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山寨」國貨涼了?曾把正品「擠出」市場,現倒賠1080萬

2020-12-23 不凡智庫

文:櫟祐

自今年以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國喬丹品牌剛剛被釘在恥辱柱上,紐巴倫又成功地步入了它的後塵,將「跨境侵權訴訟賠償金額」拉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2020年國內體育品牌市場的發展還是很好的。他們都相繼公布了去年的銷售業績,其中,民族品牌安踏已成為國內品牌的「領頭羊」之一,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近340億元。安踏再次創出新高,連續6年保持增長,還成功收購了斐樂,成為旗下的高端品牌,這讓眾多同類品牌羨慕不已。

一方面是民族國產品牌的崛起,另一方面,國外體育品牌在中國備受追捧,俘獲了不少消費者的心。在這種情況下,國內有些眼紅的企業,開啟了「造假」的心思。

今年,就有一個山寨的國貨和一個國外知名品牌花了6年時間打了一場維權官司,但最終還是「敗訴」。此前,上海浦東法院結束了這場歷時6年的較量:一審認定紐巴倫((New·BARLUN)侵權,要求紐巴倫迅速停止不正當競爭,賠償New Balance 1080萬元,並發表公開聲明消除影響。

說起New Balance品牌,很多國內消費者可能有點困惑,覺得這個品牌好像還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紐百倫,紐巴倫等等。其實,這些品牌只是名稱相似,品牌的LOGO也差不多,但它們可不是一個品牌。只有New Balance是正品,其他都是假貨。其中,「山寨」最厲害的是「紐巴倫」,不過現在也從「神壇」上被拉下來了。

喜歡買運動鞋的網友應該對這兩個品牌不陌生。就在幾年前,紐巴倫還是價格碾壓耐克、鞋底吊打匡威,發揮著民族之光。許多人可能一不小心就購買了仿品紐巴倫呢。上到公園裡痴迷廣場舞的阿姨,下到大街小巷的網絡名人,能擁有一雙「N」鞋,就是「中國製造」難得的驕傲。

畢竟紐巴倫鞋子的款式和正品完全一樣,所以紐巴倫的銷量相當不錯,一度把正品的New Balance擠出中國市場。正是因為這樣,New Balance將國產紐巴倫告上了法庭,並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這次紐巴倫摘了個大跟頭,輿論並沒出現「國人該不該站隊民族品牌」的爭議,相反,他們瘋狂地抵制它活該。

其實,New Balance運動品牌建立得很早。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並開設了多家門店。英語中被翻譯成「新百倫」的發音,與紐巴倫非常相似。同時,兩個品牌的鞋子兩邊都有一個大寫的「N」,所以會有網友分不清楚。

17年前,借著復古潮流,New Balance 推出了「574」和「580」經典跑鞋,一夜之間風靡全球,成為世界第一跑鞋。在中國,風颳得更猛了,New Balance 獲得了同行屠夫的稱號。名人在機場的照片,阿姨們排隊搶雞蛋的消息,只要有腳的地方,其中一半就扛著標誌性的「N」。

然而這也是New Balance第一次「敗走」中國的源頭。New Balance第一次進入中國時,並沒有在中國註冊自己的商標,也沒有在中國成立公司。當時,New Balance的銷售火爆,很多網紅和明星都會購買,在年輕人中非常受歡迎。結果,一夜之間大量類似New Balance的產品出現在市場上,對正品品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另一件令人尷尬的事情是,中國很多人認為New Balance才是「山寨」。

上世紀90年代,泉州的一家公司獲得New Balance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權後,給自己起了一個音譯後的中文名字——「紐巴倫」。在發現New Balance大火後,紐巴倫假冒生產了大量印有「N」字的劣質廉價復古鞋,賺了不少錢。更令人驚訝的是,它還搶先註冊了「紐巴倫」商標。一系列的操作讓New Balance啞口無言。New Balance在意識到自己無法與流氓說理之後,沒過多久,就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後來,在2006年捲土重來,回到中國。New Balance隨即成立了新百倫中國貿易公司,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其退出競技場期間,「新百倫」商標已經被註冊過了。新百倫還因侵權賠償了對方品牌500萬元。

是的,紐巴倫就是註冊了「New Balance」商標的公司,逼得New Balance只能用英文開展業務。也許New Balance意識到「人與流氓不能共存」,便一紙訴狀將紐巴倫告上了法庭,但審判結果遙遙無期。New Balance別無選擇,只好在全國所有的商店門前掛了一個牌子,試圖澄清與紐巴倫的關係。但最後的結果是公平的。「山寨」的紐巴倫無法遊走在灰色地帶,於今年慘賠1080萬,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由此可見,市場競爭是可以的,但並不是誰更有手段。這樣的中國品牌確實不值得喜歡,更不值得同情。可告倒了一個紐巴倫,中國市場就會出現曙光?

隨著消費升級和市場競爭機制的完善,國內企業需要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暫時的便捷並不是一條長久的路。要想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離不開自己的積累和腳踏實地的奮鬥。所以,不免向安踏和李寧學習,這兩個品牌現在已經得到了很多國內消費者的認可。你覺得呢?你有買到過「山寨」版的嗎?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又一「山寨」國貨「倒下」,曾收到正品500萬賠償,你購買過嗎?
    然而,不管市場如何變化,總有這樣一個規律:一旦某個產品成為爆款,很快便會出現類似的山寨品。小到食品飲料,大到電子產品,從電子遊戲到現實產品我們都能發現「山寨貨」的身影。但這讓在中國市場迅速走紅的New Balance,很快就嘗到了苦果。  一夜之間,市場上就出現了大量和New Balance很像的產品,有的名字相近,有的品牌的LOGO相似,比如說紐百倫,紐巴倫等等,對正品的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另外很尷尬的是,在國內還有不少人認為New Balance才是「山寨貨」。
  • 最霸道山寨品牌!嫌正品質量差成累贅,直接將其收購!
    關於山寨品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正品行貨逐漸成為一種時尚風潮,對於山寨品牌,很多人將其看成是"降低身份"的象徵。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山寨品牌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價格低廉。而且隨著製造業不斷發展,很多山寨貨甚至能夠做到比原版更優質的地步,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山寨品牌都不可理喻的。
  • 正品無人問津,盜版年銷過億!史上最強山寨貨,靠什麼「忽悠」全國...
    有傳言國民老公王思聰曾以3000元的高價「收購」了一包暖寶寶。中國人有多愛暖寶寶,有數據顯示,每年冬天銷售的,暖寶寶數量高達2億貼,這意味著每六七個人中國人,就有一個在使用暖寶寶。既然這麼受歡迎,那麼問題來了,你記得你用過的暖寶寶是什麼品牌的嗎?為什麼有這麼企業爭先恐後的開始踏足暖寶寶行業呢?今天生逢君分享這篇文章,希望可以給你答案。
  • 如何鑑別正品,避雷「山寨席夢思」?
    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這一層大眾認知上的誤區,無疑增加了他們對正品Simmons席夢思的辨別難度。那麼選購時應該如何分辨正品與山寨貨呢?04 選購支招:如何鑑別正品,避雷「山寨席夢思」?① 看LOGO只要認準了正品Simmons席夢思標誌性的藍色「超人」S形LOGO就是避雷山寨貨的第一步,值得一提的是,Simmons席夢思其他國際市場使用的也同樣是超人LOGO,例如:日本席夢思、新加坡席夢思、法國席夢思、義大利席夢思、臺灣席夢思,香港席夢思,選購認準正品LOGO不迷路!
  • 山寨AirPods比正品年銷量多一倍 蘋果為何視而不見?
    作為小米旗下最成功的爆款產品之一,早在2016年雷軍就曾公開表示:「充電寶只有兩個牌子,一個叫小米,一個叫其它 。」但是,小米充電寶也沒能逃出山寨企業的魔掌,近幾年來小米充電寶已經成了山寨的重災區。山這種情況有多嚴重?據媒體報導,雷軍曾在一次會議上透露:「小米充電寶在市場份額上有很大的比重,佔了市場80%的份額,但這其中80%是假貨。
  • 山寨AirPods 比正品年銷量多一倍,蘋果為何視而不見
    作為小米旗下最成功的爆款產品之一,早在 2016 年雷軍就曾公開表示:「充電寶只有兩個牌子,一個叫小米,一個叫其它 。」但是,小米充電寶也沒能逃出山寨企業的魔掌,近幾年來小米充電寶已經成了山寨的重災區。山這種情況有多嚴重?據媒體報導,雷軍曾在一次會議上透露:「小米充電寶在市場份額上有很大的比重,佔了市場 80% 的份額,但這其中 80% 是假貨。
  • 從生活用品到潤喉糖 山寨之路何時了?
    上圖為山寨款「瑞可爺爺」,下圖為日本正品「瑞可叔叔」,除了品牌名稱的輩分和語言不同,小編的眼力實在找不出更多的顯著不同。龍之散近幾年,日本潤喉護嗓品牌龍角散是最受外國人喜愛的日本暢銷單品之一,已成為國人去日本旅遊必帶的伴手禮。
  • 山寨品牌中的「另類」:嫌正品質量差影響銷量,出錢收購正品公司
    一般情況下,大人在買了刀片之後,都會放在小孩子觸摸不到的地方,畢竟大人在使用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割傷皮膚,小孩子要是拿到刀片後,一不注意造成的後果難以想像。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刀片的質量太好了,說到刀片,在刀片流行的年代,銷量最高的刀片品牌名字叫做飛鷹牌刀片,時至今日我家還有兩盒飛鷹牌的刀片,薄薄的一張刀片,鋒利十足。
  • 山寨,正品軍靴內部定有乾坤!(上)
    老蔣這兩天也琢磨著究竟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讓大夥們一眼就能夠看出山寨軍靴與正品軍靴之間的區別呢?好吧,老蔣本著「NO 拆 NO 真相」的精神,來一發暴力測評,讓大夥們清清楚楚地了解山寨貨和正品軍靴之間的區別,廢活少說,這就開始!!!
  • 與小霸王遊戲機一起涼了的,還有那個「山寨」的時代
    小霸王,感覺你可以和飛科私下聊聊,圖片來源@小霸王官網小霸王的黯然離場雖然有著多種原因,但Z+遊戲機項目的難產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則警示:光憑只「抄」不「學」的「山寨」,後起的業內玩家無疑是很難在市場立足的。01 「山寨」大潮中的小霸王對於未獲智慧財產權擁有方授權,卻依然模仿正品製造發售的產品,中國消費者幽默地稱其為「山寨」貨。
  • 被譽為「山寨」食品的達利集團,產品銷量遠超正品,現開始新布局
    但是,如果把時間拉回到十幾年前的時候,中國當時可是號稱全球最大的「山寨」國家。迫於當時的形勢,中國很多工廠都是給西方大國做貼牌生產,而且由於技術的差距,當時,我國做出來的產品在質量上,性能上和西方發達國家的產品還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隨著我國承擔越來越多的生產任務,很多有頭腦的中國人開始模仿國外的設備,進行仿製生產,以低廉的價格來搶佔市場。
  • 浦東法院判決「山寨」公司賠1080萬元
    這一裝潢已經與該品牌運動鞋產生緊密聯繫,成為識別商品來源的首要標識。左圖為「New balance」運動鞋鞋兩側N字母裝潢,右圖為紐巴倫運動鞋鞋兩側「斜槓N」裝潢原告認為,紐巴倫公司大量生產、銷售兩側印有「斜槓N標識」的運動鞋,侵犯了新平衡體育運動公司上述有一定影響的商品裝潢。
  • 揭秘|韓國化妝品正品/水貨/假貨都是怎樣流入中國市場的?
    據知情人士透露,雖然這裡只有上百家商戶,但每家都的業務量都不小,有人曾統計過,東大門市場裡生意較好的檔口日出貨金額超過300萬人民幣。由於中國消費者對韓國高仿產品的辨識能力很弱,加之這些韓國代工企業做出來的「山寨貨」本身質量也不差,且進貨價更低,很多中國店主也十分青睞這裡的「山寨品」。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韓國人做的山寨化妝品只賣給中國人,不會在自己的地盤裡銷售。一方面,韓國市場本身對造假行為打擊力度極大,沒人敢把假貨往自己家裡賣。但廠商把山寨貨賣給中國人的時候,管理方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 國內山寨品牌太厲害,最終把正品公司收購,理由是嫌人家質量差
    相信現在還有很多人會記著「飛鷹牌」刀片這個品牌,在那個年代的時候大家用的刀片最常見的就是「飛鷹牌」了,每天起床刮鬍子安裝好刀片,拿起刀架就開始仔細的刮鬍須,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走進千家萬戶的刀片品牌,卻是山寨美國一家公司產品,事情是這樣的,當初美國企業走進中國市場,在中國賺的盆滿缽滿,一些本土企業發現了商機,開始進行模仿,這一模仿不要緊,隨之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不斷的壯大實力,最後將美國的正品企業給收購了
  • 一點點奶茶現加盟騙局 商家設山寨網站進行誘導
    山寨一點點加盟網站上顯示的產品與官方正品相去甚遠 原標題:一點點奶茶現山寨加盟騙局奶茶連鎖店的生意逐漸在內地市場成為香餑餑。從衝調到加盟,從品質到個性,人們對這一領域的觀念也不斷刷新。然而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隨著北京首家一點點奶茶直營店的產品熱銷,北京地區暫未開放加盟之際,多家奶茶商家打著一點點母公司臺灣「50嵐」的名號設立山寨加盟網站,以一點點姊妹品牌名義誘導投資人加盟。加盟費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
  • 「特倫經典」「六仁核桃」……北方部分農村市場「山寨牛奶」泛濫
    一些禮盒裝的山寨牛奶由於樣子「高大上」,價格又比正品便宜,成為節日裡的暢銷品。然而,打著各種牧場旗號、補鈣噱頭的「牛奶」,竟然只是飲料,甚至有的廠家連生產飲料的資質都不具備。業內人士認為,山寨牛奶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在騙取農村消費者錢財的同時,也給食品安全增加了隱憂。2月7日,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雙河鎮先鋒橋北,披著華麗外衣的山寨牛奶,混在各種高檔禮盒中。
  • 美警方搗毀山寨iPhone工廠 每部售價150美元
    美國市場近期又流入一批「山寨」iPhone手機。據《紐約時報》報導,紐約市場上有販售售價僅為150美元一部的iPhone 4手機,經檢驗後警方發現其為仿冒製品,並由此搗毀一家地下製造作坊,逮捕兩名涉案嫌疑人。美國警方周一在紐約第九大道附近發現,有攤販正在出售假冒的iPhone 4手機。
  • 阿迪達斯5年告倒阿迪王 「山寨王」利潤過億
    阿迪達斯5年告倒阿迪王 「山寨王」利潤過億來源:聯商網2014-04-23 10:06  「阿迪王」是一個在網絡上被無限惡搞的運動品牌,其更有著「山寨王」的稱號;而就是這個品牌,卻創造了銷售過億的奇蹟。  不過昨日記者登錄其在淘寶網上的官方旗艦店,頁面上已經不見了熟悉的「阿迪王」,只有「adivon官方旗艦店」字樣。
  • 山寨iPhone12耳機、充電頭熱銷?網友:轉轉嚴選正品配件更靠譜
    之所以會對不配充電頭、耳機異議如此大,一大原因恐怕是配齊一套蘋果原裝充電頭、耳機不便宜,最低298元起。這無疑又給了蘋果配件製造商一個大的市場機會,據Research and Markets報導,2019年全球蘋果配件市場價值為199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超過274億美元。
  • 一點點奶茶現加盟騙局:商家設山寨網站進行誘導
    奶茶連鎖店的生意逐漸在內地市場成為香餑餑。從衝調到加盟,從品質到個性,人們對這一領域的觀念也不斷刷新。然而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隨著北京首家一點點奶茶直營店的產品熱銷,北京地區暫未開放加盟之際,多家奶茶商家打著一點點母公司臺灣「50嵐」的名號設立山寨加盟網站,以一點點姊妹品牌名義誘導投資人加盟。加盟費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  山寨加盟網站橫行  一點點奶茶進入北京市場並連續數月排隊搶購後,期間得到不少消費者的追捧,其中就包括消費者王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