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起於嚴詠春衍於梁贊盛於葉問

2021-02-13 功夫之詠春

點上面「功夫之詠春」……

葉問師承名家,拳技高超,且坐言起行,贏得了武術界同仁的尊重,被稱為「梁贊第二」。1949年,葉問來到香港後,結識了飯店公會理事長梁相,梁相也是武術愛好者,得知葉問為詠春拳陳華順門人,馬上拜師學習詠春拳,隨後葉問在香港九龍飯店職工總會開設了第一個詠春班。


葉準(葉問長子):來到香港之後生活比較艱苦,為了要生活,所以有的朋友給他安排,在港九飯店職工總會教詠春,當時他最主要的目的是解決當時的生活,所以就教起功夫起來。

解說:官方統計,全世界超過200萬的人練詠春拳,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李小龍的原因練詠春,有人說,如果不是當年葉問來香港教拳,詠春拳這三個字就不會在香港乃至世界如此流行,李小龍也不會有今天的聲望。


葉正:李小龍是很活躍的一個小孩,當年他讀書的時候,就經常和些小孩或者街坊大家動下手什麼,他的父親李海泉就害怕有人傷害到李小龍,他就問他的好朋友張百堂和他說可以去找葉問,去找葉問是葉問教他玩功夫,讓他將來自己保護自己。

解說:1955年,15歲的李小龍在香港九龍油麻地利達街的拳館隨葉問學拳,當年的李小龍學拳相當刻苦,從不缺課,而且總是提早到拳館練習,在去拳館的路上還一路走一路打拳,以致被人笑稱傻子。

葉正:中國功夫以前比較傳統點的,就好多師傅就不喜歡人問,但葉問就喜歡人問,而且對於一些讀書的小孩就特別有心思教,所以李小龍雖然學的時間不長,但是他學的時間好用心,而且有問題都問。

葉正:一個好的師傅,除了教本身的所有武術之外,還要有自己的以身作則,去影響學生,在中國功夫裡面我們就叫武德,要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徒弟,葉問都是用這套來影響李小龍的。


解說:葉問在香港傳授詠春拳時,喜歡教一些年輕的知識分子,其中很多是中學生,那個時候的香港只有一家香港大學,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進入港大,很多人選擇了出國留學,這其中就有不少葉問的弟子。

葉準:那這些學生出國讀書的時候,臨走的時候就會問葉問,我過去之後怎樣繼續學呢,沒人幫我黐手這樣。

解說:詠春拳注重黏手練習,以訓練雙方交手後的感覺和反應,因此與人對練十分重要。

葉準:葉問都這樣說,你過去之後,在你的同學裡邊教一些有興趣學功夫的人,等他學曉的時候你一方面教他,一方面自己又會提高。但這件事就吸引到年青人的興趣的,最初就三幾個,但後來就越來越多了,所以詠春用這個媒介的推廣就實際上促使詠春有這麼多人學,在世界上發展的這麼好,李小龍也都曾經走過這條這樣的路。


解說:在嶺南「五拳十三家」中,詠春的地位原本並不高。通過葉問和門人的努力,短短二十多年間,詠春拳傳到世界各地,遍布五大洲。

馬鼎盛:可能同詠春拳瀟灑輕盈的套路有關。其實身形矮小力量較弱並不妨礙習武。葉問不過1米63,但身體健壯內勁十足,前臂尤其精悍。文章來源於:功夫之詠春。葉問武功高強但不擅辭令,而生性詼諧。請他大聲演說比打一套拳還難。他是世家子弟出身,頗注重儀容清潔,從不留鬍鬚,舉止斯文大方;喜穿深色長衫,在夏天也身著深色中式短裝。常被外人當作「當鋪掌柜先生」或是「私塾老師」,絕對想不到葉問是武林宗師。


詠春拳術從一套女兒家的自衛術發展到實戰技擊之上,並在數十年間急速發展到全球,中外公認為:「起於嚴詠春,衍於梁贊,盛於葉問!」

相關焦點

  • 「詠春拳」創始人是五枚法師還是嚴詠春?葉問的說法也不一定準確
    如果要問,誰在詠春拳的傳承和推廣上功勞最大,有人會說是李小龍,有人會說是葉問。但細考起來,應該是葉問。在葉問之前,詠春授拳之法與一般拳種不同,它需要通過師徒間長期過手進行練習。即在拳術傳授上,只能是師徒一對一進行教學。所以歷代詠春拳先師授徒都不多。
  • 嚴詠春與詠春拳
    夜看電視《五枚調教嚴詠春》,其中嚴詠春用穩固的「二字拑羊馬」與羊洗澡,真是十分形象。
  • 詠春拳不是葉問發明的,而是她,葉問的祖師奶!
    不想嚴詠春卻提出了一個令人大感詫異的條件要娶她,除非將她打敗黃姓土豪力大如牛曾學過武術同鄉人都畏懼他的身手無人敢跟他較量如今漂亮而體態婀娜的小姑娘竟提出這個「荒唐」的條件他樂得掩口大笑可惜荒唐的並非嚴詠春的條件
  • 從楊紫瓊《詠春》到甄子丹《葉問》,探究詠春拳的流傳
    詠春拳之所以能有高知名度,是它幸運地與影視作品結合,最終能透過格鬥以外的形式呈現。作為一個武打片的愛好者,我決定列出數部以"詠春"為主題的電影,一方面安利我的愛好時,一方面也談論詠春拳如何從小拳種發跡傳承的故事。在進入正文前,我先預設一下立場。
  • 詠春拳,到葉問的十大開創者.
    嚴詠春,清乾隆時期人士,善南拳,相傳為詠春拳開山鼻祖。其父嚴二,清乾隆(1735-1795)時期人士,廣東人,善南拳。根據詠春拳一代名師葉問所述:清康熙年間,廣東人嚴二因事被誣告,面臨牢獄之災。嚴詠春劇照而後來遇到一位高人,傳授了她的一套拳法,這套拳法後來就以她的名字命名為:詠春拳。
  • 令葉問成為一代宗師的拳法——詠春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葉問系列呢?當年這幾部由甄子丹飾演的葉問一二三不可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可以這麼說,是葉問成就了詠春拳,更是詠春拳成就了葉問。詠春拳是一門中國傳統武術,是一個積極、精簡的正當防衛系統、合法使用武力的拳術。
  • 非遺名錄 詠春拳(附:詠春拳拳譜)
    詠春拳——詠春拳相傳為福建詠春所創造。嚴詠春為武林隱師嚴四的女兒,她吸收了福建永春拳方七娘的白鶴派中的拳技和宗鶴拳、福建少林拳技等,結合蛇鶴相鬥的特點而融匯創編出詠春拳。後因遷居於廣東南雄縣,故傳此拳於廣東。
  • 《葉問4》獲3項金像獎!兩千萬人痴迷的拳法,從女人拳到打遍世界
    前幾天,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揭曉,除了《少年的你》大放光彩外,功夫片《葉問4》也取得不俗的成績,斬獲最佳動作設計、最佳剪接、最佳音響效果三大獎項。10年的《葉問》系列成為一代觀眾的功夫記憶,詠春也隨之成為家喻戶曉的武功。有別於電影裡不斷打趴敵人的威力,詠春拳如果放在傳統武術盛行的古代,卻是一種不受待見的拳法。
  • 詠春拳到底有多厲害?葉問的師父陳華順竟然打敗過黃飛鴻!
    電影《葉問》系列的熱播,讓詠春拳一時紅遍了大江南北。眾所周知,詠春拳屬於典型的南拳流派,南拳又稱南方拳,是明代以來流行於南方的漢族拳種的總稱。它以福建、廣東為中心,廣泛流傳於長江以南地區。南拳中的很多套路都來自於少林的拳種,詠春拳也不例外。詠春拳,是南少林的嫡傳武技之一,當年嚴詠春也是因為跟隨南少林五祖之一的五枚師太學習拳法,才自創詠春拳的。因此,詠春拳與少林有著很深的淵源。馳名中外的嵩山少林寺,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然而當時的少林寺還真的只是一個佛教寺院。
  • 佛山詠春拳擬入選國家級非遺
    12月21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佛山詠春拳上榜!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打造世界功夫之城!發軔於清 佛山生根詠春,南拳武術,發軔於清,得名於開山宗師——嚴詠春。
  • 《葉問3》和鶴山,不得不說的故事!
    坐好啦~《葉問3》以葉問晚年為背景,講述葉問落入種種困境後通過自強不息最終成為一代宗師的歷程。影片中,由甄子丹扮演的葉問在香港開宗立派,將博大精深的詠春武術套路,拆解成一個個簡單通俗的動作。如今活躍於廣東、香港乃至世界各地的詠春拳傳人,皆出自梁贊門下。在世界詠春界,關於詠春拳的起源與發展一致被認定為:「起於嚴詠春,衍於梁贊,盛於葉問」可以說,梁贊是第一個使詠春拳揚名立萬的人,歷代詠春門人皆推崇其為開派師祖。
  • 南拳之詠春拳
    一日,詠春在河邊洗衣,偶見一白鶴與一條青蛇在激烈爭鬥,她仔細觀察之後頓有所悟,於是她將蛇鶴相鬥的纏繞吞吐動作結合南派少林拳法創編出早期的詠春拳。嚴詠春又將此拳技傳與丈夫梁博濤(江西人)。此後,夫婦二人在連城縣設館授徒,後又輾轉江南南下,在廣東省南雄先和高要縣廣授弟子。弟子們在廣東各地亦陸續授徒,均為詠春拳的普及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 身為李小龍的師父,葉問為何說他「短命」?
    他於22年間,把詠春拳傳播到世界各地,使詠春拳成為世界知名拳術之一,是當之無愧的武術界一代宗師。在葉問的眾多弟子當中,李小龍可謂是家喻戶曉,他的名聲也遠遠超越了葉問的封門弟子梁挺。作為葉問的徒弟,李小龍對詠春拳的推廣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據葉問的兒子葉準介紹,李小龍的電影在全球風靡後,學習詠春拳的人激增到了1000萬,詠春拳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
  • 詠春拳,一個遍及65國、弟子205萬的拳法,它的創始人到底是誰?
    當葉問出現之後,詠春拳的技法立刻因為他的出現有了創新還有改進。首先,詠春拳開始有了相對完整的拳法課程內容還有體系。曾經的複雜還有繁瑣也有了改進,成為一個通俗易懂並且更為簡明扼要的教學方式。也正是因為葉問這樣的創新還有改進,使得更多人能夠學習詠春拳。簡單明了又比較有武術的精髓,自然受到大家的喜愛,並且得到廣泛傳播了。
  • 葉問與李小龍為何對它如此痴迷?
    ◆  ◆  ◆拳法的核心是要手速快 詠春拳,最早流傳與廣東、福建一帶,按門派自己的說法,是少林尼姑五枚所創,後傳給豆腐西施嚴詠春,詠春拳從此得名。《功夫詠春》劇照,嚴詠春,相傳為詠春拳開山鼻祖它是專為女人和娘炮……不,瘦小精幹的男人量身定製的拳法,拳法不以力量為主,要的就是一個手快。
  • 練了詠春拳,真的能一個打十個嗎?
    她在南少林鶴拳的基礎上創立了一套更重技巧的拳術,並傳給嚴二、嚴詠春父女。嚴詠春進一步發展了這種拳術,後稱「詠春拳」 。 說法三:福建泉州嚴詠春觀蛇鶴相鬥有悟,融合拳術和少林搏擊技法而自創。 說法四:五枚師太創詠春拳後,並非直接傳給了嚴詠春,而是傳給了少林弟子苗順,苗順傳少林俗家弟子嚴二,嚴二再傳女詠春及婿梁傅儔。此外,還有說詠春拳是清初反清組織「天地會」的一種鬥爭的武技;詠春拳是得名於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的南派內拳法等多種說法。
  • 26年前,袁和平這部動作片,幫助我們科普:嚴詠春不是洪熙官老婆
    香港功夫片中「詠春拳」題材的作品不少,而背後都是根據歷史傳說和「演義」而來。港片中表現詠春拳的比較早的是七八十年代洪金寶導演的《贊先生與找錢華》和《敗家仔》。近些年的作品則是甄子丹的《葉問》系列、張晉的《葉問外傳:張天志》以及王家衛的《一代宗師》。
  • 不要再被騙了,嚴詠春不是洪熙官老婆,袁和平26年前就告訴我們了
    》系列、張晉的《葉問外傳:張天志》以及王家衛的《一代宗師》。「詠春拳」題材的作品多是葉問、梁贊、陳華順、梁二娣這些人物,很少講述創始人嚴詠春,評價最好的還是1994年袁和平版。4、嚴詠春才不是洪熙官老婆詠春拳在香港功夫片中有特殊的地位,而楊紫瓊主演的
  • 功夫英雄聯盟:從詠春到葉問
    詠春拳詠春拳,一個南方武術中的小拳種,因為甄子丹主演的電影《葉問》而在廣大普通觀眾中大大有名。詠春拳又被稱作「女人拳」,理由是作為創始和傳播者的五枚、嚴詠春都是女性。詠春拳中剛柔並濟,是因為嚴詠春的丈夫也為該拳的豐富與完善做出過貢獻。嚴詠春的丈夫是江西人,叫梁伯韜。二人從小定了姻親。
  • 截拳道與詠春拳
    詠春拳一代宗師葉問詠春拳,少林嫡傳武技之一,詠春二字乃是為了記念詠春拳之創始人嚴詠春師祖。祖師嚴詠春原籍廣東福建,其父嚴二公於九連山下經營豆腐買賣。而詠春則自小跟隨五枚大師習技。李小龍練習詠春拳之小念頭詠春拳是一種十分科學化和人工化的拳術。其長處在於埋身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