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太多好日子
小編被「紅色炸彈」連環轟炸後
得到一個結論
就是和湛江雷州本地人結婚
「真的太不容易了!」
大家都知道
在湛江結婚各種婚嫁習俗相當隆重!
一套流程走下來
真的很考驗兩位新人的感情了
湛江是一個比較有傳統特色的城市
湛江人操著一口有地方特色的雷州方言
背後也有許多特色故事
那麼,湛江的結婚習俗你們又知道哪些呢?
結婚前
睇屋舍
01
婚姻是大事,女方和家人都想知道男方的住宅、家景、生活狀況,需到男方家中了解情況,湛江便有個「睇屋舍」或「睇門第」的習俗。一者了解情況,二者男方也想讓家長過目,仍含有「睇屋舍」的遺風。
開書合命
02
女方將生辰用紅紙書寫送到男方,叫「送八字」,男的生辰也同樣書寫在紅紙,擇定吉日,把雙方紅紙放在男方的祖宗神臺或米缸內,經過三朝沒什麼事故發生,即「好兆頭」,便可「合八字」。
擇日子送聘禮
03
擇日子也叫擇時辰,即擇定結婚的良辰吉日,一般也是請算命先生擇日,通過看「通書」(日曆)而定日期,目的都是祈求討個吉祥日子。送聘禮,是男方送聘禮到女家,俗叫「過禮」。
送字
04
湛江農村的小孩習慣有亞狗、亞牛之類小名,並代替名字被稱呼。當要結婚時,同齡的親友便相議給他送字,「字」與「名」意義相關,請工藝店刻寫在鏡屏,送給新郎掛在廳堂,表示已是成人。從此以後,人們不再叫其小名或乳名。送字在湛江的一些鄉間尚流行,以徐聞為突出。
解貴
05
農村的小孩出生後,為求平安成長,普遍到廟裡「契神」,由廟祝給小孩掛上用紅繩串成的銅錢線,俗叫「拴貴」。小孩長大要結婚,就要「解貴」,在結婚的前一日進行,在庭院擺上香案、供品,請道士來「解貴」,也有到廟宇通過廟祝「解貴」,此舊例在雷州一帶仍很流行。
跨頭褲
06
湛江有弟妹婚嫁在兄姐之前的禁忌,認為「阻頭不便,跨頭不祥」。為化解此忌,結婚時送「跨頭褲」給兄姐,表示是從褲檔下跨過的,可逢兇化吉,如意吉祥。
哭嫁
07
湛江的農村流行一種古老特殊的風俗——「哭嫁」,以東海島最出名,叫「東海嫁」。姑娘出嫁前數天躲在閨房,與好友唱哭嫁歌,有說有唱,內容多是與親人離別之意,唱到情深,痛哭不止。哭嫁歌開頭四句一定要含有佳意,傳說可給被哭者帶來好運。吳川、徐聞、雷州、湛江市郊區各地都有,今仍有流傳。
安床
08
湛江民間對結婚新房的安床十分注重,專請相貌好、多子多福的婦人鋪設床鋪。還會床上撒些花生、紅棗,象徵早生貴子。民間流傳新娘床可減少腰骨痛,鬧新房時人們都喜歡到婚床上躺一躺,甚至滾一滾。
拾面和三梳
09
新娘出嫁要盛裝打扮一番,城裡的人一般由美髮師負責裝扮,而農村流行著「拾面」和「三梳」的習俗。「拾面」就是給新娘去除臉部的茸毛,但不用刀剃,而是請專人用線絞掉。「三梳」是新娘出嫁的前一晚,由嬸嫂或多福的婦人為新娘梳妝。梳頭時鄭重其事,吟唱三梳歌:一梳白髮齊眉,二梳早生貴子,三梳兒孫滿堂。
結婚當天
接新娘
10
迎親是婚禮重要的一環,舊例不少新娘出嫁當夜,要「坐夜」不睡,等候迎娶,零時到上午十一時是合適的出門時辰。過去男方用大花轎到女家迎親,新娘由兄弟或是大妗姐背上轎或開席鋪路扶著上轎,新娘腳不踏地,意為不把外家的泥土帶到夫家,避免外家受窮。
接親的第一關,是姐妹團的守門關。此門由我開,要從此門過,紅包快拿來。大家也就圖個喜慶的氣氛。
接親遊戲很多,腦洞很大,但找紅鞋是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只有找到姐妹們藏好的紅鞋,才能接走新娘。
拜堂
11
婚禮最重要的一項儀式,不管新舊式婚禮,新郎新娘都必須進行「三拜」,是完婚的標誌。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分別表示感謝天地恩賜,感激父母養育之恩和夫妻百年好合。
擺酒
12
以前結婚設婚宴,大多在家中宴請親友,如今普遍在酒樓賓館進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宴席的規模越來越大,檔次越來越高,多者甚至擺上百臺,山珍海味,應有盡有。
鬧洞房
13
成婚之夜,湛江普遍盛行鬧洞房的舊俗,又叫「打外茶」。男女青年擁到新房,喝糖茶、吃花生糖果、嬉戲玩鬧,出些難題讓新婚夫婦演繹,甚至惡作劇,逗得新郎面紅耳赤,新娘羞答答,藉以取樂。
婚禮過後
新婦茶
14
婚禮的次日,湛江還有飲「新婦茶」的習俗,也叫「飲甜茶」。新娘用新的茶盤茶杯盛著糖茶,拜見家公家婆及家族長者,雙手敬茶。新娘敬茶後,得到打賞,收到見面紅包,也宣告新娘正式進入家族門第。
三朝回門
15
新娘出嫁第三天,有返回娘家的習俗,也稱「歸寧」。大多數夫妻雙雙一齊回門,回門禮物必須有閹雞、豬肉、禮餅、糖果之類。女家會把部分禮物分送親朋鄰裡,表示女兒已出嫁,在婆家一切順利。
看完是不是覺得相當繁瑣?
這些傳統繁瑣的一套婚禮流程下來
都表示了對新人
結婚的祝福和重視
單身狗表示
當然以上婚嫁習俗
不能完全代表湛江各個地區
但有句俗話:各處鄉村各處例
你們村結婚有哪些習俗?
可以留言告訴小編哦~
來源:流行東莞、微博、網絡、微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