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臺媒報導,近日,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李德維,諷刺臺灣地區「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稱其又再次「戴」上「導演」的帽子,當眾上演一出自編、自導、自演的「查驗秀」。
蘇貞昌再次自編自導,上演「一齣好戲」
前些日子,臺灣地區「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及衛福部門主管陳時中前往臺北港,對「進口豬肉逐批查驗作業」進行視察。對此,李德維卻出言諷刺,稱其導演「一齣好戲」,並在其個人社交平臺上,發文痛批蘇貞昌。據悉,據衛福部門去年10月份出爐的相關數據,2020年邊境查驗的正式職員全臺灣加起來共計81人。而此次蘇貞昌去的臺北港,編制還在基隆港之下,僅有26人。這樣「稀疏」的編制,別說是逐批查驗了,就連抽檢作業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此,李德維對蘇貞昌此行的真實性表示質疑。據報導,這已不是蘇貞昌首次「作秀」,不久前他就曾自導自演了一出「祖孫親情大戲」,「演出地點」是在動漫基地,最後因為統編而惹出了麻煩。
所謂的「逐批查驗」竟是一場「賭博」?李德維說了實話
李德維質疑道,就算人員編制真如食藥部門主管吳秀梅對外聲稱的那樣——從81人擴編到102人。但從對抽檢實際作業量的評估來看,用81人的編制去執行都還做不到,現在僅僅增加了21人,難道就有能力去執行量更大,難度更高的逐批查驗作業?李德維認為,這種劇情,「蘇導演」可以導出來,但可別怪臺灣民眾們看不下去。同時,李德維還表示,即使有關進口豬肉逐批查驗的作業真的落實好了,但同樣,其通關時間必然是會增加。除此之外,對於吊櫃,託運,倉儲等相關成本,到底要加在誰身上?是給從業者還是給公部門負擔?這點恐怕連蘇貞昌本人都說不清楚。
不僅如此,李德維更是直言道,對於萊豬還沒到港的事實,蘇貞昌是知道的。但他卻「故意而為之」,高調進行所謂的「逐批查驗」作業。其真實目的,恐怕是想進行一場「賭博」,待萊豬到港之時,臺灣民眾已有所鬆懈健忘。由此可見,「蘇導」的這場所謂視察的「戲碼」,其實是別有用心的。
文丨虎威軍 審丨綿羊
免責聲明:本文由兩岸直通車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信息參考來源:臺海網