廳,生意最好那會曾經同時開過三家。《街頭霸王2》確實沒少玩,從 「8人版」 玩到 「12人版」。當問到是否掌握了混跡街機廳的高手招時,他直言不諱解釋道自己的遊戲技術很差,也對啊,遊戲廳老闆的兒子,無限續幣,根本不在乎輸贏,所以對待遊戲,與其他沉溺在遊戲廳裡的小孩們完全是兩個維度。
從他父母支起全縣城第一個撞球案子開始,二十多年裡,遊戲廳、撞球廳、網吧經營了個遍,去年又在家裡的地下室弄了個麻將室,服務人群從青少年變成中老年,現在回家探親,也都是每晚伴著麻將機洗牌的聲音入睡,感受著不甘心的中老年朋友們押寶自己的運氣比拼到深夜。
捲簾門前的 商量
早在《電子遊戲軟體》規範統一了《街頭霸王2》角色姓名前,所有格鬥家的起名學都是想像力與本土認知相互結合所確立的。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並沿用至今,商量 指著牆上的12名格鬥家肖像,使用純正的東北口音輪番叫了一個遍:
「紅人兒、白人兒、中國小妞兒、哈哈掌或者搓澡兒、大獅子、大蘇聯、大兵兒、長拳長腳、泰森拳王、小撓兒、獨眼兒、大警察」。
12位過目不忘的世界格鬥家
伴隨著他鄉音中的那句 「大蘇聯」,我下意識的撇了眼,老闆娘韓大姐身後張貼的角色選擇畫面的世界地圖,嗯,那會 「紅色旋風」 桑吉爾夫 的出生地還是 U.S.S.R 呢,而不是什麼 「戰鬥民族」,和玩著《大航海時代》學地理的同學不一樣,我了解認識世界各國都是通過《街頭霸王2》。
相視一笑過後,我們坐在店門口抽著煙,把話題拉到了「Street Fighter」是怎麼成為「Street Loser」的 Round 1 上。
賊賊:「Street Loser」 的企劃靈感是來源於《街頭霸王2》春麗場地中的 「廈門肉食公司」 嗎?
過於接地氣的春麗主場
商量:「Street Loser」 其實是我2018年底開始實施的一個街頭藝術項目,正想你所看到的一樣,創作靈感來自於 Capcom 公司打造的《街頭霸王2》 。
這個想法在 2017 年中我進行 「Forget Sticker」 貼紙創作的時候產生的,我街頭藝術創作時,看上去像是一名 Fighter 在進行表達,創作過後,誕生的作品還是會被覆蓋被清除,最終還是會徹底淪為 Loser。
所以我覺得 「Street Loser」 項目作為自嘲式的感嘆提醒著每一個人: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還要繼續麼?就像遊戲 Game Over 的投幣 Continue 倒計時一樣緊迫。
趕快投幣吧
「Street Loser」 最先在柏林和阿姆斯特丹做了一些,今年3月份參加 「BDMG Graffiti Art Festival」 做了一組,所以這次相當於第三次的創作。
(嗯,沒錯兒,《街頭霸王3》還出了3個升級版呢,才確定了神作地位,同時讓 梅原大霧 封了神。)
幾年前認識的一位來自美國的策展人與這個菜市場有合作關係,準備在這兒搞一些藝術展覽和音樂活動,正好兒他通過朋友圈看到過我之前兩次關於 「Street Loser」 的創作,很感興趣,就邀請我將 「Street Loser」 在這個菜市場進行創作和展覽,當時我也正犯愁在北京沒有合適的空間來讓 「Street Loser」 落地呢,接到邀約,就欣然同意。
大概十天前他帶我看了一下場地,初步有了一些概念,第二天我根據他給我的場地測量圖設計了一些具體的想法,然後就開始大量的進行圖片處理工作,最後印制了二十多副海報為布展做準備。
店面外部規劃的布展設計圖
布展工作照
布展花了兩個半天,感謝策展人和 「工工工樂隊」 阿基 的幫助,才得以完成。
(對,我知道這家菜市場,也是我們同事楊子跟阿基那裡收到了 「Street Loser」 剛布置好的視頻。)
嗯,沒錯,目前這裡還沒有太多人知道,4月13日,周六那天策展人剛剛在這裡舉辦了 DJ 派對活動,只有受邀的朋友才可以過來參加 。
派對當天的景象
剛才你聊到,除了 「Street Loser」 之外,你還有過其他街頭藝術作品,你是一直在全職創作嗎?
我畢業後就加入了 Apple,一直幹到現在,快9年了。關於職業生活,其實沒啥可聊的,說多了公司也不讓。
業餘一直在嘗試做一名藝術家,攝影、街頭藝術、行為藝術都涉獵過一些。
值得一提的應該有這幾個事兒:
2013年開始進行攝影創作,至今已經拍攝超過100萬張照片。攝影書 《忘了日本 | Forget Japan》、《日常|Fuck Normal》、《一小會兒 |A Little While》 將於 2019 年出版。
2017年8月20日,花了12小時在工體純K連續唱了100 遍《明天會更好》。
2017年中,開始 「Forget Sticker」 貼紙項目,作品遍布北京、上海、紐約、東京、柏林.
「Forget Sticker」
當年年底,整理創作了 《一千張自拍|One Thousand Self-Portraits》攝影作品,參加 「2017年連州國際攝影年展」 與 「2018年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沒展」。
《一千張自拍|One Thousand Self-Portraits》
目前就在持續創作 「Street Loser」 這個項目,同時希望趕緊將上面提到的三本攝影書做出來,已經跳票兩三年了。
(甭介意了,《街頭霸王3》上市前,Capcom 還做了《街頭霸王Zero》呢。 )
十多年前,法國有個叫 Invaders 的藝術家一直喜歡在街頭用瓷磚拼出《太空入侵者》(Space Invaders)的像素形象,你的 「Street Loser」 同樣也是遊戲題材,跟陌生的海外街頭創作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Invader 的作品
2018年年底我計劃去柏林玩,在出發之前,做了 「Street Loser」 的 Logo 和12位人物的頭像,由於時間特別趕,列印出來的海報沒有覆膜,加上那陣兒柏林一直陰天下雨,貼起來特別不順利。雨水一衝,第二天再看辛苦貼好的海報變成白紙一張。即使這樣,在朋友的幫助下還是堅持完成了一些作品和記錄。
那我是第一次去柏林,人生地不熟,所以在街上和地鐵裡貼海報還是有點緊張,可能大多數情況都是自己在嚇唬自己吧。
有一次在地鐵站裡,發現有個人一直在旁邊盯著看,表情凝重,一聊是街霸粉絲,還挺喜歡這些海報,就送了他一張 Logo,直到我和朋友離開那個地鐵站,還在拿手機拍。
注視著 商量 貼海報的 外國街霸粉
街頭張貼海報的 商量
在柏林最瘋狂的一次就是下到地鐵軌道裡搞了三張,在貼最後一塊兒的時候,海報背膠粘在了一塊,離地鐵進站還有 4 分鐘,提心弔膽在還剩 1 分鐘的時候弄好貼完。這時候發現另一側進站的地鐵上的司機看到這面軌道裡有人正拿起對講機報告,我瘋狗一般爬上站臺跑出地鐵站。但那三幅沒兩天就被清理了。
在柏林地鐵站的尖峰時刻
地鐵車廂馬上就要駛入站臺
在站臺靠站的地鐵車廂
「Street Fighter」 和 「Forget Sticker」 更像是一脈相承,感覺你特別鍾情於街頭藝術。
在自己對於藝術的了解和實踐過程中,Andy Warhol、謝德慶 都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和啟發,另外我對 Banksy、Shepard Fairey、Invader 的街頭作品也很感興趣,所以在街頭進行創作還是很讓我著迷的。
「Forget Sticker」 是我的一系列的貼紙項目,總共有這麼幾款:明天會更好,不如跳舞、希望你在這兒、好自為之、It's a true story、WZX頭像、我們是昌平人 和 汪汪汪,每款印了2000張。
「明天會更好」 款貼紙
「不如跳舞」 與 「好自為之」
自己使用,也送給喜歡的朋友們,大家貼在了自己生活的或路過的城市,北京、上海、香港、東京、紐約、巴黎的街頭、廣場、電線桿、路牌、長椅、公廁、空調外掛、live house、club、日本通緝令……
這些貼紙也出現在我的朋友圈中、朋友的朋友圈中、微博上、Instagram 裡、某公號視頻的片尾中…… 它們有意或無意的入鏡、有心或無心地出現。
這些貼紙都是易碎貼紙,一旦被貼實,基本上無法被完全清理乾淨,就像我們身邊發生過和正在發生的一些事情一樣。
「Street Loser」 項目實施後,街坊四鄰,社區街道有什麼看法嗎?
在布展過程中,據我了解,這個菜市場招商能力不太行,就老闆娘韓大姐一家商戶,但經營品類豐富:蔬菜、早點、麵條、烙餅、煎餅、餃子、包子,近期還要加入麻辣燙業務,韓大姐本人還是很支持在這辦展覽和活動的,可以幫著她聚聚人氣兒,招攬點生意。
建築工地的工人在店裡吃烙餅,順便歇歇腳
店門口正在施工的環衛工人
街坊鄰居進來買菜看到也都會好奇地看上兩眼、問上幾句,基本上都處於摸不著頭腦可又有點躍躍欲試想評論和參與一下的感覺。
布展第二天晚上,菜市場的房東來轉了一圈。第三天白天又碰到了,聊了兩句說加個微信,他帶我進到了旁邊治安崗亭的辦公室拿自己的手機。我猜他的身份是社區治安的負責人,想想挺有意思的,原來他才是這條街的霸王。
「Street Loser」 執行的過程裡,有沒有重新玩了會《街頭霸王2》?
起初我進行 「Street Loser」 項目並不是因為我有多麼喜歡《街頭霸王2》這個遊戲,只是覺得可以利用這些元素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表達出來,並且能夠通過我喜歡的方式進行操作。
但隨著創作的深入,我也開始重新玩這款遊戲,並對這款遊戲進行全面的研究和解構,又有了更多角度的理解:這款遊戲對像我這樣8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它讓很多人第一次接觸 「GAME OVER」、 「KO」、 「ROUND1」 、「VS」、「YOU WIN」、「YOU LOSE」…… 的表達並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特別是這12位來自不同的國家的形象鮮明的人物,也可能讓很多人第一次對全球的概念形成了初步的印象和認識。
如果把我的形象加入到遊戲中,我反而倒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枚遊戲幣,續命用的,在被幹到奄奄一息、系統問你還要不要繼續的時候,給自己續上一命再玩會兒,或者揣在兜兒裡,等著換個遊戲。
圍繞 「Street Loser」 你還有什麼後續規劃嗎?
規劃談不上,首先想做個紀錄片希望感興趣並且擅長視頻拍攝的朋友一起玩,幫著記錄一下。另外,除了對這個項目不斷深入的探索和創作,還是希望能有更多類似的合作吧。通過與其他人的合作,來激發自己更多的創作動力和靈感,將 「Street Loser」 帶到更多的地方,讓更多的人看到。
據說這幾天阿桑奇被捕塞進警車時,有人聽見他大喊:「你必須抵抗,你可以抵抗。」
那麼,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還要繼續麼?
時間確實不多了,待會 優衣庫 該關門了。
// 作者:張賊賊(Andor Gen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