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櫟祐
自今年以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國喬丹品牌剛剛被釘在恥辱柱上,紐巴倫又成功地步入了它的後塵,將「跨境侵權訴訟賠償金額」拉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2020年國內體育品牌市場的發展還是很好的。他們都相繼公布了去年的銷售業績,其中,民族品牌安踏已成為國內品牌的「領頭羊」之一,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近340億元。安踏再次創出新高,連續6年保持增長,還成功收購了斐樂,成為旗下的高端品牌,這讓眾多同類品牌羨慕不已。
一方面是民族國產品牌的崛起,另一方面,國外體育品牌在中國備受追捧,俘獲了不少消費者的心。在這種情況下,國內有些眼紅的企業,開啟了「造假」的心思。
今年,就有一個山寨的國貨和一個國外知名品牌花了6年時間打了一場維權官司,但最終還是「敗訴」。此前,上海浦東法院結束了這場歷時6年的較量:一審認定紐巴倫((New·BARLUN)侵權,要求紐巴倫迅速停止不正當競爭,賠償New Balance 1080萬元,並發表公開聲明消除影響。
說起New Balance品牌,很多國內消費者可能有點困惑,覺得這個品牌好像還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紐百倫,紐巴倫等等。其實,這些品牌只是名稱相似,品牌的LOGO也差不多,但它們可不是一個品牌。只有New Balance是正品,其他都是假貨。其中,「山寨」最厲害的是「紐巴倫」,不過現在也從「神壇」上被拉下來了。
喜歡買運動鞋的網友應該對這兩個品牌不陌生。就在幾年前,紐巴倫還是價格碾壓耐克、鞋底吊打匡威,發揮著民族之光。許多人可能一不小心就購買了仿品紐巴倫呢。上到公園裡痴迷廣場舞的阿姨,下到大街小巷的網絡名人,能擁有一雙「N」鞋,就是「中國製造」難得的驕傲。
畢竟紐巴倫鞋子的款式和正品完全一樣,所以紐巴倫的銷量相當不錯,一度把正品的New Balance擠出中國市場。正是因為這樣,New Balance將國產紐巴倫告上了法庭,並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這次紐巴倫摘了個大跟頭,輿論並沒出現「國人該不該站隊民族品牌」的爭議,相反,他們瘋狂地抵制它活該。
其實,New Balance運動品牌建立得很早。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並開設了多家門店。英語中被翻譯成「新百倫」的發音,與紐巴倫非常相似。同時,兩個品牌的鞋子兩邊都有一個大寫的「N」,所以會有網友分不清楚。
17年前,借著復古潮流,New Balance 推出了「574」和「580」經典跑鞋,一夜之間風靡全球,成為世界第一跑鞋。在中國,風颳得更猛了,New Balance 獲得了同行屠夫的稱號。名人在機場的照片,阿姨們排隊搶雞蛋的消息,只要有腳的地方,其中一半就扛著標誌性的「N」。
然而這也是New Balance第一次「敗走」中國的源頭。New Balance第一次進入中國時,並沒有在中國註冊自己的商標,也沒有在中國成立公司。當時,New Balance的銷售火爆,很多網紅和明星都會購買,在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結果,一夜之間大量類似New Balance的產品出現在市場上,對正品品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另一件令人尷尬的事情是,中國很多人認為New Balance才是「山寨」。
上世紀90年代,泉州的一家公司獲得New Balance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權後,給自己起了一個音譯後的中文名字——「紐巴倫」。在發現New Balance大火後,紐巴倫假冒生產了大量印有「N」字的劣質廉價復古鞋,賺了不少錢。更令人驚訝的是,它還搶先註冊了「紐巴倫」商標。一系列的操作讓New Balance啞口無言。New Balance在意識到自己無法與流氓說理之後,沒過多久,就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後來,在2006年捲土重來,回到中國。New Balance隨即成立了新百倫中國貿易公司,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其退出競技場期間,「新百倫」商標已經被註冊過了。新百倫還因侵權賠償了對方品牌500萬元。
是的,紐巴倫就是註冊了「New Balance」商標的公司,逼得New Balance只能用英文開展業務。也許New Balance意識到「人與流氓不能共存」,便一紙訴狀將紐巴倫告上了法庭,但審判結果遙遙無期。New Balance別無選擇,只好在全國所有的商店門前掛了一個牌子,試圖澄清與紐巴倫的關係。但最後的結果是公平的。「山寨」的紐巴倫無法遊走在灰色地帶,於今年慘賠1080萬,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由此可見,市場競爭是可以的,但並不是誰更有手段。這樣的中國品牌確實不值得喜歡,更不值得同情。可告倒了一個紐巴倫,中國市場就會出現曙光?
隨著消費升級和市場競爭機制的完善,國內企業需要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暫時的便捷並不是一條長久的路。要想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離不開自己的積累和腳踏實地的奮鬥。所以,不免向安踏和李寧學習,這兩個品牌現在已經得到了很多國內消費者的認可。你覺得呢?你有買到過「山寨」版的嗎?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