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逼女兒替自己完成夢想,卻成就了女兒們的一生

2021-01-07 野提蘇

01電影故事簡介

近來重溫了一遍印度經典電影《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和他的冠軍女兒們的真實事件改編,雖然電影經過了一系列的藝術效果,但還原度還是很高。豆瓣評分也達到了9分的高分榜。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馬哈維亞年輕時是印度一名國家摔跤手冠軍。他本來想繼續這個職業,直到拿下國際摔跤手冠軍,好給國家增光,但迫於生活,他不得不放棄摔跤手比賽。

從此,他的生活走上了和常人一樣的軌跡,結婚生子。但他並沒有放棄心中的那個國際冠軍夢,他實現不了,但可以讓自己的兒子來幫自己實現呀。

於是,他這時就想妻子給他生兒子。不是他重男輕女,而是他想要兒子完成他的夢。偏偏事與願違,妻子一共生了四個孩子,都是女孩。這下,他的夢徹底破裂了。

後來一次他的大女兒吉塔二女兒巴比塔和男孩打架,馬哈維亞發現兩個女兒竟然有摔跤的天賦。他突然醒悟:「冠軍男孩女孩都可以去拿,有的人天生就是摔跤手。」

於是,馬哈維亞開啟了對兩個女兒的摔跤訓練。

但是,他的這個舉措並沒有得到妻子和村民的認可,大家把他當成一個笑話。

他頂著各種阻力,嚴格要求兩個女兒每天早上五點雷打不動起床跑步,他還讓女兒們剪掉她們視若生命的長髮。

女兒們剛開始對他也是各種牴觸反抗,覺得爸爸對她們太嚴厲,讓她們都失去了做女孩的權利。

她們為了反抗,和堂兄摔跤時故意表現出很弱的樣子,還把馬哈維亞的鬧鈴調遲一點,等到他起床監督她倆時,她們本來在玩耍,然後故意裝出很認真扎馬步的樣子。

馬哈維亞看透了一切,卻對她們無可奈何。

她們的矛盾激發點發生在吉塔和巴比塔偷偷去參加朋友的婚禮。婚禮上,馬哈維亞看到了她們,非常生氣地給了侄子一個耳光來表達對女兒們的氣憤。真的是將一個嚴格的父親演到了極致。

女兒們在朋友的婚房裡控訴對父親的不滿,認為父親對她們太過苛刻。

可是新娘朋友卻無比悲哀地對她們說道:「我倒希望自己的父親是這樣的,他對你們要求嚴格,是因為他把你們當成了自己的孩子,能讓你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為了你們,願意與整個世界對抗。不像我,就是為了鍋碗瓢盆而出生,早早就嫁給一個從未見過面的人,並生一堆孩子過上家庭主婦的生活。」

朋友的話點撥了她們,從此,她們內心裡接受了父親強加給她們的人生目標:替父親完成國際摔跤手冠軍的夢。

後來,她們在國際取得冠軍成名的過程中,因為有過一些誤會和曲折,吉塔和馬哈維亞有過一些嫌隙。

但最終,成長後的吉塔明白:在自己參加每一場大的比賽時,一直陪伴自己成長的父親永遠是自己最有力的後盾。

有父親在,一切都安心。

在這個過程中,她們由替父親完成夢想,變成要替自己完成夢想,讓自己走出小家庭,去面對世界的大舞臺。同時帶領更多的印度女孩做回她們自己,實現印度女權意識的覺醒。

02故事原型女孩們的成就

正因為有了馬哈維亞的用心栽培,後來在2010年的德裡大英國協運動會女子摔跤項目上,吉塔贏得了55公斤級的金牌,巴比塔贏得了51公斤級銀牌。

2012年,吉塔成為首位獲得奧運會參賽資格的印度女子摔跤運動員。2014年,巴比塔在格拉斯哥大英國協運動會55公斤級的摔跤項目中奪得冠軍。

截至目前,吉塔和巴比塔已在各大國際賽事中囊括29枚獎牌。

另外,在馬哈維亞的原型中,不只這兩個女兒奪得奧運會冠軍。其中三女兒瑞圖也在他的培養下,獲得2016新加坡大英國協運動會46公斤級摔跤項目冠軍。

侄女威尼斯在2014年的格拉斯大英國協運動會上問鼎女子48公斤級自由式摔跤冠軍。

在馬哈維亞的舉動的鼓舞下,如今有成千上萬名印度女孩開始學習摔跤運動。巴比塔在一次採訪中稱如今在考慮辦一所學院,專門接收那些想從事摔跤運動的印度女孩。

03成全女兒們的父愛

網絡上有個關於父親逼孩子實現夢想的段子:世界上有三種鳥,一種是笨鳥先飛,一種是嫌累不飛,第三種鳥最討厭,自己不飛,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意在嘲諷那些自己的夢想沒有達成,就拼命逼自己的孩子來幫自己實現,讓孩子失去自己人生未來選擇權的父母。

但是馬哈維亞逼女兒們不斷往前飛,強迫她們辛苦訓練,不光讓女兒們替自己實現了國際冠軍的夢,更是對女兒們自己人生的一種成全。

如果,馬哈維亞像其他所有印度父親一樣,認為女孩子只能在家相夫教子,整天圍著鍋碗瓢盆轉悠,出門更是要戴著面紗,更別說把頭髮剪短。

那麼他的女兒們也只能按照他所想像的方向發展:在不到成年就結婚,過著螻蟻一般的日子,最終在一個黑暗的角落孤獨地死去。

如此一來也就沒有如今的「吉塔——巴比塔」冠軍姐妹,更沒有成千上萬走出家門想要看看世界的女孩子們的自我意識覺醒。

他給予女兒們一雙飛往世界的翅膀才是對她們真正的愛。

雖然這雙翅膀最開始女兒們不願接受,覺得禁錮了她們的女兒身。

可當她們能夠駕馭這雙翅膀時成就自己時,才明白父親是真的把她們當做自己的孩子在培養,而不是印度人眼中的生育機器。

父親為了她們承受了很多,就像影片所說的「與整個世界對抗」,也要把她們託著與世界接軌。

爸爸逼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有時不是一種思想禁錮,反而是一種成全。

父愛通常是這樣厚重的一種愛,平時不善言辭,卻是孩子人生前進中最有力最安心的一個支撐。

願天下所有的父親都能如願幫助孩子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摔跤吧!爸爸》:逼女兒替自己完成夢想,卻成就了女兒們的一生
    01電影故事簡介近來重溫了一遍印度經典電影《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和他的冠軍女兒們的真實事件改編,雖然電影經過了一系列的藝術效果,但還原度還是很高。豆瓣評分也達到了9分的高分榜。
  • 《摔跤吧!爸爸》女兒吉塔欲衝擊奧運,全家為夢想而戰!
    但對於心懷夢想的老將來說,則意味著新的機會。《摔跤吧!爸爸》中女兒的原型吉塔-佛加是印度首位獲得奧運參賽資格的女摔跤手。32歲的她近日接受東京奧組委官方採訪時表示,東京奧運會延期讓自己考慮復出。「因為奧運會延期到明年,我想要看情況參賽,這取決於我的身體狀態,我會盡力恢復。摔跤要求有強健的體魄,這是關鍵所在。我覺得自己還有機會再次向榮耀發起衝擊。
  • 《摔跤吧!爸爸》:父親對女兒的影響有多大?
    ——瑪哈維爾辛格 普蓋2017年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阿米爾汗飾演的馬哈維亞·辛格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讓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結果生了四個女兒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的辛格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驚人天賦。
  • 《摔跤吧!爸爸》翻滾吧!女兒
    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支持影片資料:中文名: 摔跤吧!
  • 《摔跤吧,爸爸》父親「望女成龍」的背後,更多的是對女兒的愛
    《摔跤吧,爸爸》由涅提.蒂瓦裡導演,阿米爾.汗/法緹瑪.薩那.紗卡/桑亞.瑪荷塔等主演的劇情類電影,於2016年12月23日在印度上映,電影一上映就獲得了不錯的票房,特別是在印度這樣女性地位低的國家更是受到廣大女性的青睞
  • 《摔跤吧,爸爸》:打破父慈子謙傳統模式,父親與孩子相互成就
    作為阿米爾·汗的教育三部曲的第二部,《摔跤吧,爸爸》講述的父愛並不是傳統模式下父慈子謙的模式。父親為了孩子做出巨大犧牲,孩子做出犧牲孝順自己的父母。在影片中,父親和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對於沒有選擇的女兒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不管是在印度還是在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期望由孩子來替自己完成未實現的理想。
  • 電影好看,但千萬別把《摔跤吧!爸爸》當作「逼子成龍」的樣板!
    千萬別把《摔跤吧!爸爸》當作「逼子成龍」的樣板近來,一部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收割了成噸好評,豆瓣評分達到9.2,簡直可以視為神作了。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的辛格,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讓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金牌,結果生了四個女兒,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辛格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天賦。
  • 一部神作電影《摔跤吧,爸爸》哭著看完.....
    所以從那一刻起,吉塔明白了:「去爭取更多選擇的權利,而不是像其他女孩一樣,只能洗衣做飯過一生。」女兒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開始接受更嚴格的訓練。從這個時候起,她已經不是在為父親完成他的心願,摔跤這條路是她自己的選擇,這個夢想也是她自己的。去爭取更多選擇的權利,而不是像其他女孩一樣,只能洗衣做飯過一生。
  • 《摔跤吧,爸爸》: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你有沒有「逼」他們成長
    《摔跤吧,爸爸》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這部電影貓眼的評分9.8,歷史第一。豆瓣的評分目前是9.2,最高時竟然達到了9.7。IMDB上更有一萬多人給出了9.2的高分!刷新了阿米爾·汗經典之作《三傻大鬧寶萊塢》的紀錄!
  • 影向標|《摔跤吧,爸爸》:打破父慈子謙傳統模式,父親與孩子相互成就
    這位父親不是一位好父親,整部電影都是男權,強權的影子,大概對女兒的愛也不是真正的父愛。這是一部有關愛,教育,理想,親情,男女平等的宏大主題的教育片。《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在印度被罵慘了的電影,在中國上映後卻收穫滿滿的好評,印度電影天才演員阿米爾·汗主演。作為阿米爾·汗的教育三部曲的第二部,《摔跤吧,爸爸》講述的父愛並不是傳統模式下父慈子謙的模式。
  • 《摔跤吧!爸爸》一名摔跤運動員夢想,為國爭光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摔跤吧!爸爸》。馬叔曾是一位專業的摔跤運動員。身強力壯,技巧高超的他曾獲得過全國摔跤冠軍。他的夢想就是贏得世界金牌,為國爭光。但是由於家境貧寒,加上爸爸阻撓,無奈的馬叔只好放棄了自己的職業道路。
  • 《摔跤吧,爸爸》:父親的堅持給予女兒人生選擇權力
    原型《摔跤吧!爸爸》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原型的故事和電影一樣精彩。人物原型馬哈維爾本打算生兒子讓其實現他的冠軍夢,卻一連生了四個女兒。但在他的培養下,兩個女兒吉塔和芭碧塔分別在2010年和2014年拿到了兩塊大英國協運動會女子摔跤金牌;而三妹瑞塔在2016年,拿到了新加坡大英國協運動會48公斤級女子摔跤的金牌。
  • 《摔跤吧,爸爸》:父親的堅持給予女兒人生選擇權力
    爸爸》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原型的故事和電影一樣精彩。人物原型馬哈維爾本打算生兒子讓其實現他的冠軍夢,卻一連生了四個女兒。而對於印度女性來說,她們本來就不被允許去選擇自己的命運,電影中那個爸爸原本希望生個男孩讓他成為摔跤手,繼承自己的金牌夢想,讓自己後繼有人,但是想盡各種方法最後還是只有兩個女兒,原本已經放棄了這個希冀,無意中發現女兒們完美了繼承了自己摔跤的天賦,沒有兒子,女兒也可以完成自己的摔跤金牌夢!
  • 影片通過諸多細節表達了父親對女兒的愛——《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之前我看的一種感覺就是感動,而這次看《摔跤吧!爸爸》我更能看到它的內涵。阿米爾·汗是我非常喜歡的印度演員。我真的覺得他演誰就是誰。在《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扮演一個學生,讓我覺得他才是真正的人。在摔跤吧裡,他是歷史上的父親。
  • 《摔跤吧!爸爸》優秀的父親是女兒的第一桶金,糟糕的父親是女兒一生的不幸
    近期大火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與其將它描述為一位父親將女兒培養成摔跤冠軍的故事,不如說是女孩如何在原生家庭裡獲得父親的陪伴,擺脫命運的安排,走向獨立成長的故事。故事梗概是這樣的,一個印度摔跤冠軍很想把孩子培養成世界冠軍,替他實現未完成的冠軍之夢。但他用盡了各種偏方,還是生了四個女兒。
  • 《摔跤吧!爸爸》:摔跤吧!女孩兒們
    這一次,他將目光投向了印度亟待解決卻無人問津的女權問題,於是《摔跤吧!爸爸》這部偉大而又平凡的作品——誕生了。《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的原名為《Dangal》,「Dangal」在印地語中是「摔跤」的意思。引入中國後卻被翻譯為《摔跤吧!爸爸》,原本氣勢恢宏的名兒頓時萎靡了不少,這種通過片名檔次從而降低印度電影關注度的做法著實有些不恥。好在群眾的眼光都是雪亮的,而《摔跤吧!
  • 《摔跤吧!爸爸》:女權的抗爭,還是父權的私慾
    爸爸》講述的是馬哈維亞曾經是一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在放棄了職業生涯後,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夠替國家贏得金牌。馬哈維亞將這份希望寄托在了尚未出生的兒子身上,哪知道妻子接連給他生了兩個女兒,取名吉塔和巴比塔。讓馬哈維亞沒有想到的是,兩個姑娘展現出了傑出的摔跤天賦,讓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夠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賽場上,為了國家和她們自己贏得榮譽。
  • 電影裡被嘲笑「男人婆」|《摔跤吧爸爸》大女兒私下長發仙氣逼人
    由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罕主演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5分,口碑爆棚。
  • 《摔跤吧,爸爸》:摔跤的不一定是爸爸!
    《摔跤吧,爸爸》英文名為《Dangal》,不知道為什麼翻譯成了「奔跑吧,兄弟」體,有點想吐槽。阿米爾汗主演的馬哈維亞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使他無法完成自己的夢想。
  •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這部電影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曾經的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的勵志故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他生了四個女兒。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開始教女兒摔跤,努力使女兒變成世界級的摔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