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早上,家住江蘇揚州的丁大媽在菜園幹農活時,被一條毒蛇意外咬傷了。受傷後,她沒有驚慌,而是淡定地抓著蛇趕往醫院救治。
在揚州市蘇北人民醫院,記者見到了前來就診的丁大媽。只見她右手中指腫脹、發紫,有明顯的咬傷,根部扎著根繩子。丁大媽膽夠大,被咬後一鋤頭把毒蛇給拍死了,又用袋子拎到醫院,供醫生辨認毒蛇的種類,好對應施救。
經辨認,咬傷丁大媽的是一條有毒的短尾蝮蛇,醫生當即注射解毒血清,並進一步治療。醫生介紹:蛇毒分為神經性毒素和血液性毒素,無論哪一種,都應儘快辨別蛇毒類型,選用對應藥物。丁大媽被咬後第一時間保留證據,讓醫生知道毒蛇品種,且紮緊手指根部,阻斷毒素擴散。手法很專業!
揚州市蘇北人民醫院醫生戚騰說:「離傷口兩三公分的位置,進行捆綁,阻止血液的循環,減少毒液通過血液的傳播。另外就是衝洗傷口,水或者是肥皂水衝洗傷口。」
記者了解到,由於天氣轉暖,最近蛇出沒頻繁。前兩天,家住蘇州常熟的馬先生在深夜熟睡時,就被一條闖入家中的1.5米大蛇吵醒。鎮江的一處小區裡,也有一條長蛇爬進電瓶車裡乘涼,嚇得車主趕緊報警。好在這些大蛇最終都被成功捕獲,放歸自然。對此,消防人員也提醒,蛇類喜歡陰涼潮溼的地方,如果遇到蛇類,千萬不要擅自抓捕,及時報警由專業的人員來進行處理。
來源:江蘇新聞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