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之後的新豆瓣音樂,未來發展也有了更多底氣

2021-02-13 音樂財經

 

豆瓣音樂和V.Fine合併了。

 

今天一早,音樂圈就被這一新聞刷了屏。就在人們紛紛猜測豆瓣音樂是否會選擇獨立融資來繼續運轉之時,兩家看上去「八竿子打不著」的公司走到了一起,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竟還可以有這樣的操作。

 

目前,豆瓣音樂現已從豆瓣分拆,並與音樂版權服務平臺V.Fine合併重組成新的公司(下文以「新豆瓣音樂」代之,豆瓣戰略部負責人沈宇豪也介紹稱新公司可以看作是「音樂行業的創業公司」)。伴隨新豆瓣音樂而來的還有資本,在此次合併交易完成同時,新公司還宣布獲得了由摯信資本領投、險峰長青和唯獵資本跟投的近千萬美元首輪融資。

 

人事調整方面,V.Fine創始合伙人唐子御將出任新豆瓣音樂的CEO,V.Fine創始合伙人李權將擔任新豆瓣音樂執行總裁,原豆瓣音樂負責人許波將出任公司董事。

 

據豆瓣的官宣,合併後的新豆瓣音樂,最大股東將依然為豆瓣,後者將持續為新公司提供流量、產品、內容、運營等全方位的支持。同時,文案當中還特別強調了新公司將會「堅持豆瓣音樂的品牌調性」。

 

從母公司分拆並進行獨立融資的做法,已有諸多先例。在音樂行業,稍早一點的例子是網易雲音樂。其在2013年上線之時只是一款網易杭州研究院下屬的二級部門音樂產品,而到去年4月,網易雲音樂已實現了7.5億元的獨立融資(實際早在2016年7月就曾傳出獨立融資消息)。而在整個豆瓣體系中,從中拆分出的豆瓣閱讀也在去年下半年獲得檸萌影業的60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

 

在先前接受音樂財經的採訪時,談及為何偏北音樂要從豆瓣整體獨立出來,當時還是豆瓣音樂負責人的許波就曾表示,「因為豆瓣一直是專注做線上的產品,但是做了那麼長時間的音樂,我們會認為音樂並不能完完全全存在於線上。所以我們也想嘗試做一些線下的事情,嘗試音樂的更多可能。」某種程度上說,這也能夠解釋此次豆瓣音樂整體從豆瓣拆分的原因。

 

儘管這次與V.Fine合併重組的消息讓很多人意外,但仔細想來卻也在情理之中。

 

豆瓣音樂作為一款面向C端的產品,早在2005年7月(豆瓣主站上線之後的4個月)就已推出。往後幾年,隨著豆瓣音樂人(2008年11月)、豆瓣FM(2009年11月)的上線,豆瓣音樂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品牌調性,並受到獨立音樂愛好者和文藝青年的喜愛,在用戶群體中有著很高的口碑。V.Fine則是一家創辦於2015年,著重面向B端的音樂版權管理公司,種子輪曾獲得來自星瀚資本楊歌的支持,並在成立兩年內又陸續獲得星瀚資本領投的天使輪,以及真格基金、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泰有基金、水木清華校友基金等機構的投資,發展前景被看好。其重要競爭力還在於獨立研發的版權監測、識別和加密技術。

 

一個是頗受用戶歡迎、有著極高口碑的C端平臺,一個是專業度高、有獨家技術加持的B端公司,兩家在各自的資源上即形成了良好互補——V.Fine能夠藉助豆瓣音樂的名聲取得更大市場(一般來說B端產品常常會面臨自身品牌調性不明顯、難以爭取更大市場的問題),豆瓣音樂則能夠補足自己之前的短板,得到後端支撐,並在往後的道路上持續加力。

 

豆瓣音樂之前的短板,很顯然線上流媒體播放器(豆瓣FM)是很大一塊。

 

不同於QQ音樂、網易雲音樂這樣的流媒體產品,豆瓣FM的模式更像是國外的Pandora,即可根據算法隨機播放音樂(也十分像現在網易雲音樂的內嵌功能私人FM)。筆者猶記在大學時,豆瓣FM已成為身邊一部分文青認為的「高逼格」音樂聆聽方式,在一部分群體中有著極高的口碑,它也被認為是豆瓣最成功的產品之一。不過和多米音樂的遭遇類似,隨著國內在線音樂正版化時代的到來,豆瓣FM也因為手裡缺少版權而使發展一度陷入停滯(依然在維持現狀運轉)。

 

到去年8月,豆瓣宣布海外IPO計劃,原本就受到版權困擾的豆瓣FM更加有被邊緣化的趨勢。至此,「豆瓣音樂要何去何從」也成為業內關注的話題。

 

 

因此,對於豆瓣音樂來說,很關鍵的一點便是取得後端(版權、曲庫)的支持。而V.Fine所能提供的,也正是其成熟的版權運營經驗,以及其目前所運營管理的超過15萬首的原創背景音樂曲庫——儘管暫時不多,但有了技術和資金的支持,前景依舊可觀,發展也有了更多想像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豆瓣音樂和V.Fine走到一起的基石,還在於對於原創音樂人群體的關注。

 

V.Fine的模式自不用提,其建立的初衷便是要搭建網際網路版權管理平臺,使音樂人和版權所有者可以方便地管理自己的音樂,同時還運用版權監控技術檢測是否侵權,保護版權所有者的權益。而豆瓣音樂,其業務板塊之一豆瓣音樂人便是原創音樂人的聚集地,根據豆瓣官方的數據,目前的豆瓣音樂人社區有近5萬組原創音樂人入駐,累計上傳作品50多萬首。而包括後來的非商業獨立獎項「阿比鹿音樂獎」、針對獨立音樂人的服務「金羊毛計劃」,以及主打先鋒獨立音樂的「潮潮音樂周」,都能體現出豆瓣音樂對於原創音樂人的關照。

 

合併之後的新豆瓣音樂,未來的發展也有了更多底氣。

 

在音樂人方面,音樂人也將是未來豆瓣音樂業務的核心,新公司將為獨立音樂人提供一系列產業鏈上遊的服務,並幫助他們與下遊的經紀、演出、版權市場等形成更好的聯動,以期讓他們獲得更大收益。

 

線上播放器方面,許波幾天前也曾在朋友圈預告,豆瓣FM即將上線5.0新版本,同時提到了「曲庫超級全」的表述。

 

此外,在線下業務方面,音樂財經也注意到很有趣的一點,在本次兩家公司完成合併的官宣中,豆瓣也提到了「豆瓣音樂包括線上社區豆瓣音樂人、網絡電臺服務豆瓣FM 、獨立音樂廠牌大福唱片及青年文化品牌潮潮音樂節」,更新了對其業務板塊構成的描述(此前據許波介紹,豆瓣音樂包括了音樂條目、豆瓣FM、大福唱片三大板塊)。而從之前豆瓣音樂對於潮潮音樂節的期望值來看,未來音樂節也將得到更多的資源支持。

博覽會 | 博覽會開始前,我們希望這份音樂創業生態圖譜能有你的參與

相關焦點

  • 前選秀練習生94年偶像派CEO:與豆瓣音樂合併造「音樂工廠」 獲數千萬融資
    早在今年4月合併完成時,DNV就獲得了由摯信資本領投、唯獵資本和險峰長青跟投的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合併之後的DNV由唐子御擔任CEO,李權擔任總裁,許波擔任高級副總裁及董事。公司已經和微博雲剪、新片場、視覺中國、太合音樂等渠道和版權方達成了戰略合作,未來該體系將廣泛應用於短視頻、流媒體等領域。「只做授權不做平臺維權就有點偽命題了,所以我們採用了特有的平臺加密技術。」唐子御對於未來的音樂版權市場持樂觀態度。
  • DNV音樂唐子御:V.Fine與豆瓣FM合併後要幫助音樂人實現營收多元化
    去年4月,豆瓣FM從豆瓣剝離,與V.Fine Music重組合併,成立DNV音樂集團,這個原本面向B端市場的公司才浮出水面,備受關注。人們好奇,二者如何走到一起,合併後,豆瓣FM又將如何重生?,豆瓣FM從豆瓣剝離,與V.Fine Music重組合併,成立DNV音樂集團,這個原本面向B端市場的公司才浮出水面,備受關注。
  • 騰訊與中國音樂集團合併音樂業務 新的音樂集團由騰訊控股
    雙方會合力深耕中國音樂產業,為用戶帶來更優質而多元化的數位音樂服務,並以生態共榮和支持內容正版化驅動行業健康發展。在本次交易中,騰訊把旗下的QQ音樂業務與CMC進行合併,通過資產置換股權成為新的音樂集團之大股東,並會全力支持其發展業務,為上市打下基石。CMC聯席CEO謝振宇、謝國民將出任新音樂集團的聯席總裁,騰訊公司副總裁彭迦信出任新音樂集團的CEO。
  • 大合併之後,在線音樂公司靠什麼贏得競爭和未來?
    網易對音樂業務不斷加大投入,是在線音樂行業的最大變量,不過總體看來當前在線音樂平臺主要玩家實力相當,可以預見接下來兩年行業將維持比較穩定的狀態。在版權版圖基本確定,行業格局相對穩定的背景下,各家在線音樂平臺要想獲得更多競爭優勢,將更加考驗平臺的運營智慧。
  • 騰訊與中國音樂集團宣布合併音樂業務
    CMC聯席CEO謝振宇、謝國民將出任新音樂集團的聯席總裁,騰訊公司副總裁彭迦信出任新音樂集團的CEO。合併後,QQ音樂、酷狗、酷我等產品和品牌將保持獨立發展,用戶原來所享受服務不變並可獲得更多元化的選擇。
  • 網易雲音樂與蝦米合併背後:音樂行業焦慮症大爆發
    網易雲音樂+蝦米,合併在即網易雲音樂的另一起運作,是與蝦米的合併案,這也是最近半年行業關注度最高的話題之一。不過,在談這樁難產的交易之前,先來聊聊蝦米音樂。 阿里星球死掉之後,時任阿里音樂CEO的宋柯「升任」董事長,沒了實權,而董事長高曉松直接調離音樂業務。
  • 音樂市場只剩騰訊、網易和阿里?豆瓣音樂拆分來攪局
    數位音樂巨頭Spotify於4月3日晚在紐交所直接上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數字專輯屢破紀錄,網易雲音樂在下架周杰倫的同時在成都與亞朵合開一家酒店。最近又有媒體報導,豆瓣音樂已從豆瓣分拆,並與音樂版權服務平臺V.Fine 合併。新的豆瓣音樂已完成由摯信資本領投、險峰長青和唯獵資本跟投的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近千萬美元,摯信資本也是豆瓣的投資方之一。
  • 豆瓣成立唱片公司,改變獨立音樂未來
  • QQ音樂與中國音樂集團合併組建新音樂集團 騰訊控股
    虎特網訊 7月15日消息,騰訊集團今日宣布與中國音樂集團達成合作,騰訊把旗下的QQ音樂業務與CMC進行合併,組建新的音樂集團
  • 百度音樂被合併:一場「命中注定」的買賣?
    文 | 新音樂產業觀察研究室傳了兩個月之後,百度音樂被出售的「傳聞」終於官宣
  • 山西這三個縣或有新「突破」,如若「合併」,未來發展可期
    我國國內還是存在著很多的貧困地區,這些地方在發展上總是存在著一些短板,在經濟上難以得到巨大的突破,不過除了這些貧困地區以外,我國有許多的中小型城市在21世紀以來一直有著良好的面貌,而我國這幾年也是一直有著撤鎮設區、撤縣設市、合村並鎮等等的新規劃,讓一個經濟發展好的地方去帶動周邊的經濟
  • 騰訊與中國音樂集團宣布合併:QQ音樂、酷狗、酷我在一起了!
    接下來運營大叔將分享騰訊QQ音樂與酷狗酷狗酷我音樂合併新聞:騰訊科技訊 7月15日,中國音樂集團(ChinaMusic Corporation,簡稱「CMC」)和騰訊集團(簡稱 [騰訊],香港聯交所股票編號:00700) 共同宣布,已達成共識對數位音樂業務進行合併。雙方會合力深耕中國音樂產業,為用戶帶來更優質而多元化的數位音樂服務,並以生態共榮和支持內容正版化驅動行業健康發展。
  • 豆瓣音樂第一位員工創立的新音樂公司如何?
    美麗音樂在2019年成立,許波是創始人。這不是他自己第一次創業。許波是豆瓣第五號員工,也是豆瓣音樂的第一個員工,需要從零做起。那時,他就把手裡的工作當做創業在做。 2018年,豆瓣音樂從豆瓣分拆,與音樂版權服務平臺 V.Fine合併重組,許波出任公司董事兼高級副總裁。
  • 隨著農村人口流失,山東多個村子有望合併,未來發展一片光明
    但隨著這些年輕人外出打工,這些農村的發展越來越落後,甚至許多農村已經很少有人居住了。有些小村已經合併成大村,而農村人口又在不斷減少,其實我覺得有些個別的村完全可以和其他的村合併成一個村,一個村和另一個村合併成一個村,這樣人口就會更多,更方便。
  • 騰訊CMC合併音樂業務,傳聞、否認、默認、承認,累死天天幹架的PR……
    人事安排方面,CMC聯席CEO謝振宇、謝國民將出任新音樂集團的聯席總裁,騰訊公司副總裁彭迦信出任新音樂集團的CEO。此外,合併後,QQ音樂、酷狗、酷我等產品和品牌將保持獨立發展,用戶原來所享受服務不變並可獲得更多元化的選擇。
  • 上海若與這城合併,未來發展或將「無人可敵」,網友:震驚
    說到上海,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城市非常了解,不是這個城市,但不是中國的首都,近年來的發展也非常迅速,上海不僅在中國的文化經濟中心,在國內非常有名,而且在國際上也有很大的知名度。上海是國際大城市,但上海的發展似乎進入了瓶頸,如果想取得重大突破,可能會與其他城市合併,因此很多專家認為,上海希望與這個城市合併,未來的發展沒有敵人。
  • 山西相隔8公裡的兩個縣城,若「合併」發展,未來發展不可估量
    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現如今我國除了看重教育業的發展還特別看重每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水平。山西的發展在前段時間並不是很好,但隨著時間也在慢慢的提高,雖然發展速度不是很快,但也在慢慢的前行,因為山西是我國的重工業發展地區,經濟發展也差不到哪裡去,但是與其他城市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當地政府也在不斷地做出調整,例如通過合併交城縣和文水縣來加快當地的經濟發展。
  • QQ音樂和海洋音樂合併後 網易雲音樂擬融資10億
    網易雲音樂這一輪融資的主要用途有幾點:1,向產業鏈上遊進軍,購買版權,特別是獨家版權,形成一定進攻態勢,建立護城河優勢;2,利用現有的海量產品用戶及大數據優勢,扶持和籤約獨立工作室和藝人,自創版權,從而得以在前期以低價購入長期獨家版權;
  • 百度音樂宣布與太合音樂合併
    網易科技訊 12月3日消息,今日,百度宣布旗下百度音樂業務將與太合音樂集團合併
  • 百度音樂和太合合併 網際網路音樂尚能飯否?
    百度和太合合併 無奈之舉下的新突圍  百度這個時候把百度音樂和太合音樂聯姻,其實是一種很無奈的選擇,說明了整個中國音樂市場,這裡說的市場包括線下和線上,都遇到了大蕭條,整個行業都不盈利,苦苦掙扎。百度音樂對百度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價值,每年且因為伺服器、版權爭議等消耗了不少資源,此時出售,算是比較好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