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越火,我就越想念40年前的中國動畫

2020-10-05 比爾吉沃特養爹人

《姜子牙》爆了,意料之中。


僅用時三天,《姜子牙》的票房就接近9億,領跑國慶檔。


這兩年,中國動畫電影風頭無兩。


2015年,《大聖歸來》橫空出世,以9.5億總票房的成績,拉開了動畫電影盛世的序幕。


此後五年,《白蛇:緣起》《大魚海棠》《大世界》紛紛上映。


去年,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斬獲了50億票房,位列中國影史第二名。


然後,就是正在上映中的《姜子牙》。



就在《姜子牙》上映前一周,一個問題登上了知乎熱榜第一。


你覺得中國動畫產業,真的完了嗎?



其實,這個問題是在2018年被提出的。


當時這個帖子下的回答,一片指責聲。


而兩年後的今天,隨著越來越多優秀動畫電影的上映,這樣的罵聲越來越少。


今天,《姜子牙》上映三天,就打破了動畫電影首日、首周的雙料票房紀錄,創造歷史新高。


看起來,中國動畫正在變得越來越好。


然而,《姜子牙》越爆,我越擔心。


擔心好作品曇花一現,擔心歷史重蹈覆轍。


因為早在四十年前,中國動畫也曾力壓日漫和好萊塢,站上過全球之巔。


可後來,它卻成了中國人最不想回憶的「恥辱」。



1938年,迪士尼動畫《白雪公主》偷襲上海灘。


作為全球第一部動畫長片,它精美的內容和故事,震撼著國人的認知。


原來動畫片還能這麼拍。


一時間,全上海的電影院門口,都排起了長龍,只為一睹白雪公主的容貌。


與此同時,已經在中國動畫界小有名氣的萬氏兄弟,也被《白雪公主》震撼到了。


但又特別不服氣:


美國能搞一個白雪公主,我們為什麼不搞一個鐵扇公主呢?


一不做二不休,萬氏四兄弟用了近兩年時間,拉投資、找技術,終於拍出了《鐵扇公主》。



1941年9月,這部73分鐘的亞洲第一部動畫長片剛問世,就如同一枚核彈,造成全球轟動。


當時正值抗日戰爭,孫悟空的鬥爭精神,更是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士氣。


如同動畫結尾裡的一行字幕:人民大眾起來爭取最後勝利。


我們不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這部動畫電影,也走向了世界。


1943年,一個14歲的日本小孩,被《鐵扇公主》深深震撼。


他的名字,叫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被中國動畫的高超技藝,深深折服。


也正因如此,讓他堅定地放棄了學醫,投身動畫行業。


十年後,手塚治虫創作出《鐵臂阿童木》,被譽為日本動畫鼻祖。


萬籟鳴與手塚治虫


彼時的動畫界,仍然被蘇聯和美國統治。


但中國這條潛龍,已然甦醒。


騰飛,只在朝夕。



1950年2月,新中國成立的第五個月。


上海電影製片廠創建美術組,特偉擔任組長,靳夕擔任副組長。


全組共有22人,都是一些新兵蛋子。


別說製作動畫,他們連基本的專業知識都不懂。


為了讓中國動畫迅速崛起,美術組只能靠自己一點點摸索。


後來,他們又找到了三位動畫專家。


正是當初拍攝《鐵扇公主》的萬氏兄弟。



此時,萬籟鳴與萬古蟾迫於工作關係,還在香港上班。


他們想回大陸,可以說難上加難。


公司不放人,成了萬氏兄弟回來的最大阻礙。


情急之下,萬籟鳴和萬古蟾兩兄弟,假借跟隨香港代表團參觀大陸交流學習的機會。


到了地兒,直接賴著不走了。


為了留下,兩兄弟連在香港攢了好幾年的財產,都果斷捨棄。


對於他們而言,沒有什麼比發展中國動畫,更重要的事業了。


除了萬氏兄弟,錢家駿、虞哲光、範敬祥等動畫大佬,陸續加入。


195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美術組,已然成為一個擁有200多人的龐大團隊。


於是一年後,他們改組擴建,正式成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中國動畫的黃金時代,終於來了。



早期的中國動畫,一直活在蘇聯的影子裡。


無論是人物形象還是美術繪畫,都照搬他們。


可蘇聯那邊的專家,卻對動畫技術三緘其口,根本不捨得傳授核心技術。


所以發展初期,我們舉步維艱。


為了脫離蘇聯人的控制,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組長特偉決定:


探尋民族風格,走中國人自己的路。



說幹就幹。


1959年,動畫導演徐景達,看過齊白石的畫後,提出一個設想:


齊白石的畫可以印在臉盆上,看上去很逼真,能不能把它做成動畫?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陳毅,聽到這個設想後,十分興奮:


你們能把齊白石的畫動起來,就更好了!


於是,徐景達開始研究水墨動畫試驗,他通過拍攝技術手段,讓國畫技法實現了連貫的動態效果。


在徐景達研究成功後,特偉、錢家駿等導演,便開始拍攝《小蝌蚪找媽媽》。


他們發動全廠所有工作人員,繪製蝌蚪、青蛙、魚蝦的片段。



1960年7月,中國首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搬上熒幕。


它將典雅的中國水墨畫與動畫電影相結合,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美學風格。


繪畫技法更是突破了一般動畫片的「單線平塗」,完全是中國自己研究出來的成果。


《小蝌蚪找媽媽》的問世,在全球引起巨大轟動。


坎城國際電影節榮譽獎、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兒童片獎、法國蓬皮社文化中心青少年獎……


《小蝌蚪找媽媽》拿獎拿到手軟。



此時,蘇聯和美國這些動畫大佬,看著當年跟在屁股後頭的小弟,突然兇猛起來。


內心的震撼無以復加。


就連向來高傲的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都被他的藝術水準折服,稱其為「東方奇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蝌蚪找媽媽》已經不是一部單純的動畫,而是國之瑰寶。


可以說,它替中國動畫打開了一扇大門。


此後幾年,《牧笛》《沒頭腦和不高興》《人參娃娃》等一系列優秀的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動畫片,相繼問世。


其中最矚目的,莫過於中國動畫史的巔峰之作《大鬧天宮》。



為了完成這部動畫,國家特批給導演萬籟鳴,最高的配置資源:


充足的人手和技術,以及100萬元人民幣。


要知道,那個時候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剛結束,我們肚子還沒吃飽。


而萬籟鳴也不負眾望,立志要把這部動畫電影做到極致。


只是為了一個孫悟空的人物形象,他就奔走全國尋找人才。


終於敲定了三個不同版本的孫悟空,又經過反覆篩選修改,終於確定了最終形象:


大紅雞心臉、尖嘴猴腮和豹皮裙黃帽子。



確定人物形象只是第一步,此後的每一個畫面和動作,萬籟鳴都要打磨無數遍。


比如孫悟空的打鬥場面,萬籟鳴前後嘗試了幾十個版本,才確定了以京劇為模型。



《大鬧天宮》分為上下集,歷時4年,手繪畫稿7萬餘張。


就這樣,一位涵蓋猴、神、人三者特點的孫悟空形象,誕生了。


1961年試映那天,64歲的萬籟鳴,看著孫悟空在銀幕上騰雲駕霧的身影時。


他壓在心底二十多年的夙願,終於完成。


齊天大聖在笑,他卻哭了出來:


孫悟空,我們終於見面了!


此後,《大鬧天宮》開始在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發行。


它每一次放映,當地都如同過年般熱鬧。


孫悟空的人氣,更是一舉壓過米老鼠、唐老鴨,成為世界各地兒童最喜愛的動畫形象。



美聯社評價它:


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美國絕不可能拍出這樣的動畫片。


美國《綜藝》評價它:


毫無疑問,《大鬧天宮》是最好的動畫片。


就連周恩來總理,都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讚不絕口。


從讓人看不起,到成為世界動畫行業領頭羊,中國動畫只用了十年。


好景不長,中國動畫的輝煌在60年代中期,開始轉盛為衰。


上海美術電影廠,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停滯。


這樣的低谷期,持續了十年。


直到1977年,中國動畫再次看到了新的曙光。


在那個文化匱乏的年代,國家開始大力扶持文化藝術產業。


中國動畫的另一座高峰,就此誕生。


由徐景達導演的動畫電影《哪吒鬧海》,一鳴驚人。



這部具有顛覆性的動畫片,極具悲壯色彩。


甚至有人評價它,超越了動畫本身,是當之無愧的藝術品。


也正是這部動畫,讓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再一次用實力證明了:


即便沉寂十年,你大爺照樣是你大爺。


1977年至1983年,中國只有北京科教電影製片廠、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等五家動畫生產單位。


他們7年間共生產了820分鐘動畫,其中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就佔據了91%。


那時的上美廠,百花齊放。


神話傳說題材有《天書奇譚》《九色鹿》;

少數民族題材有《阿凡提》《善良的夏吾冬》;

科幻未來題材有《我的朋友小海豚》《小小機器人》。



他們甚至還創新出了水墨剪紙技法。


由於工藝複雜,這種技術連美國和日本在嘗試一次後,都選擇了放棄。


但中國愣是開創了世界動畫的新先河。


利用拉毛技術,先粘上一點水,將紙上的毛拉出來,也就成了動物的毛髮。



過後,再在紙張上進行渲染,使國畫的虛實濃淡和韻味緩緩呈現。


《鷸蚌相爭》就是代表作品。


這種極具質感的畫面,柏林的評委看過後,嘴上一直說著不可思議。


國人用精益求精的態度,再次顛覆了人們對動畫片的認知。


20世紀80年代,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


由於電視機的普及,國民對動畫片的需求量迅猛增加。


一批國外投資的動畫公司,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當動畫製片廠開始轉向市場化,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為主的本土動畫廠,也失去了靠山吃飯的優渥條件。


由於特有的薪酬制度,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內部也發生了劇變。


越來越多的外來動畫公司,開出了高昂薪水挖人。


老一輩動畫大師開始落幕,新生代動畫家又被挖走。


上美廠一時間,竟面臨無人可用的境地。


1984年,宮崎駿和團隊拍完《風之谷》,來到中國觀光遊覽。


剛落地,他們就迫不及待要去朝聖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這個影響他們一生的「耶路撒冷」。


然而此時,上美廠正處於變革關頭,心裡惦記的只有錢。


宮崎駿為此大失所望,揚言再也不來中國了。


同行的高畑勳恨鐵不成鋼:


現在的中國動畫藝術電影,因為要追求利潤反倒衰退了,他們失去了做動畫的初心和熱愛。


直到新世紀來臨前夕,沉寂了二十年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決定破釜沉舟。


導演常光希臨危受命,拍攝《寶蓮燈》。



這一戰,只許勝,不許敗。


為此,上美廠不惜動用了積攢半個世紀的關係網。


徐帆接到邀請,二話不說改籤飛美國的機票,片刻都不想耽誤。


剛剛遠嫁美國的寧靜,趕忙拋下處於蜜月期的老公,回到上海配音。


正在拍攝《鬼子來了》的姜文,撇下所有工作,馬不停蹄跑來幫忙。


還有春晚臺柱子陳佩斯,為了配音孫悟空,一字一句的推敲,比琢磨自己的小品還認真。



這些明星大佬,平時出場費少說幾十上百萬,但為了《寶蓮燈》。


他們分文不取。


唯一收錢的配音演員,是16歲的胡歌,憑藉沉香的一句「啊!」。


拿了50元片酬。



1999年,《寶蓮燈》上映後輿論分為兩面。


有人覺得它依然優秀,有人覺得它造型老土,失敗地照搬了好萊塢的模式。


但在我看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做出了妥協。


為了滿足觀眾的口味,他們摒棄了古典聲樂,而採用流行歌曲,作為主題曲和插曲。


還特地請來劉歡、李玟和張信哲這些當紅歌手演唱。


遺憾的是,被寄予厚望的《寶蓮燈》,未能拯救懸崖邊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重金投資1200萬,全球攬獲票房2900萬,但依然虧損了900萬。


寶蓮燈上的燭光,閃耀的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最後的光華。


也是中國動畫最後的輓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商業電影的失利,反而讓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動畫連續劇上看到了希望。


《三毛流浪記》《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大耳朵圖圖》等經典動畫的成功,總算讓他們鬆了一口氣。



可公司多年經營不善,資金早已入不敷出。


葫蘆娃救得了爺爺,但救不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隨著日漫和美漫的的崛起,中國動畫江河日下。


從此,中國動畫一蹶不振,甚至成為難以啟齒的恥辱。


最後,我們再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


中國動畫,真的完了嗎?


我想,最近五年的中國動畫,告訴了我們答案。


《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重現民族傳統故事。



《一人之下》《霧山五行》,點燃國漫全新熱潮。



你說,我為什麼相信中國動畫?


是因為我知道,中國動畫愛好者遍布華夏大地。


他們正舉著火炬,前赴後繼地湧向前方。


我們曾經輝煌過,也失去過。


但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奪回本該屬於我們的榮耀。


正如《姜子牙》中所說:


你一直是我羨慕的那個英雄。


這一次,該輪到中國動畫了。

作者 張東煮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韋意《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衰落原因分析》

連藝文化《永遠的《大鬧天宮》和萬籟鳴老師》

B站@紫銀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之中國動畫史》

相關焦點

  • 《姜子牙》導演來漢感謝觀眾包容,中國動畫最不缺的是精氣神
    上映首日票房3.7億元,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單日票房紀錄;上映後每日票房持續領跑,不到4天便進入「10億元俱樂部」——這個《姜子牙》,和同門「師兄」《哪吒》一樣,一出生便風華正茂。直至昨日上午,《姜子牙》才被《我和我的家鄉》超越,目前暫居國慶檔票房第二名。
  • 聚焦|《姜子牙》導演來漢感謝觀眾包容,中國動畫最不缺的是精氣神
    上映首日票房3.7億元,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單日票房紀錄;上映後每日票房持續領跑,不到4天便進入「10億元俱樂部」——這個《姜子牙》,和同門「師兄」《哪吒》一樣,一出生便風華正茂。昨日下午,《姜子牙》導演程騰、李夏來漢宣傳並接受記者專訪。他們感謝觀眾支持包容,談及網友的批評時也坦言,「4年前就已做好心理準備。」
  • 《我的師父姜子牙》國產精品動畫,中國傳媒大學再現中國風
    【點擊上面♂關注漫駱駝】---- 《我的師父姜子牙》早先在網絡上已經爆出盜攝版預告片引起了極高的關注
  • 白頭老翁變美男子 動畫版姜子牙酷似胡歌
    《姜子牙》是明朝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一個藝術經典,32歲上崑崙山,拜玉虛宮元始天尊為師,苦心修行學道達40年,後奉師命下山,輔佐明君,伐紂興周,除暴安良,過往影視作品中的「姜太公」都是顴骨突出、花白鬍子的老翁模樣,由程騰、王昕導演打造下的動畫《姜子牙》卻變身為劍眉星目、神態憂鬱、模樣俊美的俊俏型男!
  • 張大大「越作越火」
    想當初節目開始時,張大大飾演《我和我的祖國》高遠一角,演技真的是很尷尬張大大也是個奇特的存在,罵他的人也多,喜歡他的人也多,真的是「越作越火
  • 中國的封神宇宙,號稱中國皮克斯的動畫電影《姜子牙》,輸在哪裡
    遲到了大半年的《姜子牙》終於在國慶檔的時候上映了,然而,被稱為中國封神宇宙的開端,姜子牙卻在上映的第三天,單日票房被《我和我的家鄉》反超,豆瓣評分由9.5掉到了7.7,只能算是中規中矩的一部爆米花電影了。
  • 40億票房!《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的預測值是高是低
    40億票房!《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的預測值是高是低文/小九節日的第一天早晨,電影市場喜訊頻頻,《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鄉》不僅雙雙票房破億,而且一個預測票房17.16億,一個預測票房22.71億,兩部影片加到一起接近了40億!
  • 動畫《我的師父姜子牙》預告首發 華麗中國風構建「六韜世界」
    《我的師父姜子牙》於今日發布時長5分半鐘的超長預告片,時光網全網首發。影片在美術設計上將傳統國風和現代CG相融合,大氣磅礴的畫面和宏大的世界觀設定,讓人看到代表中國動畫水準的創作實力。  這支預告片曾於半個月前在傳媒大學動畫學院畢業設計展上首度公開,引發全場喝彩,隨後流出的現場盜攝版預告也在網絡引發極高關注。隨著預告片的發布,這部動畫長片也將正式投入製作,預計將於2016年與觀眾見面。
  • 《姜子牙》的「預期之內」,中國3D動畫的「邊界之外」
    而中國3D動畫工藝的邊界,已然被打破。神話復現、電車難題,期待邊界內的文本打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混沌。由盤古開闢鴻蒙、女媧造萬物。此後人類誕生,鳥獸奔走。光怪陸離的神話故事是否真實存在過,無從考證。但「異世界」的玄奇精妙與原始氣息,吸引著一代又一代國人探尋。
  • 《姜子牙》票房破11億!1600人耗時4年,畫出中國自己的動畫
    儘管如此,《姜子牙》的製作團隊說,只要是中國動畫,我們願意為更好的細節「燃儘自己」!emmm,導演口中的「正常」,就是下面的樣子……其實他們這樣「吹毛求疵」,不過是想讓中國動畫有一個質的進步!· 為了中國動畫!
  • 從《大鬧天宮》到《姜子牙》——三位動畫人談中國動畫的前世今生
    講述人: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教授、國產動畫電影《姜子牙》製片人 高薇華早在2014年,我就開始研究「直鉤釣魚」的姜子牙。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成功帶動了動畫電影的繁榮,我們便希望通過姜子牙,找到解讀中國神話的鑰匙。
  • 《姜子牙》一戰封神,國漫雄起!1600人耗時4年,創造中國自己的動畫
    儘管如此,《姜子牙》的製作團隊說,只要是中國動畫,我們願意為更好的細節「燃儘自己」!此時路過一位網友默默補上後半句真相:燃儘自己——的頭髮和硬碟……(主頁君內心OS:把我的感動還回來啊!)· 姜叔C位出道!·看著姜叔團隊背後的努力與汗水,出道不易啊!
  • 《姜子牙》一戰封神,國漫雄起!1600人耗時4年,畫出中國自己的動畫!
    中國動畫不再是一個人的破釜沉舟,而是一群人的全力以赴! · 為了中國動畫!· 當初光線彩條屋的總裁找到他們的時候,聊了很多中國市場的未來、姜子牙的構想,這些都點燃了他們回國的火焰!
  • 《姜子牙》聯合導演王昕:在中國做動畫不能照搬好萊塢模
    國慶歸來,《姜子牙》勢頭強勁,上映首日半天票房就破了2億元,排片和票房都位列第一,甚至超過了另一部更為「應景」、類型討喜、明星陣容強大的《我和我的家鄉》。同時,該片也刷新了由《哪吒之魔童降世》保持的1.44億中國影史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 這樣的成績是熱血的。在《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口碑國產動畫電影不斷演進的這些年裡,是越來越多觀眾對國產動畫越來越強的信心。
  • 《姜子牙》聯合導演王昕:在中國做動畫不能照搬好萊塢模式
    國慶歸來,《姜子牙》勢頭強勁,上映首日半天票房就破了2億元,排片和票房都位列第一,甚至超過了另一部更為「應景」、類型討喜、明星陣容強大的《我和我的家鄉》。同時,該片也刷新了由《哪吒之魔童降世》保持的1.44億中國影史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這樣的成績是熱血的。
  • 由《哪吒》開啟的中國動畫電影的大門被《姜子牙》關上了?
    《姜子牙》好看與否見仁見智。如果因姜子牙出師未捷,中國動畫電影從此偃旗息鼓,這麼說不僅是高看了姜子牙這部電影的能量,更是小看了中國市場。在某些小國家和地區,如中國臺灣,那裡的年度票房冠軍也就是七八千萬人民幣,按照票房達到製作成本2.5到3倍才剛回本這一國際慣例,一部臺灣電影的一個製作費上限就是3千萬人民幣左右,超出這個上限就意味著很難收回成本,臺灣當然有很多大老闆,但沒人會投資註定賠本的買賣。
  • 《姜子牙》評分從 7.4 到 7.0,中國動畫電影路在何方 ?
    最近國慶檔電影《姜子牙》在微博頻頻霸佔熱搜,相關的評價褒貶不一。學姐特意去電影院看了熱乎乎的電影(絲毫沒有炫耀的意思)。沒有並為大家整理了一份《中國動畫電影分析指南》,請各位及時查收哦!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原本定在春節檔的動畫電影《姜子牙》於10月1日才與觀眾見面,其一上映便刷新了中國電影市場動畫電影首日票房記錄。
  • 《姜子牙》聯合導演、中國美院校友王昕:蘇州園林是我的靈感來源
    觀眾對這種秩序感印象越深,到最後人間蕭條破敗的殘缺感就會越強。蘇州園林是我的靈感來源我本科在中國美術學院學習環藝,大學的時候常到蘇州的四大園林去寫生和畫畫,這次製作《姜子牙》我也帶團隊去了好幾次。《姜子牙》為中國動畫做了很多開創工作2000年的時候,我出國轉行去學了電腦動畫,研究生畢業就進了暴雪,在遊戲公司的電影部一直做遊戲的CG動畫。很幸運地見證了暴雪從百來人的團隊,到一個握有多個成功IP的大公司。
  • 《姜子牙》一戰封神,美術和海報很高級!1600人耗時4年,畫出中國自己的動畫!
    另外姜子牙的一系列魔性宣傳也讓一眾看客都抓緊了頭皮。年前,姜子牙的宣傳可謂是非常的「高大上」,海報設計非常精美。本以為姜子牙的宣發會一路持續驚豔我張大嘴巴,結果沒想到,是驚掉我的下巴。如何講述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並加入創新的點,但又不失中國韻味。這,是一個難題。《姜子牙》一開始並沒有劇本,只是一個基本的構思。之前大眾普遍對國內動畫存在誤區,認為國內動畫市場題材以兒童向,合家歡為主。但令程騰意外的是,中國動畫也可以做出吸引像他這樣年齡層的作品。
  • 電影《姜子牙》:比起哪吒,姜子牙更像每個普通人
    「我們已知的很多花紋、建築上的中國元素,具有朝代感,放到3500年前是不對的。這就需要發揮想像空間,同時做好彼時人們對於信仰、自然崇拜、巫覡宗教的調研。」為此,團隊邀請了山東臨淄的專家去研究姜子牙的墓穴地址,並請道教人士提供相應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