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中爸爸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對兩個女兒「殘忍」的訓練,讓她們從屈服到抗議中成長。成為一個世界冠軍,實現了爸爸多年一來的夢想。
一、屈服 剛開始兩個女兒面對爸爸魔鬼式的訓練,內心是拒絕的,因為在印度,當地的風俗是女孩子不穿T恤和短褲,不剪掉長發的,她們也從來沒有聽說過女孩子可以在大庭廣眾下和人,甚至和男孩子摔跤。每天早餐天不亮兩個女兒就在爸爸的監督下開始完成摔跤的各項訓練。這在當時是和社會風俗相違背的,爸爸對媽媽的一句「以後不要給她們做家務了,她們兩個女兒是天生的摔跤手」。在苦苦哀求不果的情況下還是把長辮子給剪掉了,淚水,無情和絕望的淚水,每天頂著男士的短髮,穿著T恤和短褲,接受來自鄰居和同學們的質疑和嘲諷,早起的訓練使得她們上課打瞌睡,他們嘗試請求媽媽的援助,試圖讓爸爸放棄對她們瘋狂的訓練和一如既往的執著,可惜,沒有用,還是的繼續苦練。
二、抗議 兩個女兒忍受著魔鬼式訓練身體的勞累和疼痛,忍受著鄰居和同學們投來的鄙視和嘲諷的眼神和表情,終於她們要反抗了,她們悄悄的損壞訓練工具,亂調了爸爸的鬧鐘,弄壞練習場的燈泡,故意輸給陪練的堂兄。
三、成長 好朋友結婚,兩個女兒苦苦哀求媽媽方同意去參加朋友的婚禮,同時也跟好朋友哭訴她們的遭遇,每天要起早貪黑的練習,一天不練習就要遭到爸爸無情的對待,她們開始懷疑爸爸對她們的愛,但是新娘子卻告訴她們說,很羨慕她們有這樣的爸爸,在印度女孩子十幾歲就要被父親安排嫁個自己陌生的男人,女人除了結婚就是生孩子相夫教子,做家務,但是她們的爸爸把她們當作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換取嫁妝的工具,她們是幸運的,於是吉塔和巴比塔終於明白了爸爸的用心,摔跤將是她們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式。
認定爸爸就是引領她們走上改變自己命運的道路,改變印度女性不平等地位的道路,她們開始爆發出對摔跤的激情和熱愛,主動投入到訓練中,吉塔還懇請爸爸送她到國家體育學院要得到更好的訓練。
生活中,我們何嘗不是跟自己的爸爸媽媽在很多的選擇上產生了分歧和爭論,往往也是得到不愉快的結果,但是這個世界上,父母永遠是最愛自己的人,愛生活,同時也要愛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