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眼中香港立法會亂象:反對派自誇是英美議會,我看更似是臺灣...

2020-12-23 騰訊網

本月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香港特區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2020年9月30日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不少於一年,直至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七屆立法會任期開始為止。」也就是說,這屆立法會議員任期至少要延長一年。

去年至今,我曾多次進入立法會採訪,實地接觸「修例風波」及新冠疫情下的議場與議員,想來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只是美好的願望

立法會大樓矗立於香港核心區中環金鐘,背靠政府總部,面朝維多利亞港。從外表看,立法會大樓外牆高處掛有黃底藍字的「立」字標識,在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中頗為顯眼。整棟大樓成「門」字形,寓意立法會大門「四季常開、傾聽民意」。

可惜,這只是美好的願望。

我見過受衝擊後的立法會。去年8月28日,從立法會道1號大門進入綜合大樓,外牆上噴塗的黑漆字跡尚未清理乾淨。即便是一個多月後,樓內依然可見多處7月1日暴徒衝擊立法會留下的傷痕,工人正在修復被油漆塗抹過的牆面,損毀的電梯仍然暫停使用。旅遊界議員姚思榮介紹,因為立法會無法正常運作,多數議員選擇離開辦公室,等待覆會消息。

我也見過政府與反對派間最嚴重的對立。去年11月6日,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11時許,林鄭月娥步入議事廳。一瞬間,原本平靜的反對派議員仿佛戲精附體,手持標語站起來大聲喊口號。當特首開始讀報告時,反對派聲音更響並用強光燈射向主席臺。某個穿裙子的女議員甚至不顧觀瞻站在桌子上叫嚷。在反對派多次阻撓後,林鄭月娥最終離開立法會以視頻方式發表《施政報告》。這也是1997年後,行政長官首次無法在立法會發表報告。

我還見過會期結束前的立法會。今年7月9日,我採訪議員何君堯。疫情之下,除了隨身背包要過安檢之外,每位訪客還要進行體溫測試。原本這段時間是第六屆立法會議員的收尾期,辦公室內堆滿了打好包的紙箱。當天立法會還在開會,但議事廳內人數稀稀落落,到了立法會「數人頭」時間,何君堯匆匆忙忙趕往議場。

7月17日是本會期結束日,按慣例所有議員會在一起拍張「畢業照」。由於這幾年建制派與反對派鬥得水火不容,最後各拍各的合影,不歡而散。香港人講求「打好這份工」「彼此留面子」,結果最後鬧成這樣,可見矛盾有多深。

這4年「驚濤駭浪」

我所見的反對派議員阻撓政府法案過關、建制派與反對派針尖對麥芒、立法會處在「空轉」當中,在過去4年會期幾乎是常態。

這在去年「修例風波」後更是登峰造極,甚至出現往常10分鐘就能結束的內務委員會主席選舉,耗時6個月、歷經17次會議仍未能完成的情況。為了讓議政過程停擺,反對派議員在議場扔出腐爛盆栽的「臭彈」與不明液體的「臭水」,刷新外界對其「拉布(阻止議程)」手段的認識下限。

在香港,反對派議員被稱為「泛民主派」,但我真的一絲一毫的民主也沒瞧到。當地朋友說,反對派議員自認為要向英美「民主社會」議會「看齊對表」。我哭笑不得,英國下議院是著名的「德雲社」,議員信奉君子動口不動手。至於在美國眾議院,哪個人敢這麼亂來,強硬的議長佩洛西老太太就敢把誰扔出去。

身處亂鬨鬨的議場,我倒是有種空間穿越的感覺,像是人在臺灣的「立法院」。在那裡,民意代表會刁難甚至辱罵當局官員,不同陣營代表互相謾罵乃至肢體衝突。結果往往是,誰的言語更出格、誰的動作幅度更大,他(她)就是當天焦點。即便立法機構有其議政規則,但也只是「聾人的耳朵」,處罰是不痛不癢的「意思意思」。如今香港立法會好像也差不多,除了很客氣把鬧事議員請出去,並事後進行譴責外,好像也沒看到有什麼制約手段。以至於有些激進議員越玩越大,越玩越離譜。

這般如此、如此這般地折騰,使這一屆立法會交出一份很不漂亮的成績單。截至7月16日,這屆立法會共舉行141次會議、會議總時數約1711小時,較過去兩屆都少。在會議秩序方面,97人次議員因為行為極不檢點而被命令立即退席,較上屆75人次多;共涉及到25名議員,人數不僅遠較上屆7名多,更是歷屆最多。用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的話說,這4年過得「驚濤駭浪」。

直到7月17日,特區政府提交的90項法案中,已通過73項,仍有11項法案還在立法會議程上,剩下的更是不了了之。按照立法會議事規則,如果本屆立法會會期內某個法案未告通過,就宣告失效,等下屆立法會重新再來。當然,由於立法會任期延長一年,這些法案有了迴旋餘地。

回歸理性是議會所需

「立法會需要全體議員向著同一個目標努力,才能將香港特區的政治生態建設好。」7月17日屆期結束時,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呼籲所有議員保持初心,為香港市民謀福祉。如今,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延長本屆立法會任期,梁君彥的這番話顯然更有意義。

過去一年多,受「修例風波」影響,香港社會籠罩著高度泛政治化的氣氛。部分本應冷靜理性議事的議員,把自身職責拋諸腦後,在廟堂上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政治「拉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一些原本與政治無關的民生類法案,也不幸受拖累無法推進。

更重要的,議員要面對香港極為嚴峻的經濟形勢——第一季度香港GDP同比下調8.9%,創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前4個月香港貨品出口比去年同期下跌8.1%,三分之一靠境外人士消費的零售業更是下滑35.3%。

議員至少應該思考如何恢復處理之前積壓的法案,而不是再把精力放在如何政治表演、互相傾軋之上,更不是反對派陣營所高呼的「攬炒」與「抗爭」,企圖借取得35席以上議席,通過否決政府財政預算案迫使特區政府癱瘓。

正如香港媒體所言,疫情短期內難以完全結束,香港亦明顯已經被捲入中美衝突之中,議員們如果還不能好好履行自身職能,只會更進一步損害市民福祉。彌合社會分裂、回歸理性才是社會真正所需,也是議會所需。

相關焦點

  • 香港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被DQ的反對派,怎樣從「溫和」到「成魔」
    我們雖然在日常議會工作中,與反對派的議員私下「打交道」的機會並不多,議會上、電視屏幕前,大家或許也會看到很多針鋒相對的畫面,但屏幕後,大部分議員倒不會太過僵硬,偶爾有機會飲茶打球,甚至彼此「沙雕」一下也是有。其中我最深刻的,是在「梁遊事件」後,即2016年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
  • 解讀:9月立法會選舉反對派或捲土重來,當局切勿掉以輕心
    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7月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回應外界指這次制定香港國安法是不是為了下一步9月份立法會選舉的時候為取消香港反對派參選人參選資格提供依據。張曉明表示,「香港講取消參選人參選資格叫DQ,這次立法是不是為DQ打伏筆。我只能這麼說,這種猜測把我們的立法目的想得太功利,也太短視了。」
  • 張國鈞:香港立法會未來一年會有更激烈博弈|香港一線
    香港所謂的「溫和反對派」當下正面臨什麼困境?未來一年,復會之後的香港特區第六屆立法會將會上演怎樣的博弈?帶著諸多問題,深圳衛視&直新聞駐港記者秦玥專訪了香港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張國鈞先生。
  • 「港獨」煽動明天包圍香港立法會
    >激進反對派「熱血公民」早前曾派出6人參加區議會選舉,但全部以大敗收場,身為「教主」的立法會議員黃毓民遭到不少恥笑。為了儘快拉攏支持者,他欲借立法會二讀「版權條例」草案而翻身.  區議會選舉之後,沉寂了一段時間的香港激進反對派又蠢蠢欲動,準備借9日立法會二讀《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簡稱「版權條例」)時再次發動大規模的「包圍立法會」行動,以配合反對派議員的「拉布」(指議員為阻止或阻延某項議案的審議
  • 議員辭職生效,香港反對派會一蹶不振嗎?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梁韋諾】11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香港特區政府隨即宣布,根據《決定》,4名反對派立法會議員即時喪失議員資格。其後,15名反對派議員集體總辭。
  • 港真D|被DQ還想留任,香港反對派議員只是痴心妄想
    這一著眼香港抗疫大局及維護香港法治秩序的必要之舉,很快招致「為反而反」的亂港派攻擊。當天,22名亂港派立法會議員發表聯合聲明,妄稱「決定」跟基本法第69條相違背,並在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前大肆鼓吹「集體總辭」。 反對派最終決定以所謂的「民調」決定一眾議員是否留任。
  • 香港各界人士:反對派所謂立法會「初選」是一場反中亂港的政治鬧劇
    新華社香港7月13日電  對於香港反對派上周末舉行所謂立法會選舉「初選」投票,香港不同界別的人士認為,所謂「初選」是一場政治鬧劇。反對派打著「民主」旗號進行選舉黑箱操縱,妄圖在今年立法會選舉中獲得過半議席,進而癱瘓特區政府運作,奪取特區管治權。他們呼籲,特區政府要果斷執法,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 關注 香港反對派議員黃毓民被拘捕,兩天前「杯襲」特首梁振英
  • 反對派區議員區議會上相互攻擊,有人自曝:都是靠吃「人血饅頭...
    【環球網報導】去年9月,香港女學生陳彥霖自殺事件引發關注,香港反對派頻頻利用此事炒作,聲稱陳彥霖的死因和「修例風波」有關。據香港「文匯網」4日報導,近日,有西貢區反對派區議員提出把即將落成的將軍澳休憩設施命名為「陳彥霖紀念公園」。
  • 快看!反對派是如何侮辱香港市民智商的
    圖:新聞聯播電視截圖香港反對派在「七一」當天暴力衝擊立法會的事已經鬧上新聞聯播了,當全社會都在譴責他們的行為踐踏香港法治、破壞香港社會秩序時,反對派還在耍一些小手段試圖掩飾自己極端暴力在「七一」當天慘遭反對派衝擊及暴力破壞的香港立法會綜合大樓落成於2011年,是添馬艦發展工程的一部分,該工程主要包括政府總部大樓、行政長官辦公大樓及立法會綜合大樓,總耗資約52億元港幣。
  • 人民銳評:​香港反對派議員「鬧辭」,政治鬧劇可休矣
    人民銳評:​香港反對派議員「鬧辭」,政治鬧劇可休矣 人民日報客戶端11月12日消息,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
  • 香港各界:有效堵塞制度漏洞 確保「愛國愛港者治港」
    新華社香港1月16日電(記者周文其、丁梓懿、朱宇軒)針對香港警方日前拘捕策動所謂「初選」的人員,香港社會各界15日表示,反中亂港分子企圖勾結境外勢力,將選舉變成進行「顏色革命」的「工具」,進而危害國家安全和香港繁榮穩定。未來需要在選舉制度上堵塞漏洞、築牢屏障,確保「愛國愛港者治港」,不給反中亂港分子可乘之機。
  • 梁遊衝立會傷六保安 各界籲早釋法助港結束亂象
    大公網11月3日訊(記者龔學鳴)由於「港獨」入侵,立法會大會已經連續三星期「腰斬」。青年新政梁頌恆和遊蕙禎昨日繼續無視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早前所作的裁決,與反對派合謀,再次強闖會議廳,竟荒謬絕倫地上演了一場「自行宣誓」的鬧劇,更引發議事堂現場混亂。
  • 香港反對派炮製「初選」結果為「攬炒」派撐腰,泛民應看清形勢!
    至於俗稱「超級區議會」的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正式選民登記冊載有近420萬名選民。 而在7月16日,香港反對派組織的所謂「初選」,也正式公布了結果,這時間節點拿捏的確實是非常精準。不得不說,香港反對派在立法會奪權和「攬炒「香港社會的事情上用盡了心機。
  • 認清香港反對派「抗爭」的反中亂港實質
    在香港特區政府依法宣布郭榮鏗等4人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後,一些香港反對派故技重施,大打「悲情牌」,不僅妄圖利用荒唐至極的「鬧辭」,博取香港市民同情,還把自己扮演成「被壓迫者」,信誓旦旦地揚言「抗爭到底」。
  • 仍出糧已收工 反對派失職失格
    至於反對派「仍出糧已收工」,但反令議會重回理性平靜,揭開了反對派的真面目,令人深刻體會到議政不是亂政,亂政害苦香港!反對派過往慣常將立法會作為「政治騷」的表演舞臺,抗爭手法五花八門日日新。隨著香港國安法頒布落實,多名反對派議員被DQ和「鬧辭」,議會重回理性平靜。
  • 香港反對派區議員許銳宇被曝已被捕
    香港反對派區議員許銳宇被曝,其已經被捕。此前,7月曾有港媒報導,他曾在一次發生於尖沙咀的暴力示威中疑似偽裝記者,作出襲擊警察的舉動,並幫助暴力示威者。綜合多家香港媒體30日報導,沙田區議員丘文俊在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上宣布,反對派沙田區議員許銳宇被捕,被捕原因暫時未知。港媒報導稱,丘文俊透露,在他發文前半小時,許銳宇致電他透露被捕消息。
  • 黎智英反對「總辭」 反對派宣布集體延任
    海外網8月18日電 香港《大公報》18日報導稱,全國人大常委會早前作出決定,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不少於一年,直至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七屆立法會任期開始為止。據港媒報導,反對派17日召開近三小時閉門會議商討延任事宜,召集人陳淑莊會後發聲明宣稱,經過「詳細鋪陳」及多番商討後,結果是「大多數議員傾向留守議會戰線」。民主黨及公民黨會上表明傾向延任,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曾以民主派集體決定作擋箭牌,宣稱「民主派的大方向是堅守議會戰線」;公民黨黨魁楊嶽橋則表示議會仍有價值,故會繼續聆聽不同意見。
  • 香港反對派區議員上任醜態百出,投票給他們後不後悔?
    新年伊始,香港十八區區議會民選議員紛紛走馬上任。當選的區議員任期為四年,將持續工作至2023年12月31日。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其中,廣大香港市民們票選出的反對派區議員們都做了哪些「惠民」的實事呢?
  • 還沒履新,香港17名候任反對派區議員被捕!都有這些人
    「修例風波」至今,加上仇栩欣,至少有17名反對派候任區議員,因參與非法集結或涉街頭暴力等不同罪名被拘捕。他們若被起訴且判處最高刑罰,將喪失區議會資格。仇栩欣據《文匯報》等媒體報導,依照香港《區議會條例》,區議員被判監3個月或以上,將會失去議員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